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孔子义利观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0-10-22 15:45:01
相关推荐

摘要:孔子义利观的基本观点是“重义轻利”“唯义是从”,是在不违背“义”下,可以追求“利”;同时孔子又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对义利作为衡量君子小人的标准,从而把义利提高到道德层次上。孔子义利观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还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孔子 义 利 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5349(2019)13 0242 02 义和利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问题,何为义?何为利?义和利的关系?孔子对“义利”提出自己的见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①“富贵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无所好。”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③体现孔子“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义利统一”的思想。 一、义利的基础:仁 在《论语》中孔子一共109次提到“仁”。“仁”主要蕴含两个含义:一是指以亲亲为尊,后到博爱众人的爱人思想,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④把孝悌作为“仁”的基础,人只有做到孝悌之后,再谨而信,泛爱众。二是指“仁”是对一切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的总和,在孔子思想中一直把“仁”作为君子修养的根本,只有做到“仁”,人可以成为君子,可以成为尧舜。 “孔子以‘仁’为核心,并提出‘礼、义、智、孝、忠、信、勇’等道德准则,从而建立一套伦理思想体系,提出‘为仁由己’的修养方法。”⑤这体现“义”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准则,并且孔子自己也明确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⑦把追求义利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蕴含一种取义舍利的思想,其次孔子提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⑧。把“义”作为社会准则,在社会活动中人要遵循“义”,要“唯义是从”。 二、义与利的主要内容 在孔子思想中他并没有单独对“义”进行讲述,主要是通过对君子的论述提出“义”的,主要蕴含两个含义。第一,“义”并不单单指“义”,而是对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概括;如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⑨人要以忠信为根本,向“义”靠拢,才可以提高品德。第二,“义”是指人们行为处事的标准或准则;如子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句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大事,没有规定怎么做,但我们要唯义是从。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君子哉!”⑩意思是指君子要把义作为根本,以“义”为先,以“义”为荣。 孔子所说的“利”蕴含三个含义:首先,孔子肯定利益的存在,孔子并没有把义、利进行对立,舍利取义,从而否定利益的存在。其次,孔子并没有阻止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他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和贵是人原始的欲望,人们是可以追求的,但孔子还提出:“不义且贵,于我如浮云。”只有符合道义的利益才能追求,不合乎道义的要弃之如粪土,要“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最后,孔子提出追求利益必须用道德的方法,即“富贵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如果用不道德的方法得到它,那么是没有人会这样做的,如果用合乎道义的途径,就算是做下等执鞭的工作,也是可以的。孔子也强调了对人民利益的尊重和保护。他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11,就是说人在追求利益的时候要追求人民所追求的利益,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最根本的利益。 三、义利对君子人格的界定 孔子通过义与利对君子进行规范,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提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同时孔子还提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2“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以“义”来作为自身的行为处事,时刻以道义为先,同时君子要保护百姓的根本利益,主动给人民利益,爱护百姓;而小人却以利益为上,舍弃道义,告诫人们要以君子为目标,要见利思义时刻对自己进行约束,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 四、孔子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孔子义利观具有重要的价值观功能和导向。对于当下人们追求利益提供了一种借鉴,因此,加强孔子义利观思想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对人们价值取向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一,坚持以义为先,以义取利。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要用合乎道义的方式,追求利益的同时,不伤害别人的利益,符合心中的道义。在当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已经不再考虑其他的因素,眼中只有利益,而忽视心中的道义。虽然孔子提出对于利益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但是追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道义,如果以不道德的手段得到的利益,君子是不屑而为的。如果对于这种情况不加以管理,会在社会形成一种以利益作为导向的风气,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可能陷入混乱,人与人之间没有情义只有利益,这样是无法建设和谐社会的。因此,人们追求利益,一定要以义为先,用君子的手段去谋取个人合乎道德的财富。 第二,保护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至上。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这也正如孔子所提出的:“因民之所利而利”。在当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护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要尊重人民的权利,把人民的追求当作我们奋斗的目标。 第三,弘扬“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中弘扬其价值观,以义为行为准则。在当下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问题就是要处理好义、利的关系,让全社会都形成一种“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新风气,让人们自觉把道义放在优先位置,建构“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优先放在第一位,同时尊重个人合乎道德、合乎道义的利益”的新型价值取向。 五、结语 通过对孔子“义利”思想的分析,特别是义利对“君子”的界定——“义利”不仅仅是对义和利的表达,更是一个道德的标准,是对人们行为做事的衡量标准——同时把其思想与当代相结合,对当代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一方面提高了当代人的道德修养、个人品质,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同时也是为人处世应该考虑的标准;另一方面可以充实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内容,弘扬社会“君子风气”,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80.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78.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39.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 ⑤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6.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42. ⑦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41. ⑧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40. ⑨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43. ⑩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7. 1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36. 1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7.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王军.论孔子的义利观[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3):14 18+48. [5]卢彦晓.孔子“义”思想研究[J].儒学与文明,2016(00):169 179. 责任编辑:景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 15005513.ht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中生活作文 节日英语作文 小学毕业作文 春游的作文 名人作文素材 关于我的作文 关于年的作文 友谊 作文 经历作文 放风筝作文三年级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遇见你真好作文600字 你是我最什么的人作文 他生气了作文400字 我的发现作文300字 北京烤鸭作文 雨过天晴作文 吃团圆饭作文 关于故乡的作文 免费作文300字 牵牛花的作文 蚂蚁搬家作文 写景抒情作文 写事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大全 童话故事的作文 初二语文作文 春节的英语作文 包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