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孝的定义有很多 陪伴 牵挂 奉养……在七星关区长春堡镇清塘社区的杨大刚夫妇看

2020-11-22 15:55:01
相关推荐

有一种孝,叫做“您把我养大,我陪您终老。”

有一种孝,叫做“您养我时多饥寒,我养您时足衣食。”

在长春堡镇清塘社区,有这样一对夫妇:为了孝,他们放弃在外蒸蒸日上的事业,毅然回到父母身边;为了孝,他们坚守10多个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照顾父母无微不至;为了孝,他们把一切的脏、累、苦和委屈都抛在脑后,只记得肩上的那份责任。

他们是杨大刚和张燕夫妻俩,一对在清塘社区家喻户晓、让社区居民赞誉有加的夫妻,一对被视为孝老敬亲榜样的夫妻,一对获得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的模范夫妻。

“水烫不烫?”

“不烫。”

“来,洗洗手,洗洗脸。”

“今天有点冷,我们把衣服换了哈,穿件厚点的。”

……

一大早,张燕就忙活起来,先是帮婆婆穿衣洗脸,再是生火、做早餐,之后扫地洗衣,一个早上基本上没闲着。

张燕的婆婆今年82岁了,有10多年的“病龄”,如今更是高血压、心脏病、乳腺癌等多病在身,双下肢也被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而几乎失去行走能力。如今,老人一刻也离不开人的照顾。特别在冬天,杨大刚夫妻俩晚上都是换着陪母亲一起睡。

“我们做子女的都想让父母多活一天,多享一天福。”2006年,杨大刚夫妻俩特意从外地赶回来陪父母做了全身检查,结果发现父母早已多病缠身。父母养育子女不易,老了是该享福的时候。2009年,杨大刚夫妻俩毅然决定回乡陪伴父母余生。

回乡后,杨大刚只要听到能治疗母亲疾病的方法,他都会试一试。张燕在家照顾父亲时,他就开着面包车四处寻访名医。

从那时起,家里的药材就没有断过,不管是吃的、敷的、泡的,应有尽有。只要对母亲的病有用,不管价格多昂贵、不管要托多少关系,他都要买到手。

“我们都做不到他们这么好,他们把老人家的每一件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我活到50多岁也没有看到过。”邻居赵善平说,他们的孝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发自内心的。

其实,不为人知的是,杨大刚现在的母亲并非他的亲生母亲,他的亲生母亲早在他5岁时就患病离去。当时,杨大刚还有一个2岁半大的妹妹,父亲要外出上班,家里根本没有人照顾。这样的状况,持续到父亲为他们找了继母。

“一不听话就要被打,大腿上、屁股上经常是青紫青紫的。”杨大刚小时候没少吃继母的棍子。不过在杨大刚心里,生母和继母没有什么区别,打归打,但他是继母养大的,对继母的恩情无比感激。

于是,这么多年来,杨大刚夫妻俩一直对继母百般照顾,在继母的晚年生活里,没有少下一样她这个年纪该有的东西。

百善孝为先。你养我大,我养你老,杨大刚夫妻俩用行动诠释孝道。

杨大刚的父亲在70岁时患上老年痴呆症,之后是短暂性失忆,后来彻底忘记了所有人和事,智商也和小孩无异。

在张燕的记忆里,最头疼的就是给老人家换裤子。老年痴呆比较严重,大便小便基本上失禁,跟他换裤子要像哄小孩一样慢慢换。

“特别是冬天,有时候是趁他不注意时把他裤子悄悄一下子给拉下来,然后赶紧给他换。”为老人家换一次裤子,张燕就要被他打一次。

“我记得是在5年前一次走访中,无意间看见张燕在给她的老公公喂饭,可能是老人家当时心情不好,一下子就把碗打翻在地,但她却一点也没有生气,而是重新盛了一碗饭继续哄、继续喂。”社区支书杨贵回忆,那一年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中,杨大刚家获得全票,在之后的评选中,他家票数也最高。

一直以来,张燕对老人家的照顾始终无微不至。

“父亲到最后完全不认识人了,只有张燕给他穿衣吃饭他才勉强配合,其他人一靠近就要被他打。”杨大刚说,在照顾父亲方面,张燕要比他做得好很多。

2017年1月,父亲病情加重,杨大刚夫妻俩更是天天围着父亲转,帮父亲洗漱、擦身,换洗床单、衣物,变着花样给父亲做饭、喂饭,夜里帮他翻身……

为了让父亲睡一个安稳觉,他们一天夜里要醒来好几次;为了让父亲乖乖地吃一顿饭,他们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

2年前,杨大刚的父亲永远离开了他们。但是,在杨大刚夫妻俩心里,有不舍、有怀恋,但没有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因为他们陪父亲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杨大刚夫妻俩的事迹在长春堡镇广泛传播开来,面对乡亲们的赞许,他们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其实,孝顺父母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就像小时候父母带我们长大一样,不管再苦再累,其中的快乐只有亲自体验过才能感受到。”杨大刚夫妻俩还将这份快乐传递给了孩子们。

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三个孩子每次放假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嘘寒问暖、端茶送水、洗衣做饭。看到这些,他们感到无比欣慰,什么苦、什么累,统统都忘记了。

常言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对于杨大刚夫妻俩,在决定回家陪伴双亲之前,也曾做了很大的舍弃。

2001年,杨大刚夫妻俩到深圳务工;2006年后,他们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两个人的年收入加起来能达到30万到50万元。如果不回家,留在外面继续发展,事业定会越做越大,一旦回了家,钱就挣不了了。

“父母不在了,挣太多钱有何意义?”在2006年到2009年期间,杨大刚夫妻俩的收入是一年比一年多,但他们的幸福感却一天比一天少。

2009年,杨大刚夫妻俩彻底放弃深圳的事业,一家子全部回到家乡,日夜陪伴在父母身边。

“回来以后,考虑到一家人的开销,我们不能两个人都陪在父母身边,于是我和张燕就换着来,一个在家里照顾老人,一个在家外创点事业,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杨大刚用积蓄在老家创办了石材加工厂。

创办石材加工厂以后,杨大刚还不忘为家乡的建设和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他先后为贫困群众捐资发展脱贫项目、出资鼓励有志者返乡创业、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免费提供沙石材料等等。他将爱不仅给了自己的家人,还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地方。

风里雨里十余年,形影相随了余生。杨大刚夫妻俩的孝如同一本历久弥新的书,拿在手上,无比厚重;读进心里,回味无穷。杨大刚家也先后获得“十佳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文明和谐家庭”称号,他个人还荣登“贵州好人榜”。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父母的爱,做子女的做多少都无以报答,但对于杨大刚夫妻俩来说,尽孝他们选择用一生。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牟慧松

编辑廖婉君

编审林全举

终审黎秀禹

关于孝的定义有很多 陪伴 牵挂 奉养……在七星关区长春堡镇清塘社区的杨大刚夫妇看来 对于孝的理解有多深 关于孝的行动就有多真 他们认为——写 “孝”只七笔 尽孝需一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下棋作文 回忆童年的作文 愧疚作文 写梦想的作文 种树作文 六年级作文600字 作文评分标准 出去玩作文 单招作文 作文400字六年级 专注 作文 美丽的公园作文 三年级200字作文 作文推荐一本书 让座作文 乡愁 作文 初三 语文作文 英语作文九年级 跳绳的作文 美作文600字 话题作文600字 作文好开头好结尾 华山作文 勤奋的作文 写一个人作文 700字作文初中 托福作文 守望 作文 圣诞节 作文 中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