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散文欣赏」曾是和珅豪宅 隐藏着清代历史的密码

2020-11-18 08:05:01
相关推荐

【散文欣赏】北京恭王府:

曾是和珅豪宅,隐藏着清代历史的密码

作者:胡春雨

外地游客去北京,首选的景点大多是紫禁城、颐和园或者八达岭之类的去处。这些闻名遐迩的景点,多半是明清时代的皇宫御苑,或者用作国家事务的伟大建筑,自然巍峨壮观、流光溢彩,集中体现着往日天朝的大国雄风和艺术典范。头一次听说恭王府,还是酒桌上听朋友闲聊,说的神乎其神、眉飞色舞——瞧那阵势,恭王府可不是一般的“侯门一入深似海”,让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权势:这里是妇孺皆知、臭名昭著的乾隆奸相和珅的老宅子。人们对清史不见得了解多少,和珅还是知道的,总得瞅机会瞧一瞧:这顶级贪官的府邸,到底折腾成啥样呢?

机会来了,今年夏天到北京出差,剩下半天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于是打听好恭王府的去处,坐上公交车朝着鼓楼的方向进发。不消说,王府都在老北京的内城,现在的核心城区。不仅如此,一下车便可发现王府选址的讲究——在风景秀丽的什刹海一代,坐落后海、北海之间。不消说,有了充足的水源,也就有了足够的灵气和秀气,这大概便是风水的道理吧!一路观光,看着老北京风情和现代经营的什刹海,不久就来到了恭王府。据说,这是大清王府迄今仅存的硕果,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有着渊源关系。大清统治时期,北京城有过数量众多的王府,现在随着老北京城的湮灭,多半沦为历史的陈迹。恭王府不仅是清朝王府建筑的精华,它的主人尤其使其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和珅与恭亲王奕——它中、晚清时代的两位主人,曾经深刻影响着当时乃至后来的中国政局,使得这座王府成为中国历史进程的见证。无论辉煌与创伤,历史的车轮正是从那个时代一步步发轫到今天。

王府的灵魂当然是王,一切围绕着亲王的爵位展开,这就难免存在一个“封爵”的话题。封爵制度在我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如果用现代的眼光看,应属于宪法基本政治制度的范畴,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产生过重大的政治影响。《尚书》云:“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左传》云:“是故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至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为禄位,以劝其从。”《荀子》阐释道:“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又说:“故赏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这种以人性论为基础,用礼仪和待遇的制度化差异,评价、鼓励相应的国家功勋和社会奉献,以推动社会发展、维系社会秩序,大概是古典中国封爵、等级制度的主要原理吧!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行,但又始终无法脱离人类的本性。对于我们这样代表人类主要文明的民族而言,譬如九曲黄河,历史的发展虽难免波折,但不可能脱离自己的源头和脉络。《汉书》云:“天道有常,王道无常;无常者,所以应有常也”。今天的中国,诚然是在古典时代的终结和转型中走来,但一味泥古与非古都不是理性的态度,还应辩证对待历史发展的脉络。儒家讲“维齐非齐”,仔细品味,包含着人格平等是根本,社会差异是方式的含义——譬如比赛,冠军的金牌和季军的铜牌,是平等还是不平等呢?人之性情不远,理应互相尊重;但一概为了平等而平等,社会也就无法维系了——极左时代的大锅饭,岂不是极端的例子呢?感怀古今,经典所以不朽,更多的在于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以精微的语言提炼出一般的道理,供后人结合各自的时代常读常新。

不难想见,王府的建造总是与一定的权力分配和礼仪制度联系在一起,而亲王恰恰构成了古典中国封爵制度的顶级。与明代不同,清代的亲王担当着“出将入相”的角色,一直在国务中发挥着心腹肱骨的作用。《尚书》曰:“臣作朕肱骨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古典中国注重“人道亲亲”,不同朝代的政制上有一定体现。这些大清亲王特别是所谓“世袭罔替”的十二大“铁帽子王”,本来与皇室有着骨肉至亲,他们或者与开国之君一起打天下,或者与后世之君一同治天下,始终起着国家核心领导层的作用。看来,一个朝代的开国形势及其立国思想,总是从深处影响着时代的脉络。可是,这么顶尖级的王府,最初却是人臣和珅的府邸。如此的奢侈逾制、肆无忌惮,在繁华热闹中,已经折射出乾隆末造政治的腐败。

乾隆大帝的一生,上承康熙、雍正大半个世纪的国力发展、励精图治,以其辉煌的文治武功,将清朝的国势推向了顶峰时代,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到了乾隆末叶,志满意衰,奢侈无度,动以古稀天子、十全老人自诩。诚如《贞观政要》载唐太宗训政云:“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于是天生国妖,乘隙而入,和坤才干精敏、仪表俊伟,善于捕捉老皇帝的心思,迅速成为乾隆日益倚重的红人。一代奸相,狐假虎威,居然时人有“二皇帝”之称。《清史稿-和珅传》云:“和珅继用事,值高宗倦勤,怙庞贪恣,卒以此败。”难以想象,这座相府当时的车水马龙,天上人间。权力的超市,福祸人的庙宇,将官场上的贪浊浮伪之风演绎到极致,以至成为后人念念不忘的谈论之资。《礼记》云:“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不难想象,此时礼义廉耻、正大光明的治国修身之道,在繁华热闹的投机钻营、请托纳贿中,让位给了各种仕途经济的“潜规则”。所败坏的,必然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官风民俗和政治生态,为一代天朝的盛极而衰,植下了恶性的毒瘤。

清高宗、和珅君臣,却让我颇有些无端的联想到了一千年前的唐玄宗、李林甫君臣。唐朝和清朝,都是我国历史上缔造辉煌的朝代,国祚三百余年;唐玄宗和清高宗都是在皇朝中期登基,在位期间以雄才大略将国势推向了顶峰。但享国既久,执政末叶纷纷出现了奢侈无度、倦勤朝政的情况,导致皇朝盛极而衰。在此过程中,唐朝出现了奸相李林甫,清朝出现了奸相和珅,朝政急转直下,败坏至极。《资治通鉴》载,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侍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清史稿-和珅传》亦载,和珅“善伺高宗意,因以弄窃作威福……大僚恃为奥援,剥其下以供所欲”。可见,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做官不做事,谋身不谋国,工于心计,情商极高。把全部聪明和毕生精力,用于窥伺人心、揣摩人情,巴结领导、拉帮结派,至于社稷民生、天理公道,则无关休戚。奸者,干也,干名犯义;奸者,邪也,不由正途。《韩非子》总结的好:“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贵幸者也。故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故主必欺于上,而臣必重于下矣,此之谓擅主之臣。”千秋之下,韩非子的文章总是为历史写真,一幕幕风起云涌的大剧,在国学经典中早已刻写殆尽。

不同的是,同样好大喜功的唐玄宗到了晚年还忙着“益事边功”,除了身边的李林甫、杨贵妃家族,还一手培植了边疆安禄山的军事势力,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直接导致天宝之乱。此后唐朝迅速衰落,藩镇割据成为中国历史长期面对的难题。而乾隆的盛世之后,中国社会的固步自封、浮华奢侈,流宕成俗、积重难返。儒家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法家讲:“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看来腐败怠政、为官不为,譬如人类灵魂中的失坠力,无论古今中外,很容易在社会肌体中传播。《尚书》云:“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今天的中国再次面临着反腐清风的大考,除了刮骨疗毒的决心与依法反腐的规矩,历史的经验与国学的智慧,值得借鉴。

和珅留下的府邸,历经了中国文明的上一个顶峰和谷底,道不尽的家国兴衰、波诡云折。和珅被嘉庆皇帝“优待”赐死后,府邸的一半赐给了弟弟——爱豪宅不爱江山的庆亲王永璘,安享富贵;另一半则留给了妹妹——和珅的儿媳妇固伦和孝公主,终其一生。“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上承盛世之余,嘉庆反腐的力度,由此可见一斑。时光荏苒,咸丰皇帝即位后,根据道光皇帝的遗诏封皇六子奕为恭亲王,并赐予了这座来历不凡的府邸,现在的名称由此而来。恭王府乃清代王府建筑的精华之作,规模宏大,由府邸和花园两大部分组成。府邸分左中右三路,中路的银安殿是王府的正殿,如同紫禁城的金銮殿,是王府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紧随其后的嘉乐堂则是祭祀的场所,可见宗教、神灵在古典中国的重要性。至于把我们说成世俗国家,大概是近代以来站在基督教社会进行比较的结论罢。恭亲王自号乐道堂主人,府邸东路的乐道堂便是当年恭亲王的起居处;西路的锡晋斋则是当年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建造的寝处,也是后来和珅“僭侈逾制”的主要罪状之一。如此说来,锡晋斋的规格要超过乐道堂,恭亲王是有意识的住在东路罢。府邸的最后是横亘东西的后罩楼,俗称“九十九间半”,取其“届满即盈”之意。对于位极人臣的主人来说,这四个字可谓时时警醒。由此前行,即是王府花园——萃锦园。“盛世造园,乱世毁园”。清代的王府花园,幸存至今者已经为数不多,萃锦园显得弥足珍贵。偌大的花园同样分为左中右三路,以湖面景观为中心,一路翠山碧水,曲径幽台,连接着大大小小的院落亭台,足以让王府的主人和客人们,在纷繁的世务外畅享游观之乐。

与紫禁城不同,王府的琉璃瓦使用的是绿色,代表着亲王的身份。《礼记》云:“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人有让”。尽管在近代的嬗变中,国人对礼义早已陌生,可几千年赖以立国的礼文化有其深刻的人性论基础,不见得全盘否定。中式建筑到处渗透着礼的精神,不同的场所、不同的主人,在建筑构造和装饰上有着或微或显的差异。与现代不同,很多建筑并非只是出于物质生活的实用性,而是体现了礼仪、祭祀等社会、精神活动的需要。因此皇城的建筑总是挥发着特有的雄浑巍峨、富丽堂皇,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反过来讲,在历史断裂的文化革命时代,也就难怪我们的古建、文物为什么被当做“四旧”,不遗余力的毁灭了。

晚清时代,国势陵夷,随着列强入侵,患难方深,百年间我们从天朝大国一步步坠入了历史的谷底。这个过程中,它年轻的主人恭亲王却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这里的很多决策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命运。恭亲王与咸丰帝是道光帝的爱子,兄弟感情甚合。史载道光立储时曾颇费踌躇,似乎更看重奕的政治才华。最后在立储的密诏中,道光虽然册立了皇后所出的咸丰,但打破惯例同时封奕为亲王。历史没有如果,晚清的历史虽然没有按照奕的谱系续写,但这位地位尊崇的先帝爱子,仍然在动荡的晚清风云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咸丰帝北狩热河,恭亲王奉诏留守京师,与英法联军签订了城下之盟的《北京条约》,好在首都回到了清朝手中,在当时看来是个了不起的成果。危难之际,恭亲王的声望迅速崛起。随后,恭亲王奏请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启我国近代外交之先河。在国门洞开、全球化势不可挡的时代,这步棋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许是出于猜忌,咸丰帝驾崩热河后,声望显赫的恭亲王却没有列入顾命大臣之列。咸丰的灵柩尚未回到京城,恭亲王与两宫太后发动了辛酉政变,废黜顾命八大臣,打破了咸丰在两宫太后与王大臣之间精心设立的权力平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小叔子究竟赶不上家主母,最终却酿成了慈禧以母后之尊“垂帘听政”的格局。一部煌煌清史,最终没有躲过三百年前的“叶赫亡清”之谶。“易基乾坤,诗首关雎”。纵观中国历史,女主干政并不鲜见,太后——皇上他娘,对朝政乃至皇朝的兴衰有时起着重要作用。清朝勃兴之际,出现了辅佐顺治、康熙两朝幼君的孝庄太后,覆亡之际也出现了揽权半个世纪的慈禧。权势,一面灵魂的镜子,一部表演的舞台。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对家国的宿命感叹到:“人能弘道,无如命何”,令人浩叹。政变成功后,恭亲王一度荣任“议政王”,长期主持晚清政局,成为洋务运动的最高首领。恭亲王重用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历史名臣,兴办近代工业,派遣留洋学生,次第消平了洪杨之乱等心腹大患,一度迎来大清最后的同治中兴,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历史贡献。看来王府真正的主人,是这位颇被遗忘的恭亲王罢。

回顾中国历史,自东西两汉四百年天下以来,没有那个朝代挺过三百年的大限,终在天崩地裂中谢幕。恭亲王身为天皇贵胄,咸丰、同治、光绪三朝重臣,一直被揽权专制的慈禧太后猜忌。中法战争后又遭借故罢黜,家居十年之久。“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直到甲午战败,艰危之际才被再度启用。晚年的恭亲王心灰意懒,再无建树,不久便怆然谢世。好在终其一生,博得了一个“忠”的谥号,也算人生的成功。十余年后,爱新觉罗的时代便在老病交加中走到了尽头,王府的大梦终归消散。此后百年间几经飘浮,终于劫后重生,为后人记忆着那个时代的梦痕。

果然是“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王府承载着太多的荣辱成败与家国兴衰,见证着皇朝的风云,诠释着人世的无常。亲身登临,俯仰古今,弥觉历史的厚重。

胡春雨,天桥作协副主席,齐鲁晚报副刊签约作家,济南民革文史研究会、南充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天桥新阶层联谊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山东鹊华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诗词研究会、山东散文学会、济南作协会员。荣获济南出彩统战人,山东民革、济南市委统战部参政议政先进个人,济南民革思想宣传先进个人。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作文600字左右 升国旗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笑的作文开头 我眼中的高三 作文 以礼待人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中秋节 乐观面对生活作文 关于介绍自己的作文500字 台风天的作文 冬天来了的作文 我的读书生活作文400字 爱我家园作文 我迷上什么作文400字 励志作文开头和结尾 我做家务作文 奇怪的梦作文 我解决了一道难题作文 我的朋友350字作文大全 写伙伴的作文500字 爸爸别抽烟了作文 关于考研热的英语作文 儿童童话故事作文 作文六百字 写身边熟悉的人作文 三年级作文夏天 感谢人的作文 我的家乡青州作文 我的爱好游泳作文400字 未来的某一天作文 描写丝瓜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