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上热搜背后 是全社会对极端竞争的焦虑

2020-11-14 15:00:01
相关推荐

大家好,这两天浙江省2020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起了很多朋友的热议。文章到底说了一个什么事儿,其实之所以这篇文章那么的难以理解,除了引用了很多名人名言又不加以解释外,最关键的还是他把很多生活的常用词故意的换成了一些晦涩名词,以此来显示高级。

比如这篇文章的开篇一上来,现在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的传统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听起来就不太像人话,但你把常用词嚆矢唤为开端,滥觞换回发源起源,你再读现在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开端,发源于家庭与社会的传统期望,正在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虽然依旧难懂,但起码听起来顺畅了不少,符合了我们一般人的阅读习惯,这种方式在后文中比比皆是,体会不说体会要改成体认等等,我很佩服这位同学能够花这么长时间记住这么多的生僻的词和字,但如果你写文章的本身的出发点不是让别人理解你在说什么,而是故意设置障碍,让别人理解不了你在说什么,这本身不就是本末倒置了。

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先生曾经喊出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本身的出发点就是过往的汉字过高的学习成本,断绝了底层大众学习和学会的可能,成为了愚民政策的帮凶,使得知识始终掌握在有钱有势人的手里,所以才要大力的推行白话文,就是让知识不再晦涩难懂。

当然我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一篇高中的作文拔高到这种程度,我只是想说我们应该抵制那种所谓的高考加分班,专门会去鼓吹这些让大家去背这种生僻的词,这样的一种加分的策略,我们纵览一下全文,把它的中心思想的梗概抽出来。

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的振翮,简单的翻译就是我不希望太早的按照社会的规范去生活,我希望能够坚持本心,勇敢的做自己。但是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批评过去否定一切,从而陷入所谓的虚无主义的陷阱。

我们之所以现在认为自己一个人就能做出任何的事情,是因为我们缺乏阅历,所以才那么傲慢,实际上人不可能离开社会和家庭独立的活着,所以我们在追求自己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的否定传统的观念,有批判性的看待问题,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等等。

这么翻译过来是不是好懂了一些呢?但是这时问题就来了,你要是用白话去说的话,别说拿满分,拿高分都难。其实体现自己的写作水平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说我加强我文章的思想性,我用我严谨的逻辑去论述一个不太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观点,或者说是有悖于我们常识的这样的一个观点。

但是你敢在高考中这么干吗?反正我不敢保不齐阅卷老师一句三观不正就把你打回原形了。所以高考的议论文我们只能把范围限制在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去试图写得深刻,所以高考的作文培训班一般都会怎么教你,他会告诉你你要渐进式的写法层层递进。

这篇文章也是这么干的,只不过它递进的每一层都想办法插进了一些名人名言,让你难以理解罢了,所以我不太认同网上的一些人说这篇文章是百花齐放的结果。我反倒看到的是当说人话需要戴着镣铐跳舞的时候,逼不得已让一些孩子为了高分走上了另外一条邪路,所谓的加分性的写作,递进结构、名人名言、生僻的高级词汇全放到一起,出来一篇经典的满分作文。

可这个问题就跟之前施一公先生说“本科生的论文都是学术垃圾”一样,讨论来讨论去,大家还是发现问题无解,因为问题不在阅卷的老师也不在学生,这是一个全社会达成的评价共识。现在人聊起过去的八股文,总说这是断绝人才的恶政,可实际上哪有这么多天才让你断绝,读书人求个功名,求个机会,自然是不想多年的寒窗苦读,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最好评价体系规定的清清楚楚,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竞争机会,成百上千的人就一个主题的写文章,那自然就会有成百上千个差不多的文章,考官你说这篇好、那篇不好,这篇分高一点,那篇分低一点,总要求个依据、求个标准,明清推行八股文,并不是说那时候的人就比唐宋时期的人昏庸,是一个东西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的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最终呈现的就是八股文,这么一个东西说白了还是求六个字,公平、公平还TM是公平。

这位考生说实话我真的挺佩服他的,完全没有阴阳怪气的成分在里面,就在高考这么大压力的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在极短的时间里写出这样的文章,说明平时花了很大的心力去积累和练习组合这些素材,我也相信阅卷老师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用满分对于他的这种努力给予的一种肯定,毕竟不是谁都会在作文上花这么大的心力,我们与其去讨论这样的文章的好坏,我们不如去细细的品品这件事情可以爆火的背后所渗透出的一种全社会的竞争焦虑。

那些奔走呼喊对其他考生不公平的声音,势必会让作文的考试更加的内卷化,整个评价的标准会更加的谨小慎微,进一步的向着现代的“八股文”去迈进。这样的过分竞争的局面中,每个人的安全感、幸福感都在降低,但我们却无能为力。论及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我特别想说差异化竞争,但当我看到了前一段时间日写5000首诗的才女,小学就解决癌症问题的天才后,我又把这个话咽回肚子了。因为我也很怕差异化的竞争发展到最后变成了美国那种底层人民快乐教育,上层人民精英教育的极端分化,所以我个人能想到的就是当我们在体制内带着镣铐跳舞时,一定要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我们的努力是为了更好的选择,而不是把这一切视为一种荣耀,发展成孔乙己那种说回字有四种写法就骄傲不已的模样。当我们抄起海德格尔之时,不是为了拿他的棺材板去砸人去压人,而是真的想听听他在说些什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大树作文 天气的作文 优秀高中作文 英语五年级作文 英语作文100 外婆的作文 付出作文 家庭英语作文 电影英语作文 英语电影作文 生物作文 作文的语言 英语作文 梦想 手抄报作文 再见作文 爱是作文 五年级作文下册 作文看见 的滋味 作文 作文素材小学 初中作文500 矛盾作文 珍贵作文 七年级的作文 特别的 作文 作文60字 书信的作文 走过...作文 田园作文 小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