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偷梁换柱 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错误点睛:概念混淆

2020-11-19 09:25:02
相关推荐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都学网学术中心的刘连帆老师,今天和大家说说论证有效性分析题型中如何对于逻辑错误进行分析。逻辑错误一般考查三类问题,分别是概念问题、论据问题、推理问题。今天我们聚焦于概念,重点来为同学们解析下概念问题中的概念混淆。

概念问题对应试题题干命题要点“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根据考查侧重点的不同,分为概念模糊和概念混淆。概念模糊,是对于概念的具体内容没有界定清楚;概念混淆,是将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混淆在一起。

概念混淆在实质上就是对于概念的涵义偷梁换柱,将原本不属于概念的涵义强行与概念捆绑起来,违反了同一律。比如,有这样一句话“唯物主义等同于物质主义,都在揭示着世界的本源问题,即物质决定精神”。但是唯物主义的内涵与物质主义并不相同,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关于世界本源的哲学原理,而物质主义只是当下追逐物质潮流的不良风气,两者在内涵层面存在天壤之别。

下面刘老师具体展开说下概念混淆的题型解读、应对策略、例题分析和答题公式。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概念混淆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1.题型解读

在论证有效性分析考试时间比较紧张、题干字数较多的情况下,大多数考生在短时间的阅读中很难考虑周全,因此很难发现一些被命题老师精心设计的概念混淆。

此外,命题老师有时刻意把两个外在形式类似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使用。虽然材料中不会明显地给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会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引用偏离原来概念本身内涵的另外一个概念去描述事物,考生往往自动跳进命题老师安排好的陷阱而不自知,以为概念就应该是题干中这样使用。

2.析错策略

若要正确地对概念混淆进行分析,关键在于区分概念内涵和外延。首先应该找到被混淆的两个概念,然后分别进行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区分,找到这两个概念不同的地方,然后针对这个不同之处进行论述,言简意赅地进行深刻的论证无效性分析。

3.真题片段

其次,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品的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状态,因而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2015年1月)

4.例题分析

前文说“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后文又说“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对于同一个事物“生产过剩”有两个不同的定义,一个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另一个则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那么常见现象和客观规律这两个概念是不是等同的呢?显然不是,常见现象和客观规律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是外在与内在的关系。所以,此处逻辑错误是“概念混淆”。

5.答题公式

“……”与“——”概念不同,不能混淆。“……”指的是X,而“——”指的是Y。因此,两者看似相近,实质上差异很大,所以不能简单地将两个概念等同。

6.标准答题

“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与“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概念不同,不能混淆。常见现象指的是观察到的事物表象,是外在联系和客观形式,而客观规律指的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本质联系和普遍形式。因此两者看似相近,实质上差异很大,所以不能简单地将两个概念等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妹妹被哥哥打屁股作文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作文 藏在心里的什么作文 做一次家务作文 原来如此作文400字 良好的心态作文800字 关于自律的作文600字 亲情的作文800字初中 寻常的日子也芬芳作文 专四作文满分多少分 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美好的生活作文600字 逆境出人才作文600字 改变作文600字初中 作文最美的风景600字 帮忙写作文的软件 英语作文翻译成中文 青春在路上作文800字 脱裤子打屁股的作文 初一的作文600字 友谊还会继续作文600字 不可怕作文600字初中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优美段落 游记作文开头怎么写 我的意中人作文 我渴望长大500字作文 作文我的童年500字 致即将毕业的自己作文 时间过得快的作文开头 守住本分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