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刘慈欣:作家就是造梦师

2020-11-21 06:20:01
相关推荐

如果把电影当做一条河,小说就是电影的源头,科幻小说作家是造梦师。

因为电影《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的上映,今年被称为“中国电影科幻元年”。由于这两部电影,都是根据作家刘慈欣的小说改编的。加上2005年拍摄完成,在后期制作当中的电影《三体》,在文学圈内,也有人把2019年称作是“刘慈欣年”。

小说故事是电影的基础。如果把电影当做一条河,小说就是电影的源头,科幻小说作家是造梦师。

1.父亲是间接的引路人

刘慈欣曾经在北京的饭局上,对我提及,他科幻启蒙读物是凡尔纳的《地心游记》。

刘慈欣出生于1963年6月,一个煤矿工人家庭。父亲是退伍军人,母亲是小学教师。特殊时期,父亲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从北京下放到山西阳泉劳动。搬家时,除了衣物外,还有一箱父亲的书。

读小学的刘慈欣,在父亲的箱子里,翻到了凡尔纳的《地心游记》。这是他看的第一本科幻小说,黎登布洛克教授和侄儿阿克塞尔、冰岛向导黎登布洛克的传奇故事,让他痴迷和向往,他甚至以为故事是真实的。

“父亲当时从我手里把这本书拿走了。但后来他还是把书还给了我,说‘这叫科学幻想小说’,是作者幻想虚构的,但有科学根据。我很高兴,感觉《地心游记》就是为我写的。父亲的三句话,确定了我的科幻理念。”

科幻小说里描述的世界,和枯燥重复的小城市生活不同,是那样的精彩神奇,与众不同。从《地心游记》开始,他千方百计,找来凡尔纳的其他小说阅读,国内外的科幻小说和科普读物,叶永烈的《十万个为什么》,不管中国作者还是国外作者,什么都读。大量的阅读,给他打开了奇幻的想象世界之旅,既开阔了眼界和心胸,也完成了写作前的准备。

刘慈欣觉得自己很幸运,赶上了好时代。他读初一的时候,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进入正轨,在领导人提出“四个现代化”后,中国科幻文学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大量的杂志期刊复刊,图书出版日新月异,发表出版了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等科幻文学作品。“我感觉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被一下子打开了窗户。当时科幻市场尽管繁荣,但书的总量仍然有限,全国就那么几家科普杂志,所以当时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我全都看过。”刘慈欣说。

在阳泉三矿中学读初中,阳泉市一中读高中时期的刘慈欣沉默寡言,除了完成学习和作业外,很少参加校园内外的活动,其他时间都用来读科幻小说。读的是重点中学,考试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属中上游。

从上初中起,刘慈欣开始了科幻小说的模仿和写作。父母看他成绩好,也不反对他写小说。高二那一年,他读到了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这是一位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家,也是他写作上的精神导师。

“在我后来的写作中,好多作品的建构都源自这位巨人。”和所有的作家一样,刘慈欣也经历了漫长的“退稿”练习,一直到1998年以前,他都没有公开发表过作品,但他毫不气馁,在科幻世界里乐此不疲。

2.在电厂写作的三十年

高中毕业,刘慈欣报考读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电工程系,为的是找个稳定的工作。1985年10月他大学毕业,分配导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

娘子关电厂地处偏僻,背靠山峰,地处偏远,离阳泉有十几公里偏远。在这样寂寞、安静的环境里,枯燥、单调的工作外,读书和写作,变成了很快乐的事情。刘慈欣从一个科幻迷成长为科幻作家,都源于对平淡生活的补偿心理,对平凡人生的反抗。

刘慈欣在发电厂工作了近三十年。和同事一样,他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则要接女儿放学,回家给孩子做饭。工作之余,刘慈欣正式开始了他的科幻小说创作。《乡村教师》《流浪地球》等中短篇小说,包括他的长篇小说三部曲《三体》的前两部,都是这段时间写的。

好友作家韩松这样描写刘慈欣的生活工作环境:“天空灰翳,阳光难以透入,多黄土丘陵,诸多山崖似寸草不生,难以稼穑,树上连鸟巢亦无,建筑多土砖屋及窑洞,多煤厂及火力发电厂,黑烟滚滚,空气中饱含煤渣味,沿途皆是运货大车,不乏运煤的,运易燃爆化工品的,如史前巨兽纷纷奔过。刘慈欣就在这样一个地方,写出了他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字……”

在大量的写作训练后,文学的大门终于对他打开了。1999年6月,刘慈欣的小说处女作《鲸歌》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此后,《微观尽头》《坍缩》《带上她的眼睛》连续发表在这一年的《科幻世界》杂志上,还被《青年文摘》和《少年文学》所转载。中短篇小说作品的陆续发表,让刘慈欣确立了创作上的自信,创作进入持久的爆发期。截止到2007年,长篇小说《三体1》出版前,刘慈欣发表了32个中短篇小说,出版了《魔鬼赤道》《超新星纪元》等8本书。

在获得腾讯书院文学奖期间,刘慈欣跟我说,“我自1978年开始写科幻文学,1998年开始发表作品。在20多年的时间里,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个人在孤独前行,在坚守一片根本没有人在意的疆土,有孤独寂寞的感觉。随着时间推移,才发现空旷的科幻文学这块疆域上,并不只有我一个人,而是很多人都在写这类的文学作品。”

很长一段时间,娘子关电厂里很少有人知道,刘慈欣是个写小说的业余作家。有人喊他“刘工”,更多人喊他“小刘”或者“老刘”。刘慈欣延续了少年时期的沉默寡言,在电脑前写小说占据了他所有的空闲时间。

刘慈欣回忆,他写小说从来没怎么引发同事关注,偶尔有一次,发电厂一个同事好奇的问他,“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写科幻小说的人很火,他的名字竟然也叫刘慈欣。后来有人知道他写小说,但也没有多少人关注,不认为这是多大的一个事。读中学的女儿也从没关心过父亲的写作,她的学习一般都由当工程师的母亲来辅导。哪怕是长篇小说三部曲《三体》的出版后,在国内外获奖无数,刘慈欣日常生活的朋友圈和家人里,仍然很少有人看过他的小说。

3.“我也许天生应该写科幻”

2009年,为节约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刘慈欣工作的山西娘子关电厂正式关停。那段时间,刘慈欣正在写《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虽然已经功成名就,没有了生存压力,但要告别一份旱涝保收,稳定的工作,对刘慈欣这一代人还是有心理冲击。刘慈欣不愿意和老同事们为工作再就业去竞争,他把劳动人事关系按照规定挂靠完毕,一门心思,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投入了写作。

“我也许天生就应该是写科幻的,第一次看到‘光年’的概念时,我就想:光1秒钟能绕地球7圈半,只要一想到在黑暗的太空中,光走了一年,那种无穷无尽的距离,就特别有画面感,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很震撼。”

前后拿了9次“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后,刘慈欣开始把主要精力用在了长篇小说创作上。

《三体》三部曲,87万字,前后花费了刘慈欣4年时间。这部长篇小说让刘慈欣得到了世界文学的承认,也让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代表人,让中国人站到了世界科幻文学的最高峰。2014年,《三体》第一部《地球往事》获得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主办的“星云奖”的提名,2015年获得了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个奖项相当于科幻文学艺术里的“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接受采访时,曾专门谈到了对刘慈欣作品的肯定和欣赏,“现在文坛需要的就是有原创意义、有鲜明个性的小说。刘慈欣的小说有非常深厚的修养和准备。他利用深厚的科学知识作为想象力的基础,把人间的生活、想象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产生独特的趣味。”

接下来几年里,刘慈欣的《三体》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的版本,获得了十几个国外最重要的文学奖项,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文学的高度。

刘慈欣感叹说,“这一切就像科幻小说。以前,我一直读雨果获奖作品,有些被翻译成了中文,另一些我只能读英文。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跟雨果奖有什么关系,直到一艘‘宇宙飞船’出现。感谢翻译者刘宇昆。”

2018年11月8日晚,刘慈欣被授予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以表彰他在科幻小说创作领域做出的贡献。刘慈欣奔赴美国,发表获奖致辞《那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都是暗淡的!》。连续的获奖,让刘慈欣的书在国外也成为了畅销书。功成名就,刘慈欣也有机会离开阳泉,到北京等大城市发展,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他觉得阳泉小城更合适自己安心写小说。

写作以外的时间里,刘慈欣依旧用来看书,不玩微博不用微信,用电话和短信、邮件与外界沟通。他也爱看电影和跑步,每天跑步十公里,放松自己,获取灵感。

他很少外出,与媒体和读者也保持着一定距离。“我希望媒体关注我的小说,作家是用作品说话的,不必关注作家。那些读者读完小说,能够偶尔看看头顶的星空,我写作的目的就达到了。”

梦想着有一天能乘坐飞船去太空旅行,刘慈欣又开始创作一部新的科幻长篇,长度大概和《三体》差不多,预计写作周期会有五六年。对这部新作品,我也很期待。(张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600字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官网 二年级作文我的好朋友 桃花源记作文 初中优秀作文500字 我的妈妈二年级作文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 什么是幸福作文 挠痒痒作文 关于景色的作文 酸甜苦辣作文 竹子作文 合作的作文 小草作文 致敬英雄作文 端午节作文300字左右三年级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600字 尝试作文400字 那时花开作文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 我的童年趣事作文 劳动创造幸福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100字 幸福的味道作文 二十年后的我作文 我的老师400字作文 关于四季的作文 含羞草的作文 我家的小狗作文 满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