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民国出大师的秘密 看看高考作文便知

2020-11-16 04:55:01
相关推荐

文︱陈事美

高考刚过,网上就有人曝出了各种满分、零分作文。仔细品读这类文章,你会发现,这基本都是网友的恶搞,或搞笑、或讽刺,不过只是加长版的网络段子罢了。娱乐过后,我们还是要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到底要起到什么作用?正如权威专家所说,作文在反映时代变迁的同时,更注重锻炼考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话虽如此,但没有一个出题老师会认为自己的题目偏离了方向。因为即使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也可以争论一番,这也是思辨。所以,陈事美倒是认为,一个合格的作文题目,既要反映时代变化,更要释放考生的想象力,传递清晰正确的现代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对考生要有思想启蒙作用。否则整一堆没有意义的题目去又思又辩纯粹是误人子弟。近日,陈事美我盘点了民国几十篇高考语文试卷,发现在这点上,民国高考作文做得还是很不错的。

(民国高考老照片)

民国高考语文试卷通常比较简单,一般就是三五道题,这与今天高考满满两大张试卷明显不同。有的试卷甚至更简单,就是只有一道作文题。不管是哪类试卷,一般都具有一些基本特点。比如字数一般不限,既可以用文言文,也可以白话文写作,但都要求考生必须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显然,这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因为在传统文言文中,基本没有标点符号的概念。在民国初年,大力提倡白话文的胡适等多位教授联名上书,要求在全国推广新式标点符号。次年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规定,由此标志正式开始向全国推广。

陈事美发现,这些民国高考作文最大的特点便是直面当前社会矛盾,有的甚至还很犀利。如1933年,河北省立农学院的试卷,只有一道作文题。“五谷丰登,粮价低廉,农村之好现象也,而丰年适以成灾,谷贱反致伤农。社会病态,竟见于吾国之今日。症结所在,试详论之。(文体不拘)”同年的河北省立工学院同样是只有一道题,“说明农村破产之原因并筹救济方法”。

这一年,著名的燕京大学作文题,直言要求学生提出抗日运动之意见,或草拟抗日计划,或是直接批评国内抗日运动。在今天看来,这种题目很是不可思议。但在那时,再正常不过。

那时,如此忧国忧民情怀的作文题并不在少数。如1933年,国立中央大学的作文“论今日救亡之道以何者为急务”。齐鲁大学的“语谓‘多难兴邦’,试申其说”。东吴大学的“论青年救国之方针”。1944年,国立安徽大学的“安定战后民生以何为急务”。1946年,国立西北农学院的“建国时期,青年应有的认识”。国立师范学院的“今后建国工作之重心”。国立政治大学的“政在养民说”。1947年,国立北洋大学的“论民族主义在我国今日之重要性”。

有意思的是,1942年的国立中山大学作文与1947年的上海大同大学作文一模一样,都要求考生就“士大夫无耻即为国耻说”进行论述。相比而言,此类题目,思想启蒙作用更明显,同时对考生们有很大的警醒作用。

(民国高考试卷)

还有的作文,直接要求考生就当下时政发表意见。如1942年的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东北大学的作文是“政府在抗战期间对于诸生不征之使从军而招之使求学,其意义安在?试申述之。”1933年,国立中山大学作文,甚至让学生对国家元首展开批评。如“蒋介石对日不抵抗,宋子文在欧美大借款,试述其事实而评论之。”如此在今日看来,尤其不敢想象。

当然,一些奇葩的作文也不少。如1941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的作文,直接劈头盖脸就是“你为什么要考师范?”与之相类似的是,1946年的国立江苏医学院的“医学与人生”。这个倒是中规中矩,与专业符合。最奇葩的当属1947年国立暨南大学,要求考生写“我从投考大学到毕业以后的全部计划”。不知道当时的考生拿到试卷时是啥心情。估计第一反应就是,日了狗了。还有一种奇葩的是要写毛笔字,1934年的国立交通大学甚至还要求考生用毛笔写楷书来写作。

作文题目已经出了,就是这样的题目,考生们又如何作答呢?胡适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此题目也是很普通的一道题,主要论述社会规则的重要性。但是碰到胡适这样的人,竟然将此题写成了历史文章,对“规矩”各种考古、各种数据。按说,这已经是跑题了。但结果是,阅卷老师就喜欢这种风格,竟然给胡适一个满分。胡适就凭此成绩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录取。

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时,语文试卷只有两道作文题,一个是奇葩的“为什么报考青岛大学?”,一个是“生活杂感”。臧克家机灵地选择了第二个。他大笔一挥,只有三句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那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出此试题的闻一多竟然给了98分的高分。无奈,臧克家的数学是0分,但闻一多还是破例录取了臧克家。所以说,一个投缘的阅卷老师真的很重要。如果谁出个作文题《论阅卷老师的重要性》,不知道会是什么效果。

考生如此,作为出题人又是什么初衷呢?梁启超就曾在大学里教过语文。对于如何写作文,如何出作文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当时的中学生至少每周要写一篇作文,多的要写两篇。但梁启超认为,每学期两三篇就足够了,而且还是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交卷。现在的考生估计对梁启超如此宽松的要求都会感动得泪流满面。

(梁启超)

对于如何出好一道作文题,梁启超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题目要接地气,要有争议性,且不能空泛,要可辩论,两边要有一定的对立性。他举例说,“中国宜自强”之类的就太空,无法辩驳。“鸦片宜禁止论”虽然不空,但同样无法辩驳。梁启超认为,类似“中国应联省自治”这类的题目最好,两边都可辩驳,而且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都说民国出了很多大师,由此看来,不无道理。钱学森去世前几年还在反问,我们当代为何出不了民国这样的大师。其实,看看这些民国作文,就能了解一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玉兔之死高考作文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 我爱中秋节作文 重渡沟一日游作文 幸福就是现在作文 写事作文六百字 闯祸作文 最优秀的作文 那次我陶醉了作文 英语暑假作文50词左右 老师的手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指导 合唱作文 变化作文500 触动心灵的爱作文 感谢父母作文 关于读书的作文记叙文 我们心中的好老师作文 研学旅行作文 四百字写事的作文 关于导盲犬的作文 学生会感想800字作文 秋天的作文好词好句 筚路蓝缕的启示作文 写父母的作文 劝爸爸戒酒作文 家乡巨变作文 我会查字典作文 关于空气的作文 初一作文我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