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民国才女张充和:数学0分被北大破格录取 定居美国传播中国文化

2020-11-20 11:15:01
相关推荐

1935年,诗人卞之琳以一首《断章》惊艳了世人,隽永的诗句经典传承,可谓脍炙人口。

而至今,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作中那“装饰了别人的梦”的人,便是卞之琳先生苦恋10年而不得的民国传奇才女——张充和。

被叔祖母抱养的童年充满了书香墨韵和昆曲

1914年,祖籍合肥的张充和出生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栋小洋楼里,她的曾祖父是晚清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父亲是民国教育界的知名人物张武龄。

她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上面有3位姐姐,大姐张元和,二姐张允和,三姐张兆和。望着这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可爱婴孩,父亲张武龄提笔写下了给她取的名字:张充和。

张武龄在合肥祖宅寡居的二婶李氏出身名门,是李鸿章的侄女,膝下无子无孙,却十分喜欢孩子。

当李氏收到张武龄又添1女的家信后,便萌生了要把张充和抱养到身边的想法。张武龄与妻子同意了婶婶李氏的想法,因此,张充和在8个月大时就被带回合肥祖宅,交由叔祖母李氏抚养。

李氏抱过这个粉雕玉琢的婴儿,喜不自胜,暗暗发誓要尽所能给孩子最好的一切。

李氏本身也是一位颇有才学的女性,疼爱张充和之余还对她言传身教,以名门闺秀的风范培养张充和。

为了让孩子才学满腹,李氏不惜以重金聘请吴昌硕的学生、考古学家朱谟钦当张充和的家塾教师,在朱谟钦的悉心教导下,天资聪颖的张充和4岁就能背诵唐诗宋词、6岁就会研墨写字。

偶尔有了兴致,小小的张充和还会执笔给父母和姐姐们写信问好,书信来往不断,姐妹4人的感情一直都不错。

等张充和再大一点,李氏还请来举人左先生专门教导张充和品读百家著作、历史典籍,还教会张充和如何作诗填词。

想来,张充和一生的丰厚的国学素养就是在幼时积淀下来的,相比在父母身边的姐姐们来说,张充和受到的关爱一点也不少,接受的教育也是更加精良。

张充和16岁那年,叔祖母仙逝。张充和回归到了苏州的大家庭里,在父亲创办的西式女校上学。

张充和的父亲是个昆曲戏迷,非常喜爱昆曲这门经典艺术,还时常请昆曲名家到家中教女儿们拍曲。

就这样,还是少女的张充和也渐渐爱上了昆曲,不仅与3位姐姐在家中成立了曲社,还时不时地和大姐张元和一起演绎《游园惊梦》等著名的昆曲桥段,小小年纪便唱功了得。

张充和与三姐张兆和的感情最好,1933年,嫁给了作家沈从文的三姐在北京定居,她希望小妹妹张兆和能够到北京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就把接到北京,让她在北京读书上学,自己则亲自照顾着妹妹的生活起居。

说到学业,张充和能当得起“才女”二字,但因为从小基本没有过数学启蒙,所以数学一直是张充和最头疼的考试科目。

张充和考大学时,回来便对三姐说:数学试卷实在是太难,恐怕这次高考没有什么希望了。

张兆和只能先安慰小妹,再帮小妹另寻数学补习老师。

虽然张充和的数学高考成绩是零分,但是她的国文却考了满分,爱才惜才的北大破格录取了张充和。

得知这样的好消息,张充和高兴地像一只盘旋飞翔的小鸟般,既兴奋又快乐。

进入北大读书后,张充和幸得胡适、冯友兰、闻一多等一众名师的教导和指点,国学造诣颇为深厚。

在学习之余,张充和还时常到清华大学去听昆曲讲座,与曲友们一块儿排练演出,日子过得异常充实。

大三那年,张充和不幸染上了肺结核,不得不休学,还因此而没有得到北大的学位。

人们总说福祸相依,张充和在养病期间闲来无事,就把精力转而投向了昆曲艺术。昆曲的魅力竟意外地让张充和的病体恢复得很快,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精神的力量。

病愈之后,张充和在《中央日报》的副刊当编辑,每日撰写她喜爱的散文诗词,才华初绽,惊艳世人。

流寓西南,研习书法获真章

战乱爆发后,张充和便随三姐一家人辗转到了西南边陲的昆明暂居,后来还到过重庆,皆为乱世避难的无奈之举。

流寓异乡的岁月里,吃住常常不济,但张充和却始终没有忘记她的笔墨纸砚、诗词昆曲。她曾说:金银珠宝非我所爱,但无论何时何地,包里总不能少了笔墨纸砚。

在昆明时,张充和的居所简陋无比,但她总有办法自搭长案,研墨执笔,沉浸在自己的书香和墨韵之中。

因为张充和性格大方外向、多才多艺,因此,她的居所总能吸引来一大批同仁志士,时常有曲友文友来到张充和家,吹笛弹唱、舞文弄墨,好不热闹。

渐渐地,大家把张充和家当成了诗文雅集的宝地、怡情雅性的乐园。

领略过张充和“昆腔”之细腻柔美的汪曾祺曾夸赞道:充和运字行腔,精微细致,娇慵醉媚。

画家张大千还曾在张充和唱吟之时,执笔以她为题,画了一幅侍女唱曲图,画中那扮上了戏装的张充和,身姿清丽、背影动人。

在重庆暂居期间,因为诗词同好,张充和结识了雅士章世钊和书法家沈尹默。

张充和因为仰慕沈尹默的书法造诣,一得空便辗转乘车,到沈宅求教书法奥义。

沈尹默认为张充和的书法功底有魏晋之风,就答应指点一二。因为得到了书法大家的亲自指点,张充和的书法达到了一种神韵独具、端丽清雅的境界。

嫁与德裔美籍汉学家,定居美国传扬中国昆曲和书法之美

张充和的情感经历并不多,1933年的时候,来沈从文家做客的卞之琳就认识了张充和,虽然卞之琳对张充和心生好感,兼有爱慕之意,但无奈张充和始终对卞之琳无感,只当他是一位很好的朋友。

卞之琳不敢表白张充和,却默默等了她十余年。直到张充和嫁人了,卞之琳才转头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1947年秋,在北大教习昆曲的张充和依然借居在三姐张兆和家中,姐夫沈从文常有客人到访。

一次,北大西语系的外教傅汉思到沈家做客,结识了张充和。傅汉思是一位德裔美籍汉学家,对中国文化充满了仰慕和喜爱,而张充和也对这个开朗热情、博学多才的男子产生了好感。

在沈从文家,傅汉思对张充和一见如故,随着接触的加深,爱情在两人之间渐渐萌生了。

1948年底,张充和答应了傅汉思的求婚,婚后,这对夫妻便决定赴美定居,开启了他们新的生活篇章。

一开始,丈夫外出工作,张充和在家料理一切,起初的生活虽然不够富裕,但乐观开朗的张充和却始终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坚持每天拿出一段时间来练习书法、唱习昆曲。

后来,丈夫傅汉思正式成为了耶鲁大学的教授,张充和也进入耶鲁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课程、传播昆曲艺术。

张充和热爱书法和昆曲,在美国时常自制砚台、昆曲戏服和昆曲头面等带有浓郁中国文化气息的物件,并把它们作为一些展品展出,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美。

美国的一些戏剧名家,通过张充和举办的一些文化展会而知道了中国的昆曲艺术,他们专门研究过昆曲的唱法和内涵,还把昆曲表演同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进行比较。

可见,身在大洋彼岸的张充和不为功利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只为精神寄托和心中所爱,无怨无悔、甘之如饴。

回顾张充和的一生,虽说漂泊辗转但却始终散发着墨韵书香、诗情画意。

她好似气质芳华的美人,在多变的世道中挚守着内心的一方安宁。民国一代才女张充和的故事,正如她自己曾撰写的那联诗句一样: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 作文600字左右 草莓作文 冬季作文 小作文300字 万能作文素材 创新的作文 我自己 作文 伤感作文 路的作文 秘密 作文 感谢 的作文 善良作文 作文550字 学习的作文 作文两百字 细节作文 散文作文 寻找 作文 偶像作文 乐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