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相识是一种缘:我与王立根先生

2020-11-09 21:45:01
相关推荐

轮回,《作文通讯》告别“一统天下”的鼎盛时代

金 新

网络时代网游是一种精神时尚。然而,我的网游却是极其有限的。盖因一个民主蹒跚前行的国度,网文由99%的垃圾与1%的精品构成。我只小心翼翼地选择那些代表中国最高水平却与传统平面纸媒无缘的1%的精神美食咀嚼。

当然,也有例外者。比如,能勾起我淡淡忧愁,为永别抑或告别者祈祷,为渐行渐远者挽歌的人与事——纵然“芝麻绿豆”,也可能留意之。

今日“得宽余”,网游间“作文通讯”四个字吸引了我的眼球。

那是浙江博客网风行书坛网友博客里的一则准“消息”,大意是:

《作文通讯》举行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典礼,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教育局、《作文通讯》杂志社领导以及获团体奖的学校代表和个人一、二等奖的学生,还有杭州部分名校文学社负责人和学生代表参加了颁奖大会。

从风行书坛的文字里感到了一种无比的骄傲,一种无上的光荣。

哦,久违了,《作文通讯》!

这是一本“文革”后创刊最早的作文类杂志,他的诞生,我们首先应该记住两个人:亚方,原天津新蕾出版社副社长;许祖云,原南京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作文通讯》1978年的时候,只是一本内部交流的油印刊物,16开,没有封面,“作文通讯”四字系南京师大附中数学特级教师、书法家马明先生题写(一直沿用至今)。其主要由祖云兄许先生张罗,当时创刊前联络了很多学校,杭州原联系了学军中学与杭二中,后者不知何故没有回复,遂作罢成其一。

记得当时连临时准印证都没有的《作文通讯》出了没有几期。就被新蕾出版社的副社长亚方女士慧眼识珠,并与通讯的13个联谊学校联系,由许老师“拍板”,终与新蕾结“秦晋之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编辑方式——编委校轮流担任执行主编。

亚方(原中国作协常务书记鲍昌之妻), 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历任天津军管会文教部、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干部,中共天津市委《支部生活》杂志记者、编辑,天津日报社文艺部编辑、副主任,天津《作文通讯》、《小学生作文》、科学文艺双月刊《智慧树》主编,新蕾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作家出版社副总编、副社长。

这是一位难得的出版家。

拨乱反正后各地出版社开始增多,天津亦然,从天津人民出版社里“孵化”出天津新蕾出版社、天津科技出版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当时新蕾出版社社名虽茅盾题词,但创办伊始“‘社’微‘名’轻”,小小的出版社坐落在赤峰道不显眼处。随着《作文通讯》从以书代刊变为正式期刊,从新华书店零售变为邮局发行,从白皮书变为彩封本,从8分钱一本变为2角5分、3角2分、7角2分、9角……从1978年发行不足1万册变为1993年220万册,为新蕾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是当年出版社的主要财源。

《作文通讯》当年创造的精神之社会效应与物质之金钱效应,千万不要忘记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新蕾出版社的耿志远(社长,分管《作文通讯》)、陈兰德(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责任编辑)、王金香(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责任编辑)、李胜武(军旅作家,复员后分管《作文通讯》)、邱勤(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责任编辑)……

编委校的王立根(福州三中)、李西渠(福州一中)、马洪邦(东北师大附中)、赵德明(华师大一附中)、叶瑾(华师大二附中)、刘和杰(北师院附中)、张文敏(北大附中)、张皓(景山中学)、蔡大庸(苏州中学)、赵永年(南开中学)……

2004年赴北京参加教育科学出版社的语文教材编辑会议,特意在天津作短暂停留,勾留数日,拜会了一些地主,尽地主之谊举箸碰杯之际谈到上述老朋友自然提及《作文通讯》,据说是发行倘不包括编委学校的订阅业已降至个位数,,为此出版社早就取消了编委的执编权,改为每月送稿,心中不禁怅然之至。

笔者执编《作文通讯》近10年,1993年退避三舍前,印象中该杂志一直孤傲不羁“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举个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例子:13个编委校主动要求订杂志,近5万学生人手一册,编务会议上有编委提出杂志社每本补贴3成(如9角则补贴3角,以6角订阅),经费供各校语文教研活动所用。新蕾勉强(勉强的原因不是为钱,而是怕寄杂志麻烦)同意后,竟然让各校到邮局订阅,凭发票补贴,这就意味着,杂志社是大亏血本(如9角,给邮局是六折5角4分,再补贴3折2角7分,每本杂志2角7分要付纸张费、印刷费、装订费、稿费),每年将有巨额损失。对此,新蕾居然不屑一顾,财大气粗见一斑,牛啊!

2009年9月去福建泉州参加“全国中语会‘文本解读’研讨会”,与老编委王立根与原福州一中分管《作文通讯》的副校长陈日亮闲聊起《作文通讯》,据说出版社眼下抓编委校的订阅可谓“见缝插针”、“一丝不苟”、“任劳任怨”。

一分钱逼死英雄汉?

此一时彼一时也!

网上搜索,近年来《作文通讯》在全国各地频繁举办征文比赛,透过频繁的编读“情感”联络现象清晰可窥竭力雄起的强力愿望。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

“好汉”难提“当年勇”呀!

其实,杂志的变化有两个必然的因素。

想当初,作文类刊物全国只有《作文通讯》一家,吃着“头口水”,时下则不然,实在是多如牛毛。日前参加某省级党报年末座谈会,知道一个数字——中国有一万两千家报刊。

想当初,作为通讯的编委都是些文章高手:王立根写诗歌的,叶瑾写报告文学的……时下不知如何,只是有界的码字朋友告诉我,读了这次令风行书坛网友自豪的大赛所谓佳作,文字华丽异乎寻常,遗憾的是,无论是《一路走来》还是《悠悠 情》等命题,中学生作文中的“古人”比比皆是,有王维、范仲淹,也有杨贵妃、李香君……堆砌痕迹明显,很少看到中学生自己的故事——这是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最“反感”的无病呻吟的文章。

清人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有言:“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 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作文通讯》,告别‘一统天下’的鼎盛时代”已成事实。

俗话讲“风水轮着转”,但愿还能转回来。

走出必然之困境,在偶然之佳境里再造必然后重振雄风,亟需大智慧而非雕虫小技。

祝一路走好,我曾为之呕心沥血与新蕾出版社与13校的老朋友共同创造刊林220万发行量“神话”的《作文通讯》!

匆匆于2011年3月17日11时27分

“语痴”王立根

金新

从教30余年,委身于语文教学,自以为深得门径,却不知是否有人为“语痴”下过定义。

印象中,常人大抵把爱好语文抑或语文教学的人称之为“语痴”。

眼下教场(恕笔者生造)颇像商场,泛义之下,“语痴”五花八门,却大多离不开个“利”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不过,有趋应试之利者必有仗素质之义者,尽管舍利取义者凤毛麟角。

当前应试肆虐,语文蒙难,在李白杜甫竟然被判学科“死刑”,一如过江之鲫之名家名师沉默如金之“危急存亡之秋”,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教育部语文实验教材编委,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立根先生“反戈一击”声讨应试教育,并执意将“语文教师要坚守母语教学阵地,要与应试教育做顽强的斗争”作为学科口号写入语文学会工作报告上情下达,这在全国各地中语界“准官员”内堪称绝无仅有。

王先生曾说,他的大半生是在喊口号中度过的,从“政治挂帅、又红又专”到“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相结合”到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他清醒地认识到:“当下我们仍十分重视标语的作用,每所学校都在制造宣传标语,似乎有一种‘口号崇拜’热,但常常用来装点门面,许多学校‘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震天价响,可背地里却把应试教育当作宝。”

此举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极具纯洁语文教学之纲领性和鼓动性。

说实在的,圈内人士应该十分清楚,中国的语文教研员及其他们所掌控的语文学会是语文应试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所以这些部门常常容易出经济问题,因“学生应试血汗钱”之利益驱动,也必然是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顽固”障碍之一。

在“‘语’中自有千锺粟”,“‘语’中自有黄金屋”,“‘语’中自有颜如玉”之目下,没有对语文的一份痴迷,是断难做到如此“绝情”于应试教育的。

蒲松龄有语:“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愚以为,留仙之言似可插一句:“语痴者德必高!”

掌握着整个省语文教学教育指挥棒且有很多机会分“应试红利”的人,少有在远离“政教合一”尚需时日的眼下像安徒生笔下那个天真的孩子样说着天真的真话:“学校不是战场,校长不是搞 ‘你死我活’斗争的人;学校不是官场,校长不是攀登‘官阶金字塔’的人;学校不是市场,校长不是来‘将本求利’的人……”

“舍得一身剐敢把‘应试’拉下马”的良知,大概缘自王老师的一种自我心理认定:“为了语文可能会有很多敌人,但是未必有一个私敌。”

古希腊有一个叫泰勒斯的哲学家,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痴迷地眺望星空,以至掉到眼前的坑里。这一举动令人不可思议,难怪有人嘲笑他“认识天上的星辰,不见脚下的泥坑”。

认识王立根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生活不能“自理”且丢三落四的人,在家抽烟茶几上放着烟灰缸不用专往沙发弹烟灰,在外参加语文教学研究之类会议总把东西遗留在或宾馆或车船上。记得1996年暑期与会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中学生优秀作文》内蒙编辑年会,他将一个刚买的近百元的玻璃真空茶杯(那时工资也没有几百)忘在了满洲里的火车上,亏得天津南开中学的赵永年“于心不忍”硬是给“追”了回来。

凡此种种,长着一张娃娃脸的王老师总是忙不迭自嘲一番,过去用“未老先衰”搪塞,现在拿“老年性痴呆”敷衍!

可自1987年8月新蕾出版社《作文通讯》南京编辑年会与王老师相识至今二十多年里,感觉到他的语言文字在创刊该杂志的全国十三校编委中是最严谨、最富活力与最有思想性的。

甚至可以说,倘若没有1991年浙江普陀山年会上立根先生有关杂志形式与内容改版所发表的真知灼见,《作文通讯》也许就不会有1993年前后发行220万本的辉煌。

黑格尔分析评论泰勒斯那让人捧腹的举动时说得精辟:“只有躺在坑里,从不仰望天空的人,才不会掉到坑里。因为他们没有探索,没有钻研,也没有对事业的痴迷。”

早已过了耳顺之年的王老师,身为闽派语文领军人物,实在是位小事欠谨慎,大事不糊涂的“语痴”。

夜读其专著《我说语文·语文教学退思录》(海峡文艺版),“烈士暮年”之语文“壮心”感人肺腑,使仰慕如我辈者欲罢弗能,特述以文自勉!

匆匆于2010年11月8日凌晨

《中国经济时报》:

《浙江工人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本领作文 思维导图作文 夕阳作文 勇敢的作文 邻居作文 生日小作文 风 作文 博物馆作文 价值作文 作文帮 科学作文 作文写事 英语作文怎么写 美景作文 大学作文 有关作文 范文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作文600字 给女朋友写的小作文 家国情怀的作文素材 传统文化类作文 我爱秋 季作文 作文 说明文 我的家庭英语作文50字带翻译 夜空中最亮的星作文600字初中 走过那一个拐角600字作文 彼岸并不遥远作文600字 howtokeephealthy英语作文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300字三年级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