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发表10多篇重磅论文 获国奖……青岛这两位帅小伙考博复旦 华科

2020-11-18 18:55:01
相关推荐

研究生:徐永善

徐永善,男,25岁,一个心怀科研梦想的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2017级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他学习成绩优秀,学位课加权平均分93.11分。毕业时,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SCI论文8篇,总影响因子超过60,合作发表多篇SCI论文,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并作墙报展示。曾获2020年“山东省优秀学生”、2019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年“青岛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2019年“青岛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与奖励。

1、厚德载物,学以致远节

科研的种子在徐永善的本科阶段就已播种,大学期间他就进入实验室跟着老师学习,自那时起他就萌生了以后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想法。2017年9月,他来到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材料工程专业学习,导师是张军副教授。

在正式开学之前,他就跟老师联系要求提前进入实验室,参加了张军老师举办的国内首届“气湿传感技术青年学者论坛”。认真听取了来自国内30多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青年学者的高水平报告。他在内心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踏踏实实做好科研、做出成绩。那个暑假,经过老师推荐,他又去上海参加了“能源化学暑期学校”,考核成绩优秀,进一步增长了见识,增加了对科研的理解。这使他相信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自己一定会有所收获,并一生受益。

2、勤勉上进,积极科研

科研方向很重要。经过与张军老师的沟通谈话,徐永善表达出自己对“纳米传感与器件”方向的强烈兴趣,老师也充分尊重他的意愿。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各种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包括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可以用于空气污染物检测,防治大气污染,监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保障人身安全,还可以用于呼吸检测,无创诊断疾病。因此,开发高灵敏低功耗的气体传感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与每一个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同学一样,徐永善在科研初期也经历了一段迷茫时期。而他始终牢记张老师对他说过的话,“当你迷茫不知道以后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先把当下的事做好”。就这样他抱着有付出就有回报的信念努力工作,逼着自己看文献、找问题。

三年期间,他早上八点前必到实验室,晚上十点之后离开。慢慢的从最开始看一篇英文文献需要一两天,到现在一天可以看十几篇;实验初期,张老师手把手传授设备操作和器件加工,他的实验技能得到快速积累和提升;他一直记得张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艺多不压身,多学习一种设备操作,就多了一种傍身技能”,实验室优良的科研条件让他如鱼得水,目前他可以熟练操作CVD、ALD、E-beam、AFM、光刻机等各种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有了实验数据,有了表征数据,接下来就是文章写作。第一篇文章的从初稿写作的痛苦到最后接收的喜悦,他记忆深刻。张老师一直要求“文章初稿必须自己独立完成”,一篇文章初稿经老师修改后“半壁江山一片红”。感谢老师不厌其烦的修改和严格要求,让他的文章写作能力得到了训练。仪器搭建、操作技能、文章写作、修改意见回复等等,如今他已经得心应手。基于实验室齐全的条件,他经常多线作战,只要有了新的想法就跟老师讨论,确认实验方案,然后开展实验。经过自己努力和不断积累,他最终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Materials Horizons (IF=12.319)、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F=8.758)、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IF=7.1)上发表论文8篇。经老师推荐,现如今,他已经去往华中科技大学继续深造。

3、踏实努力,奋斗不息

三年之中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张军老师的悉心指导与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张军老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着我,他说“我们既要有做大文章的梦想,也要有踏踏实实解决每一个小问题的执著”。徐老师告诫我们每一个人‘做人做事一定要靠谱’,‘实验数据一定要第一时间处理不能懒惰’,‘实验室是一个集体,优秀的集体靠的是传承’,这些话始终在我懈怠的时候激励着我往前走,使我不断向着优秀前进。正是老师的教导使得整个课题组的每一个学生对这种精神进行了传承,做到自律与高效。

张老师说,在实验室中,研三是最宝贵的财富,研二是中坚力量,研一是未来!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优秀和努力去感染别人,让别人也变得优秀和努力!在我们课题组就是这样实现的,初入实验室时,师兄师姐会帮助我们快速上手,遇到困难会指导帮助解决,实验失败会一起分析原因。同样,当我成为师兄时,也是这样对待师弟和师妹们,耐心的教他们仪器的操作,数据的处理,图形的优化,关心他们的实验进度,帮助他们分析反常的实验现象,‘传帮带’切实的体现在实验室日常的点点滴滴里。”徐永善如是说道。

“感谢母校为我提供的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平台,感谢张军老师、刘相红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和孜孜不倦的教导和关心,也要感谢团队郑威老师和宋然然老师对我的帮助,同时也感谢学院的诸位老师的教导,尤其是李慧晶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也忘不了实验室一起奋斗拼搏的师弟师妹们,谢谢他们的帮助支持”。徐永善同学由衷的感激道“我很幸运成为实验室的一分子,我也是曾经尽过一份力守护过的人”。

转眼间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当年稚嫩的少年也变为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有付出才有回报,三年的成长与收获让他坚信:人生就像掌纹,尽管错综复杂,却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他相信自己的科研道路还很长,他将会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最后,徐永善总结了以下科研学习的心得体会,供学弟学妹们参考:首先是要有正确的态度,做事要严谨,尤其是在实验过程中,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二是要有自己的目标,不断向着目前努力,切忌好高骛远,每天的进步可以不用很大,但一定要在路上。三是不能放松基础知识的学习,没有相关的知识积累,很难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产生交叉思维。四是坚持文献阅读,要了解别人做了什么工作,借鉴学习,阅读过的文献要分类做好标记,方便日后查找。五是学习各种科研软件与工具使用,基础的科研技能一定多学。最后一点,时刻与导师保持高效的沟通与交流。

“谁也无法为你给科研下一个定义,你自己的科研感受还是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体会,你自己的科研梦想需要你自己通过努力去追寻”,这是徐永善在硕士期间最大的感悟,也是对学弟学妹最好的建议。

研究生:赵忠晨

“别人坐的时候你得站着,别人站的时候你得走着,别人走着的时候你得跑着,这样你就会越来越好了”,2020年6月,在青岛大学博逸楼功能纳米材料与储能技术实验室的交流会上,物理科学学院硕士生赵忠晨对新进组成员这么说。从2017年夏天进入实验室起这三年的时间里,他从储能领域的“萌新一枚”到发表7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影响因子80+,锋芒初露。

1、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谈起当初为何选择读硕士的初衷,赵忠晨这样解释道:“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科研这条路,就想着多学习些技能,为日后工作打基础。慢慢的,我发现自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开心。”事实证明的是这条科研之路适合他,而他也喜欢上了当初的这个决定。

刚进组的时候,通过和李洪森老师以及李山东老师深入的交流,赵忠晨发现自己在即将面对的储能领域的基础基本为零。唯一的方法就是广泛的阅读文献。读文献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读多了,也就读的快了。读得多了,就看得远了。没有捷径可言。正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赵忠晨找到了方向,他在实验操作中逐渐得心应手,并开始有了自己的科研设想。

这段入门的经历让赵忠晨认识到,在科研入门初期不仅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也要有敏锐的头脑。努力加正确的方向才能让未来的科研之路走的既快又稳。

2、调研孕育灵感, 勤奋催发硕果

在完成入门训练后,赵忠晨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实验探究。过去的三年中,赵忠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多个课题的研究。其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铝电池组装工艺与层状结构二硫化钨储铝性能的研究。在实验方案设计阶段,赵忠晨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为自己的实验梳理思路。

在此过程中,通过对铝离子电池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赵忠晨意识到了表征手段的重要性。他发现高影响力的论文往往依托于巧妙的实验构思和系统的实验表征。通过和导师的深入讨论,赵忠晨准备通过理论计算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科研设想。

那段时间,他每天早上兴致冲冲的去实验室,晚上却铩羽而归,第二天一早却又激情满满的去做研究。面对困难,赵忠晨选择在文献、与老师的讨论交流中获取灵感。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换来令人满意的结果。“我经常能感受到赵忠晨的努力与拼搏,他是我实验室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李洪森教授这样评价赵忠晨。

(赵忠晨和李洪森老师合影)

就这样,在李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赵忠晨的各项实验技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实验合成,器件组装,性能表征,绘图写作,回复意见等等,都可以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在校期间,赵忠晨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四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篇,其中包括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no Today (IF=16.901)、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IF=16.28)、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F=8.758)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的多篇原创性科研论文。此外,赵忠晨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在第二十次全国电化学会和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学术创新论坛上均作口头报告,并获得优秀口头报告奖。

3、踏歌而行,梦想永在

赵忠晨眼中的自己并不是“天赋型选手”,只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笃定、有热情、有信念。正如林语堂曾说的,“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经过三年的研究生涯,当初的科研小白如今已在储能领域锋芒初露,然而这一切成果的取得始终离不开导师的严格要求与悉心指导。“李老师不仅传授我各种知识技巧,还叫我们如何做人做事。李老师常常告诫我们‘有时候,勤奋比天赋更重要’、‘努力做到完美’等,这些对我的硕士生涯和未来的工作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引导作用。”赵忠晨如是说道。

在导师的全力支持以及课题组同学们的帮助下,赵忠晨最终成功通过了复旦大学博士复试考核,并将于2020年9月前往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继续他的科研之路。

“研”路漫漫,刻苦钻研才有所获,困难重重,守得云开方见月明,愿所有青大人都能以他们为榜样,在自己的领域里闯出一片天地!

来源:青岛大学 图文来源:青岛大学研究生教育

封面&编辑:邓嫚媛 审校:王迎新 周莉娜 覃梦婕 责编:魏喆吉 李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傲的白鹅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350字 英语作文模板 寻找秋天的作文 温暖的作文开头结尾 独立自主的作文 心底的温暖作文 谢谢你奶奶作文 诚信作文300字 2018年成人高考作文 做一次最好的自己作文600字 理性判断作文 无言之美作文600字 窃读记作文400字 上周末你做了什么英语作文 如何提高作文成绩 青春努力的作文 重拾什么作文600字 小猫的作文50字 草原作文300字 游西江千户苗寨作文 那一次我真后悔的作文 都江堰游记作文 快乐国庆节作文 未来的手机作文 观察小鱼作文 跑的体验为话题的作文 写自我介绍作文 最美的风景叫文明作文 怎样写国庆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