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打糍粑作文 打糍粑作文400字 吃糍粑的作文

2020-10-14 14:15:01
相关推荐

2017 09 16分类:>阅读评论中秋节吃糍粑的渊源和含义。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通常人们把过中秋看成仅次于春节的农历节日,素有“小年”之称。糍粑是一种信物,圣洁的食品,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赏月活动即喻示家家团结幸福、吉祥如意。千百年来广大人民与之结下了深厚友谊,对之情有独钟,并赋予了它无限寄托和深刻喻意。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连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来年丰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当然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糍粑是圆的凝聚,它始终与圆相伴。蒸糯米的蒸笼,打糍粑的碓窝,放糍粑的簸箕,做馅的黄豆、花生、芝麻等等无不与圆同在,而一家团聚围着圆桌吃糍粑月饼,尽情欣赏圆月的活动更是丰富多采,老木柑也因体形肥圆而成为宠物,制成龙后被人舞动,共度良宵,欢庆节日。湘西民俗风情:春节临近糍粑香(附图)苗族人对糯米的热爱和重视都甚于其他族群,糍粑就是苗族人民用糯米做成的众多食物之一。在我的家乡——湘西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苗寨,逢年过节要打糍粑,祭祖要用糍粑,修建房屋要用糍粑。因此苗族人家除了种一般的水稻之外,还会特意留出一片地来,种植糯米稻,以备来年之需。苗族过的是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这些图片一部分是我的摄友临近过年时拍的——苗族人家过年打糍粑的场景。打糍粑是我们麻阳苗族人家过年必须要做的事,会留出一天的时间专门用来打糍粑。每到年关,你就会听到苗寨里响起的此起彼伏的快乐“打糍粑协奏曲”。在过年里打糍粑,寄托着苗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因为白白圆圆的糍粑象征着“团团圆圆糍粑是湘西的特产,一般是用糯米做的,也有加入高梁、小米、包谷的,颜色就是红色或黄色的,如果加入野蒿子就是绿色的,各有各的风味。民国时期的《永顺县风土志》中记载:糯糍粑,系糯米饭在石臼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圆月,大者直径约五尺,寻常者约四寸,厚三分至八分不等。一般的糍粑只有巴掌大小。直径五尺的糍粑,大约是祭祖等特殊场合才用。腊月里“打糍粑”是一年中的大喜事,全家都高高兴兴的,亲戚邻居都来帮忙。小孩子知道,一做糍粑就快要过年了。糍粑的做法是这样的:糯米洗净蒸熟。茶油中放入黄色的蜂蜡,加热融化,涂抹在桌面、门板、石臼、木槌等用具的表面。 把糯米放进石臼中,用大木槌用力捶捣。糯米粘性很强,一般是两个强壮的男人来,一上一下地“打”,大冬天时,光着膀子还要流汗。伴随着一声声有规律的敲打声,糯米饭变成饭团。男女老少围在一起看打糍粑,欢声笑语响成一片。等到糯米捣成泥以后,取出放在桌子上,乘热揪出拳头大的米团,压扁成饼,再用门板加重物压住,等糯米凉了就成型了。笔者在家乡看到一名男子停下手中的活笑笑说:“我们在打糍粑,这是我们过年的习俗。”原来,白面团是糯米饭,正是糍粑的原材料。“饭好咯,来拿饭啊!”这时,一声吆喝从屋里传出来。走进屋里一看,只见厨房里的柴火烧得正旺,灶上放着一个约1米高、1米宽的大木桶,里面飘出阵阵白雾和饭香。一位50多岁的苗民站在凳子上拿着大木勺把饭盛到一个小木桶里。在村民的盛情邀请下,笔者尝了一口糯米饭,不油不腻,香甜可口。主人说:“煮糯米饭前先要把米浸泡12个小时,等到每粒米都浸透了,才能放到锅里去蒸。蒸的时候不需要再放水,但一定要记得戳几个洞,这样才能保证让饭熟透。”不知不觉,敲打声停止了,走出院子一看,糯米饭已被打成了饭团,并放在桌子上。两名村民面对面地站着用力地揉搓,并不时往表面抹花生油。慢慢地把饭团搓成长近1米、直径20厘米左右,再把它分为几个约两个拳头大小的饭团,然后把饭团擀成厚约1厘米的饼状。“这些糍粑要晾上5天才能放进水里泡,等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切成小块用油煎一下,就能吃了。所以,这种糍粑又叫做水糍。”村民介绍说。接近中午时分,笔者走在乡间小路上,只见好多户人家都在打糍粑。大人在打糍粑,孩子们在一旁围观,欢声笑语响成一片。楠木寨每年春节前他们都要做糍粑,今年是4家人合起来一起做,一共用了175公斤糯米,大约50公斤可以做出100个糍粑,“家家户户打糍粑是我们这里过年的风俗,过年探亲都要相互赠送糍粑,一般4口之家就得打5公斤糍粑备过年。一家人做的少,就几家人合着一起做。有的村民自己不愿意做了,就请人做。”糍粑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如果放在大水缸里,用水浸泡,定时换水,可以吃到六七月份。糍粑,一般在湘西的冬日里才能吃到,吃它的方法很多。最过瘾的吃法,就是烤糍粑,冬日的湘西阴寒潮湿,为了作热取暖,一般人家都会燃起火炉火桶。糍粑便是放在其中的火盆木炭上烤炙的,火盆通常有铁架,没有我们就用火钳作支架。似乎有倔性的糍粑,让它软化可不容易。烤糍粑的过程,最考验人的性情,性急的人是吃不上的。糍粑得放在微微明灭的炭火上慢慢烘烤,火气不能太大,要不然外皮烤焦,内里却是生硬的。而且要不停的翻边倒面,使它两面均匀受热。受热后的糍粑可不是好对付的,炽热的高温黏着你的手指烫,烫的人几乎断了想吃的念头。但一想入口绵软香甜,又不得不就范。糍粑在火气下催的渐渐鼓胀,表皮微微隆起,象一个大包子就大功告成了。此时将表皮弄破,会有一股白气升腾,可见内里雪白,拿在手里软乎乎的,心里升腾起一股征服的快感。此时可就别太心急,以免烫了口舌。烤好的糍粑可粘糖,或将糖灌入糍粑中,等其中的热度将糖溶成糖水,此时糍粑入口甜香无比。糖是常见的白砂糖,如有土制的红糖片,那就更好了。如你不喜欢甜食,也可将糍粑中裹入豆腐乳(湘西叫霉豆腐),薄薄的铺上一层,味道绝佳!如有厨房设备,糍粑亦可用油煎熟吃, 切块用甜酒煮熟吃,各有风味。在湘西一些地区,制作糍粑又叫作”打糍粑”,每年冬至前一个月家家户户便开始碾好糯米,准备干柴,准备做糍粑。不少地方将做糍粑当作一项协作活动,也是一项吉祥如意的事。由村里的长者统一安排日期,排定顺序,互助进行。必须赶在冬至这一天之前做成。据说冬至这一天将做好的糍粑用水漂起来,可一直保留到第二年春天而不会变质。制作时将上好的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4小时,然后滤干上笼屉大火蒸熟,后放入木桶内用木棍反复杵打和搅拌成泥状,然后做成直径20厘米、厚约3厘米的圆饼,放凉变硬后放清水中浸泡储存。食时可切条蒸食、炸食、烤食、煮食、炒食、煨食均可,其味细腻香甜。做糍粑讲究糯米的质量、水质以及制作的季节。一般在冬季制作为好。湖北小吃糍粑怎么吃 白糖蘸糍粑是经典吃法湖北人,特别是在湖北农村,新年都要做糍粑,用大米混合一定的粘米,蒸熟后,用重物反复捶打,再制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饼状,等凉了之后,擂好的糍粑会变硬,只需要将做好的糍粑泡在水里,经常换水,糍粑就能长期保存了。 糍粑的做法很多,但最常见的经典做法?是白糖蘸糍粑。将糍粑用油煎到金黄蓬松,再趁热蘸着白糖吃就好了,煎好的糍粑表面焦脆,内面糯软,蘸上白糖食用,让人停不了口。不过糍粑是比较难消化的食物,如果肠胃不太好,一定要少吃。 白糖蘸糍粑的做法。准备材料:糍粑2-4块、油一匙、白糖2-3匙制作过程:1、如果是干糍粑,买回后要提前泡在水中,使糍粑变得湿润绵软。 2、捞出糍粑,沥干水分待用。 3、平底锅加油烧热后,将糍粑放入,大火煎到两面金黄起泡,即可盛出。 4、配上白糖蘸食即可。小提示:1、天气不热的季节,糍粑泡在水中,只要经常记得更换泡糍粑的水,糍粑能保存20-30天。 2、如果不爱吃甜,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辣酱蘸食。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冬至的习俗吃饺子冬至是华夏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冬至在哪一天,每年不一样。潮汕民间有“冬至不离十一月”的民谚,指的则是阴历。而阳历日期则非常准确,多数年份是在12月22日,但也有在12月21日或23日。今岁冬至为12月21日11时18分,古人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潮人先贤从生活实践中得知,冬至日,“日南极,影极长”。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潮汕地处北半球,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长夜漫漫的一天,因此,民谚有“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还有“冬节夜,啰啰长,糯米丸未食天唔光”的民谣。“冬节丸,一食就过年”。俗谓“添岁”或“小过年”的别称。 冬至这一天的天气与整个隆冬天气及农事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农谚有“冬至无雨一冬晴”之语。潮汕冬至的农谚及保健谚语富含民俗风情与气象内容:“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冬节乌,年夜苏。晴暖);冬节红,年夜耽(淋湿阴雨)。”“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冬至节令天。稼接桃李奈”。“冬至稻无刈,一夜脱一箩”二“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还有:”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冬至地干燥,钟响人咳嗽”。节令的谚语,是潮人先贤实践经验的总结。

作文七:《民俗作文800字:寒风冽冽打糍粑》900字

民俗作文800字:寒风冽冽打糍粑 芳草地文学社 叶文欣 冬至节气早过了,天气异常阴冷,一连好几天,难得见太阳。田地里的活早就歇了,人们猫在家里,也懒得出去。这些日子里,最要紧的事就是打糍粑。 打糍粑是平常农家的大事,也是喜事,打完糍粑就意味着要过年了。父亲老早就说,机器打的糍粑有股子铁腥味,不好吃。今年年成好,把大伯二伯、三叔四父都请来,一家人都出把力气——自己打。 我长这么大了,还从来没有见过自己打糍粑,特别好奇,于是天天跟着父亲,看他在忙啥。 石头凿成的粑缸是现成的,就在老屋的门背后卧着。父亲早就将它清理出来,并洗得干干净净。当他满怀希望爬上堂屋的倒楼。翻出那些不知何年何月用过的粑棍时,才发现那些木头棍子早就烂得不堪用力。不过这也难不倒父亲,父亲本就是一个半边把式的木匠。他找出他的大锯、刨子,不到半天工夫,六根用桑树新做的粑棍就妥妥当当了。 白得像雪一样的糯米被母亲淘洗干净。父亲一边把一个人也难以抱得过来的木甑架在上满水的锅里,一边让我在灶下使劲地往灶膛里塞着棉秆、劈材,灶膛里一片光亮,红红的火苗扑哧扑哧地舔着黑乎乎的锅底,时而冲出灶口,差点就烧到了我的眉毛。锅里的水很快开了,腾腾地冒着热气,母亲挽起袖口,用铁瓢一瓢一瓢地把糯米舀进去,最后用木锅盖盖好! 粑缸被移到了堂屋的中间,大伯二伯、三叔四父都脱了棉袄,拿起粑棍,摩拳擦掌。(优秀作文 )米饭蒸好了,叔辈们抬出饭甑,将米饭倒人粑缸中,大家围着粑缸一阵乱摁;摁了一阵,大家又围起来左转一转,右转一转,末了又是一阵乱摁。 粑终于摁好了,父亲从面盆里取出浸过水的白麻布,将粑缸中的粑扯成一团一团的,搁在案板上。案板上早就铺好一层炒米粉,案子里面还搁着糖罐。我知道,这先揉出来的糍粑包上糖是要敬神敬客和送给左邻右合的。到淀粉拿上来的时候,揉出来的糍粑才是留着过年及平时享用的。 大伯二伯、三叔四父,人多力量大,揉的揉,摁的摁,一甑米饭很快就变成了案板上大大小小、一块又一块的糍粑,让人的心里觉得惬意和满足! 屋外寒风冽冽,屋内红红火火,我想,这也许就是农家日子的味道吧! (指导老师 叶伟兵 朱红英) 推荐理由 打糍粑和摊豆丝一样,是我们鄂东北的民俗。小作者的这篇作文亲切动人。这篇作文首先将打糍粑的过程,有条不紊、要言不烦地表现出来,中间的叙写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打糍粑这一民俗,字里行间还表现出了一大家人的和睦幸福。特别是用屋外寒风的寒冷来反衬屋内一家人生活的红火,很有表现力,是个亮点。

作文八:《二十八,打糍粑》500字

寒假,我跟着妈妈回湖南邵阳老家过年。我觉得这次过年最有趣的就是打糍粑。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外婆先把糯米淘好,倒在一个大蒸桶里,烧火把糯米蒸熟。接着,她舀出一大盆糯米饭,倒进一个圆柱体石臼(jiù)里,那石臼底部是凹进去的圆形。小舅和表叔把袖子一撸,各拿一根两头粗、中间细的一人高的木棒槌,你一槌我一槌,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他俩一边用力舂(chōng),一边“嗨哟――嗨哟――”吆喝着。有时,棒槌把糯米带起来老高,糯米就像一只调皮的猴子抱着棒槌不放;有时,随着棒槌的碾压,糯米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外婆说,这表示快大功告成了。??K于,舂好的糯米粘在一起不分彼此,已经看不到颗粒了,变得绵软柔韧,白白的表皮就像放了猪油一样光滑发亮。小舅和表叔齐心协力,把还冒着热气的糯米团起到桌上。外婆拿一根干净的尼龙绳,麻利地把绵软的糯米团套在方桌上。外婆手上沾点蛋黄,用双手把糯米团挤成一个个小团,她一边发团子,一边不停吹吹手,因为糯米团还很烫。旁边的阿姨们一边搓团子,一边用手掌把它压扁,团子就变成一个个巴掌大的、光滑的糍粑了。我和表哥像两只勤劳的小蜜蜂,头顶簸箕,在堂屋和房间来回穿梭着。等糍粑彻底冷却变硬,我喜欢在蜂窝煤炉上架一个火钳,把糍粑架在火钳上烤,来回翻面,糍粑最后会变成金黄色,鼓得像个大馒头,就烤好了。趁着热气吃,糍粑的外皮可以撕下来,脆脆的;里面的糍粑绵软柔韧,很有嚼劲,吃了很有满足感。真的很喜欢乡下这浓浓的年味,怀念家乡的糍粑。

作文九:《作文:糍粑!我家乡的糍粑!》600字

糍粑!我家乡的糍粑!印象中的糍粑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每到要吃糍粑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收藏着几斤糍粑,如今我已经记不清吃过多少回糍粑,也从未数过吃了多少个糍粑。要说糍粑的味道,不仅仅是香甜可口软滑细腻,也蕴含着家乡的乡土味糍粑的做法很简单:糯米泡半天以上,滤干水,放置在木甑里蒸熟,尔后倒入石臼舂烂至胶状,在干静的器具上撒些糯米粉,将舂烂的糯米至其上揉搓,捏成小团或饼状,还可以用特殊的模具印成各种图案。我会偷偷的从我的橡皮泥的桶里拿出玩的道具印在上面就出来了一个图案,当然那个道具已被我在七岁前就清洗干净了。置通风干燥处阴干,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能长时间保存。别小看这小小的糍粑,光他的吃法就有好几种呢:用炭火铁夹烘烤这吃,用油炸着吃,煎着吃……想到这我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甜酒糍粑。那次我冒着寒冷的大风回家,手是冰冷冰冷的,脚也好不到哪去。那时我就在想,如果风雪再大些我怕是一动也不想动了,光说这些有什么用,还是赶紧回家吧!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我就被一股莫名的香味引到餐桌。我纳闷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定睛一看,呀!原来是甜酒糍粑。我迫不及待的端上来就是一口,仿佛所有的寒冷都被温暖代替,留下的只是一阵暖意,一种透彻心骨的暖意,还有那甜酒和糍粑巧夺天工的美妙融合,咬上一口,软软的,绵绵的,满嘴全是糯米沁人心脾的香味,外面的还一个劲的往里涌……我是多么希望此时此刻有一碗甜酒糍粑摆放在我面前,来驱散我所有的寒意,融入我身体中的一部分。甜酒糍粑吃了不单单是叫人温暖一阵,它还有着其他作用:糯米有着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等,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吃了能很好的补气养血。看来,小小的一块糍粑不仅融入了家乡味,也把外出打工人们的心融进去了,我爱吃糍粑,更爱生产他的家乡。甜酒糍粑不会苦,挺甜的,就是有点臭酒味!嘻嘻!

作文十:《[优秀作文]打糍粑》300字

打糍粑今天是星期天,吃过早饭,我和婆婆还有爷爷一起来打糍粑,虽然我吃过糍粑,但是糍粑是怎样做成的,我还真不清楚,今天我可要弄个明白。很快,我们准备打糍粑了,我仔细地询问了做糍粑的程序,先要把糯米洗净,放在温水里泡上几个小时,糯米泡好后放在一个蒸锅里用旺火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放在一个大石臼里,用木棍反复捣。大人们开始打糍粑了,热火朝天的,我也忍不住加入了打糍粑的行列,刚开始捣起来非常轻松,慢慢地捣碎的糯米变得越来越黏稠了,捣起来越来越费劲了。我和婆婆力气太小所以共用一根木棍可因为我们加起来力气又太大,所以木棍被我们弄断了,但是大家还是很卖力的用劲捣,糍粑终于打好了,大家齐心协力地把糍粑从石臼里拉了出来摊在桌子上,我一看,好大一块糍粑哟!还冒着热气呢!我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糍粑那味真是又香又甜,软糯可口!我喜欢亲身体验各种有趣的事情,这让我感觉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三年级:程圣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标签:相关推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快乐伴我成长作文 以温暖为题的作文 成功的滋味作文 低碳生活英语作文 描写春天景色的作文 关于除夕的作文 家中趣事作文 有关爱国的作文 我的同学三年级作文 桃花作文300字 爱国作文500字 关于道德的作文 感恩母亲的作文 关于祖国的作文 绿色生活作文 今年高考作文 想象作文题目 初中生作文600字 感恩作文结尾 启迪作文 寓言故事作文 家乡变化作文 窗作文 我的伙伴作文 买菜作文 作文变形记 团圆作文 心事作文 作文选 新颖的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