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学作文《寻常巷陌不寻常》

2020-10-24 21:45:01
相关推荐

祁佳明,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某班班长。先后在《作文通讯》《全国优秀作文选》《创新作文》《时代学习报语文周刊》《姑苏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25篇。先后获得写作大赛奖励2次,在苏州市中小学生“姑苏情·诗词歌赋”创作大赛中,荣获散文组唯一一个特等奖。

佳作欣赏

《寻常巷陌不寻常》

晚饭后,我沿着古桥散步。桥的尽头是一条古巷,巷口竖有一牌,上曰“蒋庙前”。夜霭古桥旧巷,此情此景不禁引人雅兴。可巧路旁恰有一老妪正售卖纸灯笼,我便挑了一盏,乘兴夜游。

一进入小巷,身后的喧嚣便沉淀成了静谧。巷两侧是清一色百年旧屋,飞檐下依稀可见雕花的门匾,处处皆是不俗。细细研究下来,这里竟是潘奕藻故居。潘家乃大姓,苏州历史上一直有“贵潘”之说。在清朝,潘家出了一状元、八进士、十六举人。而潘奕藻,正是潘家的第一代进士。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故人的风华,让这小小巷陌,增添了些许人文历史的厚重。一个潘奕藻故居,就极让我惊喜了。可我很快发觉,蒋庙前的惊喜,绝不止这一个。

沿着小巷前行,一会便能望见一个小园子。这个小园子乍一看也没什么特殊之处,若不是“七姬园”这个石碑,我绝对不会注意到它。

元末之时,张士诚在苏州称王,却终不敌朱元璋。城破之时,张士诚的女婿向朱元璋投降,而他的七个小妾却全部自尽。后人在此建了“七姬庙”。近代庙毁,只留下“七姬园”石碑和这个小园子。

我沉默良久。着实没有想到,在一条“寻常巷陌”里,居然隐藏着这么多遗迹。过往的种种被时光冲淘成了历史的尘埃,它们这样安静地蛰伏在青石板上,只在有缘人踱过时,才重飏于人们心上。

如果说在蒋庙前,潘奕藻故居是人文风华的留痕,七姬园是历史过往的积尘,那么我眼前这座石质建筑,就是一方百姓千百年信仰的见证。

这座建筑远不比潘奕藻故居气派,也不如七姬园有故事,可它却是“蒋庙前”这个巷名的由来——这座建筑,名叫“蒋侯庙”。

蒋侯庙供奉的是蒋侯蒋子文。蒋子文乃三国时期孙权的部下,职位不高却深得民心。说来也是颇有深意——太多比蒋侯位高权重的人,都被遗忘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可这位蒋侯却被一方百姓虔诚地铭记着、供奉着,成了流传千百年的信仰。

继续沿着这条巷子往前走,我很快发觉,在蒋庙前值得注目的,远远不止故居、旧迹、古庙这样的大型历史留痕——踏着青石板,随心而行,总会有收获——一低头便能看见一口古井,被时光无数次打磨的井壁上仍有残缺的篆书;一侧首便能瞥见一扇雕花木窗,不知是否有过一双纤纤玉手,轻轻将它推开;一抬眼便能遥见一幢极其气派的民国洋楼,想必也极有故事……

如果园林让人们觉得苏州精致,那么巷陌就让人们觉得苏州神奇。它们蛰伏于车水马龙,人影僮僮的深处,却默默牵动着苏州城的文化脉搏。

假如你经过庙堂巷,你会惊讶地发现这里竟藏着杨荫榆故居!此人乃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任女校长、杨绛先生的姑姑。杨绛先生也在这里度过了她美好的童年。

假如你经过马医科巷,瞥见一处小院子——这里居然是俞樾的故居曲园!曾国潘是他的老师,章太炎是他的弟子,而他自己的书法大作《枫桥夜泊》被后人刻在寒山寺前的石头上,供万世瞻仰……

其实,每一个巷陌都这样有深度。这就是苏州巷陌的神奇所在。这就是苏州城的神奇所在。无数达官通儒、代代人杰,对这人间天堂一见钟情。他们纷纷隐于寻常巷陌,做起了“陶渊明”,潇洒的袖管里飘出一句句“江南好“、“君到姑苏见”……文化履印在巷陌里层层叠叠,巷陌中的每一块砖瓦,都被赋予了深度和厚度。

在这样的巷陌里,历史文化不再是被陈列在博物馆的古董;不再是景区里被栏杆隔离的“遗迹”,而是你可以在茶余饭后,撷取细读的巷陌。这巷陌可以是你家后面的小巷,也可以是你常去买菜的弄堂……它让你从庸庸碌碌中惊醒,让你满怀悸动与诧异地惊觉——我居然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寻常的巷陌里,生活在这样一个神奇的城市里,生活在这样深厚的文化里……

“吱呀——”我收回思绪。抬眸望去,原来是对面一扇雕花窗被推开,温馨的灯光扑面而来。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口,小眼睛好奇地看着我。我这才发现,这满巷的旧居,窗口都浮动着家的灯光,让人倍感温暖。这让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蒋庙前,又多了几分寻常而温暖的红尘味。

站在这寻常的红尘味里,我心中油然生出些许感动。在姑苏城“寻常巷陌”中,那依然漾着灯光的雕花窗、仍旧被用来淘米浣衣的古井,以及巷陌尽头浮动的万家灯火……这一切都给我一种蘸满生机与希望的温暖——你看:无论是人文历史,还是生活,都在蓬勃地被续写。

夜色已深。我下意识地冲那窗边的小女孩一笑,然后整理好悸动的心,提起灯笼,走向姑苏城的夜色深处,沿着巷陌继续前行......

《吴韵潺潺》

追忆苏州,人们总会念起“水乡”二字,总会念起“烟雨江南”一词,总会念起“小桥流水人家”一言。倘若我们细细地咬文嚼字,便不难察觉吴地与水之间亲密且不可分割的关系。

的确,吴地是在这雨声淅沥里秀丽起来的,吴地是在这翠波送柔里温雅起来的,吴韵是在这水汽弥漫里潺潺流动起来的。水,无处不在地滋润着吴地、吴人与吴韵,它赋予了吴韵极为动人的灵性。

最喜欢在下雨天去平江路的伏羲会馆听昆曲,一盏清茶,一曲雅音,一片雨声,便可以阖眼赏一屋的吴韵潺潺。

我倚窗而坐,一扇雕花窗,间隔了屋内屋外两个世界。屋内,茶雾氤氲,泼茶生香,四弦裂帛,笙箫呜咽。青衣的莲步轻移,莺啼燕啭,小生在气宇轩昂,儒雅风流,都无一不是在演绎“情不知其所止,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柔情百转,无一不是在管弦唱念中任吴韵潺潺流香。

我轻抿一口新茗,透过雕花窗的梨木雕琢,静静望向屋外。这屋外,是水汽迷蒙,落花芳残,雨声漫漫。

粉墙黛瓦、飞檐翘棱,青石生苔,桥卧曲水,都浸于这般细雨与薄雾里,失了轮廓,只余诗意,化作了一片朦胧湿润的水墨丹青。这番天赐的美景,在小雨霏霏里,化作了吴韵潺潺间的一抹旖旎。在潺潺声中,这江南美景流溢着茫茫水雾的似真似幻,清秀景物的安静含蓄,风泠雨碎的非凡灵性。

而那一弯碧波,则在潺潺吴韵里美出了别样的温婉秀丽。那水的碧幽被碎雨逗起了片片的明漪,在水雾氤氲里,好似是江南少女清澈的眸,带着温柔的秀婉淑静,深情地用目光摩挲着这片土地。而这片土地上的良辰美景,亦深深印在了这双眸的最深处,时不时地有涟漪毂皱了这片眸中之秀景。

此时,碧波之上,小舟驶过,橹声咿呀。一身青衫的青年船娘用吴侬软语哼着歌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清音随小舟一逝而过,就似这如梭的时光。

小舟已逝,清音却仍绕梁三匝。这温软的音韵,竟拥有着穿破层云、透过帘雨的穿透力。这清音在船娘弄桨启唇的一刹那就摄人心神。它萦绕了云雨良久,才缓缓散尽。这小娘鱼唇中缓缓吐露的吴音温软,亦深深萦绕在了吴韵潺潺里。因为那吴人,因为那吴音,这吴韵在一刹那又平添了几分生气与灵韵。

再细看这乌云稠雨,都说“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如今看来,果然如此。江南烟雨,烟雨江南,哪一个不是美的销魂?遥看远处,水村鱼市,一缕孤烟细。而我的思绪,亦随着孤烟,悠悠地穿过时光,飘向千百年前。

窗外这条青石古道,唐寅有没有走过?那卧波的长桥,有没有过白居易伫立的身影?这一地海棠残褪的温艳,范成大有没有闻赏过?

我一边遐想,一边发觉到有什么在暗自生香,又听得有什么在潺潺地潋滟。是了,这就是吴韵,它是江南苏城风景的旖旎,是苏城千年文化的流芳。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伏羲会馆内,三尺红台上,杜丽娘的兰花指捻、唱打做念将我从对苏城过往的思绪万千、对窗外潺潺吴韵的沉迷中拉回屋内的余音绕梁、吴韵潺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是了,春芳都是这样的,在极度的繁华绚烂后,就会颓落凋零。但吴韵绝不是这样的,它好似一弯清流,好似一曲宋词,隽永绵长,百世流芳,永远潺潺。

附《望江南》

江南雨,落花憔悴凉。清曲佳茗满堂香,繁管急弦续笛羌,短歌发情商。

淋漓处,唯余烟霭茫。故园此处谁彷徨,姹紫嫣红皆易伤,潺潺吴韵长。

备注以上作文为第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网络评选参赛文章,作者为大学同学的女儿

2019年8月2日星期四农历己亥年七月初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生活中的美景作文 励志类中考满分作文 关于风的作文500字 难忘的一周作文600字 体育锻炼的好处英语作文 慢下来作文 课余生活作文三年级 高考语文作文山西 维多利亚港夜景作文 初中作文精彩开头 细品书香作文 家风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心愿300字 如何面对挫折的作文 猜猜我是谁300字作文 给我一个什么就够了作文 去海边玩作文400字 青蛙捉害虫的作文 父爱450字作文 我的小狗200字作文 写童话的作文400字 素质的作文 二年级写动物的作文 童年的记忆作文500字 作文游乐园 中国的脊梁作文800字 我的小汽车作文 离不开你作文600字 描写英语老师的英语作文 孔子文化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