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苏轼很著名的一篇短文 文情流转动人 更有超尘出世之姿

2020-11-20 14:05:01
相关推荐

北宋大文豪苏轼多才多艺,不仅诗词、散文笔墨酣畅,而且书法、绘画堪为一绝。他的散文平易自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不仅在北宋影响很大,而且也让后世钦佩不已。东坡先生虽然一生命运多舛,但是他一直都是随遇而安,充满豁达情怀。

每到一处,先生不仅置地安家,还结交当地朋友,更有很多僧侣道士及隐者也慕名与之结交。有一次他拜访了一位隐士,便留下了一篇流传千古的好文。下面就分享苏轼很著名的一篇短文,文情流转动人,更有超尘出世之姿。

《放鹤亭记》(节选)

作者:苏轼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

此文作于北宋元丰元年11月,当时苏轼知徐州。有一位名叫张师厚的隐者,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后来他迁于东山之麓并建亭其上,自驯二鹤,鹤朝放而暮归,白天就翱翔于天地间,所以将此亭命名为“放鹤亭”。苏轼有一次应邀前往,为之作题记。

苏轼先赞赏了这座放鹤亭,“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好像一个大环,作者想象丰富,虚实结合。然后继续描写一年四季中,亭子周围景色随着季节变换,景物各异。春夏之交、草木齐夭,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随着风雨晦明的气候变化,景色瞬息百变,写得图文并茂,精彩纷呈。

接下来三言两语就生动地刻画了鹤的不凡神韵,“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这些仙鹤时而立在田里、时而飞上云天,它们自由翱翔的形态真令人羡慕。

而写鹤当然是为了表现放鹤人之乐,“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苏轼清楚地认识到,地位不同、为乐迥异,也歌颂了隐士之乐赛过了君王。

最后作者由鹤再联想到自己,这位张隐士深居简出,以放鹤为乐,也让苏轼有了归隐山林之心。“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作者赞美隐士,戴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衣麻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

最后先生向那些在仕途中挣扎的士大夫发出邀请,“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因为东山是隐居之庐、以及放鹤休闲的地方,那么西山就代表仕途。东坡先生深切地感受到宦海风波,厌倦了朝堂里的尔虞我诈,宁愿节衣缩食,也要清净快乐。

纵观苏轼的这篇散文,写景形象生动,叙事虚实结合,议论风生水起。作者赞美和欣赏隐士的放鹤亭,也表达出对山林之乐的强烈向往。仙鹤的清远闲放、超然物外,正是作者盼望超尘出世的象征,全篇看似写鹤,其实正是以鹤喻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夏秋冬的作文300字 初一期中作文题目 教师现场作文大赛题目 意外作文 精彩的一天作文400字 中秋情的作文 游白塔公园作文 关于自救的作文 马云的事迹作文素材 我爱我的奶奶作文 给爸爸妈妈一封信作文 吃西瓜作文600字 爱家乡的作文 这就是他作文 我的榜样作文400字 身后的目光作文500字 差的作文评语 人性的光辉作文800 树叶剪贴画作文 我们的学校作文300字三年级 滚床单作文 学车作文 龟兔赛跑后续作文 高考作文加点评 我的表妹作文 难忘的你作文 关于爱的作文200字 作文评语结尾 一篇写景的作文 班集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