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缪可馨遗体火化 生前被老师掌掴 多人举报老师有暴力倾向

2020-11-22 16:10:01
相关推荐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再让她在那个地方(指殡仪馆)待那么长时间了。”6月17日下午,江苏常州坠亡小学生缪可馨的父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哽咽的说,缪可馨的遗体已经在金坛殡仪馆火化,此时距离她坠楼已经过去了13天。

今天的推文,宁波学通决定留给缪缪。

缪可馨生前生活照。受访者供图

在这过程中,我们纠结了半天。因为,这可能面临不可描述的命运。

但一篇文章的命运,相比起一个孩子的命运,我们选择站在孩子这一边。

因为这样的“负能量”你也不说,我也不说,总有一天轮到我们时,就再也没有人说话了。

欣慰的是,自媒体的良心没死,风骨犹在。

虽然这场悲剧已经过去了10多天。

仍有人在追问,真相是什么?

少点“正能量”,多点人情味

这本应该是一个喜剧的开头。

6月4日下午,常州金坛某小学的五年级班主任袁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作文课,点评大家写的《三打白骨精》读后感。

其中有个女同学认为,白骨精十分善于伪装和欺骗,于是感慨地写道:

“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确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能由故事到生活,由书面联系到现实,角度新颖,文字扎实,并且具有很强生活洞察力,可以说表现非常突出了。

但女孩并没有迎来表扬,等待她的反而是一顿批评!

理由是什么呢?

太负能量!

下课后,表情痛苦的缪缪冲出教室,爬上栏杆从四楼坠落身亡。

所有人都想不到,事情会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收尾。

下午三点多,家属接到学校班主任的微信电话 ,得知孩子“出事了”。等她到了医院,得知缪缪已经去世。

因事发后学校报警,随后缪缪的小姨张女士做了笔录。她说,听闻孩子是坠楼,家属不敢相信是真的,“缪缪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

事发后,家属看了学校的监控视频。张女士说,当时他们发现,缪缪在坠楼前情绪有一些异常,“当时刚下两节作文课,孩子表情一脸痛苦”。缪缪的母亲在整理她书包时发现,事发前,缪缪的一篇作文被老师批注要“传递正能量”。

缪缪被批改的作文。受访者供图

除了那段读后感被老师划线标出,并在上方注释道“传递正能量”。此外,记者也看到,这篇读后感剩余部分的大部分内容也被用红线圈出,或干脆用“错号”划去。

后来家属发现,读后感中有很多原文章中的句子,缪缪也加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她从3年级开始就在外面上作文培训班,平时思维活跃、想法成熟, 这篇读后感被删改了好多次,最后还被判定为有负能量。”张女士说。

令人质疑的调查组

12日,金坛区政府办、教育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称,调查走访班级学生45名、学校老师3名,未发现当天课堂中存在辱骂、殴打学生情况。公安部门通过现场勘查、查看监控录像和走访调查等工作,排除他杀。

6月14日,缪缪家属告诉记者,对上述调查结果并不认可,目前还在与学校协商此事。

缪可馨父母对调查组的结论并不认同,“我们不能接受,通告的是结果。但对于坠楼的原因,并没有给我们合理解释。”愤怒的家长通过社交平台不断提出质疑。

事件发酵后,不断有学生举报涉事的袁老师此前就有打骂和体罚学生的前科。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副局长潘建华对记者回应称,对于该老师以前是否存在暴力,以及违规办辅导班、强迫学生报班等问题,“我们也没有掌握线索和证据,目前正在调查当中。如果说调查属实,依据师德师风的有关要求,我们会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

“女儿是站在另一个角度去发现问题”

语文老师袁某在最近的一份书面声明中,对当时的课堂情况提供了自己的说法:“(缪可馨读后感)接下来的一小节还是围绕作品的主要内容来概括,没有具体的实例。看到这里,我就说,要写一个具体的实例,作文中尽量传递正能量。而且顺手在她的本子上写上了‘传递正能量’五个字。别的我一句话也没有说。”

缪父则对媒体记者表示,这篇作文,女儿是站在另一个角度去发现一些问题。她的眼界、思维可能会比同龄小朋友更高一点,“她有另一个角度去看东西,我为她感到骄傲。不是老师所讲的那种负能量,十几岁的孩子还没有太多这种意识。”

缪父说,看完之后,“给我的感觉,疑问太多了。”在他印象中,孩子的作文家长也会看,从来没有过这种大幅度的删减,这篇作文不知道为什么会删这么多。

对此,袁老师在书面声明中回应:“至于她本子上打得红叉、划的波浪线和横线,全是她自己的修改符号。”“至于后面撕掉部分写的是什么,我没有看到也没有撕她写的作文”。

“这些东西(情况说明)是掩耳盗铃、不攻自破的。”缪父对袁老师的情况说明表示不接受,“如果她问心无愧,为什么等到现在,过了十几天了才发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副局长潘建华告诉记者,经调查后了解到,这篇读后感的修改符号,是老师按照作文教学的要求,让学生自己修改的,“不是像网上所说的那样,老师修改得面目全非。”

潘建华说,通过向教师发展中心的研究员——当地教育教学领域的权威人员了解,小学语文学科,三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五年级的学生,要求老师对三分之一的学生作文草稿面批,三分之二的作文草稿是在老师讲评之后,由学生自己修改。缪可馨班级的学生是在老师讲评之后,学生自己修改,老师批阅后再誊写到大作文本上。

对于“传递正能量”的批语,潘建华没有详细解释原因。他表示,“从任课老师和同学那里了解到,缪可馨不管是成绩还是性格,表现比较优异。”

金坛区公安分局相关人士则认为,那篇作文批改的到底对不对,“传递正能量”的批语有没有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去查验,警方没有办法判定。

直到这节课下课,全班仍然有六、七位同学没有修改好,其中包括常年在班上语文课成绩前列的缪可馨。袁某让孩子们上厕所,自己留在教室内批改作业。

没多久,缪可馨走出了位于四楼的教室,爬上围栏,坠楼身亡。

老师承认去年曾打过女孩

一位曾经教过缪可馨的辅导班老师告诉记者,缪可馨平时性格特别活波,彼此像朋友一样相处,缪可馨突然发生这种惨剧,让其不敢相信。

“我家的孩子,属于那种很开朗的小女孩,一个12岁的小孩子不会选择这个事情,可能有事情发生(导致孩子跳楼)。”缪父说,家人一直怀疑,语文老师可能在课堂上有侮辱、打骂等暴力行为,导致了女儿的死亡。

通过缪缪的微博,可以看出她是个非常正能量的孩子。

缪缪妈妈说:缪缪绝对不是一个“负能量”的孩子。她想象力丰富,十分活泼可爱,曾在作文里描写星星舞会,浪漫而又纯真。

她甚至会在作文本的封面,画上可爱的插图,激励自己“沉迷于学习和作业”。

她还擅长唱歌、跳舞、画画,拿过一墙的奖状。

她爱她的爸爸妈妈,经常和妈妈一起跳舞。也会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给爸爸过“儿童节”。

语文老师袁某则在书面说明中回应:“整节课我没有批评过缪可馨,更没有打过缪可馨一下子,这节课班级任何孩子,我都没有批评打骂过,说话都是平和的语气说的。”

当地联合调查组事后称,对校内的3名老师、45名学生及6名学生家长进行了全面调查取证,形成书面材料115页、电话询问记录21份、现场勘查记录一份、尸体检查记录一份、学校的视频录像三段,“事发现场,教师袁某不存在对缪可馨的打骂行为。”

“警方的案卷笔录有100多页,应该是把这些情况了解得很详细。”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副局长潘建华表示,讲台旁边就是学生,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就对学生、老师做了谈话和笔录,“老师对学生语气上没有严厉的要求,这是没有的。”

“家长说的那些课堂上发生的细节,由于没有室内监控,只能通过旁证去调查,走访更多的学生尽量还原当时场景。警方最后调查出来的结果是,不存在殴打和辱骂。”金坛区公安分局相关人士表示,警方调查的结论,是在调查事实基础上做出的,“相关情况我们通报给家属了,他不接受,我也不好说了”。

缪可馨妈妈发文称:“去年十月份的时候,缪可馨曾在上袁老师的课时被扇了巴掌,当时缪可馨和我们哭诉,说她只是有些感冒,于是拿纸巾擦鼻子,袁老师以为她上课在做小动作,就过去扇了她一巴掌。”

袁某在情况说明里承认,的确打过缪可馨,“那一段时间,缪可馨学习态度马虎,成绩下滑。有一次批改习题时,发现缪可馨漏做,一时心急,就打了孩子一个耳光。”

事件不断发酵后,不断有人举报称,该语文老师一直存在暴力对待学生问题。

缪可馨妈妈发文称,缪可馨的一位同班同学曾告诉一位辅导班老师,她曾被袁老师罚跪在讲台上订正作业,这位老师也去警局对这份证词作了记录。

还有几位曾在河滨小学就读过的毕业生,通过发朋友圈和微信公号留言等方式,指责袁老师对他们曾有过体罚行为。一位署名“冯泓玮”的讲述,自己于2005年读河滨小学四年级,袁老师当时爱对学生发泄情绪,侮辱学生。他提到,袁老师曾将一整杯茶叶水泼到脸上;在办公室,还当着其他老师的面,打他的屁股。

另外,不少学生揭露袁老师存在私自开补习班收红包等现象。通过缪可馨父母的微博“缪可馨世界第一可爱”,可以看到曾经给老师转账500元的记录。

而收了红包后,袁老师也向缪可馨的父母表扬了她几句:“女儿要再严谨一些就更棒了”、“智商绝对,情商也高,你们平时对学校班级的工作也支持,谢谢”。

后来,袁老师要缪可馨参加她组织的作文培训班,父母征求孩子意见后,并没有参加。

对于袁老师的品行问题,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副局长潘建华则表示,通过向学校校长、老师初步了解,作为班主任,袁老师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认真负责,“在专业方面,她是学科带头人,代表学校参加过一些素养大赛等。在事情发生之前的问卷调查中,家长、师生没有反映袁老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

难以达成的和解

对于缪可馨的家长来说,另一个疑问,来自于事发后学校的处置。

坠楼事件发生在15点14分,半个小时后家长才接到老师电话,让他们去医院,当时家长还不知道孩子已经坠楼。

“我们到了医院,一位医生跑过来跟我讲,孩子实际上送过来的时候已经没有呼吸了。”缪父赶到医院后,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家长在医院并没有见到缪可馨,她当时已经被直接送到殡仪馆。由于属于非正常死亡,家属难以见到孩子,直到晚上9点左右录完笔录后,他们才在殡仪馆见到了缪可馨的遗体。

孩子出事后,为何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潘建华称,学校和老师是第一次碰到这类事情,先想到的是救人,“老师第一时间就跑到楼下,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反映,同时也拨打了急救电话和警方电话。学校的两位校级领导陪同到了人民医院,同时对现场也做了适当的保护。”

而更叫人恶心的事,当天,缪可馨所在班级的微信群,一位家长却带头呼吁:“所有群里的同学,你们这只一句话,袁老师没有错,你们点个赞。”

这样的齐刷刷赞,像极了一把一把撒在伤口身上的盐巴!

直到一位家长小心翼翼地提出:“这时候点赞,会不会对缪缪的家人增加伤害?” “我现在只想对缪缪家人说节哀顺变。”

而悲痛欲绝的缪缪家长这时才发现,自己早就被踢出了群。

就这样,他们瞬间被孤立了。

凉薄的人情,丑恶的人性,一览无遗。

缪可馨父亲说,出事之后,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课老师,袁老师只主动跟家长联系过那一次,学校也没有及时与家长沟通。

出事第二天,缪可馨家长在学校外面拉出横幅,要求给出死亡原因,并且与袁老师发生了摩擦。潘建华说,校园安全是第一位,当时有家属在学校门口拉横幅,也有部分家属到教室与袁老师发生肢体冲突,学校当时有报警。

缪父介绍,参与校外拉横幅的这些家属被警局关押了12到24个小时。潘建华称,“这是公安的正常处置,不是很清楚。”

根据家属的说法和调查组的公告,双方曾经有过两次协商,但均没有达成一致。潘建华说,教育局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对于家属慰问,提供补偿;第二种方案,通过司法途径来定性、定责。

缪可馨父亲则表示,他们的诉求是,一定要了解清楚那堂语文课发生了什么。女儿为什么会突然冲出去?女儿很活泼开朗,并没有精神疾病,为什么会走极端的路?他需要详细细节,找到女儿的死亡原因,“如果说老师是有责任的,她就要负责任;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没做亏心的事,你也不用怕。”

“你给再多的钱,我女儿能活过来吗?”缪父哀叹,官方答应成立新的调查组,重新到学校再去做深入调查,但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调查结果,“把这些事情要查得水落石出,这样至少我心里的结会放下来。”

你们排队谄媚的样子,像极了“皇协军”

整个事件中,学通君深恨两种人。

第一种是点赞的家长。是的,没错。他们点赞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因为孩子在这学校读书,不得不屈服。

但仍然忍不住要骂:在生命面前都没有起码的、基本的是非观了吗?不为恶是底线,可为恶点赞,这就是另一种恶。

这丑陋的一幕,像极了“皇协军”“伪军”在“太君”面前点头哈腰,恭维奉承,殊不知,脚下踩着的同胞,某一天可能就是他自己!

而第二种,是指责孩子一遇到挫折就跳楼,没有受到好良好的挫折教育。

还有没有一点人性?11岁的女孩,你家是生活在旧社会,才会让她受挫折教育?谁告诉你受了挫折教育就不会跳楼了?只有脑残,不去指责施害者,反而指责受害者为何不坚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注意到这样的现象:某些人总是被百般呵护,而某些人却总是“情绪稳定”。

让我们回头想一想:袁老师开培训班、收红包、曾掌掴缪可馨……这都是家属持续不懈公开披露并被证实的事实,为什么调查组发布正式结论之前没有了解到这些重要信息也没有回应呢?

学通君还注意到,在有学生实名举报袁老师过去打骂学生、语言暴力之后,该校领导却说:由于无法确定这些网友的身份,不能肯定这些网友是否就读过河滨小学,因此不能证明袁某在教学方式上存在问题。举报上明明有手机号码,为什么不循着线索去了解呢?

调查组表示:袁某美身为老师,要求学生写作文时“传递正能量”,这是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身并没有错。

调查组第二次调查调查出什么呢?调查出缪可馨“作文抄袭”(媒体大标题报道),调查出作文上的批改痕迹是缪可馨“自己划的”(媒体大标题报道)。为什么调查的重点都是缪可馨的“不是”呢?难道是因为缪可馨情绪已经很稳定不需要考虑了吗?

通过这些调查,大家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印象:似乎,如果是不利于袁老师和学校的信息、线索,调查组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缩小调查范围要么推脱延后;似乎,如果是不利于缪可馨及其家属的信息、线索,调查组就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出结论。尤其是他们的主动方向。让我们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罕见,不解。

有网友分析:或许是调查组本身的组成结构存在问题。调查组说,“由区政府办、区教育局、区公安局及河滨小学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这些机构中,考虑到袁老师是学科带头人,至少教育局和学校都是利益相关。所以,对于一个疑点明显的小学生学校坠亡事件,如果调查组增加社会第三方人士以及家长代表,这种奇怪的感觉会不会就少一些?

今天之所以关注缪缪坠楼事件,无非是不想让这个女孩死的不明不白。

如果都像那些“点赞”的家长一样,把缪缪当成“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下一个缪缪,很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在官方调查还没出来之前,我们无法对一个老师“定罪”,我们只是渴望尽快还原真相,因为真相最具说服力。

6月17日,缪可馨的遗体已经火化,我们希望,她能安息。

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确实阴暗的。他们会利用自己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老师在我心中作文 以家为主题的作文400字 中秋节250字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真了不起 校园暴力作文300字 赞美家乡的作文结尾 生日三年级作文 我的十个优点作文 梅花鹿作文 美丽的人作文600字 我和爸爸比童年作文 夏天来了作文50字 一篇童话作文300字 小学六年级第五单元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艺术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两百字 五年级作文我爱你汉字 关于阻力的作文 我的家园作文 凤凰古城作文400字 端午节作文300字 拥有什么的作文 暑假写什么作文好 收获温暖作文600字 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作文 作文app 小学教资作文 放飞梦想作文 写景作文400字左右 革命英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