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2020-10-21 13:55:01
相关推荐

摘 要:媒体深度融合绝不是谁取代谁的“零和博弈”,也不是谁主谁次、谁强谁弱的关系,而应该是通过内容优化、流程再造、人才升级,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深度发掘各媒体自身的优势专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关键词:媒体融合;内容为王;流程再造

2019年,是顺应军改成立的空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正式运行元年。一年来,按照 “主力军、轻骑队、战斗群”的功能定位,中心统筹宣传文化两条战线,整合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出版等业务板块,初步完成了从合编到合心、合力,从相加到相助、相融的转变。在国庆70周年和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中,以“全要素编队”和“全媒体矩阵”的全新姿态,对内宣传教育凝聚共识、对外讲好空军故事。尤其是在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前夕,采取全媒全网全域联动方式,持续刊发系列报道、播出空军宣传片、推出主题文艺演出、推广特色外宣品等,形成了多点开花、体系铺开的浩大声势。

一年来,中心在缺少技术平台支撑的情况下,直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战场,勇挑主题宣传重担,整合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守住了一方阵地,作出了不少探索实践,有很多经验可圈可点。

内容为王

——统领全媒体矩阵壮大主流舆论

面对愈演愈烈的媒体竞争,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海量宣传产品,业界一直存在着到底是“资本为王”“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之争。而这种争论往往更多的是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从社会效益出发来评判。

军事宣传作为党的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这从本质上要求军事宣传必须服务强军兴军。做到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正因如此,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军事宣传要想真正守好主阵地、发出最强音,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功能,就要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突出主题。以主题的高站位来统摄全媒体产品形式上的多样态,以主题的高格调来提领全媒体产品内容上的高水准。

只有这样,才能在平时的日常报道中,杜绝一味迎合受众以媚俗搏眼球,避免因格调低下而导致的低级红、高级黑,确保日常宣传的稳定常态;在应对突发舆论事件时,避免不知所云、甚至人云亦云,始终站稳政治立场、站上舆论攻防制高点,发出舆论引导最强音;在重大主题宣传战役中,以更加鲜明的主题,统领全媒体产品形成更加强大的舆论引导力,从而取得更有成效的宣传效果。

在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中,中心推出的全媒体产品,紧紧围绕“人民空军忠于党”这一主题,牢牢把握“练兵备战谋打赢”这个总基调,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空军风貌、空军精神、空军气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宣传效果。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强调主题宣传绝不是倡导一味地板起面孔空洞说教,而是恰恰相反,对内容为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的主题宣传是建立在好内容、好故事基础之上的,用好内容、好故事来彰显主题,从而使受众更自然地接受我们的观点,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流程再造

——形成全媒体矩阵最大宣传合力

提起媒体融合,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构建一个集采、编、播于一体的数字化工作平台,实现各媒体网络化一体化工作模式。对于军队宣传文化中心而言,囿于技术等各方面条件限制,这种模式一时还难以实现。因此,当前更重要的是立足现有条件,在优化模式机制上下功夫、在流程再造上想办法。

在中心层面进一步加强“统”的力度。通过一年的运行实践,我们深刻感到,中心的媒体融合绝不只是把下属的各家媒体进行物理“相连”,更关键的是要进行化学“相溶”,其中最核心的是业务融合。而这仅靠各家媒体之间自发地“互相帮助式的协作”是不够的,必须在中心层面建立相当于“总编辑”“总编室”的职能和机构,做到上知首长意图、宣传口径,中间熟悉所属各家媒体业务专长、产品优势,下知受众关注热点、阅读偏好。从而担负起高位确定宣传主题、有力调度统合全媒体资源、精准协调各媒体产品推出时机等各项职责。

中心在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中,立足现有编制体制,初步形成“媒体联席会议制度”,很大程度上担负起了这一职责,在中心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家媒体齐聚一堂,对重大宣传任务进行集体会商、现场办公,共商宣传策略、统一配合步调,较好地统合了各方力量。

媒体深度融合绝不是谁取代谁的“零和博弈”,也不是谁主谁次、谁强谁弱的关系,而应该是各种媒体以适应新的传播模式为标准,去除自身的赘肉痼疾,深度发掘自身的优势专长,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来实现整个媒体矩阵的大美共赢。

传统纸媒要继续做准、做深,巩固党委机关报的地位,在舆论场上发挥党委“喉舌”引导舆论的定海神针作用。新兴媒体要继续做快、做活,呼应官兵心声、回应民众关切,冲浪舆论的风口浪尖,做好引导舆论的轻骑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化战线的官兵,他们是在这次改革中新融入的一支力量。必须紧跟宣传重点,开展文化创作,以提供产品的方式融入宣传工作链条。有时候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一个在网上广为传播的节目,甚至是一部叫好卖座的影视剧,发挥的宣传效果都是其他宣传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人才升级

——打造全媒体矩阵强大人才方阵

媒体转型的核心是人才转型。对于部队宣传文化战线而言,相对于人才的数量,更迫切需要提高的是现有人才队伍适应全媒体生态、开展全媒体宣传的能力。

当前业界关于媒体人才培养方面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培养全媒体记者。加强记者一专多能的培养,无疑是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路径。但寄希望于在现场,由一名记者既写文字稿又拍视频,既发报纸消息又发微信传图片,在实践中很难真正实现。

相对于具体技能的培养,更为根本的是思维理念的升级。其一是编辑记者对自身角色的再认识,认识到自己不再只是报纸、广播、电视台某一单一媒体的编辑记者,而是整个全媒体矩阵产品生产链条上的一环。要对自己的“优势何在,如何发扬?”“劣势何在,如何弥补?”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更加准确的定位。

其二是对全局意识的再拓展。正如报纸的编辑记者要有版面思维一样,融入全媒体矩阵的各媒体编辑记者也要强化全媒体意识,从产品生产之初,就站在全局上思考问题,深刻地意识到任务面前不能靠一家媒体单打独斗。对在全媒体呈现时“我的产品功能是什么”“优势是什么”“怎样实现宣传效果的最佳呈现”等问题有深入的思考,甚至对“是否会引发不良舆情?如何应对”等也要有所预判。

对于文化战线的同志们而言,以上两种思维理念也同样需要升级。以前,文化工作的战场更多是在舞台,节目公演往往是工作的终点,现在更要将战场拓展到互联网和整个舆论场,主动为全媒体矩阵提供文化产品。

当然,推动这些思维理念的升级,既要在平时完成一般性任务时加强养成,更要在完成重大宣传任务中加强淬炼,从而使各媒体平台编辑记者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全媒体人才方阵。

除此之外,对于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是全媒体时代人才升级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而这恰恰是军队宣传文化中心相对薄弱之处。随着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新技术层出不穷,传播效果对新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高,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引导鼓励他们勇敢走出路径依赖,大胆学习新技术、大胆运用新手段。另一方面在文职人员招考、新进人员选调时增加技术人才的选拔比例,从而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构建起一支兼顾全媒体采编和平台开发运维的人才队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作文推荐电影 怎样教孩子写好作文 一件快乐的事600字作文 我喜欢的天气作文 告别小学迎接初中作文 关于雾的作文 我命由我不由天作文 什么是我的老师作文 赞美母亲的作文100字 挫折事例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写作辅导 规范作文 辽宁卷作文 节能环保从我做起作文 秋天的树叶作文300字 从此我不再任性作文 寒假趣事作文 精彩一刻作文500字 有关成长的作文开头 安全小作文 感动3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怎样交朋友 有趣的人作文 第一次跳舞作文 这也会过去作文 你对我很重要作文 谢谢您老师作文 关于鸭子的作文 去公园玩的作文200字 消息特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