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8高考作文题大有深意 专家帮你来解题!

2020-11-18 09:05:01
相关推荐

6月7日,在广西都安第二高中考点,一名工作人员敲钟结束语文科目考试。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世纪宝宝中国梦、改革开放三部曲、新时代新青年、绿水青山图……首批“00后”迎来高考之际,历来就是高考中综合性最强、影响面最大的高考作文备受关注。

今年的作文题目有哪些特点?命题思路是什么?透露出哪些趋势?“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教育专家进行解读。

关键词:新时代新青年、绿水青山、改革开放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共9道,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其余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高考作文致力于讲好改革故事,凸显时代主题。

记者梳理发现,9道作文题中有5道紧扣时代主题,其中3道作文题聚焦新时代的青年,2道关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等主题。

6月7日,在成都市通锦中学考点,一名来自成都外国语学校的高三保送生(右)与参加高考的同学拥抱。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新时代新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全国卷Ⅰ卷以“世纪宝宝中国梦”为主题,要求考生把“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联想和思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北京卷直接点明“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要求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浙江卷立足“浙江精神”的提炼和概括,引导考生站在人生新起点,在宏观视野中寻找个人意义,思考未来人生。

——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北京卷二选一的另一个题目为“绿水青山图”,要求考生用记叙文描绘自己期待的生态文明图景,贴近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时代主题。全国卷Ⅲ卷的材料作文中,也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改革开放。全国卷Ⅲ卷以“改革开放三部曲”为主题,用1981年深圳特区、2005年浙江、2017年雄安的三条标语口号浓缩改革开放不平凡的四十年历程,引导考生在完成考试的同时,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

此外,全国卷Ⅱ卷、上海卷、天津卷、江苏卷分别以“幸存者偏差”“被需要”“器”和“语言”为主题,引导考生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开放性的独立思考,充分施展写作才华。

命题思路:突出立德树人、贴近学生生活、考查思维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以材料作文为主,总体上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首先,突出立德树人。“世纪宝宝中国梦”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增强考生荣誉感、责任感。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导考生对成才成器、国之重器等进行深入思考。

“今年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论化趋向,这给我们的学生提出要求:不读书不行,读死书不行,不思考不行,不闻家国事不行,没担当没梦想更不行。”山西省语文教学能手宋杰说。

6月7日,在重庆市沙坪坝考区南开中学考点,考生走出考场。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其次,贴近学生生活,使考生感到熟悉、亲切,进而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是不少专家对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的评价。

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于2000年前后,高考是他们开启人生新征程的“成人礼”。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世纪宝宝中国梦”和“新时代新青年”等作文题瞄准今年考生特点,选取与考生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材料,让考生发声;“被需要”等作文题取材于生活实际,让每个考生都有发挥的空间、有展现的可能,也能让考生感受到自己与时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6月7日,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考点,三名考生摆出“678”手势,寓意“录取吧”。新华社发(郝群英 摄)

最后,考查思维能力。专家认为,2018年高考作文加大了对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

“幸存者偏差”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考生可以通过聚焦思维方式来立论,如全面综合地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思维惯性等。江苏卷作文“语言”涵盖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具体与抽象、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引导考生拓展思维空间。

“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我认为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是稳中求变、守正创新,全面考查了主干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北京十一学校语文教师史建筑说。

趋势:经典与时事关联、生活与思辨互动、文字与文化共鸣

多名教育专家向记者表示,统观近年考题,未来高考作文将呈现三方面趋势:

一是经典与时事关联。天津卷材料作文的主题“器”,既与古典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不器”相关联,也和今天的“大国重器”相呼应。类似的命题思路在2017年全国卷Ⅱ卷的“古诗句自拟”、2016年江苏卷的“话长话短”等题中已表现得非常明显。

二是生活与思辨互动。猿辅导高中语文教研负责人代薇认为,从2016年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到2017年全国卷Ⅲ卷“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再到今年上海卷“被需要”,这些题目一方面旨在引导学生感情饱满、笔触真实地描绘一些日常生活场景,另一方面更考查考生从这些场景中升华出理性结论的能力。

6月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考点,完成第一门考试的考生走出考场。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三是文字与文化共鸣。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历年高考作文都在不同程度上同时考查考生的文字技巧与文化素养,鼓励考生更好、更准、更美地用文字传达自己的文化涵养。2016年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2017年浙江卷“人要读三本大书”,以及2018年全国卷Ⅰ卷的“世纪宝宝中国梦”等题,命题中的文化气质一脉相承。

针对上述命题趋势,不少专家表示,文章越是开放自由,越不容易写出好的文章来。学生在今后的写作训练中不必在押题、模板等套路上耗时费心,只要回归文章,彰显文质即可。

来源:新华社

记者:梁晓飞、胡浩、杰文津、朱国亮、王菲菲、赵琬微

监制:李代祥

编辑:陈子夏、徐祥达

实习:雷雯雯

继续为学子们加油点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植物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500字 作文题材 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 小标题作文 温暖 作文 爱的作文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我的假期英语作文 春游作文 想象作文 初二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 写事的作文600字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宽容作文 写人写事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书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作文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