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思想界|晦涩艰深的高考满分作文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2020-11-14 12:55:01
相关推荐

记者 | 林子人编辑 | 黄月1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高考满分作文争议与留守女生选考古专业争议。

高考满分作文争议:掉书袋式的炫技写法,值得提倡吗?

8月2日,“教学月刊”公众号发布了“高考满分作文”系列,其中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满分作文以过量的艰涩词汇和哲学典故引起了强烈的舆论震荡和学界争议。

这篇文章的主旨其实并无特殊之处:在从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中,家庭、社会的固有权威逐步解体,但不假思索的批判只会让人们陷入虚无主义,我们应该批判性地继承过去的思想遗产,才能不失去主体性。据网友统计,这位考生在短短的几百字里使用了近20个生僻字和专业术语,引用了近10位哲学家、作家的“名家名句”。

据报道,这篇作文的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两位老师给了55分的高分,最后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点评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由于争议过大,“教学月刊”公众号已删除了这篇文章。

在这篇满分高考作文引起的争议中,时评人曹林的观点颇具代表性。曹林认为,作者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并未完全消化,又染上了炫技和翻译腔的不良习性,“便成了一场文字灾难”:“全文的亮点,也就最后一段最后一句了,其他都是让人费解的典故隐喻,制造阅读障碍的欧化语态,牵强附会硬掉书袋的引用,叠床架屋的复杂长句,完全不想让人读明白的生僻字堆砌,简单道理复杂化的臃肿浮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在他看来,这篇作文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首先,评论文章的语言应该是没有阅读障碍的,应该用平实的语言来传达有深度的思想,让读者能够进入思想之境而感觉不到语言“中介”的存在,然而这篇文章充满了冷僻词汇,给读者造成了阅读障碍和“视觉中断”。其次,这篇作文陷入了炫技性的过度引用误区,引用应该给文章起到点睛的作用,作者能用自己的语言说的话就应该尽可能自己去说,如果一定要引用,也应该引用公共认知度较高的名句,而不是很少人知道的冷僻语言。另外,这篇文章的抽象概念太多,却未能在具体层面让读者理解作者所指的到底是什么。

这篇“哲学概念含量过高”的高考作文也不免会加固人们对“哲学晦涩难懂”的刻板印象。“新京报·书评周刊”的评论文章认为,“晦涩”的确是我们对部分哲学作品的观感,但许多以作品高深难懂闻名的哲学家本人,其实也是希望能够把思想表达得清楚明白的,比如康德就在《纯粹理性批判》序言中提出自己已经修订了之前一些版本的一些“晦涩之处”,坦承自己不具有“明确地表达”的“天赋”。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哲学的“晦涩”是因为他们本身具有特殊的哲学理念和思维框架。另外,在有些情况下,外国哲学著作的中译本保留一些“翻译腔”也是合理的。

尽管如此,文章作者认为“表述清晰”“简明易懂”依然是我们写作的重要原则。这是因为表达的清晰和内容的高质量之间有着明显的正比关系,也是因为表述清晰是建立学术共同体、更好地与学术同行分享交流思想的前提条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陈嘉映在接受“新京报·书评周刊”采访时表示,这篇高考作文虽然算不上是一篇好文章,但他赞成给一个比较高的分数,因为这篇作文与当下流行的作文套路不同,有值得鼓励的地方。他认为“炫技式写作”是绝大多数写作者都要经历的阶段,要克服这个毛病最重要的是多读好书,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

《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吴丽玮则认为,我们不应过多苛责这篇高考满分作文的作者。说到底,这是一篇在短短四五十分钟时间里写就的一篇应试作文,高考作文的写作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千字左右,在紧张的考场上能用如此有限的时间撰写一篇立意文字都不错的作文势必有平时的大量训练和对“拿高分”的功力考量。高考作文是为展现考生语文能力存在的,不需要考虑传播的价值。虽然这篇满分作文生词和用典过多引人诟病,但正如作家马伯庸所说,“这些生僻词、生僻典故和生僻表达都用对了地方”,这就是考生实力的体现。吴丽玮认为,更长远来看,眼下的这场争议对这位18岁的主人公来讲或许是件好事,它能促使这位年轻人反思自己,并在未来锤炼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在其个人微博上撰文指出,公众应该以更慎重的态度看待高考作文。他认为,虽然作文的评价有主观性,但高考作文阅卷有相关的制度制约,为求公平性阅卷评分必须有统一的标准,网民指责阅卷组的水平有妖魔化高考的嫌疑。他同样认为,高考作文考的是书面表达能力,和普通写作是有区别的,是在特定情境下的规定性写作。无视这个前提,许多对高考作文的批评就没有意义。

另外,温儒敏批评了任意将高考作文放在公共平台上公开讨论的做法:“高考阅卷评分应当有保密性,所有参与阅卷者均不得向外透露阅卷情况,这是纪律。这次浙江满分作文第一时间在刊物上披露,是违规的。坊间每年都有很多所谓‘满分作文’的书,其实大多数是假的,是卖书的噱头。”

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系:利义之辩外,我们要如何看待考古专业?

日前,以676的总分成绩获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因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许多网友劝说她不要选考古这一冷门专业,有一条高赞评论是这么说的:“到就业的时候就哭了,分分钟教你做人。”言下之意是,作为一个家境贫寒的留守女孩,选择一个更容易就业、有更高经济回报的专业才是正路,考古学这样缺乏“钱途”的冷门专业并不适合家境不好的学生就读。

8月2日,钟芳蓉在微博上回应争议,称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樊锦诗的影响报考了考古专业。她这一充满自信的回应得到诸多大学、文博机构和考古专业人士交口称赞。为了支持她对考古专业的选择,多个省份的考古和文博机构为她送上考古图录画册、博物馆文创产品等厚礼;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节目组对她发出邀请,在本科四年的假期里她可以作为节目组的特邀成员前往全国最重要的考古现场实地体验;出版了敦煌研究院前院长樊锦诗口述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的出版社赠予她有樊锦诗亲笔签名的书和寄语,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一时间,这位刚刚结束高考的女孩成为整个中国考古圈的“团宠”,也让考古学这个不太被公众了解的专业走到了聚光灯下。在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看来,钟芳蓉报考考古专业得到如此多的公共关注,主要还是因为她是一个典型的寒门贵子,她的专业选择涉及敏感的“利义之辩”的问题——一个有选择权的人,到底应该遵从本心,还是选择利益?

在接受《中国妇女报》采访时,蒙曼表示,当下能够出现这样的辩论,本身就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她发现,在她所教的学生中,每年至少60%的学生都是以第一志愿进入历史系的,而且比例每年都在增长,“今天的社会允许这样的个性选择,也确实有很多学生奔着热爱而来。”钟同学本人能够淡定地说出“喜欢就够了”,反映的是整个社会观念的进步。另外她指出,把“前途”简单地等同于金钱,是一种非常狭隘的观点——当一个人真正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是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蒙曼劝告公众不要给钟同学造成太大的压力,一定要尊重她的选择权,如果她在日后的学习中发现自己喜爱的东西是别的,转变方向也是可以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另外,蒙曼认为“考古学不适合女生”的说法也是不准确的。她在与一位从事水下考古的学者交流时得知,水下考古其实特别适合女生——水下考古需要背着氧气瓶潜入水中,由于女性耗氧量相对男性较低,女性的水下探索范围会比男性大很多。她鼓励种芳蓉“永远能够有这种从容的态度,安了,就在这儿待下去,不安了,就寻找新的能让自己心安的地方”。

微博大V@PITD亚洲虐待博士组织 刊登了一位匿名考古学专业毕业生的投稿,劝告当事人和公众都不要被眼下的鲜花掌声冲昏头脑,要看清考古专业的现实。投稿者指出,考古专业的就业机会的确有限,且很难转行,公共部门和事业单位虽然提供就业岗位,但竞争极其激烈。与此同时,中国考古领域有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部分地方考古所在招聘时明言“限男生”,尽管考古专业整体上女生多于男生。

这位投稿者称自己并不是一味泼冷水或盲目劝退,对TA本人而言,“田野考古可以满足一切关于苍茫历史和诗意人生的一切想象,哪怕是那些写不出论文和熬夜拼陶片、看无聊的陶罐类型式的夜里,我依然能从字里行间获得其他任何东西所无法传递的、跨越千百年依然永恒的触动。”但TA想提醒对考古学有兴趣的年轻考生不要过度浪漫化考古学,要看到这个专业的优缺点,谨慎选择。

客观而言,考古学的确不是一个有丰厚物质回报的专业。剑桥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士布赖恩·费根在《考古学与史前文明》一书中专门开辟“成为考古工作者”一章,向读者介绍了考古工作的要求和职业发展选择。他认为,要成为一名考古工作者,性格品质和学术资格同样重要,“因为考古工作者从来都不会成为富有的人。”考古工作者需要具备一系列素质:对考古和历史专业的热情和献身精神、耐心、关注细节、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不惧琐碎工作、组织技巧和人际关系技巧突出、遵守考古学伦理。

费根坦言,当下不是做学术考古的好时机,因为资金的缩减,此类工作机会正在萎缩。在北美地区,政府和私人部门正在吸纳大量考古专业人才,特别是文化资源管理和公共考古这两个领域。对这两个领域感兴趣的年轻人可以去政府部门工作,或为一些从事文化资源管理的组织效力,“这些组织可能是隶属博物馆、专科院校、大学等的非营利组织,也可能是完全由私人操作、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

费根认为,考古专业的目的不是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专业考古学家——在他教过的几千名学生中,只有几位成为了职业考古工作者,其他人分布在各行各业——而是培养了解考古学的价值、对历史有兴趣和敬畏之心的“通识公民”。在了解考古学和它的价值与成就后,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它能够以何种形式融入自己的生活,比如在旅游时能够更好地欣赏旅游地的历史和文物。事实上,就算你不想成为一名专业考古工作者,也可以以某种形式参与考古工作。在费根看来,考古工作非常依赖业余考古人员的贡献,他们为考古学带来了许多重要的技能。他本人就曾与会计师、建筑师、摄影师、艺术家、珠宝商和农业专家合作过。“你所拥有的才华是有价值的,所以不要轻易接受‘不’。”

参考资料:

浙江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侮辱了语文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M0MjA0Mg==&mid=2650744549&idx=1&sn=0c61bff2bbd855064d13a901730b899f&chksm=beac4f9089dbc686382db54a74cf4c47b9a5c1d08f5c1ed61c7ad954dd26afcdd552676be025#rd

“晦涩而深刻”的满分作文,是如何误解了哲学?

https://mp.weixin.qq.com/s/x7DwrJhkbq37wkjN3QNE6w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别用文学的标准苛求它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Tc5MTU3NTYyMQ==&mid=2650744958&idx=1&sn=3dbd99880cf2d0920782db7159391168&chksm=5afd39546d8ab0424d645c10448d2995faa8ab3b8a2d2679658af52ec9817494ac852915e781#rd

钟同学,蒙曼老师给你打call

http://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08/04/071330.html

留守女孩高分报考古系引质疑:“考古工作者从来都不会成为富有的人”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778145.html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成长中的快乐作文600字 关于理想的作文开头 我也能作文 过端午节作文 周记作文450字 一句名言的启示作文450字 以散步为话题的作文 西游记作文100字 老师您辛苦了的作文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作文 关于青春的作文800字 我的妈妈作文400字四年级 期中考反思作文 关于龙舟的作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写风的作文 暑期生活作文300字 三年级作文写水果 我的作文450字 小学二年级作文放风筝 作文400字以上 云台山作文600字 写人的好作文500字 柿子怎么写作文 三年级作文介绍一本书 习惯作文 作文摘抄 作文什么的滋味600字 责任和义务作文 myteacher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