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靖安新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2020-11-23 17:05:01
相关推荐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一河两岸汇六溪,五区绕水山环绿,三山绿廊望田园。”这是云南省跨区县安置搬迁群众最多的安置区——昭通市靖安新区整体空间结构设计理念。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随着占地2177亩、投资42.85亿元的149栋9256套安置房拔地而起,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来自昭通市6个县区的3100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安全有序的搬迁入住,一幅“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易地扶贫搬迁美丽画卷正在昭通大地徐徐展开。

围绕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目标,昭通市靖安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强化党建引领,通过抓组织、重服务、强治理、谋发展、优干群等措施,增强产业就业支撑,优化管理服务保障,让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全力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织好组织网,党的领导“一呼百应”

“乡亲们,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集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了!”近日,随着靖安新区滨江社区党总支书记丁红云在社区微信群里一声号令,15分钟后,来自滨江社区的300多名老少群众有的提着扫帚、有的扛着铁铲、有的拎着塑料袋齐刷刷的聚到小区院坝,在社区党总支工作人员的简单分工和带领下,不到半小时就将小区内的公共区域清理得干干净净。

为实现靖安新区党的组织全覆盖,全面实施党建网格服务管理,靖安安置区临时党工委按照“规模适当、相近相邻、易于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依据安置区工程建设相关规划布局方案,把安置区建设的12个地块110幢房屋149楼幢单元科学划分为6个社区,组建了惠民、合顺、滨江、思源、康庄、福兴等6个社区党总支,党总支下设32个片区党支部、149个楼栋党小组,将467名党员合理编排到对应的党组织网格,从迁入地党委政府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及易迁对象中逐级推荐了159人担任社区干部、片区长和楼幢长。同时,狠抓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壮大扩大基层党组织工作覆盖面,实现社区有党员就有党组织、有群众就有党组织统领、就有群团组织参与。

通过各级党组织的建立和作用发挥,确保每户易地搬迁户后面都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和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提供服务和管理,让党的领导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织好服务网,多方联动“一站办结”

唐远城从彝良县柳溪乡搬迁到靖安新区后,因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便和一同搬来的老乡唐仁维筹划开一家海鲜店。正当他们为缺口资金发愁的时候,通过靖安新区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了解到可以在安置区临时团委办公室申请创业贷款,但他们的海鲜店还没有办营业执照,不符合申请条件。靖安新区彝良工作站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告诉他到新区服务大厅就能办完相关手续,不用去市区,也不用回老家去办。

第二天一早,唐远城带齐资料到服务大厅,半天时间就办好营业执照和创业贷款。唐远城兴奋地向工作人员感谢道:“以前在老家要跑到几十公里外,花几天时间才能办好的事情,没想到你们用半天时间就帮我办好了!”

靖安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坚持“重视群众服务”的理念,除设立相当于街道办事处的群众服务管理工作机构外,还从搬迁人口较多的大关、永善、彝良等三个县协调抽调工作人员组建工作站,从昭阳区各行业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到易迁群众便民服务大厅设立的医疗、社保、民政、教育、工商、就业等涉及群众经济生活各方面的九个服务窗口;以有温度、有爱心、有色彩、有特点的现代化党群服务中心为建设方向,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原则,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和各种服务功能,合理设置建设了6个“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警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妇女儿童之家、4点半课堂、志愿服务工作站、职工之家、爱心超市、社区党校”等社区业务功能用房。

通过服务管理中心和社区服务机构的建立和人员匹配,确保靖安新区办公有阵地、服务有窗口、活动有场所、办事有专人,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全天候”服务,有效打通联系服务易迁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织好发展网,带动群众“一同致富”

张顺兵一家从大关县搬到靖安新区惠民社区后,张顺兵在新区蔬菜大棚务工,女儿在新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妻子偶尔抽时间回去打理一下老家通过退耕还竹发展的产业,父女俩的工资加上每年卖竹笋的收入,一家人过上了其乐融融的小康生活。

围绕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目标,靖安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聚焦疫情给贫困群众外出就业及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困难,瞄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新问题,坚持“搬迁安置同发展产业紧密结合”,建成蔬菜、食用菌大棚3000个,建成扶贫车间2.5万㎡,广东立时电子、锡箔纸、君子兰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已投产运营,1397名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通过“点对点、一站式”输出稳定就业15002人;盘活利用新区500多间各类商铺资源,为520余名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创业;统筹、整合、衔接物业管理、片区长、楼幢长、绿化、保洁、河道管理员、看护员、就业信息员等公益性岗位,在新区科学合理设置1393个岗位,确保每户搬迁群众至少有1人就业。

针对剩余未就业劳动力,靖安新区劳动力就业转移中心已做详细意愿调查,目前与入驻新区的云南东顺、云南业图、昭通锦豫、昭通九和、上海一言、云南建琪等人力资源公司开展企业订单化培训,不断提高易迁劳动力就业务工技能。

织好治理网,携手护航“一方和谐”

靖安新区依托党建网格,构建“社区党总支+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综合治理网格。由6个社区党总支统筹协调,由片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成立23个片区党支部、51个楼栋党小组,划分社区一级网格6个、片区二级网格32个、楼栋三级网格149个,467名党员遍布各楼栋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片区+楼栋+党员+群众”五级联动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整合党建、综治、城管、就业等各类网格力量和资源,优化网格设置,形成“多网合一、一网到底”的社区治理模式。

由6个社区警务站牵头,组织物业管理、社区协管员、楼栋长、社区两委干部、居民代表成立治安防控队实行分组、定人、定片、定职管理,不间断无缝隙地在辖区开展治安防控管理、隐患排查整改、巡逻防控、调处矛盾纠纷、查办案件,严格日常管理措施,加强日常清查打击,确保流动人口不漏管、重点人口不失控、矛盾纠纷不上交,形成严密的网络化治安防控管理体系。同时还在公共区域设置1280个监控探头,240个人脸识别探头。结合社区设立6个警务室,在辖区设立14个治安交通岗亭,全天24时值守。

自疫情发生以来,靖安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对所有重点对象实行严格的动态排查,持续跟踪,新区至今未发生新冠肺炎感染病例。

织好干群网,同心向党“一网情深”

“要不是包保我家的小姑娘扶我去看病,我可能病死在家都没人知道,搬到靖安新区不仅有了家,还多了一个‘孙女’”。这是靖安新区惠民社区13栋的70岁老人芶仁敏独自在家卧病在床,被包保干部送去医院治疗并精心照料,康复后写在卫生纸上的一段话。

芶仁敏老人的故事就是靖安新区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缩影。靖安安置区临时党工委以落实挂包联系责任制、开展感恩教育、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教育为载体,与搬迁群众建立起浓浓的鱼水情。

截至目前,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5个副处级领导和1个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挂钩联系到社区,部门科级领导帮扶到楼栋,200多名党员干部全部包保到9256户易迁户,为搬迁群众就学、就医、就业和服务管理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开展了“自强诚信感恩”和操家理务培训34期3000余人次,编印“操家理务”培训服务手册20000册、“平安家庭”宣传日历10000张;以创建文明家庭为载体,开展了操家理务大比拼表彰活动,表彰优秀家庭32个;围绕公共卫生、邻里互助、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内容,在6个社党总支的引导下,149个楼栋均建立了居民公约,倡导和引导搬迁群众改掉陈规陋习;邀请专业人士组织群众开展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让搬迁群众快速融入城市生活。

“靖安新区欢迎您、幸福生活已开启!”在靖安新区大道入口处,真切反映搬迁群众心声的红底白字大型标语十分醒目。随着昭通中心城市“一城三区”规划布局的深入实施,在靖安新区党员干部和4万搬迁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靖安新区这座易迁新城未来可期!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李安林 牟玉婷 摄影报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慈善的作文 说真话作文600字 什么是大丈夫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句诗作文 长大的我作文 参观消防队作文 山水之美作文 开学第一课后感作文 美好的童年作文 关于状物的作文400字 学会放大美好作文 写奇石的作文 快乐成长作文 关于英雄事迹的作文 爷爷老了作文 给予是快乐的作文 扫墓作文 远方话题作文 北京后海作文 齐心抗疫作文 自我介绍英语作文带翻译 我为祖国点赞的作文 以回家为话题的作文 高一英语月考作文 关于丽江的作文 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800 写作文的英语 合唱作文400字 推荐名著作文 关于老师的作文