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今年高考作文难?该怎么写?泉州五中 七中名师们这样说……

2020-11-14 19:05:01
相关推荐

2020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

福建今年考的是这个——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来来来,说说看

这道作文题你觉得难不难?

有网友惊呼好难!

高考作文题命题的特点如何?

难度很大吗?

该从什么角度立意?

反映了怎样的考查方向?

如何才能拿高分?

冷静!稳住!

我 们 能 赢 !

泉州一线名师告诉你答案!

作文解析来啦

“反套路”重素养 聚焦理性思考

泉州五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张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命题体现了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综合了2015、2016年全国II卷作文题的权衡比较类型和2019年全国I卷高考题的情境任务形式,但内核依旧是关注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选材新鲜,由之前的现实生活转向古代人文故事,避开了今年最美逆行、劳模精神、美育体育、命运共同体等社会热点,又暗中指向有关“人才”的热点话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反套性。题目主要聚焦理性思考和思辨探究等科学精神,也关注基于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

作文材料提供了齐桓公任人唯贤、鲍叔伯乐识马、管仲忠诚尽责的故事,后面是孔子和司马迁对此的评论,两者分别侧重于肯定管仲、鲍叔。题目要求考生就此三人作出权衡选择,被谁触动最大?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读书会上发言。

立意角度是开放的,既可以齐桓公的角度,可论述领导者要胸怀宽广、不计前嫌,任人唯贤,才能成就大业;从鲍叔的角度,可论述伯乐要不计私利、审视度势,善识千里马,方可造福国家;从管仲的角度,可论述人才恪尽职守,既报知遇之恩,又可成就自我。

考生审题时,必须从材料真实情境出发生发议论,应该权衡选择一人进行理性分析。班会暗含发言身份为中学生,而对象为同班同学,要有适当的交流意识;“读书交流会”暗含“读后感想”元素,需要个性表达和感受抒发。

考生如果想勇夺高分,还需要注意学会多维比较、辩证分析:

一是人物与人物比较。不能就某个人物单维阐述,而应该廓清三人或者两人关系,在人物比较中理性辨析,为什么他对你触动最大?

二是观点和观点碰撞。应适度回应孔子或司马迁的偏向性“评论”,作一些思辨探究,比如你选择管仲,就可能需要对司马迁观点作些反思,并合情合理地表达。司马迁的看法有何合理之处?但为什么还是管仲对你的触动最大?有何理由?三是古今比较。古人的格局、思想价值,再当下有什么可启迪之处?当下又有什么矛盾的特殊性?进行多维思考。

体现“立德树人”核心价值导向

泉州七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吴锡芳

今年命题依然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命题以齐桓公、鲍叔、管仲之间的历史故事及评价作为材料,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任务指令突出应用性写作能力考查。命题体现“立德树人”核心价值导向。

试题回避时事热点,回归新材料作为内核,一反宏大叙事,从中华历史故事中挖掘材料,立意更为经典,更具有历史关照现实的特点。

材料着眼于文化的历史溯源,也着眼问题的现实呈现。材料中齐桓公、鲍叔牙,他们都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大局。齐桓公不计前嫌,求贤若渴,知人善用;鲍叔举荐贤人,胸怀广阔。而管仲作为历史上有一定争议的人物,他理性选择明君,大展才华,任内大兴改革,注重经济和农业发展,富国强兵,成就齐国的霸业。他们的品行、格局、人格境界、为国为民的情怀,不仅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展现独特人格魅力和思想价值,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其精神品质值得我们敬仰与学习。试题的材料围绕一个关键性词语“选贤任能”,从“小我”走向“大我”,引导学生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深入思考人生追求与使命担当。

试题是开放的,有助于启发考生进行多元思考。不同人物蕴含着丰富的视角和层次,考生可以任选一位他感触最深的人物来作为读书讨论会的分享主题。考生可以从鲍叔的举荐贤人、甘居下位、不计私利的崇高品格来立意,也可从管仲投靠贤君、匡扶大业,舍弃小德、小节,成就普惠天下之大仁来立意,也可从齐桓公志向高远、开阔包容的气度来立意。只要学生善于分析材料,找到合理的立论点,展开分析与阐释,就会是一篇颇具独立思考力的文章。

在写作任务方面,试题要求写一篇班级读书会的发言稿,对于发言稿学生并不陌生,在今年的各地几次模拟试题中多次出现,只要考生注意特定情境是班级读书会,暗示参加对象主要为本班同学,写作贴近这一对象群体,得体地阐述自己对人物的认识与思考,并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论述。同时,文章是用于专题讨论的发言稿,自己的思考要做到有针对性,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论证符合逻辑,语言通俗易懂即可。

总体上看,今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立意难度不大,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主要看考生能否对材料进行深度思考,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有价值的阐述。

美美与共 构建新时代人才观

泉州七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罗浩

今年的作文命题依旧把握时代脉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对应用写作能力的考查。这与2015年语文全国2卷的“谁最有风采”作文命题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体现多元的价值取向外,本次作文更强化了识人用人的实用功能。行文前考生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作文题所给的每一条信息,全面完成写作任务。

一是析背景,明意图。“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这是写作背景,为考生提供了真切和集中的思考、立意视角。由点带面,是对传统文化特别是用人观的一次集中体察。材料和平时课堂上讲析的《烛之武退秦师》、《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篇章中关于识人用人的部分是贴切吻合的。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重在积累、赏析和思辨,平时同学们总感觉成绩提升较慢,不易坚持,其实高考就是对综合素养的一次集中考查。所以同学们不要急功近利,要有润物无声的决心和坚持。任何材料都是表象,考生要能透过事件本身看到命题者核心的思考。可以讨论的观点很多,可以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高山流水觅知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立意行文,但归根结底还是社会主义人才观。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常常会遇到选人信息不对称、用人能力不匹配等问题。高考作文首先是价值观的体现,但是经过培训的考生往往容易言行不一。离开了对生活实践的认知,空有情怀而没有实操预设,如幻妙的空中楼阁,最终败给现实。将来作文应该会更倾向于对实践力的引导。

二是懂权衡,做选择。“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权衡要搭架比较平台,才能体现出“最”的意味来 。因此先有“权衡”,然后“选择”。管仲:能力强魄力足。鲍叔:知人更知己。齐桓公:不拘一格,任人唯贤。“事业成功,三人缺一不可,抓住实际生活中最难能可贵的品质或能力行文。考试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特质来写。从举荐者到决策者,再到执行者,考生对这些角色在各环节当中的重要性各有不同的理解,这其实反映出来的是我们同学平时对自我核心能力的一种认知或追求,唯有有感而发才不致于无的放矢。

三是识任务,会升华。“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考试要体现文体特征,预设场景和对象,相信这一类应用写作各校都做了比较具体的训练。但要注意,任务驱动型作文不能由此及彼,借题发挥,联想生发开去就不回来,必须始终围绕该事件展开讨论、立意。发言稿要口语化、场景化,观点要鲜明,避免无效信息,事例要概括凝练,避免大段举例。在逐渐要求私人话语写作的今天,考生不生产思辩,只做素材的搬运工的美好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除了核心主旨外,还需要进行升华。三人都是智商极高之人,但是只有合力才能创造奇迹。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少,但是能够拥有团队意识才更可贵。人文学科最大的目的,无非也就是帮助人,成全人。这也是对主旨的升华。

更多解析

慧泉 摄 来源:厦门晚报

孙绍振:著名学者,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下为孙绍振教授点评↓↓↓

每年高考作文命题一出,便有诸多人士参与评论,或者炒作,但是,浮光掠影的感想,大而化之的空话,多于真知灼见。原因在于,就题论题。许多高谈阔论,于考生几乎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与考生今后发展的关系不大。因为不管题目如何,考生已经别无选择。真正到位的评论,不仅限于评论考题,而且顾及考生如何应对,使之发挥最大的潜力着眼。二十多年来的评论作文题,应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不要满足于对考题空洞赞美,或者评头品足,吹毛求疵,实事求是地说,高考作文命题的封闭性和开放性,核心价值观念的导向性,这个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了。当前,评论要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在此基础上,把切实帮助考生把十多年来的生命的积累充分发挥出来,应该是当务之急。

2020年全国语文高考一卷的作文题,被多数省份采用,不是偶然的。总的倾向是议论的导向性更明确了。这一点很值得欣慰。

表面上看,题材仍然是感性的故事。但是其中的潜在思想含量相当深厚。当然,也不排斥一些考生偏于抒情,但是,一味抒情,可能流于空洞,相当的智性的素材支撑,是必要的。

管仲和鲍叔牙的本是朋友,分别为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实际上成为敌人。管仲阻击小白,射中其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小白最后胜利即位为君,。管仲成为失败者,鲍叔不但没有为难管仲,反面推荐管仲,说要成霸业,非管仲莫属。让齐桓公的小白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

题目的好处在于。第一,这里有着传统的文化的核心观念:国家大业成败高于个人名利,第二,除了其它的要素以外,人才的竞争是决定成败。第三,这不仅是古代的,而且也当代国际国内竞争的规律。

题目要求从管仲、鲍叔、小白三个方面,选择一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为文来说,最容易立意的就是从鲍叔方面出发。确立励志性的主题,着重其道德品质的高贵,第一,出于国家大业,没有为难失败的敌手,第二,推崇其才能在自己之上,第三,保举其掌握大权,自己甘居下位。要这完成这样的主题,如果仅仅作抒情式的赞美,或者引用一两句名人名言,那是不会太出色的。更高的要求乃是按照这个主题盘活自己的十多年来的知识库存。首先就是疏理出同类的故事,例如,苏东坡和王安石,两人在政见上是对立的,一个坚决的改革派,一个反对鲁莽改革,带来负面灾难。但是,二人从人格上仍然互相尊重,保持友好关系。当然王安石没有鲍叔那样的博大的胸怀,当皇帝要启用苏轼的时候,王安石是阻挠的。有了诸如此类的事例以后,再用抒情笔调,诗化的语言把自己的主题在结尾处突出一下。这样的文章,也许就有一定的竞争力。

为什么只能说有“一定的”竞争力,而不说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这还不算很深刻。高考是一种竞争机制,参加考试的最高目的,不是及格,而是要出格,故为文不能满足于一般的自圆其说,而要更深刻,更的智慧,甚至更雄辩。故在立意行文之时,在盘活自己的知识储存,要争取比之一般立意略胜一筹。在这里,应该有思想方法的考究。单纯从论点到论据的线性的思路,不可能是很深刻的,要深刻就要进一步提出问题,揭示矛盾。为什么像鲍叔这样的无私的人数千年来,极其稀罕,甚至连王安石都不能及呢?

因为人才竞争,目的是个人的胜出,在于超越对手,对手越是失败越能证明自己的高明。在获得胜利以后,却主动承认己不如人,说明什么呢?他的竞争目的不是个人的胜出,而是国之大业。个人的才智高低,与国家大业相比,微不足道。在思想的高度上,在品德上,极其高贵的才能达到这种境地。而一般人,哪怕是很有才智的人,是很难这样精神超脱的。

光有讲道理是不够的,要使文章有血肉,文气蓬勃,深邃雄辩,就需要盘活与鲍叔相反的事例。比较现成的就是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二人本是同学。庞涓出仕魏国,担任魏惠王的将军,感到才能不如孙膑。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也就是非常凶残地挖掉了他的膑骨,还在他脸上刺字并涂墨。但是,后来孙膑的才智,还是被齐国的田忌发现了,而且受了重用,留下了田忌赛马典故。在赛马中,田忌的马上、中、下三等都不如对手。孙膑教他比赛之时,以下等马和对手的上等马,以上等马和对手的中等马,以中等马对与对方的下等马。这样下等马肯定输了,但是上等和中等则肯定赢。后来齐威王敬之以师礼。

从鲍叔的角度立论,素材主旨就是歌颂他的,顺向思维,以鲍叔立论,可能是占大多数。但是,同类竞争就比较激烈,难以取胜。要胜人一筹,就要别出心裁,从齐桓公的角度立论,这样,至少也许令阅卷教师眼前一亮。

作为国君,对于原本是对手,差一点要了他的老命的人才,如何处置?齐桓公居然是放手使用。没有这样的魄力,他就不可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最名符其实的霸主。要说明这种唯才是用的道理,光有议论可能是单薄的。最好还得有历史事实,例如,唐太宗和魏征的关系,魏征本来是李世民的对手李建成的部下,多次建议李建成杀了李世民。等到李世民胜利了,魏征成了阶下囚。李世民问魏征,为什么要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魏征很坦然地回答,如果他听了我的话,这时坐这里的就不是你了。李世民看出魏征有远见,乃放手大胆地使用他,甚至忍受他当面顶撞。就是这样,造成了中国历史最辉煌的贞观之治,唐太宗成为一代明君,魏征成为贤臣的楷模。

以上这些素材,绝大多数是课本就有的。关键就在于两点,第一,选择与论题一致的素材,大刀阔斧地省略。第二,选择与论题相反的素材。从正反两个方面,将论点作层次性的深化。

从管仲的角度立论,也一样,既你放手使用,我就大胆作为,不但有成功的政治军事实践,还留下了自己系统的治国理论的《管子》。

命题中,有一个要求,可能被忽略。那就是要求写讨论会的发言稿。这里有两点不可忽略。讨论会发言,如果所说与他人一样,则完全白费,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其实,既然是讨论,就要有评论的对象,要设想可能出现的不同见解,发言稿要有针对性,最好要有点锋芒。这时,有些口语,有些率性的语言,就更好,一般四平八稳的话语,是没有现场感的。

如果是你会如何写?

【来源:东南早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植物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500字 作文题材 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 小标题作文 温暖 作文 爱的作文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我的假期英语作文 春游作文 想象作文 初二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 写事的作文600字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宽容作文 写人写事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书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作文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