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网络上历史题材的文章质量普遍低?谁才是罪魁祸首?

2020-11-18 10:20:01
相关推荐

题引

我怀疑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被这样的一个问题困惑着:现在自媒体圈内怎么有那么多人写历史,而他们所写历史类题材的文章往往又缺乏足够的系统理论支撑和专业角度的历史观阐述。如果用不够尊重的话来评价,就好比天桥底下说书的,把一些稀奇古怪能吸引人的故事翻来覆去换人物换背景就是不换情节的去说给别人听。观众捧个场,作者讨个彩,互相欢乐着。当然这样的情况没有什么好或者坏的明确定义,毕竟这就是大众娱乐,市场需求嘛。

然而,大众娱乐的审美观是会变的,社会的主流意识也是会转向的,人们都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或许大众们应该让那些在荒年没过上好日子踏踏实实钻研历史学问的手艺人在丰年能混口汤喝喝吧!毕竟这些人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也是值得重视的。大众在喷小鲜肉、喷戏子的时候义愤填膺,一转眼又去点网页上那些吸人眼球的明星八卦和娱乐信息,此时我们心里真的没有泛起一丝波澜吗?

是我们选择了堕落还是我们根本没有选择?

是否有同感呢?

是大众口味助推自媒体历史圈的怪现象吗?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为什么说是呢?大众喜欢什么样的历史,做历史内容的人就写什么?无可厚非,难道这些为了盈利的历史自媒体都要反其道而行之,别人不喜欢什么就偏要写什么吗?这是高端人士的特权,是一种奢侈。大部分历史类自媒体还是以谋求经济回报作为他们内容输出的最主要目的来运作的。这里还存在着更可怕更残酷的一个现实,因为竞争,如果你不迎合大众,那么大众也不会尿不到你这壶里面来。你可以玩学术谈理论,可以把历史斩断剖开从古代建筑服饰的风格形成去探讨历史文化的发展,从古代饮食风俗的差异去理解一个国家制度的变迁。然而,大众不屑你这套!爱谁谁,我们更爱看类似于《这个皇帝有一百多个妻子最终却没有一个儿子》之类的古代奇闻奇事。

于是这些历史类自媒体异口同声的说:我们不做白莲花,我们生于淤泥,长于淤泥,装什么清高说什么不染,谁信!

那么大众真的只喜欢这一类历史文章吗?在闲暇之余除了解闷消遣之外就没有一点兴趣学习少量的专业历史知识吗?知识可以是昂贵的,因为可以垄断。知识也可以是无价的,因为他对人类的影响无法估量。知识同样是廉价的,因为那些具备某些知识的人愿意拿出来与更多的人分享。然而,这些愿意拿出来分享的人实在太少太少,如今的人们经历了太多太多,有时候都怀疑一些言论是否别有用心,有些分享是否另有所图。大V公知的形象几经跌落之余,人们在获取有价值信息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许更高了。于是大众们想,要想防骗就得远离。去筛选辨别一篇历史专业文章的好坏太累,但一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却让我的业余生活更简单更有乐趣。

其实大众也想选,只是他们没得选罢了!

专业历史与趣味历史的博弈

谁能笑到最后?

什么是所谓的专业历史?我相信没有一个专业的历史学家能够给出定义。从哲学层面来说,专业或许依然受制于人类认知的局限而无法触及实质的定义。一千年的专业历史观和现在的所谓的专业历史观还存留多少一致性呢?那么一千年前的历史研究者们都错了吗?还是现代的历史研究者错了?或者历史本身就错了?

但是趣味却一直存在,无论什么时代有趣味的东西总是能够吸引大多数人的目光,人们喜欢有趣的排斥枯燥的,人们趋于欢乐而远离苦恼。所谓的专业性历史研究大多数情况下普通人只能带来枯燥和苦恼,而那些趣味性十足的历史故事却带给人有趣及欢乐的体验。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专业的历史研究及相关文章的出现真的就没有必要了吗?那些趣味历史故事所需要的基础素材真的可以凭空捏造吗?用历史学研究里的一种现象或许能解释这样的博弈关系:人们对兵马俑的出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为这项世界历史上的奇迹惊叹不已。然而在这项奇迹出土之前,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们在田野考古发掘,史料整理,地质文化层研究、气候地理学研究、古文物的复原及保护等相关努力和付出却并不重视。这何尝不是大众口味的一个缩影呢?

李白与磨铁成针的老妪对话

无论什么样的时代,人们的志趣都会与这个时代相呼应!什么样的时代创造什么样的文化,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那些强大繁荣的王朝哪一个不是文化昌明的呢?虽然李白和老妪的对话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但我能感应到那个时代的社会气质!

利益与责任的博弈

这一节我不能说太多,可能会触线。此时无声胜有声,希望有心人能够在评论区发表各自的看法!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结语

我们该何去何从呢?本篇文章的最终目的不是我想站在一个所谓制高点上来教化众人,很明显我不具备那样的素质!我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对历史有着些许爱好的人,在读到如今一些自媒体上相关历史文章时候产生的一些感触。怒其不争而哀其不幸,这或许只是我自己一个人的想法吧,我不可能代表大多数的想法。我所认为的优秀未必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佛系读者的回答很简单:开心就好。专业的文章书籍图书馆多的是,专业的考古网站也多的是。要看自己去找啊,何必来自媒体发牢骚呢?这里就是一个媒体,传播大众想看的就行。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只是,我还是有点疑惑:自媒体真的只是扮演一个符合大众口味的热心善良角色吗?当全国有数以亿计的人在自媒体生态圈内活动的时候,这个平台真的不需要再做一些什么吗?我们或许应该期待这些平台推出更多优秀的内容,给那些深耕在更领域且有专业知识的自媒体人一些生存的空间。我们可以容忍少,但绝不能容忍没有!

谢谢大家的阅读!向读者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乡情的作文 英语手抄报作文 什么说作文 冷作文 400字的优秀作文 英语邀请函作文 作文感谢有你 写说明文的作文 作文我想什么 烦恼作文600字 冬天4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家 实践作文素材 校园景色作文 成长300字作文 六年级作文心愿 暖作文600字 作文帮手 作文礼物400字 疫情居家作文 四年级作文450字 国庆小学作文 天津中考作文 盼的作文 初中中秋作文 作文爽 感动老师作文 苹果树作文 作文的审题 人物介绍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