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文如其人”与“不能以文章观人” 哪个更符合实际?

2020-11-22 18:05:01
相关推荐

对于创作主体与文学风格的之间关系,中国古代有“文如其人”的说法。然而,该说法其实不甚严谨,历来不乏质疑者。

“文如其人”的“人”相当有意思,理解“文如其人”的关键也在于“人”。全面的一个“人”,不仅包含个性方面的因素如气质、性格、才能、志趣等,同时包含道德方面的因素如人格、思想、德行等。因此,对“文如其人“的理解也理应从两个方面出发。

中国古代社会重视人品,人品修养通常被看作为人处事的首要衡量标准。中国古代文论中对“文如其人”之“人”的理解,同样常常仅指人的道德方面的修养,由此,形成了人格决定文风、人品决定文品的论断。

“文如其人“的说法,最早源于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探讨了“德”与“言”的关系:“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孔子强调“德“对“言”的决定作用,创作主体有良好的“德”必然能写出有“言”的好作品。

汉代扬雄继承儒家思想,在《法言》中进一步提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扬雄认为,察言观书可以见出人的品德修养,将道德对文学创作的决定作用推向新的高度。并且以此鲜明地区分君子与小人。

之后的王充在《论衡》中有言:“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文弥明。大人德扩其文炳,小人德积其文斑,官尊而文繁,德高而文积”,这可以视为对杨雄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延续,在王充看,“德”与“文”是密切联系的,文的“缛”“明”“炳”“斑”等特征都是由“德”来决定的。强调人的内在品德决定外在言辞表达。

要之,“人品”决定“文品”在先秦、汉代时期已经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文如其人”所强调的正是文学作品与伦理道德的相符。

这种观念,在汉末魏晋时期并未得到进一步强化。此时期战乱频仍、军阀割据,儒家思想松懈。当时各地割据势力,笼络人的时候重点是人的才能,对于品质方面要求不是很高。曹氏父子重视人才,唯才是举,拉开了标举主体个性的大幕。文学创作上同样转向了重视创作主体独特个性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陆机《文赋》提出的“缘情说”之“情”,首次指向个人情感,明显有别于先秦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仪”的伦理道德情感。曹丕提出“文气说“,认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强调创作者先天禀赋对文学风格的影响。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曰:“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不仅继承了曹丕“文气说”,而且弥补了其只重视先天因素而忽视后天因素的逻辑漏洞,认为创作主体的“才”“气”“学”“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不同的文学风格,依然是肯定创作者个性的与文学风格之间的必然联系。

总的来说,汉末魏晋更加重视的是主体的个性,而对于人品的要求显然比较宽容,魏晋名士们的洒脱不羁、不被礼法所束缚的做派折射到文学理论上就是如此。此时人们不会认为人品道德的高下能够影响文学创作。

但是,我们知道,儒家思想往往是被用来巩固政权的,那么,一旦到了治世,儒家思想很快就会逐渐成为主流,有一大批文士会呼吁儒家思想的回归。

隋唐以来,儒家政教重新占据统治地位,人品决定文品的说法很自然就再次崛起。

隋末大儒王通以周公、孔子后继者自居,儒家思想浓厚,强调文章“贯乎道“,在《中说·事君》详细分析了六朝文士的人品道德与文章风格:

谢灵运小人哉!其文傲,君子则谨。沈休文小人哉!其文冶,君子则典。鲍昭、江淹,古之狷者也。其文急以怨。吴筠、孔眭,古之狂者也。其文怪以怒。谢庄、王融,古之纤人也。其文碎。徐陵、庾信,古之夸人也。其文诞。

从王通对以才华著称的谢灵运、沈约、鲍照、江淹等六朝文人的贬低评价可以看出其所持观点,王通认为人品不高,必然导致文品不高,人品是决定文品高下的重要标准。

入唐后,初唐四杰极力扭转之前那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风,赋予诗歌新的艺术生命。“文以载道”的思想从王通、初唐四杰开始,直至韩愈、柳宗元领导古文运动达到髙潮,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其实在韩、柳之前,古文运动的先驱诸如李华、独孤及、梁肃等人都重道统,强调加强主体道德修养,以此作为文章的关键。韩愈同样热衷于古道,他还根据孟子“养气说”发展出“文气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由创作主体道德精神修养而来的文气,决定写出来的文章中言辞的水平。

入宋以后,文士们更重视儒道,更注重人格修养。前面的文章中我提到过陶渊明的地位在宋代得到空前的提高,陶的那种不事二主的坚贞得到高度认可,再加上其诗风同样表现出一种“出淤泥不染”品格,因此宋代文士不断推崇陶渊明其人其诗。不仅是陶渊明,杜甫在诗坛的典范地位同样是在宋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源于杜甫那一种忠君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这种精神尤其鼓舞南宋后期的民族英雄们,如文天祥。

人品决定文品的论断,逐渐获得强化,甚至将人品作为文学价值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提倡韩愈道统思想,指出:“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意思是说啊,“道胜”是文学创作达到极致的关键和基础。

人品决定文品,主体人品道德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被众多批评家所公认且有着一定的权威性。一方面,这与儒家思想意识形态占据中心地位有关;另一方面,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众多人品文品皆佳的名家对此作了证明,如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

从来如此,便对么……

应该说,在古代也出现了不少一些人品低下、文学创作却很杰出的反例,引起人们对“文如其人”的质疑。最先对“文如其人”进行发难的是元好问,他的《论诗三十首·其六》如是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安仁”即潘岳,《晋书·潘岳传》记载:“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谁事贾溢,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潘岳是一个热衷于追名逐利、巧于阿谀奉承的人,但他的《闲居赋》中却显示出对于闲适和隐居的极度追求,也就是说潘岳做人做诗有二重性格。可见,扬雄所谓“心声”“心画”不完全正确。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北宋宰相蔡京,有名的大奸臣、“六贼之首”,然而他在文艺上的天赋极高,诗词、散文、书法等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其诗“送君不折都门柳,送君不设阳关酒。惟取西陵松树枝,与尔相看岁寒友”,“柳”和“松”的高远境界与其人品相去甚远。他的书法笔法姿媚,笔势豪健,沉着痛快,从作品中如何能够看出创作者的人品呢?

明代奸相严嵩陷害忠良,作有《铃山堂集》,尚书阮大铖阿附奸党,作有《咏怀堂集》,他们诗作有仿陶渊明的,写得清俊高雅,甚至还有“晚节冰霜恒自保”的诗句,如果掩其名而只读文本,谁能将这样的作品与贪赃枉法、滥施淫威的奸臣相联系呢?

单从伦理道德角度来评价文学作品,是看不到其真正的艺术魅力所在的。当然,自元好问提出质疑之后,还是有很多人坚持从人品看其文章或其他艺术创作。如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言:“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创作主体的人品和文品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只有做到不以其人废其书,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艺术评价。

实际生活中,常常出现人品与文品错位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外在的杜会历史原因,也有创作主体自身的原因。身处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有的创作者要么归隐山林、不问世事,以精神上的自由来追求适意的人生;要么被迫屈从于强权统治、无力反抗,背上失节的骂名。

尽管他们的外在行为可能违背了传统礼法,然而他们对于创作却有一腔热忱与真诚。外界的不如意反而促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转向文学创作,长期丰富内心,通过创作来传达自己的个性、志趣和真实情感。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的创作主体,既没有归隐、也不是被迫屈从,而是身份尊贵,当权要职,却贪权受贿、祸国殃民,然而却能创作出完全与其人品相反的作品。这又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首先,社会道德的限制和监察作用,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样也会波及到文学创作,有的创作者为了使其作品符合当时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判断,往往会通过“矫饰”或“伪作”来掩盖其本真面目与内心。

况且,数量众多的优秀的前代作品可供他们借鉴学习。明末清初的魏僖说得好:

文章自魏晋迄于今,不与世运递降。古人能事已备,有格可肖,有法可学,忠孝仁义有其文,智能勇功有其文。日夕揣摩,大奸能为大忠之文,至拙能袭至巧之语。虽孟子知言,亦不能以文章观人。

自魏晋以来各种文章的样式、风貌都已具备。今人“肖”其格,“学”其法,对作品格调、创作方法的朝夕揣摩,作出与其人品不相一致的作品并不是奇怪的事情。

另外,某个时期文学思潮强烈,掩盖创作个性,也使“文如其人”难以成立。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说:“人囿于气化之中,而欲超乎时代土壤之外,不亦难哉?”

尽管文学创作是主体个性的体现,然而在某个时期的时代风气、既定的文学传统或形式体制都会对创作主体有强烈地影响,创作者的个性风格无法获得明显的展现。

齐梁诗歌辞藻浮艳,缺乏刚健笃实的内容和健康的审美力量,唐初的当务之急莫过于改革前代遗风,然而浮靡的诗风对诗坛的影响还是很大。尽管初唐四杰的创作题材逐步由亭台楼阁、吟风弄月转向江河山川、边塞大漠的广阔天地,为诗歌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然而他们的诗歌依然保留着较为浓厚的六朝脂粉气息;陈子昂标举风骨,崇尚“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发愤之作,但他的诗歌创作仍难以摆脱偶俪卑弱的“遗传性”弊病。

明清时期的八股文,主要用于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八股的名称来自于其严格的组织结构形式,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其中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又要是排比、对偶的两股文字组成。八股文形式上的束缚大抵如此;而内容上呢?必须要“代圣贤立言”,写作时不能发表个性化的见解,违者不录。八股文是一种束缚思想,钳制士人灵魂,使无数读书人思想、行为统一于孔孟之道。读八股文是读不出作者的个性与独立的思考的,在这种情况下,“文如其人”的论断也是不能够成立的。

概而论之,“文如其人”的说法是否合理,关键在于理解的角度与立足点。如果仅以儒家思想中人品道德来讨论“文如其人”,未免过于简单武断,而且这种说法常常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作为创作主体,“人”的个性气质、文学素养、审美追求等个人化的因素,是更直接地影响创作风格的。这些,比起道德品质,与文学风格联系更加紧密。当然,人品与文品相一致,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成长作文3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 反省作文 秋作文 景色作文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三年级300字 那一刻我长大了免费优秀作文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自我介绍的英语作文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小学生写人作文 初三生活作文 童话作文400字 有关读书的作文 好习惯作文 传统节日的作文 小乌龟作文 名胜古迹作文 写花的作文 作文例文 采访作文 高三作文 春天来了作文二年级 作文《难忘的一天》 包饺子 作文 我的同学 作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 我的爸爸作文300字 描写大海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