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假日学校网课第一期课程回顾《作文素材的多元性》

2020-10-25 00:35:01
相关推荐

今天的分享分为两个部分,先是谈谈大家对于作文素材的常见困惑与之症结所在,然后分享学霸总结的经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从高一到高三,一直都听到有人在抱怨: 自己写作文时素材不够用!

这三年的素材肯定是一点一点在积累,高三的素材也绝对比高一时的要多,但是 素材不够用 的感觉却一直没变过,为什么?

不否认有非常聪明和阅读量大的同学博闻强识,脑海里存储了许多素材,信手拈来。

但是大多数人难以达到那种程度,仍然有同学能在每次写作时调用丰富的素材。

原因就在于,他们知道,素材与主题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把握到了素材的多元性。

其实许多人都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每次考试时,屈原都在投江,爱迪生都在和一千种材料搏斗,每次考试作文的主题都不可能是一样的,但是总有不少人都会用上这些陈旧的例子,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解读。但是我们只对最熟悉的例子做了这样的解构 一部分原因是被逼的,实在是没有例子可举了。

北大文学系学霸讲了她的经历。

我记得高二下学期看王小波的时候,实在是太喜欢了,而我表达这种喜爱的方式就是把他写在作文里面。

那时候既有本年级的考试又要参加高三的考试,考试十分频繁,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好机会,花式写王小波,并且成功地引起了语文老师的注意。

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是,知乎上有位答主每次月考作文的第一个例子必用袁隆平,可见素材本身就是橡皮泥,可以在手中拉扯出不同的形状。

举个例子吧,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这个素材也已经被写烂了。

可以用于不重物质世界、追求精神世界,出世的心态与入世的生活,心静,现代文明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孤独的奋斗者等主题,但是大家一般都喜欢用 回归自然 这一主题。

随手搜了搜用到了梭罗和瓦尔登湖的作文。

梭罗将心灵安放于对自然的追求,对 物我合一 境界的崇尚,他栖居于瓦尔登湖畔,用心生活,与自然毗邻,在天地辽阔自由的地平线上观赏他独有的人生闪亮的曙光,那是用心追求的最美风景。

安放心灵,则一路花香鸟语,一路绮丽风景,而这,无一不是用心的结晶。(2014湖南高考作文)

一个人,一片湖,一座木屋,一程坚守,创造了一个不可复制的精神世界的传奇。我们或许不能够像梭罗一样将生命的诗意与浪漫发挥到极致,却可以在行色匆匆中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

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然后执着而心无旁骛地在这条路上且行且歌地走下去。

梭罗就是这样一个启示我们现代精神生活,既简单化生活,又持有精神丰富文化创造性,去享有生活乐趣的人。

对于我们今天社会物质财富极丰富的人们,起到了一种思想的启示和简单化物质生存的校仿的榜样,他的短暂生命,在他45年的生活岁月中,回答了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

人是可以简单化生活在复杂的精神文化创造之中的。

那么,症结出在哪里呢?

是素材挖得不够深。

一是在获取素材的环节,只是简单地了解表面的故事;

二是在分析素材的环节,只是简单地进行主题归类。因此,没有吃透素材。

这两个环节只要有一个更深入些,素材的运用范围都会广得多。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挖深素材。

首先,在积累的时候不要将素材局限于一个主题。

有不少同学在积累的时候喜欢给素材贴标签,在素材旁边写出可以运用的几个主题。

诚然,这样便于素材的分类与检索,但是就像不喜欢给人贴标签一样,素材本身可以从多种方法去解读,不是两三个标签能够概括的。

打上了标签甚至可能会让人形成思维定势,某个素材只能写某个主题,于是就只会在写那一主题的作文时,才会想起那个素材。

其次,平时可以积累一些 万能 的素材,这些多是一些句子。

可以发现,作文中经常涉及的主题是关于人的性格品质的,所以用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建筑师 来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培养良好的品质,而具体是什么品质,可以根据作文的主题而有不同的发挥。

自由是写在不自由中的一颗心,彻底的理解是写在不可能彻底理解之上的一种智慧。

这一句话则阐释了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着的,不管主题是什么,如果强调不能太失偏颇,要 中庸 ,要辩证地对待的话,不妨用上这一句。

再次,在解读的过程中抓住每一个可能的主题。想要挖得深,有两条线索,一是人物,二是时间,即要弄清楚整个的过程。

就拿之前很火的话题 辱母杀人案 为例吧。

从人物上看,有借贷人、母亲、儿子、警察、法院五方,当然也可以加上媒体与吃瓜群众两方。

从借贷人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去分析高利贷与黑帮;

从母亲和儿子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母子之间的爱与防卫的问题;

从警察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警察的执法问题;

从法院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法律与人情;从媒体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媒体的职业操守问题;

从群众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舆论与司法的关系。

但是涉及人物不多的事件从主体去分析并不太合适,因此从时间这条线索着手比较好。

还是举梭罗的例子,许多人都只知道他在瓦尔登湖写了《瓦尔登湖》,可是他为什么要去瓦尔登湖生活?

又怎么样生活?

《瓦尔登湖》到底写了些什么?

摸清楚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当中的多处细节,就会发现可以由此延伸出不同的主题。

当然,辱母杀人案也可以加入时间线索去分析,就能窥得民营企业艰难的生存状态。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在对素材的解剖上,也可以在分析作文材料的时候运用到。

特别是遇上时评类的作文,这样仔细分析之后就不愁没有话题可写了。

再次,在叙述时应该根据作文的主题有所侧重,而不是不同的主题都用字字相同的故事。

如果是写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就多多渲染梭罗居住条件的艰苦和他精神世界的富足,而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这些枝节可以统统剪除了,叙述才会干净利落,重点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素材固然是有多元性,但运用这种方法还是要考虑到度的问题,如果强行将素材塞给主题的话,反而会由于事例不典型而被认为论证不充分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件让我难忘的事作文 国庆趣闻作文600字 以恒为题的作文 走向远方的作文 拼装玩具的作文 新疆的作文 启示的作文400字 植物的奥秘作文 写女朋友的作文 挫折是人生必修课作文 羽毛球作文300字 奶奶学英语作文 学会倾听作文600字 关于科学家的英语作文 写梁山的作文 读书的作文800 与你相遇好幸运作文 梦想作文500字初中 一篇作文三百字 用于写作文的优美句子 心中的声音作文 尊重人的作文 新朋友作文500字 误会法作文 诚信作文开头 什么什么温暖了我作文 作文认识自我 保卫黄河作文 我家的小狗作文 谎言带给我的痛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