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谁说早起的鸟儿才有虫吃 看双非如何成功逆袭:20中传MJC上岸

2020-11-21 11:10:01
相关推荐

本科双非一本,新闻学还算老牌学科,但是我学的是传播学。拿过奖学金,成绩还行,准备保研结果六级没过。高中理科生不太会背书,考研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背书。已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品牌营销传播方向拟录取。

初试结果

总分:366

贵州少干排名第一,全国第五

政治:66分

英语:71分

334:122分

440:107分

报考专业录取分数线为369分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数线315分

阅读指南

择校篇

初试工作安排

初试科目备考

时间管理和效率

1

择校篇

◆ 初选学校

先说择校,我是先选的专业再选的学校,一开始就确定了要考品牌传播方向,然后在研招网上筛选,(研招网可以查到学校前一年的专业招生情况,学校官网会有参考书等介绍,大家要好好利用)有品牌传播方向的学校并不多,像中国传媒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等。4月份,我选定华南理工,不过感觉像选了学校就考上了似的,也没开始复习,这一点大家需要重视,选好之后要马上了解参考书、科目等等情况,着手复习。

◆换学校

因为华南理工初试科目的参考书是与大多数院校不同的,并且当时我决定走少干计划,前一年华南理工没有再贵州招生,因此我换到中传。不过选到中传之后还是激动了好几天,感觉考中传是件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事过之后,其实没什么好激动,我非常建议有梦想的同学勇敢的追逐你的梦想,你一定可以的。

◆关于名校备考

个人认为考名校需要的是专业课和公共课都要很好,可能一般的新传院校分数线在360左右,那专业课考好一点,假设每科120,公共课65,总共也就370了。不过名校分数线一般比较高,除非专业课140+,不然公共课至少得75分。

◆中传情况介绍

中传在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中,与人大并列获得A+学科(其他也不用多介绍了)。中传新闻传播类的专业非常丰富,专硕、学硕都有,并且每个专业下面都有细分方向。以我考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为例,下面就有7个方向,在不同的学院培养。我考的MJC06品牌营销传播方向就属于广告学院。下面是具体专业的分配。

MJC初试7个方向是一张卷子,不过分数线又按学院来划,今年的录取分数线如下,所以选一个好方向是很重要的,例如广告学院的MJC往年都是390+的分数线,今年就才369分。

中传的初试考察范围是特别广的,包括了新闻传播理论、传播学史/媒介史、媒介产业、媒介伦理与法规、中外新闻史、新闻业务等,具体参考当年官方消息。因此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非常多,备考压力会比较大。当时与我一起备考的研友,他们可能只考其中的几样,而我基本样样都要学。

2

初试准备工作

◆总体时间安排

4月选定学校

5-6月因为一些事没有复习

7-8月回家开始系统复习英语、政治和看专业课的书,每天大概会学习6个小时左右。

9月返校,开始图书馆生活,正式开始复习,英语和政治继续看网课和背单词,政治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专业课开始看笔记,结果11号中传改考纲,我马上又买了新考纲对应的书籍来看,同时也继续看笔记。

10月开始做英语真题,肖8发行之后马上买来上手,10月底开始第一轮背专业课。

11月英语继续做真题,基本每天一篇阅读,加练作文背作文,开始背政治。开始背第二轮专业课,11月份背两轮,同时开始做专业课题,真题和模拟题都可以做,每日一题训练。

12月英语练题保持手感,开始做套题,并给自己安排模拟考试。政治在背诵的同时,再每天练一套选择题。这时候专业课背诵已经巩固得很好了,1个星期就能过一遍,在专业课练习上每个星期一套题模拟,每日一题训练。

作息安排

7-8月

早上

8:30起床

9:30-12:00学习

中午

2:30-6:00学习

晚上

7:00-8:00散步

8:00-10:00学习

9-12月

早上

7:00起床

8:30-9:00到图书馆开始学习

12:00结束

中午

12:30吃饭

12:30-13:45玩手机加午休

14:00-17:10学习

晚上

17:10-18:30吃饭

19:00-22:00学习

◆关于研友

大家看到我的作息一定想问谁给我占位置,那就是我的研友!他们每天都会来得特别早,基本6点起床,我觉得大家可以参照他们的作息,才有考研人的样子,哈哈哈哈。找到一群好的研友是非常有必要的,好处有但不仅限于,帮你占位置、讨论知识点、解疑答惑、放松心态、互相监督、参照他们的进度等等。

3

初试科目备考

◆英语

作为一个大三下才过四级的同学,英语备考我还是挺有发言权的。其实我自己认为英语基础还可以,但是大学英语荒废了3年,所以每次四级都过不了。关于英语备考,我是报了全程班。

前期跟着老师上词汇课、语法课、阅读方法课。自己需要做的就是背单词和训练长难句,背单词我是根据遗忘曲线来背诵,今天我会复习前天和昨天背的单词,加背今天的单词,单词过了两遍。

中期开始自己训练真题,然后再把不会的单词抄写在单词本上,我整整抄了2个单词本,也是按遗忘曲线背诵。

中后期开始跟写作课,整套训练真题。我高中提升英语的方法就是每天一篇阅读,最后高考也取得不错的成绩,考研英语也考得71分。

总的来说,考研英语的作文不用担心,直接背自己写的模板就行,其余的就靠平时多练。对于英语一和英语二,我在练习阅读的时候,英语一的正确率还要比英语二高,但是英语一的翻译是真的难!

除此之外,还应该好好使用笔记本,我就是自己画的康奈尔笔记本,一块是内容,一块是可能用到的高级词汇,另一块就是练习区域。

◆政治

政治复习节奏我是紧跟肖秀荣老师,课的话是上的徐涛老师的。7月份开始跟着徐涛老师上网课,差不多到9月底上完,然后就做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其中我有一部分是上一节课做一节1000题的,可以根据时间灵活安排。然后肖秀荣老师的肖八出来之后,开始做肖八,总共做了三遍,可以利用答题卡,第一遍写在答题卡上,后面两遍就只做错题。同时,我还买了市面上出名的政治押题卷,徐8和腿4,也是按这个方法做了3遍。后期肖四出来之后,精做2遍,然后背肖四的大题,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为不同代表板块来背,同时也参照遗忘曲线。

总的来说,大题就是直接背的肖秀荣老师的肖四,其他都没背。选择题做了市面上的大多数政治押题卷,并根据题型总结归纳出易错点、挖坑点。不过这项任务非常耗时,如果时间比较充裕的话,我还是非常建议大家做的。像后期,我每天写这个笔记都会花2个小时,感觉有些浪费,也就是说,你政治练题要趁早,并且在后期其他科目能为政治腾出时间,就可以趁早总结。虽然这一年肖大大的大题有点发挥失常,但是基本话术掌握了,答题基本也没问题。在北京这样的旱区,考到65,对于一个高中理科生来说,已经比较满意了。那如何在北京等旱区考到比较好的分数,答案就是选择题正确率一定要高。

◆专业课

在前面我也说到,中传专业课的考察范围是特别广的,具体来说,专业课分为334和440,我个人认为334是偏传播学一点,440偏新闻学一点。不过其中也会有题目交叉。334主要包括了传播学理论、传播学史等内容,如议程设置等。440主要包括了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等内容,如舆论监督等。今年的440考察中没有出现实务题。

说到专业课,不得不提2020年中传考纲改革,在考试范围上新增了很多大点,具体来说,可以参考中传崔林老师的《媒介史》和刘宏老师、栾轶玫老师的《新闻传播理论》。在题型上,题量大大减少,主要为简答题和论述题,但相应的分值增加,在今年440考试中,最后的论述题占了50分,就非常考验考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全面掌握程度。因此,我们在复习时也应该注意知识点的全面理解与掌握。

说完了考试的情况,就开始介绍我的备考历程。

7月

我7月份开始看相关的参考书。

334主要看了:

胡正荣老师和段鹏老师《传播学总论》

段鹏老师的《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

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

《传媒法规与伦理》、《媒介经营与管理》、《传播学史》等主要是挑章节看。并且这些书在本科期间我也学习了相应的课程,有一定印象。

440主要看了:

雷跃捷老师的《新闻理论》

袁军老师和哈艳秋老师的《中国新闻事业史》

李磊老师的《外国新闻史》

曹林老师的《时评写作十讲》

张征老师的《新闻采访教程》等

9-10月

在9月份,中传改了考纲,我又买了崔林老师的《媒介史》和刘宏老师、栾轶玫老师的《新闻传播理论》仔细精读。针对2021届考生,在史论方面,我比较推荐以《媒介史》为纲,再往里面添加中外新史的知识。在新闻学方面,目前对新闻学的考察也不单单是新闻学的内容,更确切的话可以叫做新闻传播学,因此可以以《新闻传播理论》为纲,参考李良荣老师的《新闻学概论》进行补充。

差不多在9月初,我就把所有的参考书过了一遍,开始通过笔记进行系统的复习,笔记可以自己整理或者购买。然后因为改考纲,在看笔记的同时附带着新参考书一起看。笔记我第一遍主要是看和理解,我的顺序是先看的334,再看的440。基本20天左右把它们全部过一遍,我自己的方法是第一遍给自己画重点,略看,但是到最后冲刺阶段,我又觉得哪哪都会考,又想全部看,这种方法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我比较建议大家在第一遍时都过一遍,在了解目标院校的出题风格之后,再有重点的理解。还有一个教训就是,大家一定要提前整体历年来目标院校的真题,这样你才能比较好的把握他的风格,对下一阶段的复习起到指导。(虽然中传变化莫测)

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就是第一遍背专业课的时间,因为第一次背所以会比较慢,大家不用有太大想心理负担。10月20号,我进行了第一次模拟考试,没想到分数还差不多,虽然才80多分哈哈哈哈。这个时候,我意识到答题方法的重要性,然后就全网看答题方法,发现答题方法并没有那么神,重要的还是靠你的知识储备。关于答题方法上,大家可以自己看别人经验还有优秀答案进行总结,也可以报班,这样还有人帮你批改。这个时候,有了一定的答题经历,你就更清楚的知道,那些知识需要详细理解和记忆。接下来一段时间,就开始第二轮背诵。

11月

从11月开始,专业课的任务分为三个:

在11月底,我又搜索了中传老师的论文来看,根据他们的论文和中传的出题风格,自己写了差不多10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填充一直持续到考前2个星期,今年440很多人没有上100分,我考了107一部分原因得益于我的专题。

11月19号,我报了胡师姐模考班,主要就是帮你改卷子,给个分数然后写评语和建议。我个人认为模拟考是非常重要的,以高考为例,学校安排了非常密集的模拟考试,以训练我们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等。但考研只能自己安排,所以大家一定要给自己安排至少3次的模拟考。我本人在三次模拟考中,都得到了不错的分数和点评,但是我总感觉自己做得不好,但是又说不出来。因此,在模考中发现问题是一件好事,大家一定不要因为成绩差而气馁。

12月

12月初,我意识到专题的重要性,又把我买的专题重新翻了一遍,并根据专题又整理自己的框架进行背诵记忆。这个时候公共课的占用时间会比较大,专业课就以背书、看以前写的题为主,我的专业课总共背了4遍。但每一遍都是用记忆曲线的方法,如果算背过的次数,应该是4*3=12遍。

4

时间管理和效率

看到这,我猜很多同学想问9月正式开始复习,怎么能考上中传,撇开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因素,我认为时间管理和效率是特别重要的。我基本沿用了我高考时的管理方法,并加之改进。

我个人建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最重要。

高中因为学校限制,每天早上7点半就要上课,但是我很清楚高中时,1、2、3节课睡觉的我,所以我基本每天7点半起床,磨磨唧唧吃吃早餐到图书馆8点半至9点。(此时再次强调研友的重要哈哈哈)

早上我一般是先把单词背完,然后背专业课,通常早上用来复习已背知识,晚上背新的知识。我每天任务量最大的就是背书了,建议大家可以用一个小本本画下你每天新学知识的框架,后面复习的时候根据框架可以很快想到之前背的内容,同时写的东西越多成就感越强。(我早上之所以选择背书,是因为干其他的我也想睡觉)背完专业课基本上就是10点半左右了,紧接着开始上英语课,大概上到11点(2倍速)(到后期英语课不多就把政治放到早上来学),接着就开始看专题到12点,吃饭回寝室睡觉。我高中时通常是下午5点20下课后,继续学习到6点,再去吃饭,这种方法能让你安静下来,并且无形之中感觉自己比别人多学了一点(心理建设),同时也弥补早上晚来的时间。

下午,打鸡血的时候,1点半到图书馆,懒的时候2点至两点半到,到了之后直接开始做英语阅读,前期精读一篇大概会花1个小时时间,到后期开始限时1个小时二十分钟做完4篇。做完之后开始学政治到5点15吃饭。晚上,前期时间较松的时候吃完饭会和同学聊八卦到7点还舍不得回去,7点就开始背书,背完新的内容之后差不多到8点半,开始练题到闭馆。9点半图书馆开始放闭馆英语,又把今天背了没记下来的内容重新看一遍。

这是每天的时间安排,效率问题就穿插其中,做每件事的时候,虽然我也会看手机,所以背书的时我一般不带手机,练题的时候那种做题对答案的快感会让你忘记手机。此处借用形容用户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积极体验的心流体验来解释我是如何做到高效的,契克森米哈赖界定了心流体验的九个特征分别是:

明确的活动目标;

直接的即时反馈;

个人技能与任务挑战之间平衡;

行动与知觉相融合

专注于所做的事情;

潜在的控制感;

失去自我意识;

时间感的丧失;

自身有目的的体验。

依据心流体验产生的过程又将这九个特征归纳为三类因素:

第一类是条件因素,包括个体感知的清晰目标、即时反馈和挑战与技能匹配,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才会激发心流体验的产生;

第二类是体验因素,即个体处于心流体验状态时的感觉,包括行动与知觉的融合、注意力集中和潜在的控制感;

第三类是结果因素,是个体处于心流体验时内心的感受,包括失去自我意识、时间失真(即人们忘掉了时间压力)和体验本身的目的性。

据此反观到考研当中来,我认为效率就来源于你的每日计划,因此每日计划一定要清晰且合适。另外,我每个星期还保持放半天假的习惯,通常是周末的下午和晚上,好好睡个午觉之后,去看个电影、喝杯喜茶、看场电影作为一周的奖励,让你放松下来,也让你每个星期的学习都是充满激情的和高效的。

◆写在最后

除了知识输入之外,心态的准备也非常重要,我高中时总结了一句话,只要你准备得够充足,你就不会慌。在考研前一个星期,我踏入了六级的考场,听力还没有听完,我的心率估计就超过100,一直持续到考试结束,很显然,这样的情况肯定考不过,因为我没有准备过六级。然后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就开始疯狂担心考研的时候我的心态会咋样,最后拿到卷子那一刻,只想冷静下来赶紧写,这就是准备过的感受。这也就是告诉大家,考试的时候不要紧张,你已经准备好了。

在备考的过程中,9月开始复习的压力是其他5、6月复习同学的2倍,那会,我的感受就是别人什么都看过了、什么都开始了我都还没开始,比如别人英语真题都做一遍了我还没开始,我个人比较喜欢参考别人的进度,但是这种时候一定不能太过焦虑,做好自己的安排,跟着自己的节奏走。不过,如果你能尽早开始,那还是不要轻易尝试9月,到后期冲刺你会发现时间不够用,那时候就非常考验人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劳动最光荣作文300字 假期感想作文800字 2016安徽高考作文 我的小发明作文400字 描写梅花的作文400字 迎着风作文800字 品味成长作文600字 春节小作文150字 搓丸子作文 初中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生写过年的作文 美丽的春天100字作文 生活的启示作文400字 一篇写事的作文500字 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 最美的什么作文500字 关于校园生活的英语作文 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作文 我和班主任的故事作文 关于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爱哭的我作文4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450字 四季之美作文600字 与书为友作文500字 难忘的时刻作文600字 意外的收获作文600字 有关辩论会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600字 期待的眼神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