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浙江满分作文风波:争议文章系被擅自曝光 评卷人曾编写作辅导书

2020-11-16 01:05:01
相关推荐

8月13日,长达两周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之争迎来转折。当天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通报称,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的陈建新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严重违反了评卷工作纪律,决定停止其参加高考评卷等国家教育考试工作。上述通报还提到,对于网民反映的其个人其他相关问题,有关部门正在调查核实。

公众仍有诸多疑问待解:往年的满分作文是如何流出的?评卷人是否允许开班卖辅导书?对此,8月14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工作人员回应南都记者称,内部明确规定出卷人、改卷人不得开辅导班,并称“每年满分作文人数极少,也就4到5人,还不一定都是60分,可能是59分、58分。”其表示,每年高分作文公开首先要省教育考试院征得考生本人同意,统一对外公布,并由省教育考试院授权出版社出版,“一般在学生下学期开学就能看到。”

陈建新。

复盘起始:千字短文引来万众争议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争议起源于杂志《教学月刊》8月刊发的《我生活在树上》,这篇1006字的满分作文因其语言的晦涩引发外界关注。

《生活在树上》一文引发争议,目前刊出该文的期刊公众号已删除此文。

该份答卷来自2020年浙江高考的作文题,“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根据《教学月刊》披露,第一位阅卷老师对此文评分39分。后两位老师给分为55分,作文评审组组长陈建新最终评定该作文满分。

南都记者获悉,上述评分过程来自浙江高考作文的评分规则:每一题均由两位教师分别评阅,两位教师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即取平均值;若趟过规定范围,则计算机再将试题发送给第三方“仲裁”,第三位教师的打分再与前两位教师的平均分作比较,误差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如果第三位老师的打分与平均分差额还是超过规定值,就交由另外的部门评审,直到给出公正的分数。

给出满分的陈建新在《教学月刊》点评称,“在其几十年高考作文的阅卷生涯中,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把此文打成满分恰如其分,也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他同时补充称,“要写成这样需要考生大量阅读书籍,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目前网络上关于此文的讨论声正趋向“两极化”:批评者认为此文佶屈聱牙,称文章的语言“制造阅读障碍”,担忧会对高考作文带来不好风气,更有网友推测这种语言或是考生与阅卷老师之间的“暗号”。也有网友认为“承认别人优秀这么难吗?强调同一种声音才是悲哀”,称此文“考验学生文学功底,写不好就是东施效颦,很容易因为老师读不懂给低分,三个老师分数相近的情况下,阅卷组长连过问的机会都没有。只能说这个学生运气好,这类文章就是十几年前新概念作文的套路。”

师生观点不一:“从评卷的角度是一篇好文章”

对于该篇满分作文,8月14日,有20年高中语文教学经历的浙江杭州某中学的陈老师评价称,“语言文字很是深邃,读来是有点费劲。”她告诉南都记者,同事间对这篇满分作文的看法很不一,“但是从评卷的角度看,这是一篇好文章。这位考生的文笔也是很罕见,思想也是。坦诚地说,对于普通考生,这样的文笔很难靠近,但文章的行文论证思路可以模仿。”陈老师称,“如果是我评卷遇到这篇文章,我还是会打高分的,55分以上。”

浙江考生严时(化名)告诉南都记者,他认为这篇满分考卷“文风挺佶屈聱牙的,这么写其实不保险。我们老师肯定是让用最四平八稳的写法,比如三段论,拆解高考作文先提炼材料中心点,再用日常素材证明观点,最后再总结下。”严时说,“这个争议作文能拿高分,是因为我们还在背李白苏轼,他已经开始背海德格尔吧。”

另一位曾参加浙江高考的李同学认为,“年轻时候有点文学梦的年轻人,都会故意背一些这种技巧的内容,在文字上有一些尝试。这种年轻人的傲气或中二病,长大就好了。”

除了高考师生,有不少学者也参与到本次讨论。同济大学的柯小刚教授在个人公众号肯定此文“晦涩但认真,可以读出这位少年的思想努力很真诚,每一个哲学少年都必然要经历晦涩的阶段,再从晦涩变为平易”。

持批评意见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文考生“引经据典从字面意思上没有大问题,但文风与引言出处的哲学家提倡的写作文风不符,比如他文中提到的维特根斯坦本人就提倡要把话说明白。”

争议扩大:评卷人被曝编高考作文辅导书

在满分考卷引发的热议同时,外界的目光逐渐延伸至评卷老师。给出满分的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被曝常年以“高考作文阅卷组长”等名头,常年开班授课和卖书。

据网友报料,《生活在树上》一文被指与评卷老师陈建新主编的一本高中作文辅导书《高考作文实战实训》收录的《书写自我的生活》结构相似,后者是2019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实战实训》一书显示主编之一是陈建新。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网络曝光的多张培训照片中,确有“浙大陈建新教授高考写作教学指导”、“如何写好议论文”等标语的现场照片。在一本名为《论述类文章精选精评》的辅导书显示陈建新的头衔为“阅卷专家”,简介写道:“陈建新,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2000年至今担任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组组长。学术兼职有中国写作学会理事、浙江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简介还写道,陈建新担任上海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北京创新作文大赛评委多年。在《高考作文实战实训》一书,封面介绍该书为指定购买方式或浙江省内各地新华书店有售。

对于上述情况,任教浙江高中语文多年的陈老师向南都记者坦称,“专家辅导班上课或是讲学是很多的,我们老师也会参加一些培训,专家推荐书的情况也有。”8月14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工作人员回应南都记者称,“内部有明确规定出卷人、改卷人不得开辅导班。”

8月8日,武汉媒体人李未熟向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实名举报陈建新“既做教练,又当裁判”。李未熟先后写了5篇文章质疑陈建新到浙江各高中“走穴”捞金,称其“既担任作文阅卷组长,又编写出版高考作文辅导书、进行高考作文指导讲座等。”

无独有偶。8月13日,浙江高考数学命题人、浙大教授李胜宏也被曝开班“捞金”。据媒体报道,曾担任浙江省高考数学命题人的李胜宏卷入“走穴”风波,涉事培训机构“浙江奥林教育”工作人员确认李胜宏在此任教多年,且不止是老师。

对于上述情况,8月14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工作人员回应南都记者称,内部明确规定出卷人、改卷人不得开辅导班。

据新华社2016年6月9日的一篇报道提到,所有参与高考命题者都需要签署保密协议,“三年之内,命题人不许以参与高考命题的名义进行商业宣传,不能用于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

官方通报: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

对于外界的争议,8月12日,陈建新曾回应外界称,相信考试院“会给我一个公正合理的结论。”尽管外界有声音称此文应重新审定,浙江省考试院在8月13日的情况通报中明示称,经调查,今年语文评卷组高考作文的成绩评定过程符合评卷工作规范。

8月13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首次回应此事。该院公众号通报称,日前网上流传今年该省高考评卷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及专家点评。为做好每年的高考评卷工作,浙江省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制定了《评卷工作细则》与《评卷教师工作规则》。但作为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的陈建新老师在评卷结束后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严重违反了评卷工作纪律。

上述通报称,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九款的规定,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经研究决定:停止陈建新老师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含高考评卷等)。该份通报还提到,对网民反映的其个人其他相关问题,有关部门正在调查核实。

不过,有网友表示随后再度对此质疑称“往年的满分作文是怎么流出来的呢?”

对此,8月14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回应南都记者称,当地每年高分作文公开首先省教育考试院要征得考生本人同意,然后统一对外公布,并由省教育考试院授权出版社出版。至于满分作文公开的时间,其称“一般在学生下学期开学就有了,”其表示,“每年满分作文人数极少也就4到5人,还不一定都是60分,可能是59、58分。”

采写:南都记者 黄驰波

【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信任作文 想象的作文 我是环保小卫士作文 99作文网 少年风采作文 有关责任的作文 我的愿望作文 日落作文 雷锋作文 搞笑作文 作文模板 温暖的旅程作文600字 作文集前言 父爱的作文 小升初作文 命题作文 爱国 作文 写动物的作文300字 关于传承的作文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 幸福是什么作文 盼望作文 雅思作文 幸福的作文 这边风景独好作文 兴趣爱好作文 国宝大熊猫作文 幸福作文500字 成长的作文600字 作文难忘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