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他是成都的落魄文人 居然凭“不孝”文章一跃变成北大教授?

2020-11-18 09:35:02
相关推荐

文/狟先森

在1917到1919这大开大阖的三年里,涌现了许多文化名人。这些人借着新文化运动的春风,尤其是借着《新青年》这本享誉全国的文化刊物,从名不经传的小人物、有点名气的地方人物,统统变成了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成都的吴虞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被胡适称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的吴虞,借着在《新青年》写的几篇“非孝”文章,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从一个备受地方士绅排斥的读书人,一下子成了全国思想界的名人,并在1921年离开成都,当上了北大的教授。实在是堪称当时文化界中“时势造英雄”的代表了。

吴虞在暴得大名之前,在自己的家乡成都已经小有名气了。不过这种“名气”不是靠文章写的美或者“既孝且廉”举止行为取得,恰恰是因为一些外人看来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赢得的。

01 不孝行为满城皆知

还在新文化运动以前,吴虞就因为两件事在成都小有“名气”。一件是散发传单告老子;一件是拿起《大清条例》与老子争财产。

吴虞对他父亲实在是不满。于是他跑到大街上散发自己手写的传单,大致的内容是揭露父亲与前后娶的两任妻子做的种种丑秽之事,控诉了父亲和继母对吴虞夫妇的虐待行为。这让他感到“家庭惨酷,内被尊长之毒螫,几不免于死。”这种有悖人伦的行为当然引起父亲的强烈不满,于是被老子告到衙门,成了轰动整个成都教育文化界的大事。

虽然衙门判吴虞胜诉,但这种行为产生的结果可想而知。整个四川文化界召开各种会议、发表各种文章来对他的行为进行批判。当时的四川教育部长还专门开了个会,重点讨论的议题就是如何批判这个名教罪人,打算将他驱逐出教育界。吴虞面对这些一边倒的舆论声音,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不得已,他油印并散发了介绍其控诉老子的文章《家庭苦趣》作为反击。

结果怎么样呢?迫于压力,吴虞跑了。

武昌起义爆发后,吴虞像是嗅到了什么,又跑回成都,借宿在他的妻弟家中。在借宿期间,他仔细阅读着《大清律例》有关田宅的条款,准备再和自己的老子打场官司,事情还得从1893年讲起。

1893年,吴虞的父亲在族人的监督下,把家里的田产分配完毕,除了自己留下60几亩水田养老外,其余都分给了儿子。不过等到吴虞的父亲娶的第二个妻子把养老的财产都败光以后,吴父就不想再履行这个约定了,在庙里贴着诅咒吴虞夫妇的话,逼迫吴虞再交还一部分田产。脾气犟的吴虞哪里能受得住,于是就有了“一纸诉状告老子”之事。

不论吴虞在理不在理,这个时候“不孝”罪名没人能扛得住。结果是闹得满城皆知不孝子,一下子成了城里“不孝”的“名人”,算是第一次“暴得大名”了。

02 新文化运动“猛抬头”

辛亥革命以后,地方的文化环境也随着政治秩序的新旧更替松动了不少,替新思想松绑的声音不时出现。但成都文化界仍然弥漫着低气压,文化复古的趋势也随之而来,可看不惯旧传统的吴虞硬是要对着干。1914年吴虞在成都一小报上发表的关于家庭、宗教革命的文章,就像火药桶一般,一下子不仅引来封禁报纸的危险,身家性命也受到了威胁。所以廖平也来信劝吴虞,言论收敛一点。

就在这极度压抑的思想空气中,新文化运动如惊雷一般而起,要求民主、自由的呼声日益高涨。吴虞也借着该运动,尤其是《新青年》,从地方上被批判、被排斥的异端一下子上升到全国文化界著名的人物。

在民初新旧思潮此消彼长的空档中,吴虞先后在四川、上海的报纸发表了一些文章,但反响不是很大。1916年底无意中看到《新青年》中刊有《孔子评议》这篇思想异常激进的文章,觉得这些文章的主张与自己很是接近,于是主动联系了陈独秀。二人的书信来往间,谈论甚是投机。两人都认为,要是儒学的伦理政治纲常阶级之说不攻破,那么社会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此时的吴虞大受鼓舞,觉得高山流水、终遇知音,多年积攒在心中的想法化为胸中涓涓文思。

他主动联系上陈独秀,从1917年上半年起,先后在新青年发表了《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礼论》等5篇文章。这些非孝、非孔的文章在这份闻名全国的刊物中连载时,“吴虞”这个名字也不胫而走。

吴虞的文章不仅备受年轻人赞美,本人也变成了闻名全国文化界的名人。自己还在长期被排斥的四川教育界获得了几个学校的教职,真是“一文三得”!

03 借“东风”反传统观点市场大

吴虞在《新青年》上的文章,中心就是三个字:反传统。

这些反传统的根源都与他的父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在1910年冒天下之大不讳散发的传单中,就抨击“家庭之沉郁黑暗,十室而九”。到后来他搜寻与自己相似经历的古人例子,比如明末激烈反专制的李贽事迹,写成《李卓吾别传》,实际上是在给自己的行为翻案呀。

等到给《新青年》写文时,自己以前遭遇的种种坎坷经历便一下子变成了最激烈的反传统文字。比如

“孝之范围无所不包,家族制度与专制政治,遂胶固而不可以分析。”

“我的意思,以为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

等到1919年11月发表的《吃人与礼教》,语气更是激烈。“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杀人吃人不成功……一部历史里面,讲道德的人,时机一到,就直接间接的吃起人肉来了。”笔调语气和鲁迅的在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相差无几。

这些文字一经发表在《新青年》上,便脍炙人口,影响遍及全国。这种影响可以透过吴虞自己的话看出。他在日记里写道“余之非儒及攻家族制两种学说,今得播天下,私愿甚慰矣。”

04 时势造了英雄

像吴虞那样,对家庭伦理带来的苦闷感深有感触的读书人是大量存在着的。但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里,这种言论无疑会被传统的文化、政治秩序所消解,很难产生成功的“英雄”。

但是时代毕竟是变了。

晚清、民国鼎革,尤其是在袁世凯抛出洪宪帝制之后,青年人,尤其是年轻的读书人,对于帝制无疑是深恶痛绝的,与帝制紧密相关的儒家传统也在他们抵制范围内。正是当“打倒旧传统”成为大部分知识人群体的共识,催生了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新文化运动后,那么吴虞发表在新思潮中具有全国代表性刊物《新青年》上有关“非孝、非孔”的文章自然能获得热捧。

这种新思潮呼唤和传统对立的一切东西。这样,早就开始进行“反传统”思考的吴虞,趁着新文化运动的东风,成功地站到了全国的思想舞台上,挥斥方遒。

吴虞的成功,不可不谓是:时势造英雄。

参考文献:

1、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2、黄天华:《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吴虞与民初四川思想界的演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笔记作文400字 我的自画像作文600字 英语中考作文范文10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作文 妈妈谢谢你作文400字 读书的意义作文600字 克服困难的作文800字 温暖的记忆作文500字 关于写景的作文500字 关于自信的作文600字 幸福在那一刻绽放作文 大年初一作文400字 我与春天有个约会作文 小学生作文50字大全 珍藏的记忆 作文600字 话中秋作文500字 小学作文250字左右 读书的乐趣作文600字 五年级下册作文有哪些 人生的价值作文800字 大作文本图片 关于感恩的作文400字 未来的什么作文500字 历年湖北高考作文 童年乐趣作文3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350字 七年级优秀作文500字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600字 你温暖了我的岁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