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70后 珍藏我们的乡愁

2020-11-21 10:50:01
相关推荐

70后,原来总以为自己还小,还信誓旦旦地说,“我怕什么,我还年轻。年轻就是资本。”可是,忽然回头,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奔五的年纪了,已经老大不小了。

回首往事,总有一些画面,让自己想起来就流泪,但泪水不是苦涩的,而是幸福的。酸甜苦辣咸,样样都在里面,经历过了,当时觉得很痛很痛,但后来发现,人生想要过得幸福,就必须经历痛苦。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比手里的钱,更加珍贵。

奔五的70后,大部分的人都出生在农村,有的人出生在小城里,但小小的城市,也和农村接壤,说着地地道道的家乡话,过着像黄连一样苦的日子。随着岁月的变迁,我们出生的地方,变成了“故乡”,故乡里,有我们的乡愁。

多少人感叹,“故乡是回不去了。”可是回不去的故乡,珍藏着太多的画面:一两个村庄,三五个好友,六七座山头,八九只鸡鸭......

70后,我们的乡愁是天真无邪的童年。

那时候的我们,家家户户都穷,尤其是出生在山里的人,虽然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大山的腹地,交通不便利,赚钱的机遇不多,相对来说,还是贫困。

我们的童年,穷一点,但快乐却比现在的孩子更多一些。我们懂得“穷则思变”,自己制造了很多玩具:用一根小竹子,放到火上烤一烤,然后用绳子一拴起来,就变成一把弓,还用小木棍或者竹片,做成了锋利的箭,虽然只能射出几米远,但拿出来,都可以到村里的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了;用木板做成的玩具板车,上面有几个轮子,可以放在陡坡上,顺着坡溜下来,因为方向不稳定,常常跑偏了,摔得“前仰后合”;下雪了,拿出木凳当滑滑车,有雪的地方,都是我们的乐园;用泥巴建的小房子,有模有样,但常常遭到同伴的破坏,因此还与人打架......

我们的童年,可以到小溪里自由嬉戏,大人都不让我们游泳,但我们总是悄悄下河游泳。要不就是附近的池塘、渠道,也可以畅游一下。偷偷游泳了,头发也湿漉漉的,害怕父母知道了会打骂,就站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可是,我们做的一切,都瞒不过大人的眼睛,后来还是被父母责罚了。可是,我们不长记性,下次还是接着去游泳,玩得不亦乐乎。

童年的时光里,山上有野果,红彤彤的,苦涩的;河里有鱼虾,美味的,令人流口水的;村口就是游戏场,干什么都可以;无聊的时候,可以和家里的黄狗追追打打......

70后,我们的乡愁是挥汗如雨的劳动。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都是穷人的孩子,都在小小年纪就开始干活。春天要去插秧,站在水田里,弯着腰,一天也能够插几分田;农闲的时候要放牛放羊,一手牵着牛绳子,一手捧着小人书,把羊赶到山坡上,守着它们吃草,也守着日出日落;秋天要割稻子,收南瓜,脱粒机多半是靠脚踩,踩得脚都酸痛难忍,还不能收工;渴了就喝山泉水,咕噜咕噜喝个饱,饿了就吃带来的干粮,那时候的干粮,不是现在的零食,多半是玉米棒、红薯片、凉薯。

家里没钱交学费了,穷人的孩子就要肩负赚学费的重担。端午之前,去山里采摘粽叶,在密林里转一天,也能赚到几块钱;秋天也会去采野果卖钱,但那时候买野果的人很少,并不好卖,很多野果,还是自己慢慢吃,唇齿留香;大一点的孩子,会和大人去伐木头、搞抚育、砍柴,一天也能赚几块钱。大山看起来很美,但是真的去了山里,才知道,里面有蛇虫鼠蚁,还有令人闻风丧胆的马蜂窝,要是被蜇一下,一准要长一个大包,好几天都不会消失。

在家里的时候,也不能天天闲着,喂猪、扯猪草,种菜,挑水,做饭,洗衣服,70后的人,小时候,应该都做过。放学了,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干活。

70后,我们的乡愁是温暖无比的父爱、母爱。

70后,我们的乡愁里,还有温暖的父爱母爱。你还记得上一次回故乡吗?因为父母一直在老家留守,他们习惯了乡村的山水,不再渴望走进城市。

回家之前,父母已经准备了很多你喜欢吃的。有红薯片、玉米面、腊肉、红薯粉、高粱糍粑......所有的东西,都能够勾起你美好的回忆,都能够唤醒你的味觉。父母做的食物,我们从小吃到大,都没有腻烦,反而越来越想要吃。常常在城里,打个电话给父母,“最近,好像吃红薯片了,特别是放了芝麻的那种......”隔几天,一准收到包裹,打开来,放了芝麻的红薯片,让你感动到泪流满面。

回到家,父母把我们当成了贵客。一个劲地陪我们唠叨,一个劲地叮嘱我们不要太劳累。父亲说,“在外面混不下去,就回家吧,家里的几亩薄地,也能 养活自己。”母亲说,“赚钱固然重要,但一定要保重身体,要注意安全,平平安安回家,就是福气。”唉,父母都一把年纪了,还惦记着我们,还为我们操心,可是我们又能够回报给他们多少呢?

临走的时候,父母送我们到村口。我们的车里,后备箱都是吃的,放不下了,父母还要往里面塞,就怕我们在外面尝不到家乡的味道。即便我们是坐公交车回家,父母也会拿一个大袋子,一直扛着到车站,反反复复叮嘱我们,“袋子里有吃的,记得回家后,拿出来。出门在外,多长心眼,常常打电话回家......”

故乡慢慢远去,父母的身影越来越矮小,真的害怕,有一天,父母老得走不动了,自己却不能好好尽孝;真的担心,此次一别,是不是再无来日重逢?这年头,哪有什么来日方长,不过都是时光匆匆,我们都活得很无奈。唯有一次次祈祷,祝愿父母健康长寿。

其实,我们的童年里,父母对我们的爱,也不少。虽然日子 很苦,但是他们总是把最好吃的,都留给我们。他们从牙缝里挤出一些钱,供养我们读书。我们的家庭不富裕,但我们始终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一直都是无忧无虑长大。

70后,我们的乡愁是书声琅琅的校园。

乡愁,还是一所学校。读书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压力,只要好好听讲,成绩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依旧会主动读书,因为“跳农门”始终是我们的梦想,农村很苦,我们希望走进城市,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也许,我们学有所成之后,还是有很多人回到了农村。但是没有知识,在农村也待不下去了,什么都是机械化,还有很多种植养殖,都要讲科学了,否则就不赚钱。

校园里,老师问我们,“长大以后干什么?”我们说,“当航天员,做数学家,要当医生、老师......”有人写了一篇《长大后,我就是老师》的作文,被老师当成范文读了一遍,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让我们感觉和理想更进一步了。

校园里,还有争吵,双人课桌上,有人画了一条粗粗的线条,两个人各自坐一边,不可以越线。也有人偷偷写纸条,贴在别人的后背,上面写着,“我是小狗”。

现在好想去母校看看,想要听一听当初的读书声,想要看看自己课桌还在不在,想要看看校门口的小树,是不是长大了,如果真的去了母校,才发现回忆是那么珍贵,如金子一般是闪耀。

奔五的70后,故乡一直在,乡愁就一直在。就像心灵深处的烙印,不管你多大年纪,走到任何地方,都无法抹去。常常在夜里,潜入梦乡......

奔五的70后,很多人都身在城市,但心在故乡。唯有故乡,才是自己的根,才是乡愁发源的地方......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真好作文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微笑作文450字 赞美学校的作文 点滴真情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400字 留住什么作文 小学一年级作文大全 我的朋友作文800字 静待花开作文 初二作文题目大全 状物作文400字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 饺子的做法作文 九年级作文800字 包容作文800字 写景作文开头和结尾 初中作文400字左右 青春的味道作文 为什么点赞作文 爬长城的作文 最温暖的陪伴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题目 橘子洲头作文 一年级作文30字 红色革命作文 梅花的作文300字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500 珍惜当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