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教育】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 数学试卷评析公布!

2020-11-23 12:15:01
相关推荐

高考第一天已经顺利结束,考生们对自己的临场发挥还满意么?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数学试卷评析新鲜出炉!来看看专家们的分析点评吧。详↓

语文试卷点评

今天上午,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以下简称“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复旦大学杨俊蕾、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黄玉峰、华师大一附中管维萍、松江区教育学院陈赣、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张彬对试卷进行了评析。点评老师一致认为,上海高考语文卷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课程标准,遵循学科特点,表现课改精神,科学命制试题,切实做到有利于科学选拨和培养人才,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注重价值引领

阅读部分选文经典,文质兼美,渗透价值思考。社科类现代文选文探讨了人的喜怒哀乐中所体现的经济逻辑,关注生活中的逻辑运用,为学生认识生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学类现代文《错位之思》作者凸凹的散文有自己的格调,不同于流行的、畅销的、世俗的作品,而是从切身经验出发,坚持现实主义的审美态度,在看似具体而微观的人物、事件的描摹中传达出“人此在于世”的普遍感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新认识劳动,认识健全而乐观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面对生活的种种“错位”时,以豁然的心境坦然处之。作文激发学生思考“需要”“被需要”与价值实现的关系,来深层思考生命。

渗透传统文化

跨文体选文呈现出传统文化精粹的多样表达。试卷对古文材料的选用包括五言古诗、人物传记和碑文题写等,如古人文集的人物小传《周鼎传》,文笔生动传神,有现代笔触中的动感一面。而在人物品行的塑造上,则切实而入情入理地塑造了一位高尚明廉的正义之士形象。

在题量与分数占比上,中华传统文化的题目合理分布在试卷的整体,覆盖了客观性的“积累应用”与主客观结合的“阅读”板块。

古文选篇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进行深度认知。书写于明朝并传诵至今的《心源亭记》整体上是一篇以说理辩道为主体的文章,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脉络内部,呈现出古人对于真知实学和道德心性的深度辨析,引导学生在诵读记忆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自觉加以体认和传承。

考查核心素养

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如关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从名句填空到名句使用到语意连贯,设计不同的语言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言语经验,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错位之思》要求学生赏析两段语言呈现的不同特点,考查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试卷关注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社科文在要求考生根据文意进行推理、推断、概括论证思路等题目都体现对思维品质的考查。

保持整卷稳定

试卷结构总体保持稳定,与去年的试卷结构、题型、题量、难易度一致,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在考试目标上,识记约占6%,理解约占17%,运用约占17%,综合约占60%;在考试内容上,积累应用分值10分,阅读分值70分,写作分值70分。试题编制科学严谨,题干对考生做出合理清晰的指向,文学类现代文选文的命题用词精准,用分析、赏析、评价来测量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

引导中学教学

试题编制起到了高考是“引导教学一面旗”的示范性引领作用。整体的命题契合教学基本要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师真正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避免机械化套路化的学习。如让学生用“成本效益”观念分析“学习达成目标”,有利于学生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教师认识到嘉勉和鼓励对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正确分析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引导教学注重具体的辨识、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试卷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引导师生切实而深入地学习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作文题富有逻辑层次,关注现实生活,引导作文教学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注重阅读,关注生命。

数学试卷评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数学科目考试于6月7日下午顺利结束,市教育考试院随即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张晓东、华东师范大学林磊、延安中学张雄、控江中学许敏、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张林森等沪上部分学科专家就此次数学卷进行座谈研讨。专家们普遍表示,试卷严格遵循上海市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注重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体现科学性、公平性。立德树人,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注重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试卷重视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在比较复杂的情境中,对问题所出现的信息进行合理整合、抽象出问题中所隐含的数学本质。

试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均有一定的考查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对数学概念有记忆性认知,还需要一定数学素养的支撑。例如,提出“接近”数列这一新的概念,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研究,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表达。又如,通过一个图像的旋转,考查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试卷注重对直观想象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借助几何的直观和空间想象,建立数与形的联系。例如学生通过阅读三个代数式子,把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代数表达转换成几何特征,进而求解一个最值问题。

突出学科特征与能力培养

试卷延续了难度从低到高的设计理念,从基础试题开始,能力要求逐渐提高,突出学科特征与能力培养,对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有很好的区分效果,有利于科学选拔。

试题注重考查数学学科的表达特征,如对实数x1、x2、y1、y2满足等式的数学理解,对所求表达式

的几何理解,体现了数学表示中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换化。这样的试题考查学生的数学阅读等关键能力,对中学数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例如,在讨论两个无穷数列“接近”关系的问题中,对于给定一个数列的前四项,分析第二个数列前四项的取值范围,得到所需结果。在此思考过程中,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需构造出满足条件的两个无穷数列,由此考查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试卷结构稳定,运算量适当

整张试卷与去年试卷的结构、题型、题量、难易度一致。在考试目标上,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约占40%,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约占40%,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约占20%。考试内容中,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约占65%,图形与几何约占35%。试题有很好的层次性和梯度。不仅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还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均有涉及,比如数形结合、等价化归、分类讨论等。整张试卷的运算量适当,避免繁杂的数字与字母运算,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立德树人,体现育人价值

可喜的是,试卷中出现了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名著——《九章算术》,题目中以书中的“阳马”概念为载体,考查了立体几何中的棱柱与棱锥,设计思路新颖。试题将数学文化有机地融入试题,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很有现实意义。

在有关对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的应用题中,要求在对人均通勤时间函数单调性讨论结论后,说明其实际意义。可知自驾群体在整个上班族中占比达到一定值后,人均通勤时间随自驾群体占比的增加而增加,从而隐含了鼓励公共交通出行的环保理念,宣传绿色生活、保护地球的现代意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思想。

资料:市教育考试院

编辑:吴泽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狐假虎威作文 有所畏有所不畏作文 关于松的作文 初二语文一单元作文 班级卫生的作文 有关变化的作文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素材 作文掌声响起来 宜昌的冬天作文600字 中华美德作文600字 二年级作文一百字左右 屠夫与狼作文 杭州西湖作文350字 遇见作文800字初三 让座的作文 英语高考作文满分多少分 春天就这样来到我身边作文 未来的食品作文400字 青年 作文 关于写景的作文题目 关于吃一堑长一智的作文 爱的味道作文600字 写勇气的作文 上海作文300字 朋友的作文结尾 环境的变化作文600字 失败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生命的力量作文 后羿射日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