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文“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

2020-10-13 10:40:01
相关推荐

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例谈高考作文“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河南 丁永辉

高考作文反对“假”“大”“空”,而以小见大之法则是打击“假”“大”“空”的有效途径。“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巧妙运用以小见大之法,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可从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以小见大——大题小做

大题小做就是将有关文章立意较“大”、较“宽”、较“虚”的话题具体为一个小事件、集中在一个小视野,进而为这些话题找一个“小”突破口来揭示其“大”内涵。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切入:

1.角度上以小见大。即从一个大话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的“小”角度来作为切入点,从而表现“大”话题的内涵。如下例:

大千世界,人们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他们也答出了自己的生命意义。苹果为什么落地?有人捧着苹果乐滋滋地啃上一口,回答——等我来吃,而牛顿却回答出了万有引力;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有人回答太阳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却回答太阳中心说;盲人可以看见什么?有人疑惑地摇了摇头,而海伦·凯勒却答出了流传于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无意苛求答案的完美,但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品味、探讨,使我们人类的生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优秀习作《生命的意义》片段

“生命的意义”可谓一大话题,但这段文字,作者却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盲人可以看见什么”三个生活“小”角度揭示了生命意义之“大”话题的内涵。

2.题材上以小见大。即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精选出被一般人所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材料作为写作对象。通过对这些“小”对象的描述,来展示整个写作对象之“大”境界。如下例:

夏日的阳光耀眼却又灼人皮肤,我坐在凉席上,看着一旁玩耍的弟弟,心中很不是滋味:别人家的小孩在这么大时,早就会走了,可他……

我越想心中越觉得苦闷,不停地用扇子扇风,耳畔的发丝轻轻扬起,右脚不停地抖动。没一会儿,我把扇子一扔,抬腿向弟弟走去。

“宝宝,来,走起。”我扶起弟弟,心里只想着让他尽快学会走路,室内的空气很沉闷,压得我似有些许的透不过气。

我一松手,弟弟摇摇晃晃地开始走路。刚一开始,弟弟右脚向前迈去,又吃力地将左脚向前迈进,那表情好像担着百斤重的重担,异常劳累。看着弟弟走路的模样,我不由得想起了“一步三摇”,又不禁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一个不注意,弟弟左腿忽然向左侧弯去,侧着身子倒在了地上。我有些恼怒,怎么这么笨!

弟弟兴许是摔着了,大哭起来。我心中的火更甚,正准备发火,妈妈走了过去,一把扶起弟弟,用责备的语气对我说:“不是让你看好弟弟吗?”

我叹了口气,说:“他学不好走路怪谁,谁叫他那么笨!”

母亲一边安慰弟弟一边颇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说:“我可不记得你一生下来便会走路,当初你还不是一样,经常摔倒。”然后又对着弟弟说:“乖,不哭,来,走路给妈妈看,有没有走得更远呢?”

我心中一怔,走得更远吗?外面刮起了轻风,室内沉闷的空气被驱赶了些。

好一会儿,弟弟在母亲的指导下,迈步向前走,仍是如此摇晃,这不是没有多大差别吗?我如此想着,挑了挑眉。

让我惊讶的是,母亲口中不停地念着:“一步,两步……十一步。”话音刚落,弟弟重心不稳,倒在了地上,妈妈扶起弟弟,笑着说:“太棒了!比上次多走了两步!宝宝最厉害了。”我愣愣地望着,笑了!然后大步向前走去,蹲下,对弟弟说:“真棒呢!”弟弟望着我,灿烂地笑着。

是啊,没有一步登天的事!即使起点再低,若每天都能走得更远,都能有些许进步,又何尝不是好事?我心中如此想着。

夏日蝉鸣,似也在说着 :是的,是的。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优秀作文《走得更远》片段

教育可谓一大话题,但考生却选材于弟弟学走路这一具体小事,通过“我”和妈妈教育态度与方式的对比、弟弟和别人家的孩子起点状态的对比、在妈妈的影响下“我”前后态度和方式的对比等,揭示了只有赏识、鼓励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之教育大内涵。

3.联想上以小见大。即从联想中取其与此联想神晤的一端,拓展联想的空间,从而实现话题以小见大的转变。如下例:

这是一张双程景点票 :“周庄”“千灯”。周庄与千灯相隔不远。

远远便看见大红的“周庄欢迎你”张牙舞爪地雄踞着一爿天地,死死咬着你的眼,躲不掉的。

心怀忐忑,步入周庄。这是一场肉与肉的摩搓、绝杀,裹挟着汗味、水汽与浓郁的咖啡香,我逃到了一艘游船上。

商业化的市镇气息扼住我的喉,叫人噤了声。

周庄“智慧”,周庄人更为“智慧”。在这里,即使是一棵树也可成为拍照牟利者的招财工具;即使是转角处一块巴掌大的空地,周庄人也不遗余力,将它开发成西式咖啡馆;宣传手腕更是……

游船驶过一座桥,我怔了怔——是陈逸飞画中的双桥!只是,我看得到:桥上的游人压得它不堪重负;我听得到:那苟延残喘中有低低的呜咽……

岁月斑驳,侵蚀着石桥。双桥横亘着,像一块开合的“伤疤”——那是,整个周庄的伤疤。

“阿婆,唱支船歌可好?”

一只青筋虬劲的手直逼眼前:“小费。”

那一刻,我比三毛哭得更像个孩子。只是,她喃喃念叨的是周庄,“我还会来的。”我却是,“周庄……我不再来了。”

这样的“智慧”,我,有些反胃。

千灯与周庄相隔不远,千灯与周庄相差甚远。

与“智慧”的周庄一比,千灯就显得有些驽钝。商业的气息尚未染指这座古镇,明清最长的青石板街沉默不语。

古戏台上,一群昆曲票友启口轻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来”字潺潺泻出,声歇处,“姹”以去声的破竹之势将曲调引入高潮。“似”,也是去声,却隐去了“姹”的振聋发聩,一路陡然直下,悲戚处,叫人落泪。像悲叹昆曲,像哀叹千灯。

诚然,千灯在周庄面前,显得那样矮。但,在千灯,你能感受到水纹处千灯肺叶的呼吸、开合。在千灯,时间就像一只摇橹的小船,咿咿呀呀,你还未曾留意,它已穿过水域,到那边去了……

直到延福寺钟声响起,我才觉知天色已暝。

碎碎的历史尘埃含着温润的水汽扑面而来。“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为之争”,古镇的智慧,千灯的智慧,于此,悄然散发。

我,愿逃离,逃离“智慧”的周庄。

——2015年江苏卷优秀作文《逃离“智慧”的周庄》片段

智慧这一立意可谓一“超大”话题,当大多数考生对智慧进行大加赞扬时,这位考生却“逃离”智慧,细读全文,原来考生所要逃离的智慧是周庄的“商业气”。作者通过对周庄“商业气”的描述,揭示了当今社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被金钱所戕害的社会现实。可谓视觉独特、以小见大,意味深远!

二、以小见大——小题大做

小题大做就是将有关文章立意较“小”、较“窄”、较“实”的话题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中展开,并深入开拓,进而收到“一叶落而知秋,一芽绿而示春”的艺术效果。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切入:

1.挖掘“小”话题背后的“大”内涵。即考生要学会用独特的视觉细腻地观察身边的“小事”“实事”,然后做深层次的思考,进而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如下例:

时光荏苒,我竟是再也抓不住人心,再也看不清人们的瞳孔。书页越发的白了,越发的软而光滑,我挣扎着不闭上双眼,却抵不过外边的黑暗——我罕见天日。我被长久地夹在一本杂志里,只能透过缝隙看见人们的目光,流连在刺眼的屏幕上。手,紧紧地握着冰凉的手机。他们越发的孤独,蜷缩在心中黑暗的角落里,瑟瑟发抖。长久地等待,长久地窥视,我终于看懂了人们的心,他们在年华中遗失了曾经的记忆,迷茫在无知的昏暗中。他们狡辩说他们可以看手机中的文字,却不懂得我较之他们更多了一份温度,多了一份记忆。多了风花雪月之外的家国天下,纸醉金迷之外的微言大义,醉生梦死之外的血气方刚。正因为他们缺失了对这个悠久文明的曾经苦难心酸的体察,才有怅惘与迷茫……

——2016年北京卷优秀作文《神奇的书签》片段

作者对一枚“小小”的书签在现代生活中的遭遇深入思考,揭示出了书签遭冷落的真正原因——整个时代缺失了对这个悠久文明的曾经的苦难辛酸的体察,从而完成了对话题由“小”到“大”的升华。

2.善于将话题由“小点”写到“大面”。即要求考生要有开阔的思维,丰富的联想。进而一滴露珠,能想象出黎明的清新;一颗寒星,能想象出夜空的宁静;一朵浪花,能想象出大海的浩渺。如下例:

不仅仅在丝竹间,文化也在素净的宣纸上蔓延而来。张大千伏在洞底绘出的梦幻敦煌,诉说着人们千百年前的信仰;齐白石着手画出的自然风物,亦传达着生命的灵动;壮观的《清明上河图》,也刺激着美的神经。中国画中的水淡云轻,妙手丹青的一点一描,拓开的不仅仅是墨,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之魂由笔底传承。

同样,龙飞凤舞的字亦为文化之腑脏;颜真卿规正而又洒脱的笔锋,王羲之隽秀玲珑的字体,张风子如带般拂过的清新之风,无一不是文化的符号。那挥洒自如之间掩盖不了中华文化之含蓄内敛,那笔锋回转之间亦彰显着文化之典雅深厚。亦深潭微澜,亦雪底苍松。

文化如辽远的江海,包容着一切。既有张若虚“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美好幽深,又有苏轼的“起舞弄清影”的缥缈烂漫。那篇篇诗词,字字珠玑,诗人惜字如金,落笔生花,留给世人一片芳华。文化之美常浮荡于我心间。那里有轩榭廊道,那里有至臻服饰的绣扣,那里更有吟唱千年的戏曲,那是中华之精髓,炎黄子孙之傲骨。它如枝头的梅花,傲吐芬芳。

愿乘文化之舟,渡文化之沧海,享那份美好与真挚,低吟文化之妙语,歌吟一生,幸福一生。

这样的行囊,希望我们共同拥有,共同打造,共享文化盛宴。

——2016年山东卷优秀作文《文化行囊》片段

行囊中的东西可谓很多,又用得上的,有暂时用不上的,有伴随着我们走向远方的……在这众多的东西中,考生仅仅选择文化这一“小点”展开论述,同时考生又就这一“小点”展开充分地联想,联想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之“大面”,给阅卷老师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文化画卷!

(作者单位:河南省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

叶圣陶名言摘选

1.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教师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

4.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地带。

5.我们当然需要作文,但要紧是作人。

6.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7.你,本身就是一首美丽、动人的诗。

8.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特别的礼物作文300字 老公打屁股作文 关于英雄的作文800 打丫鬟屁股作文 什么给我的启示作文 3年级作文我的老师 马陵山游记作文 关于成长作文的结尾 作文周记500字 关于吃的作文800字 初中生满分作文一本全 作文击鼓传花 英语作文 书评 三年级作文模板 作文我成功了600字 纪念129运动作文 时代变化作文 成功需要挫折作文 英语作文结尾格式 三年级上册作文大全300字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500字 初秋作文800 二年级数学作文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作文 描写校园风景的作文400字 勇于创新作文 阅读使我成长作文 美食烤鸭作文 介绍牛顿的作文 五十六个民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