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马克思的故事】思考让叛逆闪闪发光(《卡尔 马克思》漫画连载 第一集)

2020-11-23 01:00:01
相关推荐

内容摘要:从他的生日看,马克思注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持不同政见者”。实际上,马克思从小就天赋异禀、胸怀远大,后脑勺长着反骨,充满了叛逆精神。

关键词:少年马克思;叛逆精神;革命情侣

作者简介:

第一集 思考让叛逆闪闪发光

卡尔·马克思,出身富裕的律师家庭,小小的心灵里绽放出启蒙理性的花朵,并许下“为人类而工作”的宏愿;以形容质朴的平民之子,成功“逆袭”高贵美丽的贵族小姐,获得了他人生中“第一个辉煌的胜利”;度过年少轻狂的大学岁月,华丽转身为“超级学霸”,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一路奔跑,一路辉煌。深邃执着的哲学思考,让马克思叛逆的青春闪闪发光。

少年马克思:人生为一大事而来

马克思是德国人,出生于1818年5月5日。这个生日很好记,1818年5月5日,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把资本主义呼得呜呜地哭。从他的生日看,马克思注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持不同政见者”。实际上,马克思从小就天赋异禀、胸怀远大,后脑勺长着反骨,充满了叛逆精神。

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苏凝/画

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写了一篇作文,名叫《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你想,一个十六七岁还在花季雨季青春期的马克思,找工作都要考虑些啥呢?现在年轻人找工作,一般考虑的是,工资多少,有没有编制,有没有户口,福利待遇怎么样。但是,马克思不考虑这些。他说他要选择那些“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他要为人类幸福而工作,这样的话,他的幸福就属于千百万人,他的事业将会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撒下热泪”。一个刚要走上人生道路的马克思,未知生,先知死,可见胸怀远大,伟人就是伟人。

也有人说,马克思一个小屁孩,为赋新词强说愁,唱点高调也很常见,我小时候写作文,还信誓旦旦说自己长大要当科学家呢。这种说法只说对了一半,马克思确实是唱了一个高调,但是他和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17岁起了这么高的一个调,然后一直唱上去了,最终把高调唱成了高尚。他一辈子大部分时间,带着老婆孩子在流亡,全家人忍饥挨饿,病了没钱治,生了七个孩子夭折了四个,放弃政府招安的机会,拒绝升官发财的诱惑,坚持写书,办报纸,创建政党,就是为了给全天下挨苦受穷的无产阶级一个科学的理论,引导他们推翻吃人的资本主义的制度,实现人类的解放,就是为人类而工作。马克思用一生的时间,来证明自己17岁的时候许下的诺言,他是问心无愧的,所以,我们说他把高调唱成了高尚。

马克思如何取得人生“第一个辉煌的胜利”

马克思与燕妮,是革命情侣的典范和榜样,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两个人从小青梅竹马,但真正能走到一起却很不容易。

马克思与燕妮是革命情侣的典范和榜样 苏凝/画

首先一个,在形象上差别比较大。马克思呢,中等身材,肯定不算高大威猛。皮肤黝黑,也因为肤色,马克思有个外号,叫“摩尔”。摩尔人是非洲的一个游牧民族,人种肤色较深,马克思家人朋友就叫马克思“摩尔”。而且,马克思身材属于那种“坐着的巨人”。你看他坐着的时候,感觉这人个子挺高的,但是站起来却发现其实并不高,换句话说,马克思腿比较短。马克思就是这么一个形象。而燕妮呢,七个字来形容,肤白貌美大长腿。现在一般马克思的传记,提到燕妮的时候,都会说她是“舞会上的皇后”、“魔法公主”,还有“特里尔城最美丽的女孩”,反正就是漂亮。

除了形象差别大,马克思和燕妮的出身也不一样,马克思父亲是个律师,家里有点钱,但是社会身份就是平民。而燕妮就不一样了,燕妮全名叫燕妮·冯·威斯特华伦,名字中间带个“冯”字,是贵族的象征,虽然不是中世纪那种天命贵族,但血统也是很纯正的。在那个时代,贵族和平民之间是不能通婚的。燕妮的哥哥斐迪南,在听说燕妮和马克思交往的时候,就强烈反对,认为燕妮这是对家族的背叛。

此外,马克思和燕妮的结合,还遇到了年龄的阻碍。燕妮比马克思大四岁,那会可不像现在流行姐弟恋。那时候社会风俗是,男女结合,都得是男的比女的大。像马克思和燕妮的父母,都是男方比女方大十岁。

最后,马克思和燕妮不顾家庭的反对,执着地追求自己的幸福,1836年秘密订婚,那年马克思18岁,燕妮22岁。马克思传记作家弗兰茨·梅林,这位天生的领袖所获得的第一个辉煌的胜利。美国学者斯珀伯说,在共产主义理论形成前,卡尔·马克思就用求婚首次反对了19世纪的资产阶级社会。

订婚以后,马克思和燕妮又经过七年的爱情长跑,才最终走入婚姻殿堂。

两个人走到一起不容易,婚后生活也是非常穷困,我们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是燕妮却和马克思的感情生活非常甜蜜。秘诀就在于,马克思和燕妮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契合,其他都是浮云。

马克思并不看重钱财和地位,马克思一辈子要干的事情,就是推翻燕妮家族所属的那个阶级。马克思燕妮结婚后,和燕妮家族也没有多少往来,燕妮的哥哥斐迪南后来当上普鲁士政府的内政部长,更是马克思直接的敌人。马克思也不看重美貌,燕妮长的漂亮,马克思当然开心,燕妮老了长得不好看,马克思照样把燕妮当宝贝。我前面说到,马克思传记作者都会提到燕妮是“特里尔城最漂亮的女孩”,这个评价的出处在哪里呢?就在马克思写给燕妮的信里,这些信还不是燕妮年轻貌美的时候马克思写的,而是在1863年写的。当时,马克思回特里尔老家探亲,在写给燕妮的信里,称呼燕妮是“舞会上的皇后”、“魔法公主”,“特里尔城最美丽的女孩”。1863年,燕妮已经49岁了,而且之前还生过天花,脸上留下了很多伤疤,肯定算不上漂亮了。但是马克思仍旧这样称呼燕妮,还说自己经常去燕妮的故居那里去转悠,因为那里曾经珍藏过自己最珍贵的宝贝。可见马克思对燕妮用情至深。

燕妮对马克思呢,她看重的是马克思的才华和志向。她以贵族小姐的身份,嫁给马克思,婚后一直跟着马克思到处流亡,操心一家人的生活起居,从来没有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过。她在写给朋友的信里说,她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马克思为了赚钱养家,而耽误了写作研究的时间。燕妮始终无条件的支持马克思,在马克思与自己的朋友因为政治原因决裂的时候,燕妮也毅然与这个朋友家的女眷断绝了一切往来。可以说,燕妮不仅忠于自己的丈夫,也忠于自己丈夫为之奉献的那个阶级——无产阶级,她始终把自己看成是无产阶级的一份子,而不是什么贵族小姐。

最美好、最能保鲜的爱情,就应该长成这幅模样,两个人的结合,不是物质上的门当户对,而是精神上的势均力敌;不是弱者对强者的依附,而是势均力敌的美好。

从“坏小子”到“超级学霸”

1835年,马克思遵照父亲的安排,进入德国波恩大学法律系读书,父亲希望马克思毕业之后成为一名律师。但是,马克思并不是那种听话的好孩子,从进大学起,他就把学习重心放在了哲学上。他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由于马克思自学哲学,学校的课程不免就耽误了,而且马克思花钱大手大脚,喝酒打架的事情,也干过不少,据说还因此斗殴被学校处分过,这个时候的马克思怎么看都像个“坏小子”。

马克思大学期间自学哲学,花钱大手大脚,喝酒打架的事情也干过不少 苏凝/画

马克思在大学期间开销很大,根据他和父亲的书信往来,马克思大学一年能花掉700塔勒。700塔勒是什么概念呢?当时的富二代一年也不过花掉500塔勒。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1塔勒相当于200人民币,700塔勒就是14万,一个大学生一年花掉14万,想想是够多的了。这些钱花哪去了呢?根据记载,马克思在波恩大学期间,加入特里尔同乡会的组织,而且成为会长,这些钱很多就用来请客吃饭,聚会喝酒了。马克思一个学生,没有收入来源,这些钱还得靠父亲掏腰包,马克思就把那些账单寄给父亲,父亲很生气,就在信里数落自己的儿子,说这些账单是“未结算的卡尔式账单”。有趣的是,2012年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了一套纪录片,名叫《货币大师》,介绍了对20世纪影响最大的三位货币理论家,马克思就是其中一位。但马克思这位货币理论大师一辈子都在和自己支付不起的账单打交道,也从来没有算清过这些账单。

父亲看马克思这么胡闹也不是办法,于是在马克思大学一年级结束后,也就是1836年,就安排马克思转学去了柏林大学。转学是马克思生活中的一个重大变动。转学之后,马克思的精神面貌的确得到了改变,从热血的哲学愤青变成了靠谱的学术宅男。

马克思从热血的哲学愤青变成了靠谱的学术宅男 苏凝/画

在这个阶段马克思大量读书,并且自学英语和意大利语,翻译了那个提出著名“塔西佗陷阱”的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和奥维狄乌斯的《哀歌》等名著,甚至还想建立一个法哲学体系。为此他写了300多页的书稿。此刻的马克思,小宇宙完全爆发。这个“坏小子”来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从外因来说,柏林大学严谨的学风让马克思一改从前的浮夸,开始专心于学术研究。柏林大学又名洪堡大学,自从 1810年建校开始就一直是德国的最高学府,可谓是大师辈出,群星璀璨。黑格尔甚至曾经说过,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和马克思同时代的哲学家费尔巴哈,也曾经在柏林大学读书。他说,柏林大学学风太好了, 这里的学生没有不认真读书的,也从不考虑什么喝酒打架的事情,和柏林大学比起来,德国其他大学简直就是酒馆。显然这次转学对马克思影响较大。马克思自从解锁了柏林大学这个新地点,就像玩游戏开了外挂一样,开始拼命读书。

从内因来说,马克思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视精神追求的人。他从小博览群书,而且志存高远,十七岁的时候语出惊人,说自己要“为人类幸福而工作”,这是何等抱负和胸怀! 马克思刚上大学的时候,是康德和费希特的铁杆粉丝,甚至曾经想自创一个抽象的哲学体系。后来马克思觉得这两个偶像太务虚了,他们总是像在做数学题目,用一个原理来证明另外一个原理,那么抽象的原理和具体的事实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马克思自己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一时郁闷得竟然病倒了。在养病期间,马克思又读了一遍黑格尔的著作,发现黑格尔的辩证法恰恰可以解释抽象的原理是怎样一步步转化为具体的现实的,这就克服了康德哲学中抽象和具体的对立,马克思一下子脑洞大开,病都好了一半。

马克思写信描述自己脑洞大开,兴奋得像疯子一样乱跑,碰到一个人上去就是拥抱 苏凝/画

这种思想上的升华带给马克思强烈的精神快感,他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描述了自己那种癫狂的状态——脑袋上是乱蓬蓬的头发,穿着邋遢的外衣,就像疯子一样在施普雷河边乱跑,碰到一个人上去就是拥抱,邀请人家和自己一起庆祝。一般大思想家,都有点马克思这样的狂热劲头。毕竟对他来说,追求知识和真理,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马克思的求学经历说明,年轻人的“坏”有两种:一种是面对现实的冷酷,放弃青春理想后的自我放逐和堕落:另一种是怀揣理想,但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理想一时难以实现,又想不通而形成的叛逆与发泄。青春期的马克思就是探索中的叛逆。马克思看似是个“坏小子”,看似离经叛道,但是他从未丢弃过他的青春理想,从未放逐对人类幸福和世界未来的思考和探索。他一旦寻找到探索知识的正确道路,就开始在追梦的道路上奔跑,散发出人生灿烂的光芒。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期待作文 半命题作文 发现作文 初一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六年级 关于梅花的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 感恩父母 作文 新年英语作文 足迹作文 拔河作文 高一作文 趣事作文 春节作文600字初二 推窗风来作文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200字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 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母亲的作文 初一作文5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 青春作文素材 我爱读书作文 我的爱好作文 开学典礼作文 晚霞作文 改变作文 我的梦作文 初三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