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北大女孩:面对这道高考语文难题 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2020-11-21 16:20:01
相关推荐

“得语文者得天下”,面对高考语文分值加重的趋势,许多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不过,基础题答案较死的,阅读题答案却相对灵活,因此很多高考阅读题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尤其是那些连作家本人也做不出来的阅读题目,更引起了人们纷纷吐槽。

比如说,2017浙江高考的阅读题《一种美味》,作家巩高峰本人也只得了不到一半的分数。虽然作家表示了对出题老师的尊重,他说:“其实昨天在对比了标准答案之后,我要真诚地说,出卷老师真的读懂了这个小说……文章就像孩子,写完就是它自己了……出题老师有自己的看法没任何问题。”

不过,广大考生却纷纷不满,认为出题老师过度曲解。但是,在众考生一脸懵逼,考试后充满“解压和宣泄情绪的围观和调戏”,仍有人能轻松解出这道题目,得了绝大部分的分数。这里,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位考上北大的女孩“苏格拉晴”是怎样做题的。

一 让人发懵的题目

拉晴以这篇文章中的一道题目(文章的第1题,试卷中排在第10题)为例,阐述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原题如下:

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陌生的光:(2分)(2)陌生的气息:(2分)

文章如下:

一种美味 巩高峰

1.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2.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3.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4.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5.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的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6.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7.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8.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9.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的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10.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11.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12.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13.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14.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扭捏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

15.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16.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17.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二 题目的难度分析

高考阅读的难度之一就在于内容越来越长——当然雅思及行测的阅读文之长早已走在了前面——文章长就不易把握,尤其是这篇文章出现了大量的铺排及倒叙,时间上看着较乱,更是不好概括。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我们抓住题目“一种美味”和主人公“他”为重点,删繁就简,简单概括一下文章的思路:

一、(1-3) 6岁的他把一条草鱼带回家后,有些受宠若惊。

二、(4-11)一家人做鱼汤喝,享受美味。

三、(12-16)听到父亲让他上学,他对鱼汤食不知味。

四、(17)去煮猪食时,他发现鱼未入锅。

对于这道题目,作者巩高峰作了如下答案:

(1)陌生的光:(2分)

母亲那一辈人,每年过年过节才能有机会吃一次鱼、肉,所以平日里看到鱼,会有一种陌生的惊喜。

(2)陌生的气息:(2分)

一个几乎从没吃过鱼的六岁孩子,亲手抓到一条鱼,能给全家带来一顿鱼汤,这种他没品尝过的味道,对他来说当然是陌生的。后文也呼应了,“他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

出题人的答案:(1)①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②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2)①与平时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对照出题人的答案,我们会发现:(1)对“陌生的光”的解释,出题人是与主人公的行为相联系来作答的,而作家是与家境相联系作答的,思路南辕北辙,故不得分;(2)对“陌生的气息”的解释,出题人是从家庭气氛及期望未来的角度来答的,作家是从鱼的味道及主人公年龄的角度上来答的,一虚一实,又不得分。

三 拉晴的思路

为什么巩老师不得分?这位北大女孩说:“因为巩老师的答案不是考察的对象,没有用(没有说到点上)。”

她解释说:“第一道题不可能上来就给你拿难题。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内容题,要出简单题,答案要在文章中,尤其是上下文找替代词。 抽象词和象征词要指明具体涵义。这是理解题而非赏析题, 不用出现任何手法作用。我们将这道题翻译成大白话,即,以大白话的方式用上下文说明‘陌生的光’和‘陌生的气息’是什么,后面的问题就简单了。”

拉晴第一题的解题步骤如下:

1.母亲是对我发出“陌生的光”(标准答案)还是对鱼有“陌生的光”(作者答案)?是对我,因为原文第一自然段的前后文,和下一自然段都只讲我。鱼在第四自然段。(原文是:“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鱼成关注对象应是在第三段。)

2.接下来像鬼子进村一样搜罗一遍第一二自然段和我有关的关键词:有地位了,受宠若惊,挨打。

3 把实词重组答案:

(陌生指的是)与平常的打骂和批评不同(从挨打推出)

(光指的是)母亲的惊讶(由陌生推出)、欣喜与欣慰(由受宠若惊推出)。

评:拉晴的这种思路做题后,写的东西与答案(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很接近了。此题思路的关键是判断陌生针对的对象是谁,“鱼”会成为干扰项。

拉晴的思路是“一道题不可能上来就给你拿难题”,故据临近的上下文判断此句针对的并非余而是“他”,这种解法是从出题人角度考虑问题的,不过有投机取巧之嫌;从思想上来看,如果仅就家庭贫困角角度考虑问题,似“正能量”不足不符应试要求的,此亦一法;从文本内容来看,找出“陌生”的近义词“受宠若惊”以及“光”的来源“他在母亲眼里”,此题思路会简单。

此外,就答题步骤而言,理解题的理解对象一般是:句子本身含义+上下文中含义+全篇中的含义;解题方法一般是原文替换+上下文替换+联系中心替换。这个角度而言答案为:惊奇+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赞赏与欣慰;考生也可将自己能想到的答案多答上几条,聊胜于无。

拉晴第二题的解题步骤如下:

1.找回文章中陌生的气息(第7段),在文章中间出现,这时你要判断牵扯上文多一点还是下文多一点。下一段马上进入了“张皇”,不属于“陌生的气息”,因此答案只能在原文和上文去找。

2.搜罗本段,梦一般的陌生气息:有个形容词,估计有用梦=喜悦、期待

陌生的气息=父母的举动让他可以心安理得地游手好闲不干活

3.答题对应发现不对!气息指的是父母的举动环境,还是自己不干活的气息?

应该是父母,也就是环境的气息。于是,回到上文把多话、笑意、轻手轻脚搜罗出来。

这些是陌生的,那原来是什么样的,文章倒数第3个自然段:不苟言笑,卸去笑容,起早贪黑

这些是行为但不是陌生。

4 把实词重组答案:

(陌生指的是)与以往不苟言笑的父母,起早贪黑的生活环境不同

(气息指的是)表达了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和对未来梦想的期待和想象

评:出题人将“气息”理解为氛围,作家将“气息”理解为鱼的味道,许多考生将“气息”理解为不干活的轻松,可谓见仁见智?但是要得分,还是得接近出题人思路!怎么办?从难度增大角度离开本段找,还是从常见题型角度从环境找,还是从正能量角度找,还是一勺烩?总之,思路及出发点要做好,这也是一个理性判断的过程。若从“气息”的来源“看这一切时”考虑或许会简单些,而“不干活”是本题干扰项,直接对应“陌生”的词则藏在文末不好找。

四 结论

阅读题要想得高分,主要有三个要素:思路、步骤、语言。

思路错属于路线错误,分数就没了。对此,拉晴说:“背书是完全可用时间解决的问题,不是构成分差的主要原因。文科的第一要点,不是背诵,而是看懂题和可行方案。看懂题:揣摩对出题人的意图,明白命题和出答案规律。可操作方法:明白一个可操作的方向,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步骤错,不全面,得分会少。为此考生要分清层次,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学习方法及步骤。拉晴说:“知识A对不对——对!考不考——不怎么考。保底985的学生背诵,一本线出头的你使什么劲?方法B有没有误差,有!能得7成分么?能。好了。……语文130+靠语感,你也靠语(直)感(觉)。好听点叫语感,难听点叫蒙题,那分数真的随缘了。

语言错,只要前两者对了,不会丢失太多,因为谁的语言都不可能跟答案一模一样。但是,如果语言及理解能力够好,可以再归纳总结出抽象名词,以答题的语言来作答,那答案的档次会再提高一层。

所以,想拿高分,还是要多在这几个方面下工夫,看懂题并做好自己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其中,思路的理顺是至关重要的。至于文学素养的提高,拉晴是这样回答的:“《古文观止》《史记》对高考文言文阅读有没有用?有用。高一积累的。如果你腆个大脸说:晴姐,我不想看史书,文言文也想要满分。‘哦,哪凉快哪呆着去’。如果你说:晴姐呀,你看我不到一年就要高考了,我也没什么特别高的要求,你能不能帮我文言文的扣分控制在5分这样。‘这种问题才是有可行性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劳动的作文800字 美丽的校园600字作文 有关文化自信的作文 醒来作文600字 作文题目空几个格 散步作文600字初中 关于扫雪的作文 雅思大作文字数 身边风景也动人作文 一次旅行作文300字 几分甜蜜在心头作文 人与自然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哈尔滨作文 英语四级作文真题范文 关于事的作文300字 有关师生情的作文 抓娃娃作文400字 关于做家务的英语作文 春到校园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200字 介绍自己家人的英语作文 吃火锅的作文400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600字 河南省中招作文 父亲节作文300 打屁股沟作文 我最崇拜的人英语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600字 温暖的阳光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