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范文

2020-10-30 14:50:01
相关推荐

贴春联 我们家乡每逢春节都要贴春联。无论是住在楼房,还是住在平房,家家户户 都要把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用来辞旧迎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春联,据说起源于桃符。桃符的最初用意是求平安。据古书记载,五代十国 时期,宫廷里就有人在桃符上题写对联了。宋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 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旧符”指的就是桃符。后来,桃符便由 桃木板变成了纸张。 贴春联这一习俗到了明代开始盛行。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欢大户人家贴 的春联,于是想推广,便要求每到春节时,金陵的人家都要将大红春联贴在门框 上。有一户人家因为忙而没来得及贴春联,大年初一的早晨,被微服巡视的朱元 璋看到了。朱元璋得知原因后亲笔题写了一副春联送给这户人家,但这户人家舍 不得贴,把它当成“限量版”春联珍藏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春联的内容 除了表达新春祝福以外,更融入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贴春联有讲究,上下联的位置不能贴错。贴春联时,人们可以根据横批的书 写方式来贴上联和下联。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书写的,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 之则贴在左边。贴春联,不仅是为了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名师点评:小作者对春联的发展过程、贴春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让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对春联相关故事的讲述,增强了习作的趣味性;对名句的引用和对贴春联、写春联的学问的讲述,增强了习作的知识性。冬至打年糕 “年糕,年糕,年年高。”冬至打年糕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 冬至前后,村子里到处散发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年糕!打年糕喽!瞧,家 家户户都像赶庙会似的,或肩扛,或车载,把一袋袋糯米陆续运到村头。大家把 一袋袋糯米倒进碾米机里,碾成糯米粉来做年糕。碾好的糯米粉都被倒进了一个 个小木桶里,白花花、软乎乎的,沾点儿放到嘴里,淡淡的米香中夹着一丝甜 味……糯米全部碾好后,家里人就把木桶拎到蒸年糕的炭炉上,只等糯米粉熟了 就可以做年糕了。每个人的脸都被炉炭映得红扑扑的,看起来很喜庆。 不一会儿,蒸糕师傅喊了一声:“出锅嘞!”人群立刻开始骚动,小孩子们 更是迫不及待,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热气腾腾的糯米粉被倒入石臼中。“可 以开始了!”话音刚落,好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就挽起衣袖,围着石臼,拿着 木槌,一边转一边舂糯米粉。淘气的孩子们也会乘机上前,你敲一下,我捶一下。 可他们一不小心把糯米粉蹭到脸上,就变成了小花脸。 没多久,年糕打好了,婶婶们就拿着菜刀,娴熟地将一大块年糕分成许多小 块的。吃上一口热乎乎的年糕,香滑软如,谁尝了都会啧啧称赞。切剩的年糕角 就被心灵手巧的奶奶变成了小兔子、小鲤鱼、大元宝……孩子们可喜欢这些了。最后,每家都把年糕一块一块整齐地摆在竹席上,再把竹席托举到通风的竹 架子上。等风干后,就能带回家慢慢享用了。冬至,全村打年糕、吃年糕,品尝的是邻里之间的那份温馨,感受的是乡里乡亲的那份情谊。名师点评:小作者详细介绍了冬至打年糕的习俗,习作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打年糕前的准备工作、打年糕时的情景和年糕出锅后的热闹场面。习作详略得当,场面描写生动,读来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提着酥糖去拜年 我的故乡是鄂东地区的一个小县城,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有着丰富的 地方特产,特别是我们当地的武穴酥糖。每到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提着酥糖去 亲戚家拜年。 提起武穴酥糖,还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呢!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武穴有一 位姓董的孝子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年秋天,母亲突发风寒,卧病在床。因为家 里贫穷,无钱治病抓药,这位孝子很着急,一心想着缓解母亲的病情。情急之下, 他把自家田里种的芝麻炒熟后,碾成粉末状,然后摇落院中新鲜的桂花,用甘蔗 糖水浸渍,与芝麻末混拌,最后让母亲吃下去。没想到奇迹出现了,母亲吃了几 天后,居然康复了。这位姓董的孝子将这一良方传给了身边的人,经历代糕点名 师不断改进,后定名为“酥糖”。这个美丽的传说伴随着武穴酥糖流传下来,脍 炙人口,家喻户晓。 最初也许是动人的故事打动了我,但后来对它产生深厚的感情是因为它的味 道香甜。年关将近,亲戚之间相互串门,便会带上一盒“武穴酥糖”当作礼物, 这是我的故乡特有的风俗。客人走之后,我们小孩便会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盒, 从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封酥糖,还未来得及轻轻地咬上一口,浓浓的香气便弥漫 开来。合上牙齿,酥糖的甜味便在舌尖回荡。松脆却不粘牙齿,细碎的芝麻末散 落在唇齿间,酥酥麻麻的感觉妙不可言。吃完一封后,喝上一杯菊花茶,别提多 惬意、多舒适了。 今天,武穴酥糖名扬四方,我想不仅与它的味道有关,还与它背后的美好民 间传说有关,与它寄托着行孝和感恩的美好愿望有关。名师点评:小作者用凝练而生动的笔墨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武穴酥糖的传说和 味道,让人读后如见其形,如闻其香,如品其味。全文一气呵成,开篇直奔主题, 正文重点突出,过渡自然巧妙,结尾抒发感情,是一篇佳作。 范文四:家乡的端午节五天,四天,三天,两天,一天,终于盼到这一天了。(终于一词,写出了 自己对端午节的期盼。)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的家乡路桥,每户人 家的中餐或者晚餐,都会吃食饼筒。早上,妈妈叫我起床去买做食饼筒的食饼皮,去迟了中午没得吃。我漫不经 心地回答:“慌什么,还这么早。”啊!今天人真多,都排成一排了,我也只好也排着了,我一看前面,都是爷 爷奶奶这一辈的人了,有的伸长脖子往前瞧一瞧,看看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己;有 的时不时看看手上的手表,看一下几点了;还有的直跺脚,嘴上还嘀咕着:“好 了没啊!这么慢。”(场面描写很细腻,具体。通过动作、语言,把买食饼皮的 队伍写得非常好。)过了一个半钟头,我才轮到,我瞧了一瞧,只见一个六十多 岁的老婆婆在那里摊麦饼,旁边还坐着一位老爷爷。只见,老婆婆先熟练地从面 团中取出一点面,铺在平底锅上,接着把面团均匀地铺满整个平底锅,过了一分 钟左右,老爷爷再把食饼翻个身,又过了一分钟,一张完整的食饼皮就好了。 (“先……接着……再……”,将制作食饼皮的过程写得很流畅。描写包粽子, 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我回到家已经临近中午,妈妈已炒好了馅。哇!馅的品种这么丰富!有炒米 面,红烧肉,黄鳝丝,蛋丝,鱿鱼丝,鲜虾仁,洋葱,茭白,包菜……每样夹一 点,用食饼皮包裹住,卷着吃,混合着海鲜、禽蛋、蔬菜的鲜味,真是意想不到 的美味,令人齿颊留香。吃着香喷喷的食饼筒,我问妈妈:“为什么别的地方吃粽子,我们这里却要 吃食饼桶?”妈妈说:“别的地方吃粽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日子。我们台 州吃食饼筒来纪念另一位民族英雄——戚继光将军。”我又问了问妈妈:“为什么要纪念他呢?” 妈妈说:“戚继光虽然不是浙江人,但他在台州抗击倭寇使得倭寇不敢再犯 台州沿海,为台州人民保卫家园,赢得了台州人民崇高的敬意。相传得胜后家家 户户做了菜肴向犒劳大军。但怎么送去军营着实是个难题,路远不便携带,总不 能连碗送过去吧?于是聪慧的渔家女就做了饼皮,裹上菜,把菜包进去送给士兵 们,只要没骨头没刺的。都可以包入食饼筒当中。”(语言描写生动。通过我和 妈妈对话的描写,我们知道了食饼筒的由来。) 听了妈妈的故事,我觉得食饼筒的滋味更美妙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看了我的介绍,有没有流口水呢?(俏皮的语言,结束 作文。) 范文五:家乡的春节“春节”是一年中最欢快的节日,也是人们最惬意地时候,然而在这个节日 中,它有许许多多的风俗。给“压岁钱”就是其中之一。传说,人间有一个野兽,叫做“岁”,每到一 年中的最后一天,就跑出来作怪,专门来吃小孩子,闹得人心惶惶。后来有一户 人家的孩子,睡觉的时候将长辈给的钱放在枕头底下。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可 怕的野兽“岁”跑出来了,正巧跑到那户人家里,看到那细皮嫩肉的孩子,顿时 口水直流,邪恶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枕头底下的钱发出了 闪闪的金光。“岁”像触电了一样,“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人们知道了制 服岁的办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后来给“压岁钱”不只是为了赶跑可怕的“岁”, 更是长辈对晚辈美好的祝福。除了给“压岁钱”,在春节中还有人人重视的团圆饭。 团圆饭不同于平常的饭菜,除了菜品很丰富之外,还有象征意义。例如:鱼 象征着“年年有余”,年糕象征着“步步高升”,芋头和腐竹象征着“富裕”, 这些共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好祝愿。吃团圆饭时,每一个亲人都要到场, 缺一不可。长辈们还要一一敬酒,晚辈们也应一一回敬,表示着长辈对晚辈的殷 切期望以及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我喜欢春节,因为它不仅让我知道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风俗,更让远在四方的 亲戚朋友都聚集了,让彼此间的血脉亲情更加浓厚了。范文六: 家乡的元宵节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这天,人们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 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 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 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 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 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 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有趣!你们在这比赛烟花?加我一个!”原来是爸爸来了,他手里还抱着一个大 礼炮。爸爸慢慢地点燃了礼炮,一下子,天空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绿 的,蓝的,黄的……是那样漂亮,它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在天空中绽开……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家乡习俗—汤圆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我们必须吃汤圆,因此,汤圆成了我最 爱吃的一种食物。 元宵节那天是要包汤圆的。去到外婆家里,正巧碰到外婆在包汤圆,结果我 跟着外婆学了起来。外婆先用开水倒入装有糯米粉的盆子里,然后不断的用力搓 面,一直搓到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把面搓成宝塔的形状,后来从“宝塔” 的顶上拽下一块块面团,中间掏个洞,两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搞越大,把准备好了 的芝麻馅放入洞内,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后把汤圆放在 手心上,两只手柔和地将汤圆搓圆,我的手忍不住痒痒的,我连忙卷起袖子也包 了起来。虽然我包的汤圆馅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状,但还是得到了外婆的表 扬。后来我们把汤圆煮熟,到熟了以后就一个个浮在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 花、圆滚滚的汤圆真叫人眼馋!我吃了一个汤圆以后乐呵呵的说:“汤圆象征着我 们的生活团团圆圆、甜甜美美!”啊!家乡的汤圆,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的美 酒,醇香甘美,醉着家乡人的心。范文八: 家乡过年的习俗我的家乡是九江,在过年的时候,可有很多特别的习俗呢!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挂满了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前宣告了新 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 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 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家也不例 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起,手烘着温暖的火,正惬意地吃着由“顶级厨 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可为什么大家并没有“大饱口福”呢?嘿!这你都不知 道?当然是为了大吃几碗“压轴菜”——八宝饭啦!八宝饭俗称我国的年夜饭,是由 甜糯米和几种干果拌成的饭,据说吃了这一年就万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饭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了,那就是——发红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 向大人献殷勤,逗得爸爸妈妈直乐,大人们才给了我们“小费”,可“小费”也不是 白拿的,还要帮大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这对联也是我国过年时的着名传 统习俗之一,红运来临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来人往,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 句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 意,咱们九江人也同样好拜年这口。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去别人家拜个年, 说上几句祝福,以示祝别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 怎么样?你想不想也来体验体验九江过年时的习俗?范文九: 家乡的春节风俗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 我的老家就有一个习俗:干什么事不能说“完了”,而要有“好了、满了、圆 了”。比如包完饺子不能说“包完了”,得说“包好了”或“包满了”;吃完饭得说“吃好 了”或“吃饱了”。我在想,那要是违背了这一条习俗会怎么样呢? 大年三十,为了避嫌爷奶的忌讳,爸妈特意交待我不要乱说不吉利的话。吃 饺子时,我想:“假如吃完饺子说‘吃完了’会怎么样?会被训斥几句?会不让拿压岁 钱?还是会怎样?”一个个问号从我脑子里“蹦”出来,环绕着。“对了,就这样!”一 个鬼点子从我脑海里跳出。我吃过饭,故意说了声:“吃完了。”旁边依就是吃饭 声。突然,爸爸意味深长地抬起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又意味深长地 在我背上不轻不重地打了一巴掌,我悻悻地走开了。这就是我说话给我的教训。 “完”在字典里的意思是“尽,没有了”,谁想在新的一年刚开始的时候就过完 了呢?所以这一习俗也是人们想在新的一年里祈求幸福美好的意思。在我们这个民族,有许多的节日,而我们小孩总想着过节,因为,每逢过节, 学校就会放假,虽然作业比平时多一点,但还是有闲暇、玩耍的时间。我喜欢过节,最喜欢过中秋节,尤其是家乡的中秋节。因为八月中秋,正是 收获的季节,我们就可以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在我们这里可好了,每年临近中秋节,妈妈和奶奶就会给我们包月饼吃,因 为,中秋节是要吃月饼、赏月的。妈妈和奶奶坐下的月饼可漂亮了。做下的月饼 你别看表面上像是大饼,但上面的图案就像是雕刻家刻出来的一样,其中,我最 喜欢桂花瓣的图案,不仅如此,还是用新鲜的面和陷做成的。主陷是:红糖或白 糖,然后再加上点儿芝麻、果仁、花生豆和葡萄干什么的。做出来的月饼,不管 是蒸出来的,还是考出来的。只要端在桌子上,就会有一股清香可口的味道,都 会让你的口水垂涎三尺。我喜欢过中秋节,在院子里,全家人为主桌子,吃着月饼,喝着桂花茶,赏 着天上圆圆的月亮。有时候,外出在外的家人如果不会来,我们就一边赏月,一 边想他们,看到天上的月亮就想看到自己的亲人一样,俗话说得好:“每逢佳节 倍思亲”。虽然现在街市上有琳琅满目的月饼,但我还是喜欢吃家里的,因为吃着家里 的月饼,觉得好香好甜。我喜欢过节,但我更喜欢咱家乡的中秋节。因为中秋节代表团圆,全家人坐 在一起吃着团圆饭多么好啊! 范文一:第一单元 家乡的风俗贴春联 我们家乡每逢春节都要贴春联。无论是住在楼房,还是住在平房,家家户户 都要把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用来辞旧迎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春联,据说起源于桃符。桃符的最初用意是求平安。据古书记载,五代十国 时期,宫廷里就有人在桃符上题写对联了。宋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 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旧符”指的就是桃符。后来,桃符便由 桃木板变成了纸张。 贴春联这一习俗到了明代开始盛行。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欢大户人家贴 的春联,于是想推广,便要求每到春节时,金陵的人家都要将大红春联贴在门框 上。有一户人家因为忙而没来得及贴春联,大年初一的早晨,被微服巡视的朱元 璋看到了。朱元璋得知原因后亲笔题写了一副春联送给这户人家,但这户人家舍 不得贴,把它当成“限量版”春联珍藏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春联的内容 除了表达新春祝福以外,更融入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贴春联有讲究,上下联的位置不能贴错。贴春联时,人们可以根据横批的书 写方式来贴上联和下联。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书写的,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 之则贴在左边。贴春联,不仅是为了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名师点评:小作者对春联的发展过程、贴春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让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对春联相关故事的讲述,增强了习作的趣味性;对名句的引用和对贴春联、写春联的学问的讲述,增强了习作的知识性。冬至打年糕 “年糕,年糕,年年高。”冬至打年糕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 冬至前后,村子里到处散发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年糕!打年糕喽!瞧,家 家户户都像赶庙会似的,或肩扛,或车载,把一袋袋糯米陆续运到村头。大家把 一袋袋糯米倒进碾米机里,碾成糯米粉来做年糕。碾好的糯米粉都被倒进了一个 个小木桶里,白花花、软乎乎的,沾点儿放到嘴里,淡淡的米香中夹着一丝甜 味……糯米全部碾好后,家里人就把木桶拎到蒸年糕的炭炉上,只等糯米粉熟了 就可以做年糕了。每个人的脸都被炉炭映得红扑扑的,看起来很喜庆。 不一会儿,蒸糕师傅喊了一声:“出锅嘞!”人群立刻开始骚动,小孩子们 更是迫不及待,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热气腾腾的糯米粉被倒入石臼中。“可 以开始了!”话音刚落,好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就挽起衣袖,围着石臼,拿着 木槌,一边转一边舂糯米粉。淘气的孩子们也会乘机上前,你敲一下,我捶一下。 可他们一不小心把糯米粉蹭到脸上,就变成了小花脸。 没多久,年糕打好了,婶婶们就拿着菜刀,娴熟地将一大块年糕分成许多小 块的。吃上一口热乎乎的年糕,香滑软如,谁尝了都会啧啧称赞。切剩的年糕角 就被心灵手巧的奶奶变成了小兔子、小鲤鱼、大元宝……孩子们可喜欢这些了。最后,每家都把年糕一块一块整齐地摆在竹席上,再把竹席托举到通风的竹 架子上。等风干后,就能带回家慢慢享用了。冬至,全村打年糕、吃年糕,品尝的是邻里之间的那份温馨,感受的是乡里乡亲的那份情谊。名师点评:小作者详细介绍了冬至打年糕的习俗,习作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打年糕前的准备工作、打年糕时的情景和年糕出锅后的热闹场面。习作详略得当,场面描写生动,读来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提着酥糖去拜年 我的故乡是鄂东地区的一个小县城,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有着丰富的 地方特产,特别是我们当地的武穴酥糖。每到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提着酥糖去 亲戚家拜年。 提起武穴酥糖,还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呢!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武穴有一 位姓董的孝子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年秋天,母亲突发风寒,卧病在床。因为家 里贫穷,无钱治病抓药,这位孝子很着急,一心想着缓解母亲的病情。情急之下, 他把自家田里种的芝麻炒熟后,碾成粉末状,然后摇落院中新鲜的桂花,用甘蔗 糖水浸渍,与芝麻末混拌,最后让母亲吃下去。没想到奇迹出现了,母亲吃了几 天后,居然康复了。这位姓董的孝子将这一良方传给了身边的人,经历代糕点名 师不断改进,后定名为“酥糖”。这个美丽的传说伴随着武穴酥糖流传下来,脍 炙人口,家喻户晓。 最初也许是动人的故事打动了我,但后来对它产生深厚的感情是因为它的味 道香甜。年关将近,亲戚之间相互串门,便会带上一盒“武穴酥糖”当作礼物, 这是我的故乡特有的风俗。客人走之后,我们小孩便会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盒, 从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封酥糖,还未来得及轻轻地咬上一口,浓浓的香气便弥漫 开来。合上牙齿,酥糖的甜味便在舌尖回荡。松脆却不粘牙齿,细碎的芝麻末散 落在唇齿间,酥酥麻麻的感觉妙不可言。吃完一封后,喝上一杯菊花茶,别提多 惬意、多舒适了。 今天,武穴酥糖名扬四方,我想不仅与它的味道有关,还与它背后的美好民 间传说有关,与它寄托着行孝和感恩的美好愿望有关。名师点评:小作者用凝练而生动的笔墨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武穴酥糖的传说和 味道,让人读后如见其形,如闻其香,如品其味。全文一气呵成,开篇直奔主题, 正文重点突出,过渡自然巧妙,结尾抒发感情,是一篇佳作。 范文四:家乡的端午节五天,四天,三天,两天,一天,终于盼到这一天了。(终于一词,写出了 自己对端午节的期盼。)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的家乡路桥,每户人 家的中餐或者晚餐,都会吃食饼筒。早上,妈妈叫我起床去买做食饼筒的食饼皮,去迟了中午没得吃。我漫不经 心地回答:“慌什么,还这么早。”啊!今天人真多,都排成一排了,我也只好也排着了,我一看前面,都是爷 爷奶奶这一辈的人了,有的伸长脖子往前瞧一瞧,看看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己;有 的时不时看看手上的手表,看一下几点了;还有的直跺脚,嘴上还嘀咕着:“好 了没啊!这么慢。”(场面描写很细腻,具体。通过动作、语言,把买食饼皮的 队伍写得非常好。)过了一个半钟头,我才轮到,我瞧了一瞧,只见一个六十多 岁的老婆婆在那里摊麦饼,旁边还坐着一位老爷爷。只见,老婆婆先熟练地从面 团中取出一点面,铺在平底锅上,接着把面团均匀地铺满整个平底锅,过了一分 钟左右,老爷爷再把食饼翻个身,又过了一分钟,一张完整的食饼皮就好了。 (“先……接着……再……”,将制作食饼皮的过程写得很流畅。描写包粽子, 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我回到家已经临近中午,妈妈已炒好了馅。哇!馅的品种这么丰富!有炒米 面,红烧肉,黄鳝丝,蛋丝,鱿鱼丝,鲜虾仁,洋葱,茭白,包菜……每样夹一 点,用食饼皮包裹住,卷着吃,混合着海鲜、禽蛋、蔬菜的鲜味,真是意想不到 的美味,令人齿颊留香。吃着香喷喷的食饼筒,我问妈妈:“为什么别的地方吃粽子,我们这里却要 吃食饼桶?”妈妈说:“别的地方吃粽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日子。我们台 州吃食饼筒来纪念另一位民族英雄——戚继光将军。”我又问了问妈妈:“为什么要纪念他呢?” 妈妈说:“戚继光虽然不是浙江人,但他在台州抗击倭寇使得倭寇不敢再犯 台州沿海,为台州人民保卫家园,赢得了台州人民崇高的敬意。相传得胜后家家 户户做了菜肴向犒劳大军。但怎么送去军营着实是个难题,路远不便携带,总不 能连碗送过去吧?于是聪慧的渔家女就做了饼皮,裹上菜,把菜包进去送给士兵 们,只要没骨头没刺的。都可以包入食饼筒当中。”(语言描写生动。通过我和 妈妈对话的描写,我们知道了食饼筒的由来。) 听了妈妈的故事,我觉得食饼筒的滋味更美妙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看了我的介绍,有没有流口水呢?(俏皮的语言,结束 作文。) 范文五:家乡的春节“春节”是一年中最欢快的节日,也是人们最惬意地时候,然而在这个节日 中,它有许许多多的风俗。给“压岁钱”就是其中之一。传说,人间有一个野兽,叫做“岁”,每到一 年中的最后一天,就跑出来作怪,专门来吃小孩子,闹得人心惶惶。后来有一户 人家的孩子,睡觉的时候将长辈给的钱放在枕头底下。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可 怕的野兽“岁”跑出来了,正巧跑到那户人家里,看到那细皮嫩肉的孩子,顿时 口水直流,邪恶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枕头底下的钱发出了 闪闪的金光。“岁”像触电了一样,“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人们知道了制 服岁的办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后来给“压岁钱”不只是为了赶跑可怕的“岁”, 更是长辈对晚辈美好的祝福。除了给“压岁钱”,在春节中还有人人重视的团圆饭。 团圆饭不同于平常的饭菜,除了菜品很丰富之外,还有象征意义。例如:鱼 象征着“年年有余”,年糕象征着“步步高升”,芋头和腐竹象征着“富裕”, 这些共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好祝愿。吃团圆饭时,每一个亲人都要到场, 缺一不可。长辈们还要一一敬酒,晚辈们也应一一回敬,表示着长辈对晚辈的殷 切期望以及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我喜欢春节,因为它不仅让我知道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风俗,更让远在四方的 亲戚朋友都聚集了,让彼此间的血脉亲情更加浓厚了。范文六: 家乡的元宵节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这天,人们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 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 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 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 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 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 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有趣!你们在这比赛烟花?加我一个!”原来是爸爸来了,他手里还抱着一个大 礼炮。爸爸慢慢地点燃了礼炮,一下子,天空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绿 的,蓝的,黄的……是那样漂亮,它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在天空中绽开……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家乡习俗—汤圆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我们必须吃汤圆,因此,汤圆成了我最 爱吃的一种食物。 元宵节那天是要包汤圆的。去到外婆家里,正巧碰到外婆在包汤圆,结果我 跟着外婆学了起来。外婆先用开水倒入装有糯米粉的盆子里,然后不断的用力搓 面,一直搓到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把面搓成宝塔的形状,后来从“宝塔” 的顶上拽下一块块面团,中间掏个洞,两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搞越大,把准备好了 的芝麻馅放入洞内,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后把汤圆放在 手心上,两只手柔和地将汤圆搓圆,我的手忍不住痒痒的,我连忙卷起袖子也包 了起来。虽然我包的汤圆馅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状,但还是得到了外婆的表 扬。后来我们把汤圆煮熟,到熟了以后就一个个浮在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 花、圆滚滚的汤圆真叫人眼馋!我吃了一个汤圆以后乐呵呵的说:“汤圆象征着我 们的生活团团圆圆、甜甜美美!”啊!家乡的汤圆,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的美 酒,醇香甘美,醉着家乡人的心。范文八: 家乡过年的习俗我的家乡是九江,在过年的时候,可有很多特别的习俗呢!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挂满了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前宣告了新 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 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 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家也不例 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起,手烘着温暖的火,正惬意地吃着由“顶级厨 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可为什么大家并没有“大饱口福”呢?嘿!这你都不知 道?当然是为了大吃几碗“压轴菜”——八宝饭啦!八宝饭俗称我国的年夜饭,是由 甜糯米和几种干果拌成的饭,据说吃了这一年就万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饭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了,那就是——发红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 向大人献殷勤,逗得爸爸妈妈直乐,大人们才给了我们“小费”,可“小费”也不是 白拿的,还要帮大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这对联也是我国过年时的着名传 统习俗之一,红运来临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来人往,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 句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 意,咱们九江人也同样好拜年这口。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去别人家拜个年, 说上几句祝福,以示祝别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 怎么样?你想不想也来体验体验九江过年时的习俗?范文九: 家乡的春节风俗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 我的老家就有一个习俗:干什么事不能说“完了”,而要有“好了、满了、圆 了”。比如包完饺子不能说“包完了”,得说“包好了”或“包满了”;吃完饭得说“吃好 了”或“吃饱了”。我在想,那要是违背了这一条习俗会怎么样呢? 大年三十,为了避嫌爷奶的忌讳,爸妈特意交待我不要乱说不吉利的话。吃 饺子时,我想:“假如吃完饺子说‘吃完了’会怎么样?会被训斥几句?会不让拿压岁 钱?还是会怎样?”一个个问号从我脑子里“蹦”出来,环绕着。“对了,就这样!”一 个鬼点子从我脑海里跳出。我吃过饭,故意说了声:“吃完了。”旁边依就是吃饭 声。突然,爸爸意味深长地抬起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又意味深长地 在我背上不轻不重地打了一巴掌,我悻悻地走开了。这就是我说话给我的教训。 “完”在字典里的意思是“尽,没有了”,谁想在新的一年刚开始的时候就过完 了呢?所以这一习俗也是人们想在新的一年里祈求幸福美好的意思。在我们这个民族,有许多的节日,而我们小孩总想着过节,因为,每逢过节, 学校就会放假,虽然作业比平时多一点,但还是有闲暇、玩耍的时间。我喜欢过节,最喜欢过中秋节,尤其是家乡的中秋节。因为八月中秋,正是 收获的季节,我们就可以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在我们这里可好了,每年临近中秋节,妈妈和奶奶就会给我们包月饼吃,因 为,中秋节是要吃月饼、赏月的。妈妈和奶奶坐下的月饼可漂亮了。做下的月饼 你别看表面上像是大饼,但上面的图案就像是雕刻家刻出来的一样,其中,我最 喜欢桂花瓣的图案,不仅如此,还是用新鲜的面和陷做成的。主陷是:红糖或白 糖,然后再加上点儿芝麻、果仁、花生豆和葡萄干什么的。做出来的月饼,不管 是蒸出来的,还是考出来的。只要端在桌子上,就会有一股清香可口的味道,都 会让你的口水垂涎三尺。我喜欢过中秋节,在院子里,全家人为主桌子,吃着月饼,喝着桂花茶,赏 着天上圆圆的月亮。有时候,外出在外的家人如果不会来,我们就一边赏月,一 边想他们,看到天上的月亮就想看到自己的亲人一样,俗话说得好:“每逢佳节 倍思亲”。虽然现在街市上有琳琅满目的月饼,但我还是喜欢吃家里的,因为吃着家里 的月饼,觉得好香好甜。我喜欢过节,但我更喜欢咱家乡的中秋节。因为中秋节代表团圆,全家人坐 在一起吃着团圆饭多么好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有一个小秘密的作文 作文难忘的那一刻500字 越来越什么的我作文800字 假如我有超能力作文300字 中考作文题目写错了扣多少分 三年级作文 我的同桌 四年级的作文300字 玫瑰花作文三年级 三年级写石头的作文 品它千遍也不厌倦作文800字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书 介绍自己的英语作文50字带翻译 手机还我爸爸妈妈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300字左右 赛龙舟作文一年级 草房子的读后感400字作文 难忘那一刻500字作文 什么让我心生敬意作文800字 用端午节写一篇作文 最美心头一亮时作文800字 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100字 游野生动物园的作文 什么抵万金作文600字 做一个有温度的人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400字左右 关于大理三月街的作文 考研英语一小作文历年类型 关于五色糯米饭的作文 写人记事作文600字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