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400+论文被曝造假 集中在山东 多家医院涉事 论文作坊真面初现

2020-11-22 02:55:01
相关推荐

大数据文摘出品

400篇医学论文,实验图片高度相似,这是医学界近年来被爆出的最大规模学术造假事件,而这些论文集中在中国山东地区。

2月21日,一篇博客发表在《科学诚信文摘》(Science Integrity Digest)上,作者是著名的“打假斗士”Elisabeth Bik。Bik之前因为揭露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涉嫌学术不端事件而声名鹊起,这次又爆出新料,400余篇不同机构的作者撰写的论文存在高度相似,很有可能是从同一家“论文作坊”生产的。

早在2013年,Science就有一篇文章,揭露了中国蓬勃发展的学术黑市,其中包括见不得人的机构、腐败的科学家和编辑,将提交或已经被接受的论文高额出售给在读的医学博士生。Bik认为这次发现的“论文作坊”应该就是这种形式。

Bik在文章中表示,“目前还不清楚这些论文中描述的实验是否真的进行过。其中一些‘论文作坊’可能会有实验室生产实际的图像或结果,但这样的图像可能会被出售给多个作者,以代表不同的实验。因此,这些论文中包含的数据往往是伪造或捏造的。”

目前,Elisabeth Bik和Smut Clyde、Morty、Tiger等人已经目前为止已经找到了超过400篇疑似出于同一家“论文作坊”的论文。

Bik也在博客中罗列出了这些论文。

论文列表: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KXqTAyl4j-jVorFPMD2XRpr76LcIKJ0CVyIvRj0exYQ/edit#gid=0

据博客描述,相关发现的证据一共有四个方面:

1、蛋白质印迹条背景高度相似。这一点最早由化名为Indigofera Tanganyikensis的网友在同行评议网站上指出。

Indigofera Tanganyikensis质疑的帖子

而后Elisabeth Bik和她的团队进一步研究了这一条线索,Bik在文章中指出,“所有400多篇论文中的蛋白质印迹条都呈现非常有规律的间隔,呈哑铃状或蝌蚪状,没有任何通常的污迹或污渍。”

2、流式细胞术图高度相似。团队成员Smut Clyde用星球大战中的的景象来形容这些图,“每帧Q3象限中的死星正在通过Q4向右发射出一束束粉碎行星的能量,而叛军联盟X翼星际战斗机组成的训练有素的舰队正从Q1和Q2俯冲下来。”

3、相似的柱状图。论文中的柱状图看起来也非常相似,它们通常是纯灰色,左边是黑色条,并且有双边的误差条。当然,Bik也表示“图形的这种布局相似性不一定是问题,这可能是一个流行的图形程序的标准格式,然而,当不同机构的100多篇论文出现相同的版面设计时,这就是一个危险信号。”

4、标题结构和作者机构信息。Bik发现,这些论文的题目似乎出自同一个模板,Bik总结了这一模板。

她举了几个标题的例子,比如:

Bilobalide alleviates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induced pancreatic betacell MIN6 apoptosis and dysfunction through upregulation of miR153Mir-488 inhibits cell growth and metastasis in renal cell carcinoma by targeting hMgn5Baicalein retards proliferation and collagen deposition by activating p38MAPKJNK via microRNA29

此外,这些论文作者的机构信息也很奇怪,根据Bik的统计,这些论文集中在山东地区,尤其是济宁,并且都是附属医院,Bik表示,“这并不奇怪,因为至少有一篇论文是中国医学院取得医学博士学位的要求之一。”涉及医院具体名单如下: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101篇论文吉林大学中日友好医院: 59篇论文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23篇论文临沂市中心医院: 16篇论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篇论文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12篇论文

对于这次发现,Elisabeth Bik表示出了极大地忧虑。首先,从被直接发现的400多篇论文来看,Bik认为这个“论文作坊”生产出的论文可能有上千篇;其次,这些论文都是经过同行评审后发表的,那么显然编辑对它们没有进行严格质量控制,甚至一些出版社本身与这个“论文作坊”就有联系;最重要的是,这些论文可能已经“污染”了学术领域。

目前刊载这些论文的期刊有:

《Artificial Cells Nan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 (人工细胞纳米医学与生物技术):76篇论文《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细胞生物化学杂志):57篇论文《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生物医学与药物治疗):45篇论文《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细胞生理学与生物化学):26篇论文《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实验性和分子病理学):26篇论文《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细胞生理学杂志):21篇论文

“打假斗士”Elisabeth Bik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频频挖出学术圈黑料这位传奇人物,Elisabeth Bik究竟是何方神圣。

来源:The Scientist

Elisabeth Bik,全名Elisabeth Margaretha Bik,是一位资深微生物学家(博士),在环境微生物、临床微生物、传染病和微生物生态学领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她曾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担任研究助理长达15年,后来做过加利福尼亚州福斯特城的Astarte Medical的科学总监,以及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uBiome的科学和编辑总监。

她的主要代表作有2005年的2作Science,以及2016年的一作Nature Communications。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Nucleic Acids Research、PLoS ONE、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Current Biology、mBio、Research in Microbiology等期刊文章共计47篇,业务能力不容置疑。

Bik不仅专业能力过人,性格也十分刚烈。2013年,她在阅读一本书籍的某章节时,无意发现了其中大半内容都剽窃了别人的文章,甚至还有一些自己的文章,瞬间就“火冒三丈”,指出了他人剽窃的事实。

自此,Bik就走上了“专业打假之路”。2016年起,Bik甚至辞掉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工作,专职调查各类论文图像异常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Bik成为了科研打假网站 Retraction Watch和PubPeer的积极撰稿人。

2019年11月,公开质疑曹雪涛论文图像造假

去年11月,Bik在Pubpeer上发表文章,公开质疑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参与完成的超过50篇论文存在图像造假的问题。

其实2014年,她就无意间发现了曹雪涛作为通讯作者的三篇论文有着可疑之处。这三篇论文中,有两篇分别于2004年、2007年发表在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主办的《生物化学杂志》上,另一篇2005年见于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主办的《临床癌症研究》中。

Pubpeer信息显示,Bik分析了曹雪涛参与完成的350篇论文,发现其中超过50篇论文中,不同组别的实验数据间有着“令她难以置信的相似之处”,包括蛋白质印记、流式细胞术的分析结果等。

Bik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鉴别,因此很难同时记住多个图形,所以观察到的几乎都是同一篇论文中的相似图片。但她也找到了一两例不同论文中的相似图片,分别在2003年、2004年发表在不同期刊的两篇论文中——相似的是两处肌动蛋白检测图形。

Elisabeth Bik在推特上持续更新自己的发现

Bik也明确表示自己“只是提出疑问,并不是指控学术造假”。针对质疑,曹雪涛公开表示,“我仍然对我们团队的论文的有效性和科学结论的强度抱有信心。”

去年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工作人员也对媒体表示,中国工程院会针对网络反映曹雪涛院士的有关问题展开调查。

不过截止目前,曹雪涛学术造假问题至今未有完整回应。

2020年1月,质疑母得志团队18篇论文存在图像问题

Elisabeth Bik发文称,她最先发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常务副院长母得志研究团队成员屈艺于2008年发表在学术期刊《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的论文《Telomerase reconstitution contributes to resetting of circadian rhythm in fibroblasts》存在图像重复的问题。“这篇论文的图4虽然是2000年代典型的低分辨率图像,但依然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在两个蛋白质印迹图像中有一些重复的图案。”

Bik在文中表示,她曾于2015年10月向上述期刊报告了这一问题,但未获回应。此后,她检索了母得志团队发表的所有论文,发现该团队五分之一的论文都存在图像问题。

Bik在Pubpeer平台上共标记了18篇母得志团队的论文,其中有9篇获得了母得志及论文第一作者的回复。母得志在回复中均表示,他仅为论文的联合作者,被质疑的论文图像由论文的第一作者及第一通讯作者负责收集,他已要求他们认真检查数据并尽快在Pubpeer平台回复质疑。

论文第一作者均回应称错误上传图像。1月10日下午,母得志研究团队成员屈艺称,目前团队正核查研究数据,核查结果出来之前不方便向外界透露最新进度。同样,至此杳无音讯。

中国论文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其实我们都知道,论文造假不仅损害了中国学术界的声誉,也不仅在于导致低水平、研究重复的论文成堆,更是消解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学术规则。

但一方面由于国内的评教系统对论文数量十分看中,另一方面对造假事件的打击力度欠缺,学术界的论文造假事件仍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仅仅是去年,学术界就为论文造假一事操碎了心:

翟天临论文造假一事被闹得沸沸扬扬,这一事件导致毕业论文要求提高,不少毕业生为此又多掉了一把头发;复旦医学院博士李敏劈腿四位男博士,其中一位向李敏送出了5篇《SCI》和一篇《nature》子刊;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徐承彬被指学术造假,其在2007年发表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的论文与2005年赵洁红等人发表于《长春工程学院学报》上的论文高度相似,存在严重的论文抄袭和学术不端行为;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曝18篇论文造假,论文实验图片有PS痕迹,随后陆续曝出其论文造假数量超过40篇,其作假手段皆是在数据上进行PS修改。

早在2017年,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社论,对论文造假一事进行了批判。文章指出,除了学术品格等个人因素外,国内的学术体制存在缺陷,不仅对论文造假当事人惩处力度不足,对第三方机构的查处也相当乏力,而“以论文论英雄的评价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论文造假”。

针对近年来逐渐加剧的学术不良现象,科技部于2月17日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的原则提出27条措施,旨在破除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不良导向。

相关链接: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20/202002/t20200223_151781.htm

措施提出,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同时要加强论文发表署名管理,对论文无实质学术贡献仍然“挂名”的,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同时要求强化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存在严重“唯论文”问题或存在奖励论文发表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等方式予以处理并责令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对该单位论文发表的资助。

尽管Bik的指控尚未得到相关方的回应和证实,但毋庸置疑的是,一个更好的研究环境才能催生更好的科研成果,而制度中的作弊者,对于制度本身和真正的学术人来说,都会构成毁灭性地打击。疫情期间,科研和一线防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两件事,也希望科研工作者们集中力量,如科技部的倡导那样,“协同攻关,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科技攻关任务。”

参考链接:

https://scienceintegritydigest.com/2020/02/21/the-tadpole-paper-mill/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Elisabeth_Bik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动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350字 读后感作文350字 端午节的作文400 三年级秋天作文300字 a4作文纸打印 学骑自行车的作文 做蛋炒饭的作文 舞狮表演作文 我的小传 作文 新学期的目标作文 开学的作文300字 幸亏有你作文 关于放风筝的作文 我的烦恼500字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800 下大雪的作文 写春天的作文300字 在什么中成长作文 新学期作文400字 描写绿萝的作文 洛阳桥作文 餐桌前的谈话作文 读书的重要性作文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 这也是课堂 作文 新年的作文300字 这也是课堂作文 写事作文350字 雪的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