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冷静地分析种族歧视问题及反歧视斗争(圈子分析文章)

2020-11-21 05:55:02
相关推荐

近日,美国警察跪压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致其死亡事件,引发各州此起彼伏的抗议活动及骚乱。同时,这次运动也引发了中文网络的高度关注。

美国平权运动,是一部漫长而残酷的血泪史。从黑奴到“自由黑人”,从种族隔离到《平权法案》,黑人的反歧视斗争之成果得来不易。

如今,美国黑人在法律上已获得平等的地位,但根植于人们内心的不平等与歧视依然存在。

这是为什么?又该如何化解?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透过意识形态与道德批判,冷静地分析种族歧视问题及反歧视斗争。

本文逻辑:

一、美国黑人斗争简史

二、歧视的经济学解释

三、竞争秩序削弱歧视

01

美国黑人斗争简史

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构成的多元化国家。

其中,欧裔白人占62.1%,拉丁裔占17.4%,非裔黑人占13.2%,亚裔占5.4%,混血占2.5%,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占1.2%,夏威夷原住民及岛民占0.2%。(少部分人在其它族群内被重复统计)

自美利坚诞生以来,种族歧视问题,尤其是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一直延续至今。

这与黑奴贸易历史相关——“美国黑人是在违反其自身意志的情况下被强行带到美国的唯一种族。”【1】(《美国种族简史》,托马斯·索维尔)

奴隶制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奴隶是奴隶主的私人财产。阿拉伯统治北非后开始大量将非洲黑人沦为奴隶并将其贩卖到欧洲。西班牙、英国等将黑奴运往美洲开发新大陆。

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在《美国种族简史》中指出,美国黑人主要来自三类:一是最早从非洲贩卖过来的黑奴。这群人最早获得自由,在“1863年解放黑奴运动”之前,美国北方就有50万“自由黑人”。

二是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被贩卖过来的黑奴。到1825年,美国拥有的奴隶居西半球之首,占1/3左右,这群人在“解放黑奴运动”获得了自由。

三是来自西印度群岛的黑人。

奇怪的是,巴西买入的黑奴是美国的6倍,为什么黑人却在美国持续生存下来?

主要原因是美国是唯一允许黑奴繁衍后代的国家,黑人的生存状况要好于巴西等地,出生率更高,寿命更长,人口获得繁衍。

奴隶制度未被废止前,美国黑奴主要在南方的蓄奴州,蓄奴者多数是农场主,南方白人中75%不拥有黑奴。

农场主对黑奴的管理是非常残酷的,“防止逃跑的办法并不是修筑牢笼,而是使其处于无知、依附和恐惧状态”。南部美国多数州规定教奴隶识字是犯罪行为。

建国后,美国开国者对奴隶制存废问题展开了长期辩论。多数人担心,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黑奴无法融入社会。

1808年,美英两国禁止奴隶国际贸易,美国北方各州开始禁止蓄奴,以避免奴隶制的道德问题。当时,南方蓄奴州因棉花产业对黑奴的需求量大增。如此,南北方在劳动力争夺上引发了矛盾。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废除了奴隶制度,黑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在这场战争中,18.6万自由黑人加入联邦军队,占总兵力的10%,21名黑人获得了国会勋章。

但是,战争结束后,相当多白人无法接受“自由黑人”与他们平起平坐。当时的黑人基本没有接受过教育,缺乏独立生存能力。不过,林肯颁布的《宅地法》让一部分黑人获得了土地。到1910年,四分之一的黑人农场主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废奴之后,黑人虽然获得了人身自由,但是美国依然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美国不少州的法律规定,黑人与白人的生活区域是隔离的。比如,路易斯安那州1890年通过的法律规定,白人和有色种族必须乘坐平等但隔离的车厢。这就是所谓的“隔离但平等”政策。

1892年6月7日,有八分之一黑人血统的荷马·普莱西故意登上东路易斯安那铁路的一辆专为白人服务的列车。根据该州的法律,普莱西被认定为“有色种族”,遭到逮捕和关押。

普莱西将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告上法庭,指责其被逮捕违背了美国宪法第13、14两条修正案。

官司打到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们以7:1的多数裁决普莱西败诉。理由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律并不违宪,因为“隔离但平等”并不意味着对黑人的歧视,而只是确认白人和黑人之间由于肤色不同而形成差别。

普莱西案影响深远,确立了美国长期的“隔离但平等”政策。

30年代,美国诞生了一位伟大的黑人运动员,叫杰西·欧文斯。欧文斯出生在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的黑奴后裔家庭。欧文斯在田径场上天赋秉异、成绩突出,赢得同学的热情呐喊。但是,受隔离制度的影响,走出田径场,欧文斯与所有的黑人同学一样被隔离在“黑人食宿区”,在白人旅馆没有乘坐电梯的权利。

1936年,欧文斯作为田径运动员参加了柏林奥运会。当时,极少黑人能够参加奥运会比赛。田径跳远比赛时,希特勒要求德国选手卢兹·朗击败黑人杰西斯,以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

但是,欧文斯在希特勒的注视下获得了跳远冠军。同时,欧文斯在这届奥运会上,赢得了4枚金牌,9次打破奥运会记录,4次打破世界记录,创造了田径史上的奇迹,震惊世人。

美国黑人视欧文斯为偶像,认为他的出现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然而,载誉而归的欧文斯依然在种族隔离政策之下生存。欧文斯回忆说:“当我回到美国故土,除了希特勒的那些故事,我还是得从公共汽车的后门上车,不被允许坐在前排。希特勒拒绝与我握手,但白宫总统一样拒绝和我握手。”

1939年二战爆发,战争再次改写了美国黑人的历史。美国军方征招了大批黑人战士,1942年还训练培养了第一批黑人海军陆战队。在战争中,黑人保家卫国的表现赢得了一定的尊重。

二战后,有些州法院认为“隔离但平等”政策涉嫌歧视,违背美国宪法。1955年12月1日,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黑人帕克斯夫人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被捕入狱。这一事件掀起了黑人反对种族隔离制的平权运动。

60年代,美国各种平权运动,如妇女解放运动、消费者平权运动、性革命等,高潮迭起。这时,马丁·路德·金和马尔科姆·利特尔分别领导了声势浩大的黑人平权运动。

马丁·路德·金出身于条件优越的黑人家庭,他与其外祖父、父亲一样都是律师,懂得如何在美国的政治秩序中争取权利,主张和平斗争。

马尔科姆的处境则要糟糕的多,他的父亲是一位黑人民权斗士,却死于非命。马尔科姆坚信其父亲是被白人种族主义者谋杀。他母亲因此精神崩溃,马尔科姆被一个白人家庭收养,在白人学校备受歧视。

马尔科姆一度堕落,因盗窃罪入狱。在狱中,他改信伊斯兰教,加入了美国的黑人宗教组织“伊斯兰国”。他的导师是“伊斯兰国”组织领导人伊利雅·穆罕默德。

出狱后,他改名马尔科姆·X,他认为利特尔是奴隶姓。马尔科姆被任命为“伊斯兰国”的部长和发言人,发动极端、激进的黑人运动,主张暴力斗争。他宣扬:“革命充满了敌意,革命对妥协不屑一顾,革命就是推翻和摧毁拦在路上的一切障碍。”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带领三十万人,发起了“进军华盛顿”运动。这场运动,吸引了马龙·白兰度等巨星参加,备受全世界的关注。

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发表了那场“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马尔科姆对马丁的和平斗争十分不屑,他说:“一天时间的‘种族融合嘉年华’,如何能抵消掉美国白人深埋了四百年之久的心理偏见?”

然而,一年之后的1964年3月26日,参议院举行“民权法案”的辩论会。马丁·路德·金和马尔科姆共同出席了这场辩论会。

平权运动最终从法律上打破了种族隔离制度。《民权法案》禁止在公共场所和劳动就业方面的歧视,非洲裔现在能够合法地住进所有宾馆,也可以在所有餐馆就餐。

不过,斗争取得胜利时,马尔科姆与伊斯兰国及导师决裂了。第二年2月,年仅39岁的马尔科姆在一次演讲时被枪杀。马尔科姆为黑人运动奋斗多年,却倒在了黑人兄弟的枪口下。

1968年,同样39岁的马丁·路德·金被枪杀,杀死他的是一位种族主义者。

从此,美国黑人及少数裔获得了平等权利。

马萨诸塞州从1966年开始,把波士顿和斯普林菲尔德两城市3000多名有色人种学生送往周围30多个白人郊区。1971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制定标准化的校车制度,强行把黑人白人学生混合,实现黑人白人合校。

从六十年代开始,黑人在职业体育、娱乐、管理及技术上取得的成绩,也赢得了美国社会的肯定。

1976年,五大洲20家著名报刊将欧文斯评选为“本世纪最佳运动员”。80年代,美国黑人主宰的NBA开始崛起,湖人队的“魔术师”约翰逊大战宿敌凯尔特人队的“大鸟”伯德,史称“黑白双煞”。90年代,“飞人”迈克尔·乔丹一统天下,成为世界级偶像。

另外一位叫“迈克尔”的王者——杰克逊,重新定义了流行时代,为黑人群体赢得了声誉。1984年,杰克逊的《Thriller》专辑获得了全美音乐奖八项大奖,他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了手印。同年,他还获得了“有色人种民权促进协会”颁发的自由勋章,在白宫接受里根总统颁发的特殊成就奖。

在1965-1995年间,美国黑人家庭达到中产阶级水平的比例从18%上升到40%,在管理和技术领域中的就业率增加了两倍。

现在的美国政界,黑人的比例并不低,他们中包括前总统奥巴马、前国务卿赖斯及华盛顿、芝加哥市长,等等。

自2019年1月3日开始的新一届国会里,黑人56人,占总人数535的10.5%,这个比例比黑人占美国的总人数13.2%略少。在众议院中,黑人占比为12%。在最高法院里,9名大法官中有一名黑人。

然而,现实中对黑人的歧视依然存在,这是为何?

02

歧视的经济学解释

1955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加里·贝克尔递交了一份原创性极高的博士论文——《种族歧视的经济学》。

当时,美国的种族矛盾日趋尖锐,贝克尔相当于抓住了当时社会的敏感问题。他的导师米尔顿·弗里德曼是犹太人,他在纽约做过出租车司机,受过被歧视之苦。当第一次听到将歧视问题纳入经济学分析时,弗里德曼感觉这种分析实在是太冷静了。

论文出来后,他的另一位老师阿尔钦(张五常恩师),对这篇论文赞不绝口,对他的女儿说此人将来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阿尔钦的女儿回答说:“可现在并没有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啊!”

种族歧视问题,自建国以来一直困扰着美国,它是历史问题、法律问题,还是观念问题、社会问题。但是,贝克尔非常冷静地指出,歧视是经济行为。这个想法在当时来说过于石破天惊。

贝克尔善于将人类所有的行为,如消费、婚姻、犯罪、歧视等,纳入经济学分析,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开创者。被阿尔钦言中的是,贝克尔于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贝克尔认为可以将歧视放到金钱追求和市场规律的框架中考虑。他提出了“基于偏好的歧视”,在中文语义中,偏见或许比偏好更好理解。歧视,反应了对社会群体的偏见。仅仅因为宗教、种族、地域、性别等归类性因素不同,给予不同的机会,或拒绝他人,或要他人付出更高的成本,这就是歧视。

其实,在生活中,源于偏见的歧视无处不在。比如不招聘某省的员工,拒绝招聘女性,“投资不过山海关”,相亲要南方人,招聘本科学历等,这些属于地域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

托马斯·索维尔认为:“黑人之间的歧视和分歧甚至比他们与白人之间的还要大。”美国西印度群岛黑人,被称为“黑人中的犹太人”,他们更加富有、勤劳、节俭,犯罪率低于美国黑人,他们对其它黑人的歧视是显而易见的。

这次运动中,中文网络高度关注,不少人声援黑人。但是,美国黑人议员保罗·里迪克却公开歧视华人。他说:“华人商户从来不雇佣黑人,也不回馈社区,反对对华人商户发放疫情补贴。”

可见,歧视无处不在。贝克尔是这样解释的:歧视是一种非理性偏见,虽然基于自我利益最大化,但是结果却是为此付出代价,歧视者和被歧视者利益都受损。【2】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

一、歧视是一种市场行为,遵循自我利益最大化原则。

二、歧视是要付出代价的,带来福利损失,必须反对歧视。

现实中,歧视似乎无处不在,人人反对歧视,但人人或多或少地歧视。主要原因是歧视是一种利益最大化的市场行为,信息越不对称,歧视便越严重。

比如,公司招聘有学历歧视,必须本科及以上。实际上,本科以下也有人才,但公司为了降低搜索成本,提高岗位匹配度,就设置了一道歧视门槛,本科及以上学历。

又如,相亲要求对方是南方人、170以上、国企上班、30岁以下等等。这开出这种歧视性条件,目的也是为了降低搜索成本,降低婚姻风险。

再如,当地产泡沫危机爆发时,银行可能暂停所有地产公司的贷款。这是一种逆向选择,危机爆发时,信息不透明,银行捂紧钱袋,这也是一种对地产公司的集体歧视。

信息总是不透明、不对称的,决策不可能总是理性的、准确的,因此歧视是长期存在的。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归纳法的副产品。归纳法是人类认知茫茫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降低认知事物的成本,我们会想办法将事物进行定义、归类,比如正极、负极、北半球、南半球、左派、右派。

当信息不对称时,为了节约认知、反驳成本,有人可能会采取扣帽子的方式,简单粗暴地归类。比如但凡说美国好的就是“卖国贼”,但凡不支持弗洛伊德的就是种族主义者。这其实就是一种歧视。

若使用数学分析方法,可以减少歧视。比如,现代医学使用的试验方法是随机双盲大样本,故争议很少。若中药能够采用随机双盲大样本,人们对中医的歧视与误解会少很多。

这种歧视源于归纳法,根本还是信息不对称下的经济行为。经济学家阿罗提出“统计性歧视”,有别于贝克尔的偏见歧视。

数据统计显示,男性助产士的事故率高于女性,医院可能会通过这数据降低男性助产士的雇佣数量,这样就构成了统计性歧视。这种歧视,考虑到了概率带来的预期成本及不可预知的风险。

尽管默许歧视的存在,是“大逆不道”的,人们在道德上、情感上很难接受,但不论基于偏见还是基于数据统计的歧视都是人类普通的经济行为,几乎根植于每个人身上,符合人性与经济规律。信息越不透明,歧视可能性越大;认知能力越低,歧视可能性越大;交易费用越大,歧视可能性越大。

这就是尽管黑人在法律上已经获得了平等地位,但是歧视依然存在的根源(注:在此并无立场之分,只是解释问题)

美国警方对黑人的执法上或许同时存在偏见性歧视和统计性歧视。

根据犯罪统计,美国黑人的犯罪率大概是2.5%,白人是0.45%,黑人是白人的五倍。美国三分之一的黑人男性在青壮年时至少有一次被捕入狱的经历,这个比例也是白人的五倍。如今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黑人男性,即600万人,存有犯罪记录。在黑人罪犯中,毒贩比例持续上升。1980年监狱中,黑人毒品犯占23%, 到了90年代增长到了41%。

若根据以上犯罪统计,美国警方出于成本考量,可能会加大对黑人嫌疑人的盘问、追捕,在执法上可能更加粗暴。

2014年,美国布鲁克林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白人青年和黑人使用毒品的比例类似,白人青年贩毒的比例还高一些,但是,黑人因为拥毒而被捕的可能性比白人高2.5倍,因贩毒被捕的几率要高3.6倍。这说明美国警方对黑人存在针对性执法。

受害者弗洛伊德曾因持有可卡因入狱,出狱几个月后,又因持械入室抢劫入狱5年。根据以上黑人及黑人毒贩的犯罪记录,美国警察可能对弗洛伊德存在针对性执法,将弗洛伊德跪压在地上最终致其死亡。

我们再看另外一组数据,自2015年以来,美国警察在执法中击毙的白人数量是黑人的两倍。考虑到白人人口是黑人的六倍,那么,黑人遭警察击毙的比例是白人的三倍。

美国是一个允许持枪的国家,警察执法的风险远远大于其他国家,这加剧了执法时的信息不对称,更容易产生歧视性执法。

另外一组数据——拦截盘问,更能体现美国警察的歧视性执法。2009年拦截搜身的人数是57万,其中黑人占总数目的55%。而最终导致的有效逮捕人数34000,与白人相当。

但是,尽管是基于成本考量的歧视行为,也会遭到惩罚。这就是贝克尔第二层意思。

贝克尔认为,任何歧视行为都要付出代价。人如果要放纵自己在性别、相貌、种族、党派或宗教上的歧视偏好,那他就必然会在其他方面付出代价。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虽然无法消除歧视,但必须明确地反对歧视,包括种族歧视在内的一切歧视。

贝克尔分析,假定美国少数民族和美国白人使用两种同质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但少数民族劳动要素丰富,白人资本要素丰富。因此,白人的劳动收益较高,少数民族的资本收益较高。种族歧视使得白人劳动收益和少数民族资本受益,使白人资本和少数民族劳动受损。按时,因为少数民族的净损失大于白人,所以,美国种族歧视总体上的受害人是美国少数民族。

白人老板如果出于偏见——黑人消极怠工、偷窃、欺诈,或出于统计——30%黑人高中不能毕业、77%的黑人出生在单亲家庭,歧视、拒绝雇佣黑人劳动者,结果是白人老板和黑人劳动者都受损,黑人老板和白人劳动者收益。

为什么?因为白人老板因歧视拒绝了所有黑人,包括部分黑人人才,同时只能在白人劳动者中雇佣,抬高了成本;反过来,白人劳动者收入增加。黑人则因受歧视而失业率增加,家庭收入下降;反过来,黑人劳动者可雇佣更廉价的黑人而收益。

信息不可能透明,搜索成本、交易费用一直存在,歧视如影随形。

03

竞争秩序削弱歧视

歧视无法消除,那可怎么办?

歧视虽无法消除但可削减,具体办法是:自由竞争。

贝克尔认为,越是唯利是图的雇主,由于他要追求金钱收入的最大化,那么他对雇员的歧视就越少。

如何理解?

市场竞争会自动修正、削减歧视行为。

例如,一个白人老板因歧视黑人而受到损失,而另一位白人老板善于识别人才,以低廉的价格找到合适的黑人员工、黑人合伙人,并从中受益。在竞争的压力下,第一位白人老板也会想办法放弃歧视观念,去了解、挖掘黑人人才,最终一视同仁。

又如,在电影《绿皮书》中,一位黑人爵士钢琴家唐聘请白人保镖托尼,帮其开车参加全美巡演。当时美国还保有种族隔离制度,托尼一路跟随唐看到了种族隔离的不公,同时深刻地被唐的才华、修养所折服。在回到纽约的平安夜,托尼和唐收获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友谊。

所以,信息越充分,歧视越少;竞争越激烈,歧视越少;谁掌握更多信息,便更能降低歧视,获得更多的收益。自由市场总是在歧视与反歧视以及非歧视的行为中反复博弈,推动效率提升。

自由市场是人人自发形成的竞争秩序。之所以自由市场可以削弱歧视,是因为一、地位平等,二、自由竞争,三、成本收益倒逼效率改进。

但是,光靠自由市场还不足以削减歧视。如果将自由市场这种竞争秩序,引入政治体系中也有助削弱歧视。经济学家认为,市场作为自发秩序,有别于人为设计的秩序,是一种平等、自由、高效的制度。近代社会政治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自由市场而构建的竞争秩序。

这种竞争性政治秩序:

首先,如自由市场的产权制度一样,确保股东所有权。因为没有人会革自己的命。

林肯时代通过美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彻底废除奴隶制度;同时颁布《宅地法》让黑人可以获得自己的土地。这两部法律意味着将黑人群体纳入股东大会。

其次,如自由市场一样建立平等的竞争地位,以宪政确保“斗而不破”的格局。

正如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想要修改美国的宪法是很难的,宪法规定国会都不可以制定法律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这就意味着,黑人合法的集会,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获得了保障。马丁·路德·金那场30多万人的华盛顿请愿,是《民权法案》出台的直接导火索。

美国宪法第十五修正案规定:“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以前曾服劳役而遭受剥夺,此时尚不包括性别。”这一修正案保护了黑人的选举权,美国竞争性政党及议员为了争取选票而帮助黑人争取权利,推动立法。

与市场秩序一样,竞争性的政治秩序也是保障民众的机会均等,而非结果均等。60年代各种平权运动,都是争取机会均等的运动,如就业机会、教育机会、参与政治的机会均等。

很多人拿出结果来论证种族歧视,其实是不严谨的。例如,美国黑人工人的平均工资要比白人低20%左右;女性工人的平均工资低于男性30%左右。这些结果并不能说明歧视问题。

最后,如自由市场一样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权力垄断。

其实,不管是马丁的合法斗争,还是马尔科姆所谓的暴力斗争,都利用了竞争性的政治秩序。

推动平权运动的重要政治人物是民主党的林登·约翰逊,他提出“种族优先”的政治理念,主张保护女性、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保障他们在教育及工作方面不受到歧视与不公平待遇。约翰逊的政治理念获得女性、黑人选民的支持,在1964年成功当选总统。

当黑人平权运动爆发时,竞争性政党、议员便会利用这股势力谋求选票和政治利益,从而推动各项立法,持续改变黑人的法律地位及处境。

这次黑人运动中,总理、州长、议员都参加了集会,说好的底层革命,怎么变成了政治秀。竞争性政党正在争取黑人及少数裔的选票。

特朗普的直接竞争对手拜登宣称:“承受这种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将所有的痛苦转化为目标,(如果)作为总统,我将帮助领导这次对话,更重要的是,我会倾听,就像我今天访问昨晚在威尔明顿的抗议现场一样。”

竞争性政治秩序,像市场的竞争秩序一样具有很强的弹性和修复性。其政治人物,包括总统,并不是真正代表所有人的利益,而只是代表选民的利益。

托克维尔认为,法国大革命的根源就在于路易十四以来法国中央集权的成功。路易十四大权成功集权,也将风险集中,让法国进入了一个极不稳定的状态。国王包办一切,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危险重重。

竞争性的政治秩序看起来有些四分五裂、斗争不断,但却最大限度地将各种群体的利益纳入其中。持续不断的斗争、博弈化解了各种矛盾与风险,斗而不破,保持柔性。

值得注意的是,黑人运动期间,美股却持续高涨,丝毫未受影响。

在美国,黑人运动不休不止,各种斗争也会不休不止,哪天消停了,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8)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3-29 06:53浮沉若梦[黑龙江省网友]IP:737236468
    很感谢作者能够用理性的方式谈论这个敏感的话题。
    顶0踩0
  2. 2022-10-31 11:06快乐冰[江西省网友]IP:3679628178
    种族歧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这篇文章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很有价值。
    顶5踩0
  3. 2022-06-04 15:20星光闪烁[江苏省网友]IP:1744686099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唤起更多人对种族歧视的重视。
    顶6踩0
  4. 2022-01-06 19:34Megrez[青海省网友]IP:620641493
    这个话题很重要,这篇文章的分析让我更关心这个问题了。
    顶4踩0
  5. 2021-08-10 23:47樱花夏夜[黑龙江省网友]IP:1729038068
    作者对种族歧视问题的剖析很到位,很有见地。
    顶6踩0
  6. 2021-03-15 04:01馨华[内蒙古网友]IP:3406095235
    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自己对反歧视斗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顶7踩0
  7. 2020-10-17 08:14奔波[浙江省网友]IP:762586840
    很有洞察力的文章,希望社会能够更多地关注这个问题。
    顶0踩0
  8. 2020-05-21 12:28EMINEM[重庆市网友]IP:3032323737
    这篇文章对种族歧视问题有很深入的分析,让人思考很多。
    顶6踩0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严格要求自己 作文 赞扬中国的作文 描写晚秋的作文 朋友的事作文 怎么教孩子写作文 职业选择作文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作文 渴望为题的作文600字 打女朋友的屁股作文 关于鸟类的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大全 雨的作文开头 我最好的朋友300字作文 初中优秀叙事作文 人与自然800字作文 作文美丽的校园四年级 善于发现身边的美作文 暑假趣事作文提纲 今天真冷啊 作文 我的班主任英语作文 作文乐在其中600字 英语口头作文 种土豆的作文 高二开学作文800字 二年级关于植物的作文 love作文 从今天开始作文600字 暑假记事英语作文 关于端午的作文开头 成人大专考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