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议论文写作提升技巧:如何运用事例材料进行论证?

2020-11-15 18:00:01
相关推荐

论述类文体,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议论文,是高考语文作文考查的重点,近年来,年年考的都是议论文。要想写好议论文,如何运用材料事例进行说理是非常关键的,而绝大多数同学都不会运用事例进行论证或者说理,这是同学们作文不能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学们写议论文最常见的毛病有两个;一是有引用无论证,有事例无说理;二是话题材料作文,话题材料不用。

“有引用无论证”是说,作者在行文中想到了引用名言,然而,这个引用,究竟同你写的文章有何联系,却思考不周到,不加解说和论证,于是,引用孤立地穿插在文中,同文章油水分离。

“有事例无说理”,也是说这个毛病,例子归例子,文章归文章,同样是离皮离骨,油水不相融。

至于“话题材料不用”的毛病,更是屡见不鲜,尤其是平时所进行的作文训练,撇开材料另起炉灶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不少学生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人家提供给你的材料,是你立意、构意、为文的基础,是你写文章的根本立足点和起跑点;我们写文章,就是完全按照人家所提供的材料,去寻觅和拓展自己的文思,去理解、挖掘深层内涵,去创造自己的文章。

先秦诸子的文章在运用事例说理方面是非常严谨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以前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吕氏春秋》中的《察今》在如何运用事例进行说理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很值得我们学生尤其是参加高考的学生学习和借鉴。

请先看原文: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2020高考状元笔记英语 高考状元提分笔记·英语 高三复习笔记必备资料词汇手册满分作文手写文科理科英语¥56淘宝月销74购买

请看原文的引证技巧:

1.循表夜涉

第一步,引用寓言事例: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水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第二步,从“察今”角度解说寓言——时间发生了变化: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第三步,立足上述解说而联系实际: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因为)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第四步,据此而深入一层议论,从而推出“察今”之观点: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备考2020作文素材高考版月刊第1辑第12辑第11辑作文素材高考2020高三高考作文素材2019最新版杂志高中版¥36淘宝月销24购买

2.刻舟求剑

第一步,引用寓言事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第二步,从“察今”角度解说言——地点发生了变化: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第三步,立足上述解说而联系实际: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因为)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2020最新版金榜题名精选5年高考满分作文书大全集高考版高一高二高三记叙文议论文优秀作文¥35.8淘宝月销87购买

3,引婴投江

第一步,引用寓言事例: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第二步,从“察今”角度解说寓言——人物发生了变化: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第三步,立足上述解说而联系实际: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2020作文素材高考版作文喵优秀创新范文高分攻略议论文时政热点高考满分作文意林有用作文¥15.8淘宝月销14购买

我们向《察今》学习引证技巧,可以促使我们的写作能力登上新的台阶。

所谓“引证”就是引用和论证,从上面三个事例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引证”过程,应该有由三部分组成:引用十解说十联系实际。

《察今》中引用三个著名的寓言故事:“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这些寓言故事全都独立成篇,脍炙人口,影响广泛。按理说,它们与“察今”、并没有根本的联系,然而,事实是,它们分别充当了《察今》的论据,成了该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其中的奥妙,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借鉴:三个寓言事例分别从时间、地点、人物等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察今的重要性;在引用事例后,把事例和文章的要论述的观点紧密结合起来。

高中文言文全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完全解读一本通必备古诗文高一高二高三辅导书¥26.5淘宝月销208购买

《察今》议论周密深刻,不尚空谈,且善于从大量的例证、喻证、引证中分析归纳结论,使各自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尤其在论证过程中引用了寓言故事,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而且增强了艺术性和生动性,起到了很强的说理效果。而我们考生所写文章根本不像上面所举的《察今》、你看文中所引的那些寓言,全文结合得何等紧密,所起的论证作用多么大!但是,你只要用心借鉴,也一定能够写出事例丰富、论证严密的好文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植物童话故事作文 什么三部曲作文 借物喻人500字作文 十一见闻作文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文500字 给老人让座作文600字 我的堂弟作文 我喜欢的水果榴莲作文 选择决定人生作文 关于描写景色的作文 英语作文mytrip 我读书我成长作文 家庭发生的事情作文 爬岳麓山作文 开学了作文500字作文 大学生兼职利弊英语作文 公园写景的作文 秋水广场作文 夏天景色作文300字 温暖的回忆作文600字 令人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苹果水果作文 难忘的同学作文六百字 团结的力量500字作文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文400字 丢沙包作文500字 鸦片战争作文 蟋蟀的作文 我要飞的更高作文 写小黄鸭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