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桥边的老人优秀教案案例

2020-11-09 01:20:02
相关推荐

定向自学

教材助读

一、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 米勒尔 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小说家。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海明威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塑造圣地亚哥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硬汉性格”的《老人与海》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

2、创作背景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 的叛军展开激战。《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二、文学常识

1、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 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2、冰山理论: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来,但能为读者所感受到,从而使作品内容给人以充实、含蓄和耐人寻味之感。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

三、叙述视角

1、概念: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2、全知视角

即叙述者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他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行为及命运。通常用第三人称。采用这种人称,可以深入人物的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好可以展示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不如第一人称那么亲切和没有距离感。例如: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莫泊桑《项链》

3、有限视角

即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而叙述者只了解故事中的部分情节。通常采用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会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也便于抒发感情。但只能局限于叙述者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限制。例如:我小时候,家在哈弗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 ,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预习自测

一、读准下列加点字词的音

蹒跚( ) 轮辐 ( ) 瞅 ( ) 岔路 ( )

疲惫( ) 踯躅 ( ) 踟蹰 ( ) 踌躇 ( )

脚踝( ) 撇嘴 ( ) 撇捺 ( ) 撇下 ( )

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首段进行的是场面描写,交待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2、主体部分采用对话形式构成情节,主要写了四次对话,分别为:

3、小说的结尾除了交待故事的结局外,还有什么表达作用?

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探究一:这个故事是由谁来讲述的?他可能是什么身份?这种讲述故事的方式有何特点?

探究二:文学作品中“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来,但能为读者所感受到,从而使作品内容给人以充实、含蓄和耐人寻味之感,这就是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文本的叙述是一种“减法”,隐去了一些内容,力求简洁明快,这正是作者“冰山理论”的表现。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哪些地方是叙述的“减法”,在“减法”中作者隐藏了什么?试举一例品读分析。

例如:在谈到家乡时,老人“露出笑容”“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微笑”就是一处叙述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而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对这些动物的回忆。从“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爱恋。同时也表现出老人被迫逃离的苦涩和悲哀。

探究三:文中刻画的桥边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在文中勾画出文字材料并加以分析。)老人的形象与故事的主题有何关系?

归纳总结

1、知识内容方面:

2、学习方法方面:

巩固提升

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辉煌。试用第一或第三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我的反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温暖就是那么简单作文600字 初中作文我的新同学 写过春节的作文200字 放学之后作文 二年级介绍自己的作文 福尔摩斯作文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作文 my trip英语作文80字 2014安徽高考语文作文 扫墓的作文 走丢的作文 体育课的作文 奶奶的味道作文 作文奇妙的梦 三年级作文新学期的打算 老师的礼物作文 湖边风景作文 蒲公英的作文300字 初心依然作文500字 父亲的温度作文 城市文化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案 七年级写人写事作文 自作自受作文 chatgpt高考作文 亲情无价作文 三年级数学作文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作文 关于责任的作文素材 鸢尾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