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现当代文学里的中秋节 贾平凹真实 老舍乐观 余光中的让人落泪

2020-11-20 22:05:01
相关推荐

提起中秋节,人们总是会习惯性地吟上几首古代诗词,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但是你能否脱口而出一句现当代文学里的中秋句子呢?恐怕很少。

现当代文学指的是从1919年到现在的所有文学作品,难道一百年来,都没有好的文学作品去描写中秋节吗?

今天,西安古西楼就带你盘点赏析现当代文学里作家写的中秋节与月亮的文章、诗句。

月圆人团圆

《月迹》贾平凹

贾平凹的散文风格和小说有很大不同,写散文的贾平凹像是真正敞开了才情,文字优美晶莹,所以说到现当代文学里写中秋的文章,贾平凹的《月迹》可谓经典中的经典。

贾平凹在书籍上签字

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读完是不是觉得和《废都》的文字感觉大不相同呢?有一种静虚之感。带着这样的语言去写儿时的中秋,让人从文字里就能感觉到一种单纯的快乐,也能体会到作者中秋赏月的乐趣所在。

《北平的秋》老舍

老舍先生是京味作家,其散文率真,情绪饱满,平实中见性情。在《北平的秋》里老舍这样写中秋节。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老舍写中秋前后的北京天气,平平淡淡的叙说,对这一天的天气欢喜中带点骄傲,从文字里亦能看出老舍自己的性格是乐观豁达的,也表现出一个“老京派”的十足底气。

老舍先生的童真

《中秋的月亮》周作人

周作人和老舍一样,是地地道道的“京派领袖”,但与老舍对北平单纯热爱不同的是,周作人对北京的感情有些说不清。

这篇写中秋节的《中秋的月亮》写于1940年,想要读懂这篇文章,请注意写作时间,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一搜这段时间的周作人的文化活动。中秋“讨账”与还债的意思对他来说触目惊心,因为他怕国人对他“秋后算账”。所以文中的中秋未免有些阴森复杂,但实则是其心声。

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口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曝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它简直是一个妖怪,别的种种异物喜欢在月夜出现,这也只是风云之会,不过跑龙套罢了。

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帐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周作人

《母亲的月饼》肖复兴

中秋节又快到了,月饼蠢蠢欲动,又开始纷纷招摇上市。北京现在卖的月饼花样翻新,但南风北渐,大多是广式或苏式,以前老北京人专门买的京式月饼中,只剩下了自来红自来白,冷落在柜台的角落里,有一种叫做翻毛月饼的,更是已经多年不见踪影。翻毛月饼类似现在的苏式酥皮月饼,但那只是形似而并非神似。

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父亲一只手托着翻毛月饼,另一只手放在这只手的下面,双层保险,为的是不小心从上面那只手中掉下的月饼皮,好让下面这只手接着,当然,这可以见那时老辈人的小心节省,也足可见那时翻毛月饼的皮是何等的细、薄、脆,就如同含羞草一样,稍稍一动,全身就簌簌往下掉皮。赵先生说的“薄如粉笺,细如绵纸”,真的一点不假。

余光中的诗

余光中是当代诗人,他的那首《乡愁》在我们上学时就熟背过,他也许也是当代诗人里最钟情于写月亮的一位。他写过《中秋月》、《中元月》、《桂子山问月》、《满月下》等等与月亮有关的诗句。但无论是什么时节的月,都饱含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乡愁。

《中秋月》一诗中写道:“何日重圆,八万万人共婵娟?”《中秋》一诗也写:“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要一刀挥成了残缺?”在《桂子山问月》一诗中写道:“黄鹤楼等黄鹤要几时才归来?而我,汉水是滴几滴浪花呢?大江是第几个浪头?问顶上的半轮,清辉悠悠。”

在不同的咏月诗中,诗人都把自己的乡愁放进其中,甚至遥想当年,与千古风流人物心心相印,与万里河山共呼吸,在细腻的情感里埋藏着浩荡的英气。所以在中秋佳节,我们更能感受到余光中对祖国的衷心祝愿,乃至月亮也能作为一种祖国团圆的意象,这种饱含的爱国之情在余光中的笔下,已经满到快要溢出来了。让人读来不仅能有强烈的同感,而且在中秋时节也会让无法团圆的我们落泪。

为什么现当代文学里的中秋节不像古代诗词那样广为流传?

其实仔细看了上面的文章便可得知。

一来是由于时代的关系,诗人往往在句子里埋藏了很多自己对现世的思考,期盼、祝愿中秋节的意思比古代诗词减少不少,所以现在人要庆祝中秋节,就不便从现当代文学里去寻找了。

二来是由于这些文字是现代文字,篇幅太长,有些句子其实发出来,还不如自己亲自去写一篇文章比较好。

当然,这都是一些探讨,并非标准答案。现当代文学其实承载的思考远比我们读到的要多得多,中秋节在现当代文学里,或许少了纯粹的节日祝贺,但却多了对当下时代的看法,其中包含的思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琢磨。

祝愿大家中秋快乐!关注西安古西楼,一起解读更多角度的文学,发现中外古今文化的新鲜点!

往期文章,欢迎观看:

中秋节关于月饼的诗词,一共7首,收藏起来,中秋朋友圈文案备选

古代中秋节起源,跟嫦娥完全无关,为什么她还能一直做中秋代名词

路遥《平凡的世界》,她是孙少安孙少平亲姐,受尽折磨终有小欢喜

路遥《平凡的世界》,作为孙少安、孙少平的妹妹,她的人生最完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一写人作文 元宵节作文结尾 以爱为话题作文 说说我自己作文 课外活动作文 打破常规作文 时事评论作文 关于孔子的作文 人间真情的作文 有关母亲的作文 持之以恒的作文 写给男朋友的小作文 作文批改评语大全 有关环保的作文 雨露作文 我的新老师作文 三年级作文国庆节 十字路口作文 爱护环境的作文 小学国庆节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题目 四级英语作文预测 学会放弃作文 跨越再跨越作文 红楼梦高考作文 我喜欢的老师作文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 小学生想象作文 关于规则的作文 经典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