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物尽其用作文

2020-10-20 23:50:01
相关推荐

今天,无意中发现,还有一些朋友是通过留言与纸条的方式与我联系的。有一位朋友,在留言中发了一个孩子的作文,这位孩子马上要去寄读,赶不上讲评——因为平时不太留意

《物尽其用作文》正文开始

今天,无意中发现,还有一些朋友是通过留言与纸条的方式与我联系的。有一位朋友,在留言中发了一个孩子的作文,这位孩子马上要去寄读,赶不上讲评——因为平时不太留意“留言”与“纸条”,所以今天才看到。请大家有什么事,发到博客的回复中,这样统统都能看到。

第二件事,也算是课前的一个小热身。白天的时候有朋友问:什么叫“驴头不对马嘴”的句子?有《作文,多大点事》这本书的朋友,从书中可以看到很多例子。通俗地说,就是把两个从事实上不相关的事物搭配在一起,就会产生另一种特殊的效果。比如我们说,“打开心的闸门”这一句话,一、心不是闸门,二、无法打开。这两个东西看上去是不搭界的,但合理地放在了一起,就产生另一种效果。再比如李大钊有句话,叫“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肩不是铁的,肩也不能担道义。但这个时候,肩与道义合理地放在了一起,所以就有了别样的效果。我们用《作文,多大点事》中的内容,来举几个例子: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里江雪如何能钓?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试问一下,月出与山鸟惊有关系吗?

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江边枫树、渔火点点与对愁而眠有什么关系?

《荷塘夜色》: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光与影怎么会有旋律?

郭沫若的《鹭鸶》:鹭鸶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鹭鸶怎么跟散文诗搭界呢?

吴伯萧的《我还没有见过长城》:我还没见过长城!但是,长城我是终于要见见的!有朝一日,我们弟兄从梦中醒了,弹一弹身上的懒惰,振一振头脑里的懵懂,预备好,整装出发……身上懒惰怎么能弹?头脑中的懵懂怎么能振?

以上,名家们的句子单从文字的逻辑上讲,似乎不搭界,但在文中把这不搭界的“驴头”与“马嘴”放在了一起,合理地存在,又体现了一种新的美、新的妙。在《作文,多大点事》的范文中,我们都有详细地讲解。

今天讲这些,是因为白天的时候有朋友问我,我就讲了一个实战,这个实战被编成了微博:

非常:文字作画现场说教。问:啥叫“驴头不对马嘴”句?师答:我妈生气的时候像个公老虎,比母的还威!我妈发起火来,比春晚的焰火还要猛。回:哦~明白啦~焰火那个句子下次作文就能用上了!师答:错!应说“焰火”的那句,下次作文的时候就可以‘点’上了”,这才是驴头马嘴句。

原来妈妈说,这焰火的这一句,可以用在孩子下一个作文中。我们就补充一下,用个“驴头不对马嘴”的句子来表达——“焰火”的那句,下次作文的时候就可以“点”上了。把“用”改成“点”,这是不是就有趣了一些呢?同样的,妈妈生气的那个“火”,我们就说是春晚的焰火,或者说是奥运的焰火,或者说是世博的焰火,或者也与时俱进一下,说成是大运会的焰火也无不可,说明妈妈生的那个火,火是火,但还是有光辉灿烂的一面,对不?

通过这哈哈一笑,我们就可以明了,文字就是一个游戏。所以,我们再讲一个微博:

非常:亲子作文如果作文是老虎,我们就告诉孩子,他是打虎的武松!如果作文是武松,我们就告诉孩子,他是吃武松的老虎!如果我们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也能够哈哈一笑,轻松愉快,不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吗?那么,我们再看第三个微博:

非常:亲子作文什么叫辅导?就是哄。哄孩子说——作文是小菜加煎蛋(简单)!如果一上来,作文要好瓷(词),要有鹿血、狗肉,作文要跟哲学家一样深睡(邃)。这孩子不用你眉毛胡子一把抓,自己都要抓耳挠腮了。在孩子还不懂事之前,圣诞老人会告诉孩子,他——是从蛋里出来的。这孩子听了,多开心!好,我们再说下一个微博:

非常:亲子作文把帅哥练成罗锅的办法:在辅导孩子作文的过程中,特别在起步时,面面俱到,尽善尽美。一会要好词好句,一会要有血有肉;一会要思想深度,一会还要引经据典。不必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何况我们的孩子胡子还没长出来,抓也抓不着啊。看到孩子的小样,是不是不想让妈妈们眉毛胡子一把抓啊?

大家也笑够了,情绪也上来了。我们就要把道理讲清:一是学作文,要轻松,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二是我们要一门深入,从功夫学起。今天,我们最后一个课题,就是再讲这个对称,一定要把这个对称的功夫吃透。现在还不到讲“六根六尘”,也不到讲“作文八法”的时候,我们先把对称结构吃透,后面的那些“六根、八法”简单得很。千万不要十八般兵器统统演练,这就是我们要讲的这个微博的主题:

非常:亲子作文《新少林寺》中,成龙大哥演的做饭的和尚,没学过招式,但每天炒菜、做饭练的就是功夫。有了功夫,招数自然就有了;没有功夫,学什么太极、八卦、莲花掌、无影脚,没有真功夫,只有表演的功夫。学习作文,就要从对称结构的功夫练起。

我们就开始讲正文,还是来讲《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修改版。先来看妈妈的感言与孩子看了点评之后的心得体会。

非常老师您好,感谢您费心为他详细分析讲评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篇作文,他说他有以下几点收获:第一、认识到了对称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对称,能使文章更加丰满,读起来有节奏感。第二、通过作文讲评,他认识到写作文时,应注意阐述问题的方向——从“低”向“高”走,掌握语气节奏。第三、通过老师的讲评,他觉得自己以前审题有问题,没能抓住这个“尽”字来阐述,所以这次修改,他是抓了这个“尽”来改写的。第四、关于作文题目,他没想好改还是不改,觉得不改好像也可以,虎妈和他探讨以后,还是改了。第五、修改作文真的非常重要,以前没注意这个环节,这次学会了。最后,虎妈和虎子再次真心感谢老师,谢谢您的指点。

看到这五点,很是欣慰。欣慰在哪里?一个是心态,一个是学态。心态就是以平和的心、沉静的心去辅导;二是学态,点评之后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心得,有什么体会,一、二、三、四、五列出来。刚才有朋友讲,希望我尽快说些“干的”,别老是“湿的”。这些全是“干的”,什么是“湿的”?大家一听,哈哈一笑全是“湿的”;什么是“干的”?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感悟、自己的进步,这才是“干的”。讲了半天,如果还停留在“老师,你讲得太棒了”这个层面上,那就全是“湿的”了。我们要把“老师,你讲得太棒了”这句话,转换成“老师,我儿太棒了”这句话,那才是“干的”。对不?现在我们的孩子,如果不是“棒”的话,也要让他在“棒上”。好,我们来看虎子修改后的作文。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新初一学生二次修改后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发挥优势,创造辉煌。世间万物都应该用尽自身的优势,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样的人要使自己的才干、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创造出更辉煌的事业。

这就像鸟儿用尽翅膀的力气飞上蓝天;鱼儿用尽月牙形尾巴的优势在水中畅游;小树用尽自己嫩绿叶子的能量产生光合作用;小草用尽自己汲取的养分开出鲜艳的花朵;小小的手电筒用尽光明照亮人们回家的路;人们也用尽自己无比智慧的头脑学习,创造出了无限奇迹。

假如不是这样,世间其他生物如果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如同让小鸟去游泳,让马儿去飞翔,让与鱼儿去走路,让乌龟去奔跑一样,最终一定会一事无成。一个人不能尽力发挥出自己的优点、长处,就如同让聂卫平去跨栏,让刘翔去下棋。让姚明去弹钢琴,让郎朗去打篮球;

古往今来,有无数贤者用自己的才能创造了辉煌,刘备就是其中的一位。刘备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编草鞋的人,但是,他有着复兴皇朝的无限理想,他用尽自己仁义的才能,以仁义来复兴皇朝。他经历了“马跃檀溪”的危险,付出了“三顾茅庐”的诚心;借荆州,取西川,用尽了全力,最终才鼎立一方。

孔明本是一躬耕野夫,但才智过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有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六出祁山。刘备用尽才能将孔明打动以后,孔明用自己的才智,钻研出众多的计策:木像一计巧退司马,奇思机智三气周瑜;欲擒故纵七擒孟获,神机妙算巧布阵图……这完全是因为诸葛亮充分发挥了自己过人的才智,为蜀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名垂青史的千古名人,让千年后的我们也佩服当年的他。

所以,物能尽其用,才能发挥大作用;人能尽其才,才能发挥大才智。要扬长避短,把长处发挥到极致,避开短处,才能创造无限的辉煌!

我们来看第一段的头: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发挥优势,创造辉煌。世间万物都应该用尽自身的优势,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样的人要使自己的才干、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创造出更辉煌的事业。我们上一节课中讲过:如果看透文章的本质,文章其实是不分什么议论文与记叙文的,两者只有形式上的差别,而无本质上的差别。记叙文是说事,议论文是说理,把说事的方法用在说理,这就是一回事;我们现在讲的作文的“头、身、脚”,似乎是在说记叙文,但如果我们换个说法,把“头”看成论据,把“身”看成是论证过程,把“脚”看成是论点,这不就是一样的了吗?议论文的三要素:论据、论证过程、论点,不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头、身、脚”嘛。我们讲写作文要有呼应——首尾呼应,字词服务于句子,句子服务于段落,段落服务于中心,这与议论文的逻辑过程有何区别?无非是把说人记事,换成说论罢了!

我们回到原文上来,看一下作文的“头”,这里还是有一些小毛病,戴了两顶“帽子”。换句说来讲,一个文章,只能、必须、只有一个主题;一个人只能、必须、只戴一顶帽子,那么本文的两个“帽子”——两个论点在哪?一个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个是发挥优势,创造辉煌。说白了,我们的小作者是把鞋子,戴到了头上了。

我们先来改着看,然后再来看是不是两个“帽子”,是不是把“鞋”戴在了头上。我们这样小改一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它的意思是:万物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要竭力发挥自己的长处与才干,才能创造更大的辉煌。大家比较一下,是不是原文的“发挥优势,创造辉煌。”略显多余,还没有证明呢?怎么就补充了呢?我们要看到这个“头”,小作者,一位刚要升初一的孩子,能处处体现对称。这就体现了一个作文观的建立,一个功夫的开练。

我们再往下看:这就像鸟儿用尽翅膀的力气飞上蓝天;鱼儿用尽月牙形尾巴的优势在水中畅游;小树用尽自己嫩绿叶子的能量产生光合作用;小草用尽自己汲取的养分开出鲜艳的花朵;小小的手电筒用尽光明照亮人们回家的路;人们也用尽自己无比智慧的头脑学习,创造出了无限奇迹。前面我们讲到了,小作者对称的意识很好,是值得大加表扬的地方。但是,我们还要清楚,如果能把道理讲清楚了,就不必再多赘文了。多赘文,就是多赘肉,不能因为了形式而顾不得本质。所以,在这里:小树用尽自己嫩绿叶子的能量产生光合作用——似乎用来说物尽其用,有些牵强。同样的:小草用尽自己汲取的养分开出鲜艳的花朵;小小的手电筒用尽光明照亮人们回家的路;这两句与“尽”字,似有不贴切的地方。我们还是作一个简化:鸟儿用尽翅膀的全力,就可以飞上蓝天;鱼儿用尽月牙形的尾巴,就能在水中畅游;如果人能用尽全部的智慧与精力,就能创造奇迹。

前面讲的是“尽”,下面我们来看原文:假如不是这样,世间其他生物如果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如同让小鸟去游泳,让马儿去飞翔,让与鱼儿去走路,让乌龟去奔跑一样,最终一定会一事无成。一个人不能尽力发挥出自己的优点、长处,就如同让聂卫平去跨栏,让刘翔去下棋。让姚明去弹钢琴,让郎朗去打篮球。我们来小改一下,加个帽子:物要用其尽,就要发挥优势,人要用其才,就要发挥长项。如果,物不能发挥优势,就如同让小鸟去游泳,让马儿去飞翔,让鱼儿去走路,让乌龟去奔跑一样,最后是终无一用。把“最终一定会一事无成”改成“终无一用”。

如果,人不能发挥长项,就如同让聂卫平去跨栏,让刘翔去下棋。让姚明去弹钢琴,让郎朗去打篮球,就会陷入平庸。这里讲的是如何用“尽”——发挥长处。我们再完整的来看一下:物要用其尽,就要发挥优势,人要尽其才,就要发挥长项。如果,物不能发挥优势,就如同让小鸟去游泳,让马儿去飞翔,让鱼儿去走路,让乌龟去奔跑一样,最后是终无一用。如果,人不能发挥长项,就如同让聂卫平去跨栏,让刘翔去下棋。让姚明去弹钢琴,让郎朗去打篮球,就会陷入平庸。前一段讲“尽”,这一段讲如何用其尽,明白了吗?

再下一段:我们还是给来个帽子——古往今来,有无数贤者能人,正是发挥长处,用尽其才,才创造了人生与事业的辉煌。刘备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编草鞋的人,论武不如关张,论文不如孔明与徐庶,但是他有用人之长。所以他有三顾亮于茅庐的诚意,也有拜五虎上将的真心。于是,借荆州,取西川,用尽了全力,最终才鼎立一方。这里提醒一下,其实用刘邦的例子更好。

孔明本是一躬耕野夫,虽不能提刀上马,冲锋陷阵,但却能用尽己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己之长,锦囊妙计、运筹帷幄:木像一计巧退司马,奇思机智三气周瑜;欲擒故纵七擒孟获,神机妙算巧布阵图……为蜀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名垂青史的千古名相。

所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即:做人做事,不仅要用尽全力,全力以赴,更重要的是,避其短,扬其长,才能取得成就,创造辉煌。我们来看一下修改后的东西: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非常老师修改版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它的意思是:万物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要竭力发挥自己的长处与才干,才能创造更大的辉煌。

鸟儿用尽翅膀的全力,就可以飞上蓝天;鱼儿用尽月牙形的尾巴,就能在水中畅游;如果人能用尽全部的智慧与精力,就能创造奇迹。

物要用其尽,就要发挥优势,人要用其才,就要发挥长项。如果,物不能发挥优势,就如同让小鸟去游泳,让马儿去飞翔,让鱼儿去走路,让乌龟去奔跑一样,最后是终无一用。如果,人不能发挥长项,就如同让聂卫平去跨栏,让刘翔去下棋。让姚明去弹钢琴,让郎朗去打篮球,就会陷入平庸。

古往今来,有无数贤者能人,正是发挥长处,用尽其才,才创造了人生与事业的辉煌。刘备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编草鞋的人,论武不如关张,论文不如孔明与徐庶,但是他有用人之长。所以他有三顾亮于茅庐的诚意,也有拜五虎上将的真心。于是,借荆州,取西川,用尽了全力,最终才鼎立一方。

孔明本是一躬耕野夫,虽不能提刀上马,冲锋陷阵,但却能用尽己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己之长,锦囊妙计、运筹帷幄:木像一计巧退司马,奇思机智三气周瑜;欲擒故纵七擒孟获,神机妙算巧布阵图……为蜀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名垂青史的千古名相。

所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即:做人做事,不仅要用尽全力,全力以赴,更重要的是,避其短,扬其长,才能取得成就,创造辉煌。

我看了大家的发言,其实,就是说明我们之前讲的——大家来学习,不是要求大家提笔上阵,而是学会标准。心里有了标准,才知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我们刚才进行了点评,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明确,我们学习名家的名作,不是说自己要达到这个名家名作的高度,而是去学习名家名作的方法。同样的,我们学习《论语》、《孟子》,不是非要达到孟子、孔子的水平,这是一样的道理。刚才,看到大家说,自己达不到。不要求你达到啊,还是那句话:“没吃过猪肉,但要见过猪跑”。吃“猪肉”,当然很累;但见“猪跑”,如果大家还觉得难,那怎么办呢?我们领着大家去看“猪跑”,还觉得累?所以大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不能达到这个水平,而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是不是真的看到“猪”跑了。这两个注意力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嘴累,一个是眼累。那我们还是让眼累一些,这样轻松。对不?同样的,我们讲名家的——讲鲁迅、讲朱自清的,我也不敢说我达到人家的水平啊!但是,我知道人家是怎么“跑”的啊!所以这样来学,我们就轻松了。不要一学起《论语》,我们就把自己当成孔子;一学起《孟子》,我们就把自己当孟子,这多不好啊。学习雷锋好榜样,是学习雷锋的精神,不是让你成为雷锋。这个道理要明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8-07 04:14噶桑卓玛[香港网友]IP:1730580368
    通过这篇作文,我真切感受到了物尽其用的重要性,希望能在生活中更多地关注资源的合理利用。
    顶4踩0
  2. 2020-03-13 17:35轩洋[台湾省网友]IP:3407944319
    这篇作文很好地展现了物尽其用的理念,让我意识到身边的资源都可以被合理利用,非常有启发性。
    顶5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追逐梦想的作文 高考三卷作文 有关创新的作文 妈妈真好作文 假如我什么作文 摘抄作文500字 关于兔子的作文 关于反思的作文 作文优美语段 写人的500字作文 旅游计划英语作文 成长作文200字 优秀作文三百字 开学的第一天作文 写事作文题目 传递正能量作文 写警察的作文 风俗习惯作文 关于农村的作文 叙事作文700字 我的家乡作文结尾 作文大全350字 关于雷锋作文 友谊作文500字 关于时光的作文 我想对你说的作文 写钓鱼的作文 中国结作文 身后作文 我和我的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