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今年高考作文怎么写?看东中师生同题演绎对“人生”的仁智之见

2020-11-14 21:00:01
相关推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什么样的体验与思考?”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以“人生”入题,本报特邀请省特级教师、东阳中学惕吾文学院院长陈益林及其学生华亭瑜予以同题演绎,展示新时代两代人对人生的仁智之见。

世间安得三全法

□陈益林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面对爱情与佛法之冲突,仓央嘉措处大无可奈何之境时作如斯浩叹。

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岂止爱情,个人理想、家庭期许、社会定位之间的落差或错位,也曾经困扰了古今中外多少人士!贾政、贾宝玉父子的势同水火,清兵卫与家长、老师间的爱恨情仇,陆游“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悲愤,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愁郁……如此人间憾事,不胜枚举!

世间安得三全法,让个人理想、家庭期许、社会定位三者和谐共振?

在纲常礼教盛行的古中国,父母的绝对权威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常畸变为“爱”之“害”。多少有个性有才华的年轻人,本可以像雄鹰一样翱翔人生天宇,却在家庭的淫威下,被迫剪掉羽翼,沦为三尺屋檐下的凡俗鸡鸭!痛感于此,100多年前,鲁迅先生写下雄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提出父母应当“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但传统的因袭和惰性影响太大,尽管新中国成立已七十多年,改革开放已四十多年,现在依然有一些父母总以高子女一等的家长自居,喜欢对孩子的理想、前途指手画脚、包办代替。如果遇上这样的父母,作为孩子,该怎么办?千万不能采用离家出走、弑父伤母等极端过激行为。孩子可以给父母写信沟通,或者借助学校领导、老师的力量,德高望重、明理通达的亲友帮助,来达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双向理解。

应该承认,在鲁迅先生等文化启蒙人士的呼吁努力下,在新中国各届政府的宣传指导下,中国的许多家长正不断变得开明通达,他们不但是孩子的父母,还愿意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但在过分强调个性、“父母是祸害”等错误思潮影响下,不尊重父母,唯我独尊的意识在一些孩子身上开始流行。伪潇洒、伪个性充塞头脑,“这山望着那山高”“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就业观,只图个人一时痛快,罔顾家国责任的做法,祸害了不少年轻人。“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有这么一说。正如风筝,如果完全挣脱线的引导 ,就会落入最不自由的毁灭之处。不敢说父母走过的桥一定比你走过的路还长,父母吃过的盐一定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但父母的人生经验和教训总比孩子多得多,孩子在规划自己的人生前途时,多听听父母的建议,一定是有益无害的。如果在父母的指导下,孩子自身的抱负与家庭的期许完全合拍,那更是人间美事。

在中国封建时代,个人理想与社会定位之间常会出现巨大落差和错位。英雄无用武之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这是中国古代众多仁人志士共同的感慨。僵死教条的计划经济时代,专业不对口,却不得不违心地困守在一个单位,吊死在一棵树上,此类现象,时有所见。而应试教育占上风的当下,兴趣不对路,却不得不为追求“全面发展”、总分提高而去与千军万马同挤一座高考独木桥。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不满现实,却敢于打破常规、改变现实的人;一类是不满现实却能够调整自我心态,逐步适应现实的人;第三类是不满现实,却无力改变现实,又不愿接受现实的人。当个人理想与社会定位发生冲突时,千万别做第三类人。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我们也有理由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君不见,大学转专业、多学位机制越来越彰显人性化,给专业对口、多元发展提供最大便利?君不见,人才自由流动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树挪死,人挪活”,如果工种与专业发生错位,真有本事,完全可以跳一跳槽,找到更能施展本领的去处;君不见,各级政府不断推出留才、引才、用才新政,给人才发挥特长创造最优环境?

毋庸讳言,在急剧变化的时代里,个人理想、家庭期许、社会定位三者之间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但就总体的社会趋势而言,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民智日益开化,青少年心智的不断成熟,家长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国家人才机制的不断完善,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个人理想、家庭期许、社会定位和谐共振的三全之法,让个人幸福、家庭安宁、国家兴旺的美好梦想照进现实!

怀他人之期许,书自我之人生

□华亭瑜

博尔赫斯曾言:“无论命运多么漫长,它终将反映于一个瞬间,那就是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诚哉斯言!面对自我的定位,个人与家庭、社会的期望难免产生落差与错位,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唯有怀他人之期许,同时执掌自我人生的画笔,方能创造人生辉煌,与时代同频共振。

人是社会性动物。约翰·邓恩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扮演着个人追求与家庭、社会预期影响下的双重角色,如何面对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角色错位便显得尤为重要。于我而言,过分张扬个性、执守自我只会陷入个人的“理想蜜罐”无法自拔,而一味依从他人期许却又不免沦为闻一多笔下“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唯有心怀他人期许,同时掌好自我人生的舵,才能在自我与他人的期待中取得平衡,行稳致远。

怀他人之期许,超越个人与社会的落差,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爱因斯坦说:“人只有奉献于社会,才能找到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人生的意义。”正是深感他人期许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武汉前线医生黄霞毅然写下“我已躬身入局,势要共渡难关”的请战书,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留下“躺下是敦煌,醒来还是敦煌”的佳话,文物修复泰斗李云鹤潜心十八载只为中国文物再现光芒。凡此种种,无一不在向我们揭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个人与社会期许固然存在落差,但通过超越自我、奉献他人,我们同样能获得“中流自在心”,有“浩荡风光相候”。

然而,他人之期许固然对个人发展有重要意义,但当“角色错位”演变成了“角色捆绑”,难免会成为实现个人价值的掣肘。从眼科医生陶勇被病人乱刀砍伤,到武汉义务送药人吴悠反被诬陷“卖药赚差价”,再到家人“望子成龙”式的期许与教诲,过高的社会预期将道德责任异化为强制性的捆绑,使这些人俨然成为穆齐尔笔下“被推向山峰的人”,这是对个性的泯灭,对人格的戕害。

因此,心怀他人期许的同时,我们更要正视“期望错位”,莫让社会期许动摇了个人对理想的坚守。“我与我周旋久矣,宁做我。”陀思妥耶夫斯基不顾他人谣诼,毅然写下《罪与罚》抨击黑暗;塞万提斯屡受非难,仍矢志不渝地写下《堂吉诃德》彰表心志;陆放翁屡遭贬斥,仍心系苍生,坚持北伐。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不为困境所动,不为他人议论所移,立足于个人的人生坐标,为生活这部作品写下生动脚注。

由此观之,无论是心怀他人期许,还是书写自我人生,归根结底都是要在期望的“错位”中找到平衡。与其在“角色错位”中苦苦徘徊、犹豫不决,不如正视落差,将落差转化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原动力。从本质上来看,他人期许与个人理想并无根本性的矛盾与对立,关键在于如何将个人追求融入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唯有将他人之期许作为心中的“度量衡”,并始终保持着自我的正确航向,方能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他人与自我的二律背反中行稳致远。

“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米兰·昆德拉之言犹在耳畔。面对个人追求与时代发展的双面命题,何以傲立潮头而岿然不动?唯有怀他人之期许,书自我之人生。

【来源:东阳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三卷高考作文 从那以后作文 游北京作文400字 描写打雪仗的作文 滑雪作文200字 故乡作文800字高中 换个角度看问题作文 以时间为话题的作文 我的城市我的家作文 西游记作文600字 社会实践作文800字 做时间的主人作文 冬景作文500字 关于玩雪的作文 myfather英语作文 有你真好作文开头结尾 写邓稼先的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开头结尾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给我一双翅膀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800字 我的家族日语作文 学习的目的作文 故乡的春节作文 什么真了不起作文 走过那个拐角作文 记事的作文400 满分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我的新年计划作文 快乐的假期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