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三作文复习备考的策略与方法

2020-10-15 05:20:02
相关推荐

1. 高考作文备考的 策略与方法 怀宁中学 刘子俊 2. 前言 毋庸讳言,谈作文备考复习是个沉重的话题。面对轻人文、轻母语的教育现实,重提作文备考的策略与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不免有些坐地论道的味道,甚至还有些急功近利的色彩。然而,高考写作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案例仍屡见不鲜。它促使着我们思考悲剧产生的原因。 原因是什么? 一是考生高考写作的临界心理不健康。他们或投机取巧而弄巧成拙,或思考浅薄而折戟考场。 二是语文老师备考指导的策略与方法失当。指导不能切中肯綮,势必导致学生对高考写作的性质认识模糊。所以,在备考冲刺阶段,寻找最佳指导策略,运用最佳训练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策略与方法从何而来?来自学情,来自新课标,来自体现新课标精神的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来自七年以来安徽高考自主命题的探索,以及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动向。 3. (一)安徽卷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动向 高考作文命题自有其深厚的文化大背景与政治背景。任何省市高考作文题的横空出世,都是文化大背景、政治背景双重作用的结果。安徽卷高考作文题的诞生自然也不例外。前沿的文化思辨与刚性的政治要求,左右着安徽卷高考作文命题的立意与形式。当代的前沿文化思辨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倡导人文情怀陶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主流文化意识,强调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基础上的文化创新。而呼唤健康人性与情感、尊重人格与个性,已经成为当代文化论述的热点。“人”的意识觉醒已经与世界先进文化意识接轨,弘扬人性已经不是当代中国文化羞答答的命题。文化大背景是个魔咒,它将使安徽卷的高考作文命题显示着强烈的人文色彩。至于政治背景,那就是教育改革纲要与安徽语文教育现状。高考是政治,高考作文命题更是关乎社会稳定的政治,它必须体现教育改革的时效性,它必须考虑安徽各地考生的实际水平与地区差异。所以,安徽卷高考作文题因政治背景要求而具有普适性,它将排斥过分前卫的话题,强调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启迪考生的生活参与意识和人文情怀。 4. 1、命题围绕一个中心。2012年安徽卷作文命题已经充分体现着“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新课标精神。可以预见,2013年安徽卷作文命题将围绕这“一个中心”不动摇。 这就是以抒写“我”的真情实感为中心,在这一中心的统领下写“我”之所思、所想、所感、所议。 2、命题突出两个方向。2013年安徽卷作文的命题取材,可以预测为两个方向,即“问题”与“情怀”。“问题”就是考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这种思考表现在社会方面就是接力传统、和谐生活、创新发展等,表现在人生方面就是思考青春、思索幸福、思辨智慧、平凡与高尚等,表现在自然方面就是诗意栖居、绿色生活等等。而“情怀”就是抒写“我”与自然、社会、家庭、他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突出亲情、“爱”情、友情。 5. 3、命题将关注三种题型。这三种题型是材料作文、材料半命题作文、材料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测试理念是培养考生阅读、归纳能力,要求他们能够准确、快速地从所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写作视角,从而快速确定立意,快速摄取写作素材,使文章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考生审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找准材料的主体对象,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合理联想,推广到社会其他领域,不能就事论事。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材料半命题作文、材料命题作文安徽卷从未涉及。本着稳中求变的命题宗旨,2013年安徽卷是否会尝试考查?答案不得而知!不过2012年江苏卷等作文考查就是材料命题作文。 2013年安徽卷不会考查看图作文。一是因为看图作文适考题材难寻,二是因为图画题材印刷不好易误导考生。至于纯命题作文,2013年安徽卷也不大可能考查。原因是命题作文很容易限制考生的思维发散度,不利于考生个性化的表达。不仅如此,它还天生存在一个弊端:便于考生“宿构”。 6. (二)高三作文备考的策略 1、突出材料作文训练。材料作文就题材类别而言有四种形式:生活事件材料作文、寓言故事材料作文、哲理诗歌材料作文、名人格言材料作文。凡材料作文题都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材料没有鲜明的情感态度,二是材料审视角度多样,三是材料意旨多维兼容。材料作文考查有利于考生个性化表达,它看似平易浅近,实则平中藏巧、门槛不低。考生写作轻易上手的不多,多半立意不甚切合题旨。 (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学生乙:…… 学生丙:……学生丁:……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思维误区:挣脱不了材料束缚,就事论事地谈书信。隐含题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何对待传统…… 7. (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获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文。手握一滴水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有大陆架和沙漠有人的生命……我手里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世界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思维误区:挣脱不了导语的影响。(最常见的往往是最重要的)隐含题旨:眼光不要高高在上,做人不要忘本。思维误区:把握不住材料的本质。(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隐含题旨:珍惜身边的平凡人事,失去了才知珍贵。 8. (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向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维误区:片面引申材料,不知辩证思考。(歌颂母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 隐含题旨:爱与忧相互依存,爱到深处必是忧,忧是爱之深。 9. 2、注重审题立意能力训练。文以意为先,高考作文尤其强调立意,立意高下直接决定着文品高下。虽然鉴于高考命题新动向而强调材料作文,但材料作文并不是高考命题的唯一选项。所以对审题立意能力的训练,我们一定要结合各种高考题型全面进行。高考是国考,它是一种尺度,我们千万不要错误地以为作文命题会因民意要求而降低审题立意的门槛。这是现实,我们必须面对。 审题立意能力,广义地理解它有三层含义:审类、审旨、审格。所谓“类”即指题型类别;所谓“旨”即指题目隐含意旨,也就是命题人潜在的观点态度;所谓“格”即指演绎题旨的最佳体裁。考场临界写作,考生应有见题知类、见题知意、见题知格。如此方能顺利而自信地打开文思。审题不深、开掘不严是导致写作肤浅病的重要原因,是导致写作偏、离题的根本原因。高考写作是竞技,一失足成千古恨,谁也失败不起。 10. 安徽省《考试说明》是我们复习备考的纲领性文件。关于作文考查部分,它给我们提供了典型示例。这示例有9种,涵盖了现行高考写作的全部题型,并不有所偏废。因而任何一种题型,我们从战略上都不能藐视。只要有高考,猜题与反猜题的对抗就不会停止。与其猜题押宝,不如脚踏实地搞训练。备考复习,空想误人,实干救人。(2012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行礼。此时,列车也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1. 审题: 从类型上看,这是典型的新材料作文。因为它没有鲜明情感倾向,对老计或“列车”的表现不置可否,以便考生个性化领悟。 从题旨挖掘角度看,它有两个视角,即老计、列车。老计懂得尊重,“列车”还以尊重。我们把老计与“列车”整合起来看,立意自明:尊重是双向的,尊重即自尊。 从适写体裁角度看,用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皆便于文思展开。但绝不可把材料扩写成小说或记叙文。 12. 3、坚持审“美”与审“丑”并重的指导原则。作文备考离不开技法指导,离不开行文有“格”的定型化训练,达此目的就需要有各类型的优秀范文的例讲。这就叫作文备考指导的审“美”。 虽说文无定法,但什么体裁怎么写还是有大原则、大规律的。教师要忠实地贯彻自己的写作指导理念,最好写下水作文。只有自己尝试了,作文备考指导才能切中要害,自己才能理解学生写作的艰难困苦。 然而,仅靠审“美”往往还难收实效。由于写作经验有限,技法理解肤浅,学生往往身在腐鱼之肆而不知其臭,往往不知自己习作的症结所在。而提供“丑”的示例,剖析致病原因,则对学生纠正写作陋习有很好的警示作用。这就叫作文备考指导的审“丑”。“丑”弊不除,势必导致高考临界写作一败涂地。考前已经“失足”而无法自拔,又何敢奢望高考时改邪归正?习作之“丑”常有如下若干种: 13. (1)取材八“丑” ①采用用滥了的文化名人例子。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史铁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这些人物已被用得太多,已毫无新鲜感,多数阅卷老师看了就厌烦。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能用,要用得换个角度,并作新的阐释。 ②采用敏感的政治人物或政治事件。你掌握的材料很少,说不清楚,说不清就必然说不准。 ③写早恋故事。老师们对此早已厌弃。④写低幼化的故事。一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就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写到高三,且通篇叔叔、阿姨等,嗲味十足。⑤写让语文老师看不懂的科幻故事。老师看不懂,就可能判你偏题或走题,得分就很低。⑥照搬《读者》等杂志上的文章。这很容易从网上查到出处,一旦被证实是抄袭。 14. ⑦采用知名度很高的高考满分或高分作文。老师们对它们都较熟悉,如果模仿痕迹明显,就会判为“仿作”。 ⑧以题目提供的材料为素材演绎一个简单的故事。这很容易被老师认为你“腹中空空,写不出东西,水平太差。” (2)叙事四“丑”①动不动就“突然”、“忽然”。这样写会使事情缺乏过程,很不自然。②动不动就说“热泪盈眶”,甚至说“眼泪‘哗’的一下就下来了”,太夸张,不真实。生活中真能让人流泪的时候很少。③在人物对话中讲政治大道理。明明是个普通人,而他说的话却像个政治家或哲学家,太荒唐。④把故事(包括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新编)写得过于含蓄。这很可能使阅卷老师因阅卷速度快而看不懂你的立意。这就很容易被判为走题。 15. (3)议论四“丑”①写形式主义的“题记”。越来越多的阅卷老师对此很反感。②引用名人的话(或古诗文名句)太多而淹没了自己的观点。这很容易给阅卷老师“这个考生没有自己的思想”的不好印象。③为了“提升思想境界”而大写豪言壮语,在结尾处写“让我们 吧!”之类的政治口号。这容易使文章空洞无物。④原封不动地抄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这会给老师“这个考生用题目材料来凑字数”的不良印象。 4、帮助学生分辨门别类地整理一定量的新鲜的写作素材。考前复习留给语文学科的时间相当有限,这项工作要求学生完成极不现实。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应试写作水平,为使学生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语文老师应该主动承担起搜集新鲜写作素材的工作。虽然这些素材在高考临界写作时未必能产生直接功效,但我们要相信考生的智慧:许多素材他们会移花接木地引申使用。 16. (三)高三作文备考的方法论 这里所谈的方法指高考写作的技法指导。作文备考指导切忌夸夸其谈,好听不好用;最怕纸上谈兵谁都行,拿出措施却全无。我们不能做空头的军事理论家:“纸上全是开阔地,一上战场两眼黑。”我们的作文备考指导一定要有操作性,我们一定要给学生一些工具性的知识,让他们有备而往地、信心十足地走进高考考场。心中有数,方能从容不迫;腹有诗书,方能文气自华。 哪些操作性、工具性知识,是考生所需要的呢?主要有拟题方法、审题立意方法、布局谋篇方法。这些方法在应试写作时是全程使用的。考生要想在有限时间内写出合格的甚至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就一定要动须有“法”。所谓创新也只是这些方法的延伸或变相使用。 17. 1、拟题方法(1)借助修辞。将修辞方法运用到标题创写上。各类修辞格能帮我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拟出精彩漂亮的标题,从而增强文章的文采与感染力。常言说得好:“题好一半文。” 如:《走过泥泞见彩虹》(比喻);《感激泥泞》、《与泥泞同行》(拟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阳光总在风雨后》(引用);《泥泞之路,我们走呀!》(呼告);《逆境,生命的磨砺?》(设问)。 其它如对偶、双关、反复、夸张、等修辞格。 18. (2)引用化用。在材料或诗文、歌词、文章中采撷一句话,或依据写作需要,巧妙截取剪裁,重新组合,为我所用。这句话能够揭示文章的写作方向,概括文章的主旨,同样可以显现作者的文化积累和语文素养。 如《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泥路留痕》、《留下人生的脚印》、《霜叶红于二月花》、《梅花香自苦寒来》、《阳光总在风雨之后》,等等。它们或撷取材料,或取自诗句,或引用歌词,都暗寓哲理,紧扣中心,为全文的着眼点所在。 (3)哲理代入。就是从所给材料中挖掘出一则哲理,用充满思辩的词句或直接把一般哲理写出来。如:《走过泥泞》、《磨难铸就成功》、《逆境,创造人生》等。(4)套语借用。议论文的标题有许多固定的用语,这些固定格式,不失为一种拟题方法,只是较为平庸。 如:《……论》、《论……》、《也谈……》、《由……联想到的》、《小议……》、《“……”小议》、《“……”之我见》《读……有感》、《从……说起》、《驳……》等。 19. (5)诗意标题。如04年上海卷《忙兮忙兮奈若何》,写现代人对忙的态度,运用楚辞中的标志词语“兮”,增强了文章题目的文学色彩。06年福建卷《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灯火阑珊”取材于诗句,点明一种突然明白的境界。(6)设置意象。如《走过一路泥泞》,如04年浙江卷《听泉》,用“泉”象征人们内心那种对民族、对他人、对生命的关怀,来说明人文对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意义。04年江苏卷的《画》,“画”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推动文章情节的发展。注意:1.一定要紧扣材料或话题。2.标题范围尽量要小,不要太大太泛,大而无当。万一标题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3.标题不能过长,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如《人生因为一路的坎坷才变得美丽》、《在泥泞不堪的路上走出精彩的人生》,虽意蕴不错,但确实有点松散。4.话题作文不用话题作标题。 20. 2、审题立意方法(1)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审题一定要指导学生抓“题眼”。诗有诗眼,文有文眼,题有题眼。命题作文题旨就藏在题眼里。抓“题眼”可使立意稳妥而且深刻。如: 2011年安徽卷《时间在流逝》的题眼是“在”,“在”暗示着时间正在一分一秒消逝,时光紧迫。那我们该怎么对待时间?审题至此,考生豁然开朗:时不我待,该……(2)材料命题作文。此类作文题的审题,一要看题目界定的写作范围,二要悟材料隐含的题旨。“一看二悟,带入题旨”是要诀。 (2010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以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一看“与你为邻”可知写作范围:谈择邻或交友。二悟材料中“邻却有所选择”的暗示可知题旨:择邻或交友以品为先;与你为邻,相劝以善;溺友或恶邻不可交。题旨“带入”后得立意:与你为邻善为先。 21. (3)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要领是理清角度,按角度整理材料内容,可按“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三步来分析、领悟题旨。如2012年辽宁卷: 材料陈述“是什么”:女钢琴家。女钢琴家“怎么样”: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女钢琴家“为什么”:她认为衣着华丽会喧宾夺主、冲淡音乐;衣着美是表象,音乐美才是根本。于是题旨自现:①喧宾夺主不可取;②舍本逐末不可取。 (2012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素。演奏家走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女钢琴家话耐人寻味。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抄袭,不得抄袭。从“有人”角度看,立意起码有两种:①不喧宾夺主或不舍本逐末是明智;②喧宾夺主或舍本逐有时未必不可取。 22. (4)看图作文。看图作文有图画作文与漫画作文的区别。“图画”是写实,“漫画”是讽刺夸张。看图作文审题立意要着是“三抓一整合”。“三抓”是抓标题、抓提示语、抓构图;“一整合”是综合三要素思考题旨。 整合此题提示语与构图,我们感知图片“手”只是个积极意义的象征符号。“手”的象征义就是题旨关键:①帮助;②奋斗;③友谊;④收获;⑤创造;⑥亲情;⑦关爱…… 但我们绝不可负面地理解手的象征义,如“贪婪”“罪恶”等。如此理解则有悖命题初衷,立意落入下品。(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3. 此漫画显示两要素:构图与提示语。构图将猫变形为人,提示语是“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吃老鼠”。整合两要素,联系社会现实,我们感知此漫画是批评某些人。于是立意可以这样确定:①做人不能忘本;②做人不要迷失自我;③优良传统不可丢;④不可盲目从众;⑤不可坐享其成;⑥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等等。(201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24. 3、布局谋篇的方法(1)记叙文A、一人一事顺叙式序幕开端发展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标题点题略写详写略写点题用细节描写使内容生动设计主、陪宾呼应 25. B、一人一事镶嵌式结局开端发展发展高潮结局标题点题悬念详写略写点题用细节描写使内容生动设计主、陪宾呼应略写 26. C、一人多事片断式标题开头片断1过渡段片断2过渡段片断3结尾用细节描写使事件片断内容生动 片断描写要有线索暗示过渡段用议论、抒情方式深化描写内容呼应点题点题 27. (2)议论文A、开门见山式标题提出问题引出观点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略写 并列、对比或层进结构 分析问题要理事并举略写点题总体层进式结构呼应 28. B、末尾结论式标题提出问题引论过渡得出观点解决问题先破敌论后立己论再破敌论再立己论呼应点题破立结合最具逻辑震撼力 无论破立皆要理事并举 29. (3)抒情散文A、卒章显志式形象感悟过渡过渡形象形象标题感悟感悟显旨点题点题形象描写中要设置线索暗示感悟应体现完整的思想流程呼应 30. B、深化主旨式形象形象形象过渡过渡标题显旨形象深化主旨呼应点题 形象描写要设置线索暗示。由主旨生发的感悟是深化主旨。点题

查看更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