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剑指高考——作文素材集结号:素材关键词——个性自我

2020-11-13 22:25:01
相关推荐

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时都以“学历”为基本选项,这使得有些应聘者虽然很有能力,且满腔热忱,却由于学历不够而被刷掉。而阿里巴巴的马云却不是这样,阿里巴巴有两万多名员工,他从来没看过任何人的简历。他认为简历中虚假的成分太多,念这么多年书,不能证明自己能干什么。他反而很喜欢那种自认为平凡的人,因为这类人愿意去学习,愿意去尝试。

虽然大部分IT企业的高管都师出名门,但是那些普通学历的大佬都是属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学历似乎并不影响事业的发展。马云也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对于市场有着很好的把控,对于中国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

NCSOFT公司作为韩国国内数一数二的游戏公司,取消招聘时的学历限制,吸引了不少关注。阿里巴巴的招聘和NCSOFT公司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冷思考LENG

马云招聘从来不看简历,而重视应聘者的能力,这与大部分企业由于学历不够而刷掉那些有能力的应聘者截然不同。实际上,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的是有能力的人。就这一点而言,马云的确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有个性的领导者。

能力远胜于学历。NCSOFT公司和阿里巴巴公司招聘时取消学历限制,很好地做到人尽其才。

一材多用

(1)能力;(2)个性;(3)人尽其才。

2、依然是农民的儿子

热人物RE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出席发布会,“领奖之行”首次在正式场合亮相。

面对150多名媒体记者,莫言坦言,诺贝尔文学奖让他成为“名人”,但他更盼望回归平淡生活,继续文学创作,依然做一个“农民的儿子”。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近两个月来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围绕他的话题不断升温。

但是对于诺奖荣誉、名人效应带来的心态变化,莫言的回答斩钉截铁:“心如巨石,风吹不动。”

“我父亲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他说,莫言是农民的儿子。当然,得奖前是农民的儿子,得奖后依然是农民的儿子。”莫言音调不高,但“依然”两个字重音清晰可辨。

冷思考LENG

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充分说明了他在文学上的实力。“心如巨石,风吹不动。”面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至高荣誉,莫言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坚毅的个性,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的精神。

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毫不避讳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取得成就后,凸显反哺之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敢于说出是“农民的儿子”,不难看出莫言始终保持着自信。

一材多用

(1)实力;(2)坚毅;(3)淡泊名利;(4)反哺;(5)自信。

3、等待14年的飞天者

热人物RE

1988年,19岁的刘旺从平遥一中考入飞行学院,毕业后进入空军某师飞行大队。10年后,拥有驾驶战机安全飞行1000小时记录的刘旺通过严格的选拔,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之一。

在近乎残酷的乘组选拔中,虽然历次考核成绩都十分靠前,刘旺却屡屡因毫厘之差与飞行机会擦肩而过。2012年3月,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九飞行乘组,肩负起操纵飞船与天宫交会对接的重任。

这一天,刘旺等待了14年。景海鹏说,刘旺就像山西老陈醋,越酿越香。还有人说,他14年磨一剑,最终利刃出鞘。刘旺自己则把这14年比做登山:即使攀登充满艰辛,即使没有到达顶点,登山者却很享受这个过程。

冷思考LENG

“锲而不舍,勇往直前”是刘旺的个性。凭借这一点,他奋斗了14年,最终敲开了成功的大门,一步“登天”。他的“飞天”梦,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要满腔热忱,全身心地去投入,抛开一切顾虑,奋力拼搏。“执著”“坚持”“永不言弃”,“登天”的这一刻,刘旺等待了14年,准备了14年。胸怀坚定的信念,执著追求,持之以恒,从不轻言放弃,这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一材多用

(1)理想;(2)持之以恒;(3)个性;(4)无悔人生。

3、保持自我,不要轻易模仿他人

热人物RE

因为不出众的身体素质被认定无法打好球——被名牌大学斯坦福拒绝——因亚裔身份被歧视嘲讽——在NBA选秀中落选——试训遭忽视——四度被下放至NBDL——两度遭勇士火箭裁员——两个赛季辗转四只球队——第一场爆发比赛前一夜睡沙发(这一晚是借宿在队友家中的,由于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再次遭到裁员,林书豪甚至不敢在当地寻找一个稳定的住所,他一直在流浪)……这些是如今最火爆的NBA球星林书豪成名之前的种种艰辛历程,但这名华裔控球后卫一直坚持将篮球进行到底,从未放弃追求梦想。

在加盟尼克斯队之前,他先后为金州勇士队和休斯顿火箭队效力,但是那里不合适他。麦克·德安东尼所在的尼克斯队却不一样,能让他展现自己的优点。林书豪告诉自己:人们喜欢你是因为你保持自我,而不是模仿他人。你应该保持自我,而不是做迈克尔·乔丹的二流复制品,只需要做林书豪——你自己。

冷思考LENG

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和磨难,林书豪仍然凭借顽强的意志,奋力拼搏,坚持将篮球进行到底,从未放弃梦想,在他身上,有着非常坚毅的个性。

林书豪被斯坦福大学拒绝,但是却在篮球上发现了自己的长处。他扬长避短,走出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只需要做林书豪——你自己。”保持自我,不要刻意模仿别人。这是林书豪的人格魅力——自信,也是他告诉我们的至理名言。

一材多用

(1)坚持;(2)取长补短;(3)品格;(4)追求;(5)自信。

4、追求稳定与放弃理想无关

小事件XIAO

2013年1月4日,哈尔滨市举行环卫系统公开招聘人员培训结业式,448名面向全国招聘的事业编制环卫工人正式走上清扫保洁作业一线。在这448名环卫工人中共有7名研究生,培训结束后他们将正式走上环卫工作岗位。很多人对此深为不解:为什么他们竟然为了生存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对此,应聘成功的研究生张冉认为,追求稳定与放弃理想没有关联,“理想不是一个永恒的词汇,因为随着每个人的成长以及所处的不同阶段,理想是会发生变化的。”“我现在的理想就是好好工作,将来如果有机会,能够调整到管理岗位。”张冉说,“但这并不是我的一切,我现在还没有男朋友,如果将来必须要嫁到南方去,我就会舍弃现在的,难道我这是为了稳定而失去理想吗?”

大事理DA

硕士研究生参加事业编制环卫工人的应聘,走上清洁工的岗位,他们没有为了自己拥有高学历而轻视环卫工人的职业,可以看出,他们能够脚踏实地地工作。

张冉认为,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个人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树立了切实可行的理想,体现了她的价值观。

一材多用

(1)脚踏实地;(2)价值观;(3)理想与现实。

5、新词:裸辞旅行

前段时间,随着电视剧《北京青年》的热播,激起了年轻人模仿“裸辞旅行”的潮流。“裸辞旅行”指的是还没有找好新的工作就贸然辞职,不计后果去旅行,被许多年轻人认为是一种张扬个性、证明勇气、体验生活的时尚行为。

微评

年轻人进行裸辞旅行,实际上是勇于面对挑战、张扬个性的具体表现。这样能够磨炼自己的意志,认识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更好地完善自我。不过,裸辞旅行也是一种极度冒险的行为。如果在自己还没有充分做好准备之前,就断然辞去工作,到社会上闯荡,势必会有很大的风险。因此,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学会三思而后行,切忌冲动盲目。

一材多用

(1)挑战自我;(2)张扬个性;(3)三思而行;(4)明确目标。

6、“娜”不一样的改变

如果不是左脚踝突然扭伤,李娜极有可能第二次捧起大满贯赛事的冠军奖杯。但李娜并没把脚伤作为自己失利的借口,她含着眼泪祝贺了她的对手。其实,一名女子网球运动员能够以31岁“高龄”再次跻身澳网决赛,本来就已经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在2011年历史性夺得法网冠军后,李娜却很快陷入低潮期,不仅在各项大赛中无所作为,还不断因为不常规、不客套、过于个性鲜明的语录成为争议的焦点。尤其一些公众对其“多挣奖金”的言语,更是大加指责。

但就在不少人以为法网夺冠只是偶然,30岁后必然走下坡路时,年收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李娜并没有选择“混”下去,然后退役开个网球学校过着富足的生活,而是毅然决然地请来高水平外教,改发球技术、改反手技术,自觉接受“魔鬼训练”。终于在2013年网坛开年大戏澳网中迎来不一样的改变——连克高手跻身决赛,决赛中两度受伤两度重返赛场,那种顽强、成熟,让人不能不心生钦佩。

就像那些喜欢登山的人,当他们艰难登上一座山峰时,享受眼前壮阔风景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因为他们很快会把眼光转到下一座山峰。对于每一个有梦想的人来说也是一样。李娜的梦想显然不止于一座大满贯冠军奖杯,她用改变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又一次改变。尽管澳网未能如愿,但只要能保持住这种状态和如此强烈的求胜欲望,谁敢说31岁的李娜不能再创辉煌!

更何况,改变还不止于此。虽说李娜是个“争议女王”,个性鲜明,我行我素,动不动就让采访她的媒体记者下不来台,而且因为在奥运会上的表现远不如在大满贯赛事中强劲,时常会被扣上不积极“为国争光”的帽子,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就曾表示,李娜不能算是优秀运动员,因为她没拿过奥运会冠军。

这种看法一度有些市场,但让人欣慰的是,正是近两年在对个性李娜言行的不断争议中,越来越多的国人意识到奥运会并不是竞技体育的全部,职业体育领域同样大有可为。而当一个职业运动员用良好的职业素质在职业赛场创造佳绩时,他(她)在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在勇攀个人事业的巅峰时,他(她)又何尝不是在为国争光呢?!澳网决赛现场四处飘扬的五星红旗,足以说明问题。在欧美人常年垄断的职业网坛,李娜让对手和观众记住了她这个中国人的名字,她还用自己幽默的言语、自信的谈吐,赢得了不少国外媒体的喜爱。

李娜在改变,李娜的团队在改变,公众对李娜的认知在改变。因为李娜,社会对职业体育和为国争光的看法,同样发生了改变。也因为这样一场波折不断的决赛,李娜又为拼搏精神写下了新的注脚。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1月27日)

点析:

崴脚、撞头、心碎,在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二次澳网女单决赛上,李娜两次坐在地上接受治疗。意外的伤病影响了她的移动,很大程度导致了她无缘冠军。但她接受治疗时的笑容、输球后的笑容、颁奖仪式上的笑容,已超越巅峰决战,成为比赛的最动人时刻。作者着眼于李娜的成长之路和“争议之王”的个性,通过这次澳网决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李娜。

7、16岁少女的环球航海壮举

小事件XIAO

澳大利亚16岁少女杰西卡·沃森驾驶着自己的粉红色游艇离开悉尼港,经新西兰以北海域,再南下绕过南美洲合恩角,横渡南太平洋,绕过非洲好望角返回澳大利亚。7个月里,沃森独自与12米高的海浪抗争,还要忍受思乡之苦和人们的质疑。她在经历了210天和2.3万海里的航程后,完成了孤帆环航世界的壮举,成为有史以来不靠外力援助、独自驾驶帆船环游世界的最年轻水手。

不少反对者说她不够成熟,欠缺航海经验。但沃森父母支持女儿,认为自8岁起开始海上航行的女儿已经做好准备。

大事理DA

杰西卡·沃森是个仅有16岁的少女,但她凭借着敢于挑战自我极限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竟能扬帆远航,独自完成孤帆环航世界的壮举,她具有非凡的胆量和气魄。

沃森父母支持女儿,认为自8岁起开始海上航行的女儿已经做好准备。父母对于女儿的支持和教育,也是杰西卡成功的原因之一。

一材多用

(1)个性;(2)挑战自我;(3)追求梦想;(4)百折不挠;(5)教育。

素材选择与运用之运用合理(上)

“丰富”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具体指“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它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广征博引,纵横开阖”。许多考生为达到这一要求,就大量列举材料而不知优化加工,从而造成材料堆积、没有主次之分,更没有层次感,进而给阅卷老师一种“一团乱麻”的感觉。

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有了“米”,怎样做出香喷喷的“饭”却是厨艺的问题。同理,占有了素材而不知对素材合理地运用同样也写不出好文章。

因此考生在选择与运用素材时,应该采取一些技巧,将素材合理地运用到作文中去。比如“一以贯之”“详略平衡”“正反互衬”“时事经典”“引例结合”等技巧,都是我们平时比较常用的,借用这些技巧对所选的素材进行巧妙的加工与优化,那么呈现给阅卷老师的素材将是“百花齐放”,进而描绘出一个绚丽多姿的“春天”。

一、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也叫深度解读,是指整篇文章只选择一则素材进行多维解读,进而解读出深度,解读出新意。这样的素材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

(1)以人物贯之

解读人物时可从人物的经历、思想、品质、性格等某一点生发,进而联想、类比,联系实际,论述其现实意义。可写成人物评论,亦可写成故事新编。

如《守住心灵的平静》一文思路——

开头:

你,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因为你知道,只有宁静的心灵才能过滤浅薄,沉淀浮躁,才能孕育出不朽的思想,结出精神的果实。

主体:

解读点一:一夜成名,你守住了心灵的平静。

解读点二:莫言效应,你守住了心灵的平静。

解读点三:领奖之时,你守住了心灵的平静。

解读点四:获奖感言,你守住了心灵的平静。

结尾: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灵宁静者虽没有重权厚禄,却有一份心平气和、静心钻研的心境,并凭借聪明的心智和生活的积淀,勘破一些俗事,收藏一些永恒,经营出一片精神的天地。读你,让我读懂了你的人格,读懂了中国传统知识份子对某些精神的坚守,你的平静是这个浮躁社会下的“另类”,仰望你,你是一座巍峨的山。

这段文字,作者采取“总—分—总”的结构,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经历为线索,分解出四个解读点,高度赞扬了莫言面对荣誉守住心灵平静的高贵精神。立意深刻,思路清晰,内容丰富。

(2)以事件贯之

解读事件时考生可从事件的原因、实质、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

如《“莫言热”中一点忧》一文思路——

开头:

莫言获奖,国人“狂喜”,那种憋得太久的复杂感情,一下子释放出来了,当然像这种“狂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然而这种“狂喜”之中,却也有一点“杞忧”,那就是面对这又一个“第一次”,面对莫言这又一个“第一人”,我们会不会又重演一种“模式”,又重蹈那一种套路或是覆辙呢?

主体:

解读点一:莫言会不会又来一轮“地毯轰炸”?

解读点二:莫言会不会又成为一个“戏台子”?

解读点三:莫言会不会成为一个“产业链”?

结尾:

“莫言热”既不要成为历史上常有的“五分钟热度”,更不要异化成近年来那每每都要“抓住”的“难得商机”,更不要因为拿了一个诺奖,于是便忘记了中国文学的处境。如果把莫言的获奖,仅仅当成天上的浮云,一热闹就飘过去了,或者习惯性地看出一点“生意经”来,这样的“国民性”才是真正令人忧虑的。

这段文字,作者采取层进结构,没有把解读的重点放在莫言获奖这件事的效应上,而是从三个角度表达了“莫言热”背后的担忧,从而呼唤国人应理性地对待“莫言热”。立意深刻,思路清晰,说理完整。

二、时事经典

所谓时事经典就是考生在选材时,既要注重选取时事素材,又要兼顾经典素材,时事素材让文章充满了鲜活的时代气息,经典素材让文章充满了厚重的文化气息。在二者关系的处理上,可相辅相成,可正反对比。

(1)相辅相成式

相辅相成式是指考生在阐释一个话题时,所选的时事材料和经典材料属于同类材料,即要么同时为正面素材,要么同时为反面素材。

如《争·不争》一文片段:

莫言获奖,他的作品被肯定,是为我国文学界争光,而那些未能获得文学奖提名的作家却开始了争吵,他们说,莫言的资格还不够,凭什么是他得奖?同是中国人,谁得奖不是为国争光,同胞之间又何必争得你死我活呢?

回望历史,廉颇为了自己在赵国的地位和蔺相如相争,结果差点使秦国趁虚而入;恃才傲物的杨修为争着在众人面前表现,因处处揭露曹操的心思结果惨遭杀害;年轻时的苏轼因争名曾被小人嫉妒,惨遭流放……他们为了极微小的事情争得头破血流,弄得两败俱伤,可见有些东西是不能争的。

这段文字,作者选取的都是反面素材,既有莫言获奖的时事素材,又有杨修、廉颇、苏轼等历史经典素材,这些素材相辅相成,共同阐释了“有些东西是不能争的”的观点。

(2)正反对比式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以史作证,谈古论今,将经典事例与时事热点正反并用,既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

如《不争乃大争》一文片段:

林语堂说:“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莫言获奖本是件好事,却引起了好多人的眼红,那些未能获得文学奖提名的一些中国作家开始了争吵,他们说,莫言的资格还不够,莫言的作品充满了淫秽色彩。这种争吵让拥有几千年传统文明的国人蒙羞。

与此相反,鲁迅也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而他却做出了异于常人的举动——他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说:“我还不够资格。”争与不争,一目了然……

所以,庸人处处必争,而智者则懂得不争。孔融让梨,千古传颂;王老吉和加多宝公司争品牌,闹得两家企业业绩下滑;360和腾讯争得信誉受损;而土豆和优酷,不争则双赢……

短短一段文字,作者选取了莫言获奖遭质疑等四则时事素材,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孔融让梨两则经典素材,正反对比,观点鲜明,论证有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作文 一句古诗的启示作文 开学的计划作文400字 倾听作文600字初中 北京卷高考作文题 社会见闻作文500字 写六一的作文300字 我最崇拜的人作文400字 我的学校英语作文50字 圣陶杯作文大赛官网 关于亲情的中考满分作文 关于雪的作文450字 最好的风景作文600字 少年也有愁滋味作文 各地语文高考作文 我的老师三年级作文300字 一年级优秀作文100字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作文 成功的滋味作文600字 乡村的景色作文400字 哈尔滨高考语文作文 最幸福的一句话作文 留一点给自己作文600字 18年全国一卷作文 描写景物的作文500字 爱就在身边作文600字 关于梅花的作文300字 走过初一800字作文 湖南高考作文怎么写 做灯笼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