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山流水  知音难觅

2020-10-29 00:20:01
相关推荐

高山流水 知音难觅2016 06 12 15:18浏览数:135次分享到:

高山流水 知音难觅

延安实验小学 曹改荣

《月光曲》一课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主要写了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为他们弹琴并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的事情。初读课文,觉得好像是这样,但读得遍数越多,对文字背后的感悟越多。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

文章第2自然段写一天夜晚,贝多芬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这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真是可圈可点。正因为小路幽静,所以贝多芬能听到琴声,正因为弹的是贝多芬的曲子,所以能引起贝多芬的注意,而“断断续续”写出琴声不连贯的同时也为下文盲姑娘与哥哥的谈话内容埋下伏笔。

二、未成曲调先有情

文章第3自然段写穷兄妹的对话,盲姑娘想要亲耳听一听贝多芬弹琴的那种迫切令人动容,但当她听到哥哥歉疚、难过的话语,又赶忙说自己只不过随便说说。这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姑娘,这是一位疼爱妹妹的哥哥,这是一对生活拮据的穷兄妹,这也是一对虽然贫穷但仍然热爱音乐的穷兄妹。

此时,贝多芬就站在门外,静静听着穷兄妹的谈话。他曾经说过:“我的音乐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此时会想些什么呢?他内心涌动的是对穷人的同情呢,还是对崇拜自己的兄妹俩的感动呢?课文并没有写,这是一个留白,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贝多芬推门进去,看到破茅屋里谈论音乐的姑娘是一位盲人,看到贫穷和残疾都无法阻止她对音乐的痴迷,一定再次大吃了一惊。但是课文没有写,甚至连提示语也没有,只写他对穷鞋匠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这又是一处留白。

三、高山流水偶遇知音

文章第7自然段写盲姑娘对贝多芬琴声的评价:“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话语中饱含着赞叹和崇拜,最不可思议的是她竟凭着琴声认出了贝多芬。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贝多芬这个闻名遐迩的音乐家,纵然他的琴声曾为他赢得了很多赞誉,但像这天,在这所茅屋里,出自这位盲姑娘之口的真言,恐怕他是第一次听到。他同情穷人,但此刻他绝不是仅仅因为同情而产生了创作的热情,他一定受到了巨大的震动,仿佛伯牙遇到了子期,创作的激情才会油然而生。但是课文没有写贝多芬怎么想,只是说:“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在这平静的语言背后,藏着多少遇到知音的惊喜,藏着多少惺惺相惜的柔情!

四、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文章第9自然段借皮鞋匠由音乐产生的联想来写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的美妙。联系前文,也许可以这样解读: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正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根源。

“月亮升起,海面上的波光粼粼”,也许是贝多芬在月下散步,心情愉悦的再现;“月亮穿过微云”,也许是贝多芬听到穷兄妹谈话心中起了波澜;“突然刮起了大风”,也许是贝多芬进入茅屋之后,发现女孩是盲人,兄妹俩虽然贫穷却仍然热爱音乐,不禁为之不平;“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也许是贝多芬听到知音的肯定,激情澎湃,决心要把美好的音乐献给知音。这样的解读也正与乐曲由舒缓到明快,由悠扬到激烈的节奏暗合。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是说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纯白没有瑕疵,并不需要人力去刻意追求。本文是这样,许多好的文本也是这样,需要我们老师通过自己的感悟,透过文字的表面去捕捉背后的意思,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一座桥。把自己看到的告诉学生,也许比从教参上搬来告诉学生会有很大不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成长作文3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 反省作文 秋作文 景色作文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三年级300字 那一刻我长大了免费优秀作文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自我介绍的英语作文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小学生写人作文 初三生活作文 童话作文400字 有关读书的作文 好习惯作文 传统节日的作文 小乌龟作文 名胜古迹作文 写花的作文 作文例文 采访作文 高三作文 春天来了作文二年级 作文《难忘的一天》 包饺子 作文 我的同学 作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 我的爸爸作文300字 描写大海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