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山流水 知音难觅

2020-10-28 19:00:01
相关推荐

在与琴相关的故事中, 高山流水 可说是传之最久而又最广的一则佳话。我最早对 高山流水 留有深刻印象是小时候听歌带上的《知音》这首曲子。这是描述民国英雄蔡锷将军的电影《知音》的插曲,片中蔡锷将军由王兴刚饰演,而将军在北京的红颜知己小凤仙由张瑜饰演。虽然自古有 笑贫不笑娼 的说法,但是妓女的名声毕竟不好。然而,名妓小凤仙因仰慕蔡锷将军爱国主义情操而与其产生的男女之间的小爱(情爱)和对国家的奉献(大爱)让人改变了对妓女的偏见。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一些被人鄙视的妓女却能比许多所谓 男子汉大丈夫 更能够挺身而出,捍卫我们的国家。

我对 高山流水 的典故产生好奇是在学习了相关的课文之后,一直想去拜谒故事发生地,可是一直没有机会。然而,机会往往是在不期待的时候突然来临的。前年夏天,大约是在这个时候,我陪同姨父去湖北三峡出差,回京时姨父提议在武汉停留观光一下,于是我们购买了宜昌至武汉、武汉至北京的回程机票。在江北的长江大桥边上、龟山脚下,经姨父介绍,我意外地发现我竟然来到了 高山流水 典故的产生地 汉阳古琴台!古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景色秀丽,是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地方。顿时,我以敬畏虔诚之心,站立在伯牙、子期的石雕象前,感到五彩缤纷,仿佛时光倒流,两千多年前的一幕故事呈现在了眼前。

春秋时期,俞伯牙在龟山弹琴,樵夫钟子期立于石后谛听。琴弦断,子期叹,伯牙方发现子期听琴于石后。伯牙重整琴弦,心思高山,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矣;伯牙心向江水,子期曰:汤汤乎若流水矣。后人为纪念他俩这段故事,于是在当年伯牙弹琴处修建古台,取名古琴台 伯牙与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实在是古代版的《断背山》,千百年来在文人与民众之间广泛流传,二人知音的传奇色彩,给中国文化增添了可歌可泣的一页,由知音升华为对友情的忠诚不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和崇高的美德。

一个 善鼓 ,一个 善听 ,而且善听者深得堂奥,能从琴声中知其表达的志趣与内涵,这就十分难得了。由解琴、解音而推衍为解人、解心,这就是 知音 一词的双关含义。朋友之间或男女之间,相得知己,殊为不易, 欲解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宋 岳飞《小重山》), 叹良金美玉何人晓,恨高山流水知音少 元 金仁杰《萧何月夜追韩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囿于政治、地域、交通、信息等条件的局限,人们要找到真正灵犀相通、意趣相投的 知音 ,谈何容易!一旦觅得,倍加珍惜便是情理中事了。

然而前面龟山知音的故事,还只讲到 喜剧 式的前半部。它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壮的色彩:伯牙遇知音,二人结为兄弟,相约来年相会。哪知钟子期没有等到相会之日即抱恨而去,伯牙于子期坟前碎琴断弦,从此不复抚琴。 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 《列子 汤问》而《吕氏春秋》则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二说大体一致,只是后者强调了 终身不复鼓琴 ,更为凄绝。我们听到那一声 破琴绝弦 的砰然巨响,美妙的琴声自此沉寂。主人公很悲观,理由也很简单: 世无知音者 ,难道还值得 复为鼓琴 乎?它从反面烘托了挚友、至交之弥足珍贵。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唐 薛涛, 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 唐 骆宾王,合乎人性的某些情感,总是古今一脉、灵犀相通的。所以,事隔两千多年,伯牙痛失知音的那份凄绝悲伤,那份寂寞惆怅,我们闭上眼睛也还能想象出来。

高山流水 见于多种典籍,文字大同小异,以致附会于民间, 琴绝 即为 情绝 , 不是知音不与弹 中的 弹 即 谈 , 弹琴 甚至与 谈情 相谐音,这些无疑都丰富了民俗的语汇。而 高山流水 或 流水高山 ,则成为朋友之间或男女之间寻觅知己、相通款曲的譬喻,在关于友谊与爱情的表述中,独标一格,为 知音难觅 的茫茫人世留下了些许美好的向往与温馨的慰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生作文600字 议论文800字作文 作文素材600字 写快乐的作文 作文四百字左右 故事里的故事作文 作文踏青 魔方作文 影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一次作文 温暖作文600 作文大全600 滑板作文 四百字左右作文 高考作文英语 芒果作文 作文400字以上 石榴作文 写篇作文 德语作文 生气了作文 作文争吵 作文美丽的风景 时事作文 天鹅作文 作文生活 家乡作文结尾 家乡作文开头 英语重要性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