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史:萧统爱好文学 对《文选》的编纂 使他的名字流芳百世

2020-11-18 09:50:01
相关推荐

百家原创作者:时往岁载阴

欢迎来到百家号时往岁载阴,中国史:萧统爱好文学,对《文选》的编纂,使他的名字流芳百世。小编今天和大家说说历史人物萧统和刘勰,萧统(501—531)字德施,小字维摩,梁武帝长子,于齐和帝中兴元年九月生于襄阳。武帝废齐建梁后,立为太子。因其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人多称他为昭明太子。萧统秉性聪慧,据说他三岁即读《孝经》、《论语》,五岁时读完了“五经”,全都能流畅地诵读。

天监十四年(515),萧统十五岁了,武帝亲自为其举行了加冠典礼。此时的萧统文质彬彬,举止合度,读书能一目数行,过目能诵,吟诗为赋,出口成章。每当出游和钱送亲友故旧,他多以诗赋来表达情感,一赋数韵,甚至长达几十韵。成年之后,萧统奉武帝之命参与处理朝政,各部门的官员前来奏事,都汇集到萧统那里。每当早朝,未到五更,他便等着城门开启;即使是住在内殿,也不敢安心熟睡。等着召见的时候,常常危坐达旦。萧统长于辨析真伪,对百官所奏不实或巧言妄语之处,洞察入微,但他只是命人改正,并不追究罪责。在审理案件时,判断公正,对犯人往往多加保全宽宥;待人宽和,能容人,喜怒不形于色。所以,萧统在朝廷中的名声非常好。

受武帝影响,萧统自幼也崇信佛教,遍览众经,在宫内另立慧义殿,聚集高德大僧研究经典。天监末,战事减少,天下升平,达官贵人渐生奢靡,萧统欲移风易俗,便衣不着锦,食不兼肉,以为表率,而对百姓则富有同情心,遇到霖雨积雪的天气,他派人到大街小巷中巡回探察,看到有饥寒交迫、无家可归的人,便供给他们粮食衣物;还专门从皇宫府库中拿出供皇家使用的绵帛,让人做了大量的短袄棉裤,在寒冬腊月施舍给贫苦受冻的人家。他还为那些死去后无法入殓的人提供棺材。普通年间,吴兴郡常常因为水灾歉收,有人上书要发动吴郡、吴兴、信义(今江苏昆山)三郡民工大兴水利,开挖河道,武帝允准。萧统认为,吴兴累年歉收,民多流离,吴郡差不多也是这样,信义郡收成虽好一些,但谷价太高,不少人因无饭吃,偷盗成风;许多青壮劳力戍边未归,如果强迫百姓应役,必然会影响生产;百姓若是外出劳作,难保家中财产不受偷窃。

因而,他上了《止三郡民丁就役疏》,建议暂时不宜动用民力兴修这项水利工程,以便让百姓休养生息。 萧统性爱山水,在玄圃穿筑,别立亭馆,与朝士名流游玩其间曾于后池泛舟,番禺侯萧轨大为称道,说在这里该奏女乐。萧统不”。 说话,口咏左思《招隐》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萧轨听了很惭愧。萧统在东宫二十多年,从未蓄养歌妓。中大通三年(531)三月,萧统在后宫荡舟采莲,不慎落水折股,由是患病并渐渐加剧,于次月病逝,年仅三十一岁。在萧统短暂的一生中,他对文学的爱好和贡献,使得这位皇太子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湮没无闻,尤其是《文选》的编纂,更使他的名字流芳百世。

《文选》的编纂,耗费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萧统筑文造楼,引刘孝威、庾肩吾等,讨论文章典籍。他希望对周秦以来的大量篇章典籍进行整理,将那些富有文学意味而又辞采鲜华的作品选入书中经过艰苦的努力,《文选》最终成书三十卷。所选作家作品,除无名氏之外,共一百二十九家,约七百余篇,都是可以称为“先士茂制,讽高历赏”的作品,大多数有过定论,为当时文学之士所公认。萧统选录作品时把握的标准很严格。梁初,关于为文的标准和样式,文士中曾展开一场讨论。裴子野认为文章为教化之器,应尊儒法古,讲究敦厚拙朴,至于“藻饰”,那纯是“雕虫之艺”。后来成为简文帝的萧纲则认为“立身须谨慎,文章须放荡”,“不尚丽靡之词”,便“无篇什之美”。这是当时两种极端的观点,萧统折衷而取之,即既反对排斥形式美的“典”,又反对一味浮艳的“丽”,认为为文把握的尺度是“丽而不浮,典而不野”。

《文选》便是按这个标准编选而成的。另外,萧统认为“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是文学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在萧统心目中,那些精心构思并富有文采的作品才能算得上是文学。因此,这部《文选》除史籍中一小部分“综辑辞采”的“赞论”和“错比文华”的“序述”入选外,其他的经、史、子一概不选。《文选》以类(文体)分卷,共有赋、诗、表、白、启、赞、论、碑文、墓志、行状、祭文等三十九类,每类之下又有各子目。每个作家的作品按照体裁分别编入各类目中。略古详近,对晋宋以来的作品收得比较多,选择也比较精。《文选》成书后,风行一时,后被人誉为“总集之弁冕”,“文章之渊薮”。唐以后的文人,都把它当作学习文学的教科书。唐宋以及后代著名的诗文家,几乎无一不受到这部文学总集的影响。自唐代李善引经据典,为《文选》作注后,研究《文选》的学者代有高人,世称“选学”。萧统除编纂《文选》外,另有自著文集二十卷和《英华集》二十卷,今已不存。

刘勰(465-521),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侨居京口。祖父刘灵真,可能没有出仕或地位较低。父刘尚,曾任越骑校尉,死得很早。由于家贫早孤,刘勰终身未娶。约二十岁丧母,居丧三年后,入定林寺依沙门僧祐,在这里一住便是十四五年。当时寺庙藏书是很丰富的,除佛教经籍外,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也不少。定林寺在建康城外不远,要阅读定林寺内没有的书籍,也容易办到。所以,自幼笃志好学的刘勰在这十余年内,除阅读佛书、协助僧祐整理佛经外,更饱览经史百家和历代文学作品,因而能在居定林寺的后期完成《文心雕龙》的写作。刘勰为文长于佛理,在定林寺期间,曾写过不少诸如寺塔及名僧碑志等方面的文章。

到他三十岁的时候,他曾夜梦孔子而开始了《文心雕龙》的写作。后来,在《文心雕龙·序志》中,他具体记载了这个他引以为荣的美梦。他说:三十岁那年,夜卧入梦,执丹漆礼器,随孔子南行,梦醒而怡然自喜。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圣人难见,却垂梦于自己。于是搦笔和墨,作《文心雕龙》。身在佛门的刘勰,在定林寺住了七八年,居然做起这样的梦,对孔子作了如此崇高的评价,只能说明这是刘勰长期沉浸于儒家著作而心向往之的反映。至于为何选择对古今之文进行总结和论述这一途径来实现其人生理想,刘勰认为:文章的作用是巨大的,各种典礼法制,无不依靠它来完成;从君到臣,以至一切军国大事,也都赖以发扬光大。但后世作者爱奇好诡,过分追逐浮华,离开了文章为政教服务的根本。因此,他要根据儒家圣人的意见提笔论文,以图改变当时的文风,使文学创作发挥其重大作用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到他三十七岁时,《文心雕龙》写成。

可“人贱物亦鄙”,这部著作脱稿之后,却未为时流所称。对自己的这部著作,刘勰是充满自信的。他深知,一部优秀的著作,是“音实难知,知实难逢”的;但“良书盈箧,妙鉴乃订”,必须经高明的鉴赏家的评论,才能做出定论。因此,他选定了当时文坛上声望甚高的沈约。由于贵贱悬殊,刘勰无法和沈约相见。相传刘勰曾假装卖货的,带着自己的书稿,等候沈约出门的时候,到他车子旁边来引起他的注意,并趁机递上文稿。沈约看过之后,十分惊奇,认为此书深得文理,常置于几案,以便自己随时翻阅。由于沈约的称誉,刘勰及其《文心雕龙》才渐为世人所知。也可能由于沈约的关系,年近四十的刘勰,才于天监二年(503)踏上仕途,起家奉朝请。接着做中军将军萧宏的记室,管理文书工作;又做“车骑仓曹参军”,管理仓账出入的事务。

天监六年开始,做了四五年的太末(今浙江龙游)令,颇有治绩。到天监十年,改任仁威将军萧绩的记室。五十岁以后,做昭明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管理奏章,后又兼步兵校尉。由于僧祐死于天监十七年,他生前搜集的经卷急待整理,刘勰奉命再度回到定林寺整理这些佛经。整理毕,就在定林寺出家,改名慧地。不满一年,刘勰就死了,终年五十七岁。《文心雕龙》全书十卷,五十篇,约三万七千多字,分上下两编,上编论述文学的基本原则和各种文体的源流演变,下编则为创作论、批评论和统摄全书的“序志”。在《时序》篇中,刘勰以历史的观点阐明了特定社会环境对于一个时代文学风气的影响,提出了“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代可知”的著名论点,强调从文学以外的历史现实变化中来理解文学的变化。

在《通变》篇中,他系统讨论了历代文风的先后继承和变革的关系,指出文学历史发展规律是“参伍因革”,每一个朝代的文学对于前一代的文学都有所继承和创新,有创新,文学才能发展。他主张作家既要“望古制奇”,又要“参定古法”,才能使文学“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刘勰比较全面地表述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强调思想内容决定形式,同时也看到二者是不可分割的,阐明了“文附质”、“质待文”的辩证关系,主张文质相称,华实相副。关于文学的本源和准则,刘勰在《原道》篇中提出“文源于道”的理论,所谓“道”,即“自然之道”。他举出许多例子,说明天之文、地之文、人之文都是“道”的体现。他认为艺术美就是自然美的反映,直接提出“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可看出他较多地意识到客观生活是文学的源泉。

文学批评是《文心雕龙》的重要内容。除了在论辩文体及讨论创作问题时涉及作家、作品外,刘勰又以许多专篇从各个方面着重进行评论。在提出文学批评的“贵古贱今”、“亲己抑人”、“信伪迷真”等不良倾向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学批评的六项内容,即“六观”一观位体(作品采用的形式体裁),二观置辞(作品的遣词造句),三观通变(作品的继承和创新),四观奇正(作品的表现手法),五观事义(作品的事理和用典),六观宫商(作品的声律音韵)《文心雕龙》对创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总结,从构思过程、写作技巧、篇章剪裁、声律安排、字句锤炼,乃至比兴夸张等修辞手法,都作了精辟的阐述,所以,它是一部体大思精、前所未有的文学批评巨著,代表着南朝文学理论的最高成就。

小编了解到,鲁迅将《文心雕龙》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以为它们“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好了,今天小编对萧统和刘勰的介绍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观看哦。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自然现象的作文 学生运动会作文 青岛栈桥作文 爱如潮水作文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350字 珍惜粮食作文 作文说明方法 教师节的作文开头 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九单元作文 雨作文400字 满分作文中考 周末的早晨作文 美女拉肚子作文 观察蚕的作文300字 艺术人生作文 我的演员梦作文 考试中的作文 我有一个想法300作文 作文有妈妈真好 四年级第三单元写作文 学校介绍作文 秋800字作文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篇作文 象征意义的作文 高职高考作文 描写班主任作文 静的魅力作文800字 一事一议作文600字 戴帽子的鱼作文 丝绸之路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