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日记 可以激发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欲望并为之提供生活经验和素材

2020-11-21 05:10:02
相关推荐

提起写日记,我们会想到雷锋日记、鲁迅日记、傅雷日记、还有胡适日记,再往前,有曾国藩日记……这些日记及其作者或耳熟能详,或见于经传。至于现实生活中名不见经传、爱写日记的人,就举不胜举了。诚然,写日记并非为了见“经“见”传“,况且,日记写得再好也未必能见”经传“。在我看来,写日记,是一种习惯,就是每天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然后,把这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仅此而已。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语文老师告诉过我们:写日记有这样和那样的好处,并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说到习惯,我想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实践证明,这是符合从小培养人、教育人的本质规律的。看来,小学语文老师给我们的要求完全正确。那时,年龄尚小,懵懂初开,我只是尝试性的“涂鸦”了几篇后就兴趣寡然地辍笔了,但也算是写日记的萌芽阶段。

后来,到了初中,语文老师每个周末的班会上,都要检查我们的日记。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重新“培植”多年前那个写日记的“萌芽“,并使之”出苗“,我便又写起了日记。但那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罢了,终究不是自觉的,而是被动的、非常态的。那些岁月里,虽也不定期的写一写,但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准确地说,那只能说是零零星星的,顶多算是“周记”而已。这样的“周记”甚至“旬记”后来断断续续地写了很多年。

直到1981年9月,我才真正开始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那是我从煤矿考入韶关教育学院之初。我想,作为一名煤矿井下工人走进大学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务必好好地珍惜。我当时就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在心里涌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于是,入学伊始,我暗自给自己加压——养成两个习惯:一是早起,二是每天写日记。说来也怪,意志和毅力真的可以焕发强大的精神力量!只要你持之以恒,好的习惯就可养慢慢成。现在,这两个习惯,我一直坚持着,丝毫没有改变。

且不说早起,就说写日记吧。

写日记是一种自我检视生活的方式,其过程充满着愉快的心情和盎然的趣味。每天晚上就寝之前,斟上一杯温开水或者沏上一杯淡茶,静坐窗前,凝神而思—— 一天的见闻和所思所感,象电影镜头一样在脑海中一一闪过。打开日记本,提笔而书,或工整或率意,或疾或徐,或大或小,率性而为,亦快乐自得。天天如此,不可省却。如果偶尔因为忙而忘记了,心里就觉得怪不踏实,必得想法补上。因此,我每逢外出开会、出差,一二本自己心爱的书和日记本经常是随身而行。

从一定意义上说,日记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或者说,是一种自我对话、独自言说;当然也可示之于人。就内容而言,日记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可以记事,可以写人;可以状物,可以绘景;可以记叙活动,也可以抒发感情。从形式上讲,它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随心所欲,任意取舍。因而,写日记的过程,大可敞开心胸,解放手脚,率性而为。而这又恰恰是日记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所在。

日记是岁月的沉淀,往事的记录。人的生命,对群体而言是无限的,而就个体来讲,则是有限的。人,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人生是一个过程。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前进一步,都在向终点缩短距离;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每度过一天,都在不断减少生命的时日。所以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自然规律,谁也不能否认和改变。我们只有承认它、适应它。

也许,我把话说得远了些。还是回到日记的话题上来。昨天是今天的历史,昨天和今天又是明天的历史。岁月的河流不断地向前流动的同时,又在不停地沉淀着。我们写的日记,就是一段岁月的沉淀和往事的记录。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岁月的“痕迹”和往事的缩影,并从中寻觅和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心路历程;不让有限人生中曾经美好的岁月和不能忘记的往事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写日记,可以挽救这一缺失。

日记是打开人生最真实、最生动、最美好回忆的钥匙。回忆,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之为人的心理常态。有过去,就有回忆。有回忆,就有留念。回忆,不是消极地向后看,不是纯粹地陶醉于过往的人和事;也不是向前看、超前想的障碍。在我看来,回忆恰恰是从过去的岁月和所经历过的人和事中,总结反思,从而提取某些有意义的东西—— 或经验,或教训,或启示,作为未来生活的参考和借鉴……

日记,正好是这些东西的“百宝箱”,并为我们打开回忆大门之锁,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沿着时间的隧道回到昔日的岁月,去回味曾经体验过的生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即便在今天,人们可以随身携带微型电脑或手机参加各种活动,只要敲击键盘或动动手指就可以把要记住的东西记下来,严格地讲,这也是“笔头”的范畴。

写日记,可以激发爱好文学的人们的创作欲望并为之提供生活经验和素材。前面提到的1981年9月前我所写的零零星星的日记或“周记”,虽未形成时间上的“无缝对接”,但也片段式地保存了在那个年代里,自己生活的真实剪影和对生活的感性认知。长篇小说《弯弯的柳河》(上下册),我大都取材于那些零散的日记之中。

回忆过往岁月,重现昔日情景,阅读日记不失为一个很好地办法。阅读日记,可以重现过去岁月的“留痕”和往事的梗概,勾起你对过往的美好回忆。设想一下,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你独自静静地坐在窗前灯下,打开一本厚厚的日记,目光悠闲地穿越在熟悉的字里行间,回忆着日记中的那些人和事、感想和体会、风光和景致、新奇的见闻、奇妙的设想、与好友的聚会、和高人的攀谈……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我现在正在阅读自己的日记呢。

窗外夏雨淅沥,虫鸣声声,阵阵花香从窗口飘进来沁人心脾,真是惬意非常!我翻开那一页页泛黄的、写满圆珠笔字和钢笔字的日记,那或浓或淡的墨汁和或轻或重的笔迹顿时扑入眼帘。于是,放飞的思绪穿过时间的风风雨雨和云雾阳光,在思想的晴空尽情地翱翔。过往的生活片段又重新组合、重现脑海,翻涌出生活的原汁原味,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一首《读日记》,作为此文的结尾:

翻开一本本尘封的日记吟一段悠悠岁月的歌优美的旋律时而舒缓 时而急迫时而激昂 时而平和 荡漾在温暖的心窝/时间这条长长的河不舍昼夜地向前奔波生活的层层涟漪涌着故事的浪花朵朵生命的小舟踏浪前行张帆举棹 海天多广阔/似水流年弹指过往事并未如烟岁月不曾蹉跎一页页泛黄的纸记录着路的平坦和坎坷唱着记忆犹新的青春之歌/啊 思之光心之声情之火累积一大摞/翻开一本本尘封的日记聆听那一首首耐人寻味的歌

作者:刘雪庚;编辑:殷勇。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殷勇教育聊斋

散步与创作丨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

吉娜被骂,“红眼病”要不得,该打屁股的是郎朗!丨家风教育

就业教育丨规划和实干,是实现人生目标所必备的“智”与“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文化作文 我的天空作文 七年级作文600字 同学情作文 写长城的作文 打扫卫生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怎么写 七年级600字作文 故乡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70词 最喜欢的动物作文 坐飞机作文 做手工作文 放假作文 天安门作文 我长大了的作文 万里长城作文 英语建议信作文 一年级作文100字 假期作文400字 中国文化作文 关于书籍的作文 春节作文200 研学之旅作文 写食物的作文 关于美景的作文 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一封家书作文 春天的美景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