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

2020-10-22 15:45:01
相关推荐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

道德的根本问题是义利观的问题。对义利的态度和取舍是检验道德的最终标准。人的一生总是在义利取舍的矛盾中艰难痛苦地选择。有唯利是图者,有见利忘义者,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者,有舍生取义者。以致言论亿兆,故事万千。作为伦理道德大师孔子,对义利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一、义包括道义和义务两个内容

孔子师徒认为义首先包涵道义的意思,他说:“行义以达其道”(《论语》§16.11),他的徒弟子夏则说:“信近于义”(§1.13),意思都是指人要讲道理、守信用,这便是道义、义。

孔子认为义其次应包涵义务的意思,他的高徒子路曾说:“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18.7),孔子没有反对,这显然把义指为君、臣、民三者之间役使和效劳的关系,即义务。

孔子认为义是人行动的最高规范,他说:“君子义以为上”( §17.21),又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0),意思是君子处世,无可无不可,要以义为规范准绳。孔子要求人们“见利思义”(§14.12),“见得思义”( §16.10)。孔子希望明智的君子们要“务民之义”( §6.22),意思是领导人民走向义。孔子认为以身作则是“务民之义”的好方法,他说:“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13.4)。

孔子认为义是维持君臣民关系的法宝,他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7.21),子路秉承孔子的教诲,也曾说:“不仕无义”( §18.7),意思是说,不为帝王当官做事是不义的。

孔子对义的论述,成了千古名言,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这些豪言壮语激励着历代忠义之士,或高风亮节,安贫乐道;或慷慨为国,视死如归。

二、利民惠民我不贪利

孔子认为利虽然人人需求,但如果放纵地追求利就招致怨恨,他说:“放于利而行,多怨”( §4.12)。由此,他自己很少谈论利:“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9.1)。孔子主张不贪图小利,他说:“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17)。孔子认为义是诫止人们不贪利的法宝,他希望人们“见利思义”( §14.12)。

然而利毕竟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孔子主张要利民、惠民,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20.2),意思是说用民人有利的事物去便利人民。孔子办教育就是这样的实践:民人希望读书获利,情愿交学费学习;孔子收费办学,对民对己都有利。这便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认为利是调动人的一种工具,“小人喻于利”( §4.16),可以使小人听话受治,明智的人会因为行仁获利而保持仁德,他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4.2),意思是仁人会安于仁德,智者会以仁德获利而守于仁德,所谓“吃小亏赚大便宜”正是“智者利仁”的奥妙。

孔子对利的克制态度影响了后人,所以后人在取利的时候或文过饰非、强词夺理,或羞羞答答、欲取又推,或明让暗取,巧取豪夺;当然也有大量舍己利人的好事千古流芳。这都与孔子的影响不无联系。

三、孔子将义利巧妙调和

在孔子的义利观中,义和利是对立的概念,褒义贬利;但孔子又将二者巧妙地调和起来,相辅相成。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14.13),实质是说只要道义允许,便可以合法顺理、正大光明地取利。孔子一生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个问题。孔子教学要收“束修“(§7.7)作为学费,孔子要收各王公大夫的馈送。但孔子有一个严格的原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6),就是不义之财、无道之官,孔子看得象浮云一样轻。孔子正是坚持了这个原则,所以辞官游学十四年,终生困穷。孔子所希望的是“义而富且贵”,是小康,是大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

四、孔子义利观的历史影响

孔子的义利观在历史上留下了积极的影响。有舍生取义,为国为君者:

项籍围汉王于荥阳,汉将纪信曰:“事已急,请为王,王可间出”。纪信乘黄盖左纛(dào),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与数十骑出,项王烧杀纪信(《史记》)。

氐贼为乱,以(周)处为建威将军,以兵五千受夏侯俊节度,处遂进军大战,仰天叹曰:“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而出,盖有进无退,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遂战死(《周处别传》)。

有舍怨取义,化敌为友者:

汉中赵高妻者,同郡张氏之女也,字礼修。姑严酷无道,小怒则骂,大怒则罚,礼修恭承,初无愠色,引过自咎。姑后知之,乃变意厚加爱敬。后姑病,其女来视,临困却女曰:“我困矣!绝命当在贤妇之手”,妇前抱持乃绝(《烈女传》)。

闵子骞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骞为其父御车,失辔(pèi)。父持其手,衣甚单。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故曰: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说苑》)。

有舍身取义,反得两全者:

赵孝兄弟怡怡,乡党归德。天下乱,人相食,弟礼为贼所得,孝诣贼曰:“礼羸(léi)瘦,不如孝肥”,贼并放之(《东汉观记》)。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巨伯不忍去,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并空,汝何男子,敢独止此!”巨伯曰:“有友人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之命”。贼知其贤,疾旋军而还(《世记》)。

有重义轻利,视功名如粪土者:

鲁连既说秦军,秦军为却,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谢者三,终不肯受。平原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连叹曰:“所贵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所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连不忍为也,遂辞而去,终身不复见”(《史记》)。

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史记》)。

有弃利重义,反得利者:

简子有两白骡,甚爱之。阳城胥渠,处广门之官,夜款门而谒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曰:‘得白骡之肝则止,不得则死’,请入通” 。董安于御于侧,简子杀白骡取其肝,以予阳城胥渠。无何,赵兴兵而攻翟,广门之官七百人皆先登。

秦穆公失右服马,公自往求焉。见野人方食之于岐山之阳。穆公笑曰:“食骏马肉,不饮酒,予恐伤汝也。遂遍饮而去。及一年,为韩原之战,晋人已环穆公之车,晋梁由靡已扣穆公左骖。尝食马肉三百余人疾斗车下,遂大克晋,反获晋惠公以归”(《吕氏春秋》)。

有唯义是举,感天动地者:

世庙(嘉靖)阅海忠介(海瑞)疏,大怒曰:“此人有比干之心,但朕非纣也”。持其疏,绕殿而行曰:“莫使之遁”。一宫女主文书者在旁,窃语曰:“彼欲为忠臣,岂肯遁乎!”世庙寻召黄中贵问状,对曰:“是人方欲以死成名,杀之正所甘心,不如囚之使自毙”。世庙是其言,囚之三年得不死。公之学以刚为主。其在朝,气象岩岩,端方特立,诸臣僚多疾恶之,无与立谈。顾黄中贵何人,乃独知其为忠,曲为拯救。非至诚之极,而能感动若是乎?(《广东新语》)。

(海)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聚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lèi)而哭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有义不避祸,反得保全者:

魏征常当朝臣之面与太宗谏争,太宗怒,每曰:“必杀魏征老贼”,然知其忠,卒不加害(见《资治通鉴》)。

狄仁杰辅武后,每与谏争,常使武后愧怒。然知其皆效忠之言,益加敬重。武后杀诛无算,唯尽忠辅佐者安荣。史谓其明察善断(见《资治通鉴》)。

有改过徙义,反败为胜者:

齐景公之晋,从平公饮,师旷侍坐。景公问政于师旷曰:“太师将奚以教寡人?”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中坐,酒酣,将出,复问政于师旷曰:“太师奚以教寡人?”曰:“君必惠民而已”。景公出之舍,师旷送之,又问政于师旷,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矣”。景公归,思,未醒,而得师旷之所谓——公子尾、公子夏者,景公之二弟也,甚得齐民,家富贵而民悦之,拟于公室,此危吾位者也。今谓我惠民者,使我与二弟争民耶?——于是反国,发廪粟以赋众贫,散府余财以赐孤寡,仓无陈粟,府无余财,宫妇不御者出嫁之,七十受禄米。鬻德惠施于民也,与二弟争。居二年,二弟出走,公子夏逃楚,公子尾走晋。

这些正确取舍义利的故事留传千古,反映了民心所向,尚义而轻利,与孔子的义利观相合。鉴于孔子在中国 “至圣先师”的特殊地位,我们可以认为民风的主流乃孔子义利观的影响所致。

五、孔子义利观在当代的意义

孔子的义利观象一面镜子,比照出当代义利观的种种形象。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2.24)。有人为国捐躯,也有二百余人围观儿童落水淹死,无人肯救(见《光明日报》1989年8月18日版)。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人守法致富,有人却违法经营,获取暴利。

子曰:“见利思义”。有人舍己奉公,有人却见利即取,巧取豪夺。所有不良现象虽然是局部的逆流,却影响极坏,流毒无穷。我们应当重温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辩证地处理义和利的矛盾,行义以达其利,争取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消防安全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 窗外作文600字 小作文给对象 梅花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 说明文作文 我的自画像作文 笑死人的高考零分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500字 700字作文 写给女朋友的小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 坚持作文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作文过年 关于学习的作文 作文怎么写 作文大赛 英语小作文 说明文作文600字 作文开头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3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 成长作文 在路上作文 旅途作文 英语春节作文 节日作文 作文集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