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断臂博士”王争:夯实基础知识 不怕没有用武之地

2020-11-21 22:30:01
相关推荐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王湛 通讯员 谢雨晴

蓝天下,一棵开满红白两色花朵的大树在尽情伸展枝条,充沛着勃发的生命力——这是王争的微信头像。

“什么都可以问。”微信另一端传来的声音温和敦厚,勾勒出一抹儒雅从容的身影。

王争出生于1982年,浙江宁波人,毕业于浙大,如今在英国高校教授经济学方面的课程。

9岁的时候,王争去母亲的工厂玩,不小心被高压线击伤,不得已截去双臂。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样,王争从此走上了一条与命运抗争的道路。

王争认为,大学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一把钥匙,它最大的作用不是学习某个具体领域的知识,而是培养可以受用终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因此他很重视通识教育:“我认为不要太拘泥于某个细分专业,更重要的是看专业背后整个学科的厚度。”

对于刚刚踏入大学的新生,他说:“不管是学考古学还是信息科学,夯实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不怕没有用武之地。”

用脑速记课堂内容,喜欢泡论坛

2001年,王争考入了浙江大学。进入浙大后,王争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水平。

现任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曾是王争的授课老师,前不久在朋友圈说:“虽然我是他的老师,但内心对他充满了敬意,我从他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尊严和美丽。在意志和精神上,他应该是我的老师。”

有这样一个“传说”:在一众埋头书写的人当中,却有一人格外不同:他始终昂首挺胸、全神贯注,双眼注视着讲课的老师——原来王争上课是用脑速记课堂内容。

这节课结束了,王争用嘴咬着书包的背带,扭动脖子将书包甩在背上,截肢手术后留存下来的一小截臂膀穿过肩带,就背好了书包。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王争和同学们陆续离开这间教室,去赶下一门课。

为了保持优异的成绩,除了认真听课,王争还每天学习到凌晨一点。寝室书桌上摆着电脑,键盘和鼠标放在一个离地面10厘米高的隔板上,王争坐在电脑前,熟练地用双脚在键盘和鼠标上操作。有时,他咬着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排文字,字迹优美。

2007年,王争在读博期间,获得“竺可桢奖学金”,这是浙大最高级别的奖学金。他在获奖感言中说:理论之树常青,生命之河亦不息奔流。做一个勤奋的水手,等待下一个起锚的港口。

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之外,王争会发展点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在学校论坛上进行交流。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喜欢泡论坛。”如今回想起来,王争应该是喜欢那种平等的氛围:在论坛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在乎你的身高、美丑、身体是否健全,这里最重要的,是你的看法和文字。”

一年最怕“两天”,室友给他喂饭

下雨时,浙大校园里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伞被一把把撑开了。不过,这些伞中,没有一把是王争的。“没法撑伞,下雨天一般我都不出去,出去就只能走快点,不好意思老麻烦同学给我打伞呀。”

王争笑称自己一年最怕“两天”,除了雨天,还有冬天。因为一到冬天,王争的双脚由于一直在代替双手干活,长期暴露在冰冷的空气里而长满冻疮。

冬天洗衣服也是一件痛苦的事。那时浙大宿舍定时定量提供热水,冬天热水洗漱都不够用,许多时候洗衣服也只能用冷水。王争说:“把脚浸到水里的感觉不是冰冷,而是刺骨的痛。”这还不算什么,郁闷的是每洗完一次衣服,第二天脚上必然在旧冻疮的“缝隙”里再长出一颗颗新的冻疮,又红又肿。一个冬天下来,两只脚就镶上了一圈红边。开春,天气变暖,冻疮发涨发痒,王争没法挠,只能在地上跺跺脚缓解一下这种“折磨”。

在浙大读书时,每当王争走近食堂,都有许多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王争知道,这些人好奇他要怎么打饭,又要怎样吃饭?其实,他可以用脚辅助自己吃饭,不过这种方式不适合在食堂用。

为了帮助王争解决食堂就餐难题,室友齐表每天中午陪他一起来食堂,齐表帮他端餐盘、给他喂饭。两人说说笑笑,王争在食堂这种公共区域吃饭的些微尴尬也就渐渐被化解了。

“我在毕业前夕才知道,我的大学室友齐表为了能在饭点上照顾我,不至于让我挨饿,背着我放弃了很多他本要参加的社会活动和个人安排。”王争相信他的几位研究生室友也有一样的情况,“只是可能为了照顾我的自尊心,而没有告诉我。我虽也没有专门向他们确认过,但是这份内疚加感激的心情一直在我的心里沉淀着。”

大四毕业那年,王争参加了毕业晚会上一个节目,讲述自己大学四年的成长故事。“当时讲了什么?”王争说,“我已记不清了”。但有一件事情他印象深刻。就在节目快要结束的时候,安静的台下忽然传来同班同学的齐声高呼:“王争,你是我们班的骄傲!”那一瞬间,王争有点愕然,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巨大的感动,他泪光闪烁。

毕业多年,王争和他的同学们也都各自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在浙大共同生活的点滴对我来说仿佛就在昨天,是回不去的最难忘的记忆之一。”直到现在,他们也时常联系。

现在的高考,对残障学生的录取更公平

和王争聊天,避不开小时候的那场触电事故。

“阴影?”王争不以为然,“算不上阴影。没过太久我就回归到正常状态了。”

在王争父母的督促和鼓励下,失去双臂的王争掌握了学习、生活的必要技能:用嘴衔着笔写字,用腿脚帮助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吃饭。很快,王争回到了原来的小学和班级,和同学一起学习、打闹。

王争的父亲一直认为,王争应该回到原来的学习环境中去,这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有着积极作用,不会让他从小觉得自己和普通人不一样。

在这样的环境下,王争形成了健康积极的心态:“虽然生理上我是去了双臂,但心理上大部分时间我和正常人是一样的。别人有追求,我也有追求,我自己的梦想我也想努力实现。”

2001年高考,在体检不过关的情况下,王争凭借远远超出浙大录取线的优异成绩和坚韧的品格被破格录取。2005年9月,王争被保送浙大经济学研究生。2008年9月,王争独自远赴英国,进入诺丁汉大学攻读经济学,诺丁汉大学为他提供了60平方米的单人公寓和三年的全额奖学金。

目前,王争在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担任教职,教授经济学方面的课程。立业的同时成了家,还在去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被称为“无臂博士”的他,对现在的状态表示满意:“既能养家糊口,还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学术研究。”

他特别提到,2003年以后,大学招生对身体要求的限制放宽了,有更多的残障学生圆了大学梦。

“我应该是国内最后一批在本科、研究生升学上遭受限制的残障人了。”作为高考的“过来人”,王争很有感触,“现在的高考让学生在部分科目上有多次考试的机会,对残障学生的录取也变得更加透明、公开和公平。我认为残障人士并不总是社会的负担,当残障人士受教育和就业等应有的权利得到良好保障,也能够做出不逊于身体健全者的贡献。”

【来源:钱江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责任与能力作文 爱国人士的作文 兔子玩偶作文 初中生话题作文题目 英语周活动英语作文 秋天来了作文三年级 写麻雀的作文100字 最感动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植物园作文500字 爱管闲事的爷爷作文 励志作文高中 颠倒的作文 成为志愿者英语作文 2014浙江高考语文作文 节约用水用电的作文 东钱湖作文 我读书的经历作文 疫情后作文 以荣誉为话题高中作文 理解话题作文 我的朋友圈作文 描写文物的作文 原来如此作文开头结尾 哇他这个人作文500字 亲情类作文结尾 放风筝作文250个字 春天的景色二年级作文 描写孔雀舞的作文 一年级写作文 我的乐园作文600字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