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张爱玲 用悲凉的底色走过喧嚣与孤寂的一生

2020-11-21 16:25:02
相关推荐

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读张爱玲和张爱玲的书,她的一生灿烂夺目,同时也孤寂无比,充满着悲剧感;她的作品对人性和生活有着准确和稳定的把握,在自己的生活中却我行我素;她40年代是上海大红大紫的人物,风光无限,人生的最后几十年却独居美国,孤独终老。

1、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年少时就显露出写作才能

出生于1921年的张爱玲,那时的中国,正好是一个“天下大乱”的年代。五四运动过后,很多地方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当时的张公馆以及没落,生活依旧维持着往日的格局。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遗少,有着旧式文化教养,会吟诗作赋,也有一些恶习,比如吸鸦片、逛窑子、养姨太,挥霍祖产,于是原本富有的生活开始没落……年少时的张爱玲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所发生的变化。

张爱玲从小喜欢看书读报,中学在圣玛丽学校念书时,学习成绩优秀,作文更是让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大为惊叹。1939年,一本综合性的杂志《西风》登出征稿启事,张爱玲发表了自己人生中第一篇公开的文章《天才梦》,开启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2、战火纷争的乱世中,上海滩出了个张爱玲

张爱玲顺利通过伦敦大学的招生考试,准备出国留学的时候,准备出国留学的时候,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于是改上香港大学。不曾想1942年12月,日本人进攻香港,不到两年的港大求学生涯也就此终止。

张爱玲看到了当时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就像一个人坐在硬板凳上打瞌睡,虽然不舒服,而且会没完没了地抱怨,到底还是睡着了。”

回到上海的张爱玲渴望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希望靠自己的笔杆子来养活自己。她天赋异禀,出手不凡:1943年1月,用英文创作《中国人的生活和时装》被刊登在著名杂志《20世纪》上,被主编赞誉为“极有前途的青年天才”;随后发表中文小说《沉香屑》、《紫罗兰》、《传奇》等作品,扣响了当代文坛的大门,在上海滩,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市井男女,大家都知道上海滩出了一个张爱玲。

3、最美的年化赋予终将枯萎的婚姻和爱情

1943年,胡兰成独到张爱玲的小说《封锁》大伟赞赏,准备去拜访作者,当时的胡兰成是汪伪政府的宣传部政务次长,以及《中华日报》的总主笔。

当时成名后的张爱玲恃才傲物,不轻易接受别人的额邀请,胡兰成第一次不请自来就吃了闭门羹。出于礼貌,后来张爱玲盛装打扮去了胡兰成的寓所。胡兰成本以为张爱玲文章老到,应该从容优雅,深谙人情世故,想不到当时的张爱玲确实怯生生,一副害怕见人的样子,与想象中的差距有点大。这种反差让胡兰成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第二天又登门造访,张爱玲家中摆放陈涉审美独居,很有贵族之气,这更加激起了胡兰成极大的兴趣,于是给她写信说她“谦逊”,这与世人眼中的“冷漠孤傲”不一样。张爱玲回信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书信来往再加上胡兰成日复一日的登门看望,这让从未有过恋爱经历的张爱玲对胡兰成产生了爱慕之心,不知不觉中两人进入了热恋中……胡兰成是有妻室的,而且风流倜傥,有很对女友,后来胡兰成的妻子提出离婚,两人在相爱大半年之后草草结婚了,那是1944年,时局动荡,日本人将大势已去,没有举行仪式,两人写婚书为定:胡兰成、张爱玲前定终生,结为夫妇,原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1944年11月胡兰成到湖北接手《大楚报》,却没有带上张爱玲,他住在汉阳医院认识了一位周姓见习女护士,两人便陷入情网,到了年底,他完全不顾及张爱玲的感受,私自要求周小姐嫁给他。1945年3月,胡兰成回到上海把和周小姐的事情告诉张爱玲,张爱玲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内心里虽然有着万千想法,但也没说什么,保持着意味深长的沉默。8月15日,投奔投降,胡兰成东躲西藏,四处逃窜,不知所踪……

1946年2月,张爱玲从上海到温州千里寻夫,见到胡兰成时他身边又多了一个女人,范秀美。在温州呆了20多天后,张爱玲孤单地在雨中登船,内心满怀酸楚地离开,对着滔滔流水,泣如雨下……

此后的八九个月里,两人偶有通信,张爱玲想到他生活会拮据,还给她寄了钱去,直到抓汉奸之风过去后,张爱玲写信给胡兰成道:“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或是写信来,我也不看。”随信附寄30万元,两人从此恩断义绝,一刀两断。

4、岁月如何静好,现实如何安稳,又该走向何处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关系被蒙上“文化汉奸”的阴影,从1945年8月起往后两年左右的时间,她没有发表过一行字,似乎从文坛上消失了,面对别人的指责,她不去辩解,只是保持着一种矜持的态度,把他们晾在一边,像普通人一样过日子。复出后写了《十八春》和《多少恨》,内容大多是对平淡生活的理解。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新的制度和文化氛围正在迅速建立。

1950年夏天,张爱玲应邀出席一次文艺代表大会,她身穿旗袍白衫坐在后排,穿着已经是很平淡的了,但是与会上700多号人清一色的中山装和列宁装相比,却显得格格不入,她不适应这种社会文化氛围,于是逃到香港,三年之后又离开香港,前往人生地不熟的美国。

5、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到美国后遇到了作家费迪南·赖雅,那时的赖雅已经65岁,张爱玲才35岁,相识便有了一见如故的感觉。试想在异国他乡能有一个人可以和自己聊得那么投机,那是一种多么大的心理安慰与依赖。

张爱玲在无意间怀上了赖雅的孩子,两人在相识半年后结婚了,并且决定放弃孩子。婚后短暂的婚姻生活给了张爱玲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安全感,但这毕竟是短暂的,赖雅的病情加重,两人的经济状况也不好,在写作事业上张爱玲还没有在美国文坛上站稳脚跟,收入十分有限,生活拮据。

到1967年,赖雅去世,这一年张爱玲47岁。

她的作品在美国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港台却掀起了张爱玲热,她的作品求之不得,很多旧作重新出版。年复一年,她的声望和文坛影响力渐渐扩大。20世纪80年代大陆也掀起了张爱玲热,她依旧过着极度孤寂的生活,1992年《张爱玲全集》问世,1995年,悄然离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成长轨迹作文 捉龙虾的作文 阅读800字作文 小燕子的作文 菊花小学生作文 读红楼梦有感500字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抒情 朱家角游记作文 你温暖了我作文600字 春游二年级作文200字 100米作文 一次惨痛的教训作文 弘扬爱国精神的作文 善良的魅力作文800字 第一次的作文开头 写一篇有关植物的作文 爬山作文600字 三年下册第四单元作文 写感恩的作文 我的家乡宣化作文 平等作文600字 平行作文 三年级作文上学的路上 作文回忆往事600字 做书签的作文 总分总写景作文 描写竹林的作文 初中同学作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书 除草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