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无聊的战术贴:一百年前 越位规则的改变如何推动阵型的变化?

2020-11-17 14:55:01
相关推荐

快四个月了,僵尸公众号突然更新。并不是想拯救这个公众号,也不会发誓以后多写经常发,更新节奏,大概,今年争取能更12篇吧,这算第一篇。谁来算算这个进度有戏不?

这篇文章对于世界上98.537%的人可能都非常枯燥,所以——

如果你压根没看过足球,请在这里停下别往下看了,否则是煎熬。

如果你不知道足球的阵型,或者不懂“越位”是个什么玩意儿,也别看了,否则也是煎熬。

如果你看球只是为个乐,我建议你也不要继续看了。这篇文章绝对绝对100%不专业,但是真的枯燥,没有乐趣的。

如果你看球、对战术这个玩意儿还有点感兴趣,但不喜欢读长一点的文章,也别继续了,不是一般的长。

——————分割线——————

这里开始是正经一点的东西。

《倒转金字塔》这书买了快5年了,除了零零碎碎读过一些后面章节的内容,正经八百地从来没读到过第5章之后的部分。因为太难了。翻译过来的每个中国字你都懂,然后看上几页,再回想之前读过的,就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了,一种神奇的体验。

去年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写了三章《倒转金字塔》的读书笔记,后来就没有继续——因为心动人心的世界杯开始了,谁还写这东西?

这本书的前3章,每一章最少读过5遍了,认真读最少2遍,但我不确保自己吸收的东西全是对的。因为它里面全是干货,自己的储备有有限,不敢造次。

至于这边文章,是自己读过之后比较有感触,所以想总结整理归纳一下,然后贸然地加勒了一点点自己的想法(不到15%)。当然,也觉得这个章节叙述的事情比较重要。

——————分割线——————

这里开始又更正经了一点。

《倒转金字塔》是英国大神乔纳森-威尔逊写的。外国人在写这种非虚构类作品时的逻辑思维和国内作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即便读过这个章节很多次,在整理归纳反思的过程中想要搞清楚逻辑关系还是需要挺大的工程量。到最后我也不确定自己做的是不是尽善尽美。

所有内容均来自《倒转金字塔》一书,没有其他资料辅助,因此免不了片面。想看相同内容的大神之作可以去DQD搜“靴室笑谈社”2017年11月10日的文章,比这里的牛逼百倍。(利物浦球迷可以查一查靴室的来历,蛮有意思的一段历史~)

——————分割线——————

正文,开始,久等了。

这是现行足球规则对“越位”的说明,可是在一百年之前,“越位”规则与现在有着天壤之别。“越位”规则的演变也是足球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改变之一——仅次于规定“足球不能用手”,从而让足球和橄榄球分道扬镳。

最初的越位规则规定进攻球员与门线之间至少有3名防守球员(通常是1名门将+2名后卫)才不算越位,简单说,比现在多出一名防守球员(现在多数 情况为1名门将+1名后卫)。

可是在1866年之后,一些“越位陷阱”逐渐出现了。到了20世纪初,这种“越位陷阱”成了第一次规则修改的导火索。

先交代一些背景,19世纪末以及20世纪最初的十多年代最流行的是2-3-5阵型:两名后卫,三名中场(前卫),五名前锋。其中前锋分为两名边锋、两名内锋和一名中锋。当两支2-3-5球队交锋时,对位上,中前卫(三名中场居中的那一个)往往要盯防对方的中锋。中前卫承担着一些防守责任,甚至后撤一些,在20世纪前10年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到了一战前的几年,一些中前卫已经专注于防守,与之配备的是2名进攻型的边前卫,来保持中场3人的平衡,“1+2”的模式。

1906年,在一场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比赛中,比赛场地是著名的汉普顿公园球场——那里也是历史上首场国际比赛的举办场地,英格兰一名左前卫受伤,队长哈里斯并没有按照习惯把一名前锋撤回中场,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将一名后卫前提到中场,阵型变为1-3-5。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由于越位线与倒数第二名非门将防守球员平齐,因此英格兰的后卫线向前提了无数米,甚至到了苏格兰自家的禁区前。另一个影响就是,场上少一人甚至成为了英格兰的优势,因为越位线可以远离自己球门。

所以在1907年,越位规则首次被修改——本方半场不存在越位。

△查普曼雕像

虽然规则改了,但“造越位”还是存在啊,而且和现在的造越位不一样,前锋并不能接近对方的最后一名防守球员,也就是说球队的最后一名防守球员可以担任清道夫的角色,相当于增加保险。带来的影响就是比赛进球数下降,上座率降低。

终于,越位规则 再次两度被修改。1921年规定掷界外球没有越位情况,1925年正式确认规则由构成不越位的3名防守球员改为2名。

越位规则改变带来两方面影响:

1、胡戈-迈斯尔的弟弟威利-迈斯尔认为越位规则的改变让足球“纯真逝去商业化胜出”,他们觉得是为了增加上座率、比赛更加好看才自改的规则。这种争论进而引申为足球更看重胜利or踢得漂亮,当然,这种争论知道今天也还有,是个无关对错的话题。

2、规则的改变直接影响就是前锋的活动空间变大了,长传更多取代短传,因为前锋可以更加靠近对方后卫,长传的威胁增大了。

△查普曼

“越位陷阱”导致越位规则最终被修改,但在越位规则被修改的前几年,有一个人开发出了中破解“越位陷阱”的方法。他就是查普曼。

查普曼是谁?

他的爸爸是个矿工,查普曼自己曾先后在斯文登、北安普顿等多个球队效力,但水平一般,最终在热刺退役。

他的执教生涯起步于北安普顿。查普曼最初是苏格兰短传踢法的拥趸,他将其称为“谋略和狡猾”。但面对球队排名联赛倒数第五的危机,查普曼提出了个伟大的想法:鼓励球队后撤,引诱对方后卫压上,暴露空当。最终北安普顿赢下联赛冠军。

1912年查普曼来到利兹城,并开创了“队内讨论”的先河。在队内讨论战术放在当时可还是个新鲜事!1919年,由于拒绝交出 球队账本,查普曼被英足总禁赛2年。1921年在哈德斯菲尔德解禁,先是助理教练,后来成为主教练。

在哈镇,查普曼重视防守反击:先撤回本方禁区,再向前冲刺——这也是他破解“越位陷阱”的方法。同时在球场外也体现了他的创造力,包括重新铺设球场草皮、翻新球场媒体席等有远见的工作。

但查普曼的这种风格被包括足总在内的一些人认为不是“正当踢法”,虽然哈镇在1922年夺得足总杯冠军,但由于场面平淡,犯规琐碎,还是遭到了总委婉的警告,被说成是“不得体之举”。

那场比赛还有个值得关注的事情,查普曼让本方中前卫威尔逊看管对方中锋,“拦截型中前卫”在酝酿,而当时越位新规还没诞生。加上前面提到过在一战以前一些球队已经让中前卫专注防守,因此不难得出结论三后卫的出现要早于越位规则的改变。越位规则的改变并不是“三后卫”诞生的根本原因,但规则的改变让更多球队敢于大胆尝试,同时在中前卫后撤的基础上让前场的阵型也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新的W阵型。

1925年哈镇完成足总杯三连冠,但他们第3次夺冠时,查普曼已经去到阿森纳,并在那里成为了第一位现代意义上的manager,完全掌握俱乐部运营的人。一些小事诸如赛前和中场放什么歌都由查普曼决定。现在的足球世界中依旧存在着manager角色,manager和 head coach也依然有着显著区别。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查普曼还给阿森纳带来了很多变化;比如将球袜从黑色变成蓝白相间,给海布里球场装上时钟,将及莱斯披露地铁站改名为“阿森纳”站,使用全红配色球衣+白色袖子的搭配......

彼时的阿森纳主席是诺里斯爵士,一个性格古怪还有些抠门的人,曾经为阿森纳设置了各种奇怪的引援限制,比如买入的球员身价不能超过1000镑(当时球员身价已经达到3000镑),再比如的买入的球员身高不能低于1.72米。

然而在查普曼到来后,这些要求都被取消,并从桑德兰以2000镑+进球数*100镑的方式买下了查理-巴肯(最终花费4100镑)。

△巴肯

巴肯是个什么样的球员呢?他性格乖张,对什么事情都体现出了高标准,查普曼还发现他对足球有着独立思考,这正是查普曼最欣赏的。巴肯曾经提出越位规则的改革意味着中前卫需要承担更多的防守责任。同时,他也想到在中前卫回撤后,中场人数会减少,因此建议自己从有内锋回撤,将球队阵型改为趋近于不平衡的3-3-4的形式,但被查普曼否决了。

查普曼否决的原因是不愿牺牲巴肯的进球能力,因此他找了另一位叫安迪-尼尔球员充当回撤有右内锋。尼尔动作慢,但是可以控球、处理好球——这是回撤的右内锋最需要的本领。由此也可以看出查普曼的能力——他知道什么位置需要有什么本领的人。正式取决于查普曼的这个能力,阿森纳虽然不是第一家运用W阵型的,但却是对新阵型运用得最稳定成功的。

新阵型下,中前卫只负责给内锋输送炮弹,然后(回撤的)内锋发起进攻。查普曼让杰克-巴特勒担任拖后中前卫,巴特勒需要克制自己的创造力,专心做好现在所谓的“脏活累活”。阿森纳那个赛季在哈镇之后排名联赛No.2,那可是当时伦敦球队的最高排名。

第二个赛季的开局不利让查普曼觉得改变不彻底,于是他把中前卫变成了赫比-罗伯茨。罗伯茨聪明、听话、朴实无华、冷静,可以说是这个位置上最好的球员了。换到现在这些也是干脏活累活的球员最需要的品质。

1927年阿森纳在足总杯决赛负于卡迪夫,此后1928年巴肯退役后,查普曼花9000镑签下了亚历克斯-詹姆斯,正式这个矮小的苏格兰人激活了查普曼的体系!

1929年诺里斯因被调查而离任,阿森纳在摆脱这个奇怪的老板后终于迎来辉煌,在1930年收获了足总杯冠军,这是阿森纳队史首冠!

到了1930年阿森纳足总杯夺冠的时候,W阵型已经被认可。中前卫后撤,两个内锋回撤,2-3-5阵型已经变成了WM阵型,即3-2-2-3阵型。

阿森纳又在1931年和1933年夺得了足总杯冠军,人们形容那支阿森纳“运转得像机器般精确”,他们推行实用主义风格、踢法干净利落,推行所谓“现代主义”足球,甚至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象征。

查普曼给阿森纳带来的球场内球场外的东西都以一个词为核心:创新。但是在战术上不是谁都可以创新的,前提是,要有合适的球员。

查普曼的体系中最重要的球员便是亚历克斯-詹姆斯,詹姆斯的特点:跑位高效、擅长寻找接球空间、技术和视野俱佳。但毕竟像詹姆斯这样的内锋是少数,优秀的防守型中前卫好找,但优秀的进攻型球员难寻啊!

虽然没有亚历克斯-詹姆斯这样的球员,但还是有很多球队效仿查普曼的阿森纳,带来的结果就是破坏了英国足球,球队强调和开大脚,耐心的组织消失了。这种踢法还让球员在精神上有所懈怠,毕竟开大脚这种事情要比组织进攻创造机会简单的多,不需要思考。虽然查普曼也曾流露出对“漂亮足球”逝去的惋惜,但他并不觉得现在的局面是他的错,他认为只是别人盲目效仿的结果。

当然,如果自己的球员没了亚历克斯-詹姆斯该怎么办,查普曼也没有机会去思考和面对,因为他在1934年就不幸去世了......

但查普曼执教阿森纳时面对每场比赛的态度都是“取胜、拿分”,这也是他的战术被认为不是“正当踢法”、并在带领哈镇夺得足总杯后被质疑的原因。但随着很多人效仿,人们越来越知道在场上不只需要展示技艺,更需要为体系做贡献,简单说就是赢比赛。

这是一种对胜利的皈依,足球不再单纯是一种享受。而究竟是看重胜利还是踢得漂亮,也是越位规则刚发生改变是争论的话题。越位规则的改变,通过作用在战术上的变化,最终推动了人们内心的选择。

——————分割线——————

题外话:

在文章叙述的这段时间内,还出现了一场经典的足以载入史册的国际比赛。1928年3月31日,苏格兰5-1大胜苏格兰,那也是英格兰在温布利的首场失利。那场比赛中面对简单、缺乏美观、主要依靠速度的英格兰,苏格兰式的“绣花”踢法完胜!

不过这场大胜并不能说明苏格兰的“绣花”踢法要更优秀:1、比赛只是英伦冠军赛的三四名,威尔士和杯爱尔兰早去争冠军了;2、那场比赛中苏格兰11人中有8人在英格兰踢球,其中包括亚历克斯-詹姆斯。所以,这样的一场胜利赛后苏格兰的11名球员被称为“温布利巫师”,感觉有些过分了。不过考虑到比赛地点、当时足球发展状况下的对阵双方、最后的比分,这场比赛确实堪称经典。

在比赛中,两队虽然踢得都不是标准的WM阵型,但也都不是传统的2-3-5,阵型正在发展过程中,阿森纳的WM阵型也是到夺得1930年足总杯才真正成熟起来的。

·END·

故事讲完了,能认真看到这里的都是爸爸!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狐假虎威作文 有所畏有所不畏作文 关于松的作文 初二语文一单元作文 班级卫生的作文 有关变化的作文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素材 作文掌声响起来 宜昌的冬天作文600字 中华美德作文600字 二年级作文一百字左右 屠夫与狼作文 杭州西湖作文350字 遇见作文800字初三 让座的作文 英语高考作文满分多少分 春天就这样来到我身边作文 未来的食品作文400字 青年 作文 关于写景的作文题目 关于吃一堑长一智的作文 爱的味道作文600字 写勇气的作文 上海作文300字 朋友的作文结尾 环境的变化作文600字 失败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生命的力量作文 后羿射日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