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年前的中师生 是被埋没的中国教育基石

2020-11-23 08:35:01
相关推荐

大排档下,人们觥筹交错,交谈甚欢。皎洁的月光穿过树荫,倾洒在坐落一旁的中师生们。

袅袅的烟火遮不住这些人脸上的失落,周遭的喧闹与他们格格不入。

饭桌之上,不过三言两语,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丝悲凉,不为小家而悲,不为亲友而悲,只为身旁的人而悲。

究竟为何20年前还是意气风发的中师生群体,此时却沦为此情此景?

那年那些初中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教育事业更是青黄不接。

年迈的强撑着风中残烛的身躯,以拳拳报国之心屹立在小小讲台之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然而,人力总有穷尽时,整天的辛勤教导促使这些老教师不得不退居台下。

面临此情此景,全国各地的师资需求迫在眉睫,于是在各方商榷之下,创办了中等师范学院,其宗旨就是广招初中毕业生。

在该校就读4年之后,便将毕业的他们分配到各地中小学任教,这便是中师生的由来。

那个年代,大学这个词对于贫困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虚无缥缈的。高昂的学费,难以预测的未来,谁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够脱颖而出。

残酷的现实,让走在时代浪尖的少男少女望洋兴叹,而此刻中等师范学院摆在了众人的眼前。

在强烈的竞争之下,中等师范学院顷刻间涌入了大量成绩优异的毕业初中生。

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偏僻的乡村,祖祖辈辈几乎都是面朝黄土的农民。他们不知道大学和师范学院孰轻孰重,但他们知道,从师范毕业后,便能每月能按时领取工资。

对于未来充满迷惘的初中生来说,这般诱人的条件并非能够轻易拒绝的。

站在随风摇曳的稻田之中,汗流浃背的少女看着老师迎着灼灼烈日向自己走来。老师含着微笑,向少女透露出了喜人的消息。

少女闻讯,连忙鞠躬道谢,涌动的心跳驱使着少女迸发出无尽的活力,一路绝尘,飞奔回家。脚下的乡间小路渐渐虚化,是更为广阔的天地,还是坑坑洼洼的小道,谁也看不清楚。

她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不知道晚年的自己会不会后悔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但是她明白,所谓的命运已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那年那些中师生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黝黑的少年提了提破旧的书包,缓步走进刻着师范学院的校门。

在他短短十五年的印象里,老师是一个严肃且有耐心的角色。

当他决定报考师范学院的时候,老师不复以前的严肃表情,而是摘下眼镜,轻声道,“你真的想好了吗,以你的天赋来说,考取一所不错的大学没有任何问题。”

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家庭的重担已经压得父亲难以站直身板,母亲常常面对空空如也的米缸暗自啜泣。倘若不选择这条路,他没有办法让家人继续承受这样的痛苦。

看着少年挣扎的眼神,老师只是微微一笑,摸了摸少年的头,不再说些什么。

当越来越多成绩优异的学生涌入师范学院之中,这些学校才开始意识到:倘若所有新时代的中坚力量都成为了教师,没有人尝试奔赴大学,没有人想要去做科研,没有人从事医疗行业,那不就成了本末倒置。

因此,为了防止这般此消彼长的情况愈演愈烈,当局开始实行保护性政策,规定凡学习成绩位列全乡镇前十名的同学皆不能报考中专,只能报考高中然后考大学。

即使如此,那些进师范读书的学生,依然保持着很高的素质,而倘若他们进入高中也能够保持水平,大学不在话下。

诱使他们不断报考中等师范学院的原因很简单,那便是不必忧心衣食住行。年少的他们自然是有私心的,谁也无法否认他们为了活着而付出的努力。

或许正是如此,才有一批批新鲜的血液注入到了逐年下滑的教师行列中,从而促进了近代的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中国教育的基石。

又是一年毕业季,这些学生仿若吹散的蒲公英一般,翻山越岭,飘向远方。广袤国土,都成了他们生根发芽的沃土。

已然成为老师的他们踏过崎岖的小道,路过炊烟袅袅的村庄,跃过清澈的小溪,翻过陡峭的高山,来到了一座简陋的学校。

看着不过弹丸之地的教室,残破的走廊,他们放下手中的公事包,拿起身旁的一支粉笔,龙飞凤舞地在黑板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其波澜壮阔的教师生涯就从一句“同学们好”拉开了序幕。

身为人民教师的他们延续着先祖的血脉,传承着昔日的文明,诉说未来的发展。无论烈日灼灼,还是风雨交加,每天都在兢兢业业的工作,勤勤恳恳地批改着学生的作业。

不仅如此,师资缺乏的农村学校,常常因为课程紧张,导致老师必须兼顾多门课程。但是他们不怕课多课重,就怕孩子们没能够学到足够的知识。

在这条崎岖的教育事业道路上,有人半途而废,郁郁寡欢;有人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有人倾尽所有,化作基石,为到来的人铺上一条康庄大道。

这20年间,中师生送出的农村学子一批又一批。

有的成为了名利皆收的博士,膝下儿女成双。有的功成名就,家产上亿。有的和往日的恩师成了同事,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

尽管韶华渐渐磨去老师和学生之间记忆,但是那些学生始终记得当陷入迷惘彷徨时,老师仿若漫漫长夜中,灯火通明的灯塔,为他们照明前方的道路。

这些中师生没能赶上一个最好的时代,没能将自己的天赋尽情施展在自己想要的平台之上,但是他们创造了一个最好的时代,让这些继承了文明之火的青葱学子能够肆意挥洒青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下课铃轻声奏鸣,窸窣的收书声此起彼伏。伴随着一声下课,洋溢着微笑的学生们从教师里飞奔而出。怀中揣着课本的中年男子站在教室门口,向正在整理教案的中年女子投去温柔的目光。

同样作为中师生的他们在毕业后,便被分配到这所学校教书育人。趣味相投的两人很快便结为夫妻,但是想要提供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凭两人的工资却是远远不够。

为了考上大学,获得更高的学历,从而转到更好的学校任职,两人白天传道授业,晚上挑灯夜读。然而,漫长的五年等待期却是磨平了夫妻俩的决心,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现如今,年到中年的他们依然待在这座小山村之中,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用大半辈子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999年,中等师范学院陆续关停,曾经盛极一时的中师生逐渐成为历史。

然而,当他们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一举成为乡村振兴的大功臣之后,却被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给无情埋没。

虽然工资稳定,但中师生的收入并不可观,他们所得到的跟他们所付出的青春和努力难以划上等号。

更令人惋惜的是,他们本怀有重新追逐梦想的决心,但按照政策规定必须先工作五年才能获得报考大学的资格。

整整五年,五年可以见证一家上亿企业兴旺衰败,可以见证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成为相夫教子的妻子,可以见证一个踌躇满志的男人沦为社会的奴隶。

长达五年的辛勤教导让这些中师生大多数失去了耐心和信心,甚至有的已经成家,肩负着更大的生活压力,家庭的责任已经不再允许他挥洒青春,因此也渐渐失去考大学的动力。

多少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他们心中有的还是大部分是心酸,是失落。当年他们考上中师生时,锣鼓喧天,举村欢庆,享受世人的称赞,如今只能在记忆中找寻曾今的母校。

不妨试想,为何20年的中师生放在如今,却是默默无闻,究其原因,是时代已经变了。

现在的学生已经将学历当作了登上成功的敲门砖,几乎没有人会舍弃这样一种机会,而这少之又少的人便是继承了这些中师生意志的乡村教师。

我们总会在中国年度感动人物中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虽然贫穷,但是依旧快乐。

可面临高考的学生看到这些仅仅略有感触,然后将这些人的事迹当作一种工具,无所敬畏地运用在作文上,不为表达尊敬,只是为了获得高分,这般畸形的社会终究还是辜负一代中师生的辛苦。

这一群被历史埋没的教育基石不该在挥洒完自己璀璨的一生后,就这么默默无闻;在桃李满天下后,依旧没人知晓他们的付出;不该在他们为教育事业做出如此贡献后,一脚踢开。

我们应该向这些仍奋斗在中小学事业的优秀中师生,表示敬意,致敬他们逝去的年华,致敬他们做出的选择,致敬他们创造了一个这样人人有书读的时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作文假期生活 五百字优秀作文 描写龙的作文 学校的操场作文 六年级写事作文 题目自拟作文 潮汕美食作文 想象作文六年级 印象深刻的事作文 读书的作文400字 三年级过年的作文 太阳花的作文 游上海作文 发现春天作文 四级作文结尾 周末作文600字 有趣的一天作文 语文作文素材积累 最美的什么作文 玉兰花的作文 关于光的作文 青春成长的作文 写景类作文 数学作文400字 写夕阳的作文 乒乓球比赛作文 中考作文500字 初三英语作文范文 勤劳的妈妈作文 作文好开头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