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文教学设计记叙文写作素材的运用

2020-11-11 23:10:01
相关推荐

同学们,上节我们就如何收集素材给大家介绍了五种方法,大家还记得是哪五种吗?对,是观察、阅读、练笔、背诵、活动五个方面的积累,选择曾打动过你的镜头,选择你熟悉的“风景”,都能让你的作文有话可写。除此之外,本节课我们还从选材要“准” 、选材要“真”、 选材要“小”、 选材要“新”这四个方面与同学们做深入探讨。

二、合作探究:

(一)选材要“准” 选材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准确,即要围绕全文中心来选材。那些与文章中心思想关系密切并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应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重点地描写;和中心思想来有关系但并不密切,而在文章中能起衬托、联系和辅助作用的材料,也要适当选一些,但应放在次要地位;有些素材,虽然很生动,也很新鲜,但与文章中心没有多大关系,必须“割爱”舍弃。正如契诃夫所说:“要知道在大理石上刻出人脸来,无非是把这块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都剔掉罢了。”因此,作文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以“毅力”为话题,请选择材料:

提示:名言引用

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斯大林

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安格尔

人最凶恶的敌人,就是他的意志力的薄弱和愚蠢。———高尔基

科学成就等于毅力加耐性。———张广厚

(材料应用)

眨眼的作用(顽强的毅力可以战胜任何缺陷)

法国有一名记者叫博迪,年轻的时候因一场大病导致四肢瘫痪。在全身的器官中,能动的只有左眼。可是,他还是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构思好的作品完成。博迪只会眨眼,所以只能通过眨动左眼与助手沟通,逐个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助手抄录出来。

助手每一次要按顺序把法语的常用字母读出来,让博迪来选择,当她读到的字母正是文中字母时,博迪就眨一下眼表示正确。由于博迪是靠记忆来判断词的,有时不一定准确,他们需要查词典,所以每天只能录一两页。可以想像,两个人的工作是多么艰难!几个月后,他们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为了写这本书,博迪共眨了20多万次眼。这本不平凡的书有150页,它的名字叫《潜水衣与蝴蝶》。

由此可见:作文的选材,一定要紧扣中心,否则就会造成主题不集中,立意不鲜明。因而,在写作之前,我们一定要精心筛选,三思而作。(二)选材要“真” “真实”就是说选择的材料应是实实在在的真事,而不是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地编造,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被读者接受和认可,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像那种“在车厢内将歹徒踢出三四米远”的情节是虚假的,那种“老师带病上课昏倒于讲台”的故事是不可信的,那种“拾到东西一等几小时”的事例是经不住推敲的。这些材料只会弄巧成拙,影响文章的质量。只有将那些融入自我体验和感悟的真人、真事、真情变成流淌于笔端的文字,文章才能成为心灵的舞蹈、灵魂的高歌。

如2012年安徽省中考作文《幸福在其中》一文: 父亲载着我回家,一路上,风越刮越猛,都快把车子掀翻了,我不禁打了个寒噤,一下子抱住父亲,倚靠在他的背上,享受这一刻的温暖。父亲的背很宽很大,我在他后面完全受不到前面吹来的风的袭击。在父亲的背上,我似乎能听到他的心跳,他的喘息,他的呼吸时而急促时而平稳,身体也由于寒冷而哆嗦起来,父亲竭力抑制,不让身体颤抖,但还是让我感觉到了。我问:“爸,冷吗?”父亲说:“不冷,你坐好,冷的话就紧挨着我,快到家了。” 回到家,我才知道,父亲原来是刚动完手术没几天,顶着狂风接我回家。我的眼眶噙满了泪水,我这一路上是在向着怎样的后背索取温暖啊!幸福是父亲的后背,就像一道围墙,立而不倒,替我抵挡风霜雨雪,使我健康成长。 (本文叙写自我靠着父背回家之事,以自我的体验作侧面烘托,细腻而传神地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如此独特的素材如不是自己体验怎能得到,考场作文就需要这样的素材,小作者正因为有了真切的生活体验与深刻的感悟,写起来才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由此可见:考场作文只有选材真实,才能打动人、感染人!)

又如:

暗香

(吕光)

同学曾经对我说:“你身上有股特别的香气。”

我不明白,哪里有。开篇点题,切入主题。

直到有一天,当我换下演出服,重新穿上自家衣服,我才似乎明白——暗香何处来。暗香源自衣服,为下文情感抒发设下伏笔。

清晨,阳光犹如流水般洒在了院子里,伴随着熟悉的流水声轻轻流淌,在微甜的空气里回旋荡漾。情景优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为奶奶的出场人精妙的铺垫。

我推开熟悉的锈铁门,随着“吱——”的一声,在阳光的斜射下,奶奶的背影映入眼帘。

又是一股熟悉的味道,暗香涌动。我疑惑,是洗衣粉的味道?是奶奶的味道?还是都有?将香味与奶奶联系起来,描写更进一步,情感也进一步蓄积。我走近了。像往常一样,奶奶弯着腰坐在古老的木盆前,将手浸在水中不断地上下搓动。

“哗,哗,哗……”随着那赋予了节奏般的击水声,香气越来越浓,一群白色的泡泡也淘气地露了脸儿,有的得意地升上了天去,有几个呆头呆脑的就摇摇摆摆地撞到了木盆的边上,有一群牵着手笑盈盈地落地,大多数却涌上了奶奶的手,爱怜地赐给奶奶犹如天使般的吻……此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字字富含感情,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将感情渲染得细腻真切。

奶奶的手在泡泡和水中若隐若现,她的手不像母亲的手修长而又年轻,也不像父亲的手刚强有力,她有她的韵味,像铁树花那样有着岁月的芳香。特写,通过写奶奶的手,一可揭示奶奶勤劳;二可揭示奶奶的慈爱。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也为香气的来源作巧妙地刻画。

奶奶的手不断搓揉着衣服,似乎有什么贮进了衣服里。一瞬间,我真的什么都了解了,奶奶是将充满着爱的香气,贮进了洗衣水中,长留于我的衣服上,长留于……作者由虚入实,过渡自然,将动作之中蕴含的爱意顺势引出水到渠成,无半点斧凿之痕。

“想什么呢,昨天的衣服干了,在沙发上,快把睡衣换下。”奶奶催我换衣服……朴实的话语,深深的爱意,让人感动。

拿起沙发上的白衬衫,暗香再度翩跹,犹如沁人的提神药,流入鼻中,那是洗衣机转不出来的,是洗衣店熨不出来的,是别人搓不出来的。作者的感悟,是对爱的理解与铭记,也是对奶奶的崇敬与赞美。

奶奶用她的生命全心全意地爱着我们,爱意融入了衣服中,围绕在我的身边,滋润了我的心田,芬芳了我的生命。回应开头,表达对爱的感恩之心。

真庆幸能及早闻出来,那爱的暗香。作者及早闻出来,我们也应及早闻出弥散在我们身边的爱的暗香。情感的抒发,含蓄、隽永、深沉。

点评文章开头,作者从衣服的香味写起,通过探寻香味的来源,进而体悟到奶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从全文看,探寻香源的过程,也就是作者发现真爱、感受真情的过程,文中流露出的浓浓的爱意,让人感动不已。文章以“暗香”为题,意韵深厚,情味悠长。其中,“暗香”是指衣服的香味,是实写;“爱香”是指奶奶对自己的关爱,这种无私的爱,让作者深受感动,让作者仿佛嗅到浓郁的“爱香”,这是虚写。实写是虚写的基础,为揭示人物品质,抒发真挚感情作了很好的铺垫。文中由实入虚。转接自然,既有效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也增添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三)选材要“小” 通俗的说,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似很平常,却包含着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善于发现和挖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思想,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

以两篇佳文为例:

佳文一

好奇心

为什么?两个人都上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奶奶便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我很好奇。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就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

奶奶依旧,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你在,就心安。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子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问: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这篇作文的选材有何特别之处?

点评奶奶的言行,小得不能再小,但的确让尚未知晓人间真情的小孙女好奇。于是,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查”,结果“侦查”到了人间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此文能在“尺水之中兴波澜”,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起伏,借身边的景象来表达人类真情实感,从凡人小事中挖掘普遍意义,小中见大,读来意味无穷。

总之,选材时只有“以小见大”,才能避免信马由缰、言不及义,才有利于写出个性和特点。写作时找准紧扣“话题”的切入点,角度小,立意新,挖掘深,笔力集中,既方便于迅速构思成文,又不至于“下笔千言,言不及义”。 (四)选材要“新” 所谓新颖,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要反映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风貌,要能代表时代精神。同学们要注意,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是追求稀奇古怪的事情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特色的,避免陈旧乏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如果让大家以“沟通”为话题,大家会写什么呢?(师生、父子间的老套路)而有一位考生就发挥想象,写成《给奥巴马的一封信》,请奥巴马与战争中的人民换位思考:“……如果今天,您的国家正饱受战争,您的公民颠沛流离、忍饥挨饿,您会有什么感受?……”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会为他的敏锐的纳新意识而折服。看惯了那些“城南旧事”,猛然间看到这样的新颖素材,你定然有一种山花烂漫之感。

又如:反映差生受歧视的文章多如牛毛,同学们笔下的差生遭遇大多相同:老师冷嘲热讽,同学白眼相向,父母拳脚相加。而有个同学却以《幸运》为题选取了这样一个角度:

班主任的晚自习,大家都抄黑板上的作业。我这个差生在最后一排,眼睛近视没法抄。于是我向前面的同学“借光”,恰巧班主任发现了:“讲小话,罚你在讲台边抄。”我在讲台上抄起来,仿佛第一次发现老师的字写得那么大,那么工整,那么清晰。抄完后,我回到座位上,周围的难兄难弟一边抄我的,一边说:“你真幸运,老师罚你上去,这么快就抄完了,要是我也被罚上去就好啦!”听到他们的羡慕声,我心头涌上一种从未有过的幸运和满足。

可见,全文以幸运写不幸,以乐境写哀情,这将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以乐景写哀情之技法发挥得是淋漓尽致。连老师都不得不惊呼,这是多么独特的角度啊!

现场作文:题目:《我发现 》

三、本课小结:

以上就是有关记叙文写作如何运用素材的全部内容。总之,要写好一篇记叙文,我们一定要精心组织好素材。生活中,我们更要带着兴趣与热情去观察,用心搜集素材,将身边鲜活的人与事都吸收、储藏在我们的头脑中,这样,写作文时,大家自然就会觉得有话可说了。最后,希望同学们能爱上写作、乐于写作,不再让写作变成一件痛苦事!

四、推荐两本有关素材积累的书:

《中考作文 热点素材》重庆出版社

《中考作文 热点冲刺》重庆出版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六年级我想对你说 餐桌旁的一家子作文 好朋友作文结尾 英语剪纸作文 中秋节作文400字 永远的朋友作文500字 什么是片段作文 四年级优秀作文10篇 成长在路上作文800字 父爱的作文600字 冰激凌作文 春季预防传染病作文 小升初满分作文 扶老人过马路的作文 环保作文1000字 白萝卜的作文 北京四合院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童话 最难忘的礼物英语作文 写借物喻人的作文 人生的作业作文 烤羊肉串的作文 特别的礼物作文500字 书香作文400字 运动会赛跑作文 我被妈妈感动了作文 世界变了作文600字 外貌特点作文 我家的电饭锅作文 假如我是云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